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常规地面、高空观测资料、FY-2G云图TBB资料、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以及库尔勒探空和多普勒雷达资料,采用25点平滑算子的滤波方法,对2016年8月23—24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下简称巴州)一次短时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及其发生、发展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支急流"的有利配置以及700 h Pa中尺度气旋性辐合的形成对强降水区内垂直运动的发展和水汽的辐合上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配合低层高温高湿、中层干冷空气侵入、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的形成等条件直接诱导了此次短时强降水的发生;强对流发生前,低层水汽饱和、对流不稳定层结、中等强度的垂直风切变和强的温度垂直递减率为强对流的发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潜势条件;此次强降水的雷达回波具有较明显的强回波低质心结构特征,降水效率较高,持续时间较长,导致过程累积降水较大。库尔勒及周边地区的短时强降水主要由弓型回波在缓慢东移过程中断裂分散成的多个γ尺度的对流单体造成。  相似文献   

2.
该文应用常规探空资料、地面气象资料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从中尺度分析、雷达组合反射率演变特征、径向速度场、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等方面,对2016年8月27日德宏短时强降水天气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1)强对流天气发生前近地层水汽充足,低层存在一定的垂直风切变,大气层结属于条件不稳定,中尺度辐合线、干线的抬升作用触发对流发展;(2)导致短时强降水的多单体风暴由外地移来的回波与本地块状回波聚合加强而来;(3)边界层入流急流是形成短时强降水的根本原因,它导致了低层中尺度辐合,与回波的聚合和发展存在紧密联系;(4)强降水过程中VIL与降水量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并存在一定的提前量。  相似文献   

3.
运用高空、地面、自动站、卫星云图、数值预报产品等气象资料对2012年8月16日发生在青海东北部大通和互助两县的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做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小槽南下东移和副高向高原地区的伸展与北抬为这次短时强降水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场;东移的低空切变线为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东西两路冷空气相遇迅速抬升暖湿气团是这次短时强降水的主要原因;地形辐合抬升影响和中小尺度涡旋为这次短时强降水天气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4.
利用加密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静止卫星红外云图和多普勒天气雷达监测产品对2010年8月19—22日辽宁地区一次大暴雨过程的雨情特点、环境条件、水汽输送、能量场、中尺度云团的演变特征、雷达反射率水平和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持续性降水过程的发生发展机制.结果表明:辽宁地区此次暴雨过程包括冷涡东移和低涡北上两个降水阶段,总体表现为过程降雨量大、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和局地爆发性强的特点.西风带长波槽稳定,副热带高压和日本海高压维持,"东低西阻"形势明显;东北冷涡、高层幅散、低层切变、低空急流及地面气旋等高低空系统耦合.来自北方的干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湿空气在降水区汇合,水汽条件充沛.随着锋面系统东移,暴雨区具有极强的动力抬升条件.中α尺度云团发展,对流云团的组织化特征明显,冷云砧面积决定了强降水范围.多普勒天气雷达强回波长轴方向与回波移动方向一致,"列车效应引发局地强降水,回波具有后向传播特征,回波垂直结构表明此次暴雨具有低质心的热带降水特点.  相似文献   

5.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对2008年5月24日海西州茫崖地区一次短时强降水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部暖湿气流向北输送与西风带低槽分裂东移的冷空气在茫崖交绥,在茫崖地区形成风向风速辐合,此辐合造成强烈的上升运动,是造成这次强降水的主要原因。同时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发展为此次降水提供了水汽、能量和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6.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对2007年7月26日德令哈地区出现的一次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表明:冷涡是此次短时强降水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500hPa河套地区的冷涡稳定维持并加强西伸,冷涡西侧的冷空气越过祁连山脉,在海西东部地区形成不稳定层结,是短时强降水的主要动力条件;700hPa热低压维持是此次降水过程的水汽保障。  相似文献   

7.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8年8月1到3日海东地区中到大雨,局地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原短波槽加深发展与副高维持且东西摆动及北方冷空气的共同影响,是造成此次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副热带高压在青海东部稳定维持使降水持续时间较长。研究动力条件发现,700hPa较大的比湿场为降水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条件,散度场上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有利于上升运动的维持,降水区存在的较强的垂直速度触发了不稳定能量的释放,较强的对流有效位能及较大的假相当位温为此次降水提供了足够的能量条件。  相似文献   

8.
利用常规天气图、卫星云图、T213资料对发生在泰安地区的一次初春罕见的强降水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地面倒槽东移缓慢、降水较长时间持续是形成这次强降水的关键,低空急流源源不断地输送水汽是强降水形成的重要条件,较强冷空气沿西北路径从近地层楔入地面倒槽中所激发的弱对流云团造成了此次强降水过程。  相似文献   

9.
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结合地面高空观测资料、FY-2D卫星TBB资料和雷达探测资料,对2015年6月2日21时—3日09时发生在江西省北部地区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500 hPa高空槽和低层切变线直接导致了此次降水天气过程,低空急流带来的充沛水汽和不稳定能量与冷锋的抬升作用加剧了降水的强度,降水发生期间的高空槽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少动有利于雨带的维持。2)在江西省西北部初生的β-MCS东移过程中逐渐发展成熟,多个成熟并具有高降水效率的β-MCS依次并持续影响江西省北部地区。假相当位温的垂直分布和低空急流的相互配合,导致江西省北部地区具有极强的不稳定层结和较大的能量输送。垂直上升速度对积云发展的作用证明了降水是由积云处于成熟阶段时产生的,与TBB的分析结果相互印证。3)此次暴雨天气过程从单纯的对流降水逐步过渡到混合云降水,混合云中低层急流核始终处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区,混合云中对流作用较强单体的依次经过是导致该地区持续出现降水强度大于20 mm/h、12 h降水量大于200 mm的重要原因。东西向冷锋触发的对流、东西向的低层切变和偏西风的中高层引导气流导致了此次过程的雨带自西向东移动,表现出明显的"列车效应"。  相似文献   

10.
1引言 2010年8月13—15口.黑龙江省出现一次明显的天气过程。统计13日05时到15日05时黑龙江省的县站过程降水量,其中齐弃哈尔、鹤岗降水量分别达134mm、125mm,萝北、  相似文献   

11.
2016年8月22日夜间,青海省海东地区大部出现短时强降水天气,导致互助、平安等县(区)部分乡镇出现洪涝灾害,给当地群众造成严重损失。利用高空、地面观测、卫星云图、雷达等资料,采用中尺度天气图分析技术,得到预报此类短时强降水的一些依据:(1)短时强降水发生的主要影响系统是西伸到高原东部的副热带高压及自高原北侧移入的的短波槽;地面干线及辐合线也是短时强降水天气的中尺度触发机制。(2)700h Pa青海东部的东南暖湿气流为此次短时强降水提供充沛的水汽来源,并与中高层较干冷的大气形成"上干冷下湿热"的不稳定大气层结。(3)高空强辐散,中低层辐散、辐合交替配置为短时强降水提供了较好的动力条件。(4)短时强降水前期cape值显著增加,达到787.8J/K,cin值显著减小至16.3J/K,抬升指数达到1.69℃;短时强降水发生前6h青海东部有对流云发展,云顶亮温可达196~214K,强降水发生在TBB梯度最大的区域。(5)强降水的时间和落区与雷达CR的强回波区一致,且发生时当地最强CR值达56dBz,VIL值达到10kg.m~(-2)。  相似文献   

12.
利用高空地面观测资料、濮阳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NCEP6h一次的1°×1°再分析资料,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分布特征、不稳定能量、雷达回波演变等方面,分析了2009年6月6日新乡夏季一次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演变和成因。结果表明:前期中低层受自西南地区延伸的暖舌影响持续增温,有利于不稳定能量的累积,上游高空槽携冷空气东移南下,中低层东北冷涡后部和近地面有冷空气入侵,激发不稳定能量,产生本次强对流天气。分析还发现,低层θse高能区、水汽通量大值区、强辐合上升区等物理量场与强对流天气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和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微波辐射计等多源数据,对2019年8月9日西安东部发生的一次局地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较为全面的中尺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小尺度的地面辐合和地形抬升是该次短时强降水的触发及加强条件;台风外围的偏东气流为强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且前期大气层结显示出较强的对流不稳定,有利于短时强降水触发后较大能量的释放并提升降水效率。短时强降水发生阶段监测到明显的干冷空气侵入过程,干冷空气可触发新对流,加强不稳定层结,加快水滴蒸发以增加潜热,从而加强了短时强降水。雷达反射率图上显示西安东部位于蓝田上、下游的对流单体在蓝田县附近形成对峙,并不断合并加强,是造成该地较强短时强降水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2010年8月豫北一次短时强降水过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和NCEP全球分析资料(FNL),对2010年8月13日豫北沿黄地区出现的短时强降水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降水过程是在低槽东移、副高东退南压的形势下,由高、低空急流,中低层切变线,以及地面倒槽和弱冷空气等影响系统共同作用造成的。强降水发生时暴雨区低层水汽辐合跃增,配合强劲的垂直上...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80-2008年Godas的逐月海表面高度(SSH)资料,分析了热带太平洋不同季节海表面高度季节及年际变化特征,并初步探讨了海表面高度异常与ENSO事件的关系。结果表明:1)就赤道地区而言,东太平洋区域海表面最低,西北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海表面最高,中太平洋区域较浅。2)西北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海表面高度年际异常大,赤道中东太平洋区域在秋季和冬季的异常较大。3)1、4、10月热带太平洋海表面高度年际异常与ENSO事件有良好对应关系:在El Ni?o事件期间,热带太平洋东部海表面高度增加,西部和西南部减小,不同季节异常区略有区别;7月海表面高度异常与ENSO事件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常规地面及高空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及多普勒雷达资料等,从环境条件及雷达特征等方面对2019年鸡西市一次极端短时强降水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发生在宽广且深厚的西风槽稳定维持背景下,降水区中层有冷空气入侵,低层位于槽前暖湿气流中,一致的西南风输送水汽至降水区。850 hPa槽线是本次对流天气的触发系统,上冷下暖及午后地面温度迅速升高造成热力不稳定,另外,低层绝对水汽含量较高是本次短时暴雨发生的重要条件。从雷达产品上看,麻山区的降水是由多单体风暴形成的,其中包含有超级单体风暴,单体依次经过降水区,强对流过程持续3 h,一定的"列车效应"使其出现了短时暴雨天气。  相似文献   

17.
王楠  李萍云  井宇 《干旱气象》2015,(1):138-143
以2012年7月15日凌晨榆林地区一次短时强降水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FY-2E卫星资料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通过卫星水汽图像和大气动力场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冷涡影响下降水过程中干侵入的特征及其对短时强降水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此次短时强降水过程中干侵入特征明显,卫星水汽图像上的黑体亮温高值区与干冷区相对应,干冷区的伸入使得对流云团边缘亮温梯度增大,同时对流云团发展;干侵入与对流层高层的下沉运动、高值位涡以及干冷区相对应,因干冷空气叠加在暖湿气流之上,在强降水区上空出现了对流不稳定层结,为短时强降水的发生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另外,此次降水过程水汽条件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低层,风场辐合带来的短时间水汽辐合为短时强降水集聚了一定的水汽条件。在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的触发作用下,将不稳定层结中包含水汽的气块抬升,从而形成降水。  相似文献   

18.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各物理量场以及数值模式资料,对2017年6月13—14日玉树地区一次强降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hPa上高纬地区为两槽一脊形势,玉树地区处在南支槽前西南气流,且存在明显切变,同时北部高空槽东移南压,南北系统交汇比较明显的地区在玉树南部地区。高低空散度场配置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有利于强降水的产生;玉树地区处在假相当位温密集区,且其值在72~80℃之间,并存在高能舌,有深厚的不稳定层结存在,为此次对流天气提供了有力的不稳定条件。  相似文献   

19.
凉城地区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高空和地面实时资料及T213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对2005年8月12日凉城地区一次强降水过程的环流背景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过程主要是西太平洋副高西伸与华北脊叠加作用完成了水汽的充沛输送,是此次天气过程中的重要条件,配合地面低压的强烈发展而产生了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具有降水强度大、对流性明显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陈良吕  夏宇 《气象》2024,50(4):407-419
为了加深对川渝地区短时强降水天气的认识,为提高业务预报技巧及改进数值模式提供参考,选取了川渝地区一次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基于对流尺度集合预报系统,开展了目标区域平均降水量对模式初值的集合敏感性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动力学机制。主要结论如下:敏感区的分布与对目标区域降水起到关键影响作用的系统有较好的对应:850 hPa和700 hPa西南低涡周围的敏感区呈现出正负相间的分布特征,500hPa低压槽左(右)侧为负(正)敏感区,250 hPa高空西南急流区域(南侧)为正(负)敏感区,中低层与锋区前(后)部对应区域为正(负)敏感区。说明西南低涡周围负(正)敏感区的西北(东南)风越强,低压槽左(右)侧西北(东南)风越强,高空急流区域(南侧)西南(东北)风越强以及锋前(后)温度越高(低),则越有利于西南低涡内的辐合上升运动,500 hPa低压槽的加强,250 hPa高空辐散的加强,锋区温度梯度增大以及锋面抬升作用加强等并对目标区域的降水产生正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