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经常改道,给中国带来肥沃的耕地,也带来灾难。历代黄河河道变迁反映在地图上,可以断定地图的成图年代。先秦至宋代,黄河基本在华北平原用不同河道进入渤海。自1194年开始,黄河夺淮,分两支,北入渤海,南注黄海。1580年治河后,黄河只有南支汇淮河入黄海,到1855年再恢复单支入渤海。黄河4次大改道的历史可以印证地图成图年代。《坤輿万国全图》上的黄河分两支,为1194—1580年状态,不是利玛窦与李之藻时代的黄河,他们应该目击而未更正,证明两者均没有参加《坤輿万国全图》的测绘,地图存在远较二人时代为早。卫匡国的《中国新地图集》,黄河只表示南支入黄海,是1580年以后的材料,比1541年的《广舆图》资料更新。地图制作有勘探、测绘、拼合、制版、印刷、翻译等步骤。严格来说,地图最重要的创作者是勘探测绘者,其他的任务是后勤,翻译重绘更是省事。《中国新地图集》主要制作人不是卫匡国,实为中国历代省、县、乡分工测绘,明代统其成,已用经纬线,球形投影绘制。《坤輿万国全图》则是郑和等率领大航海的经验总结。卫、利、李等人只参与翻译,添加地名和序言。这两份外国保存的中国地图重现中国历史,证明郑和时代的大航海是世界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近代地图学为中国原创,中国地图学西传才更接近史实。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 青海某水电站位于黄河干流上,是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大中型水电站规划中紧接龙羊峡水电站的第二个梯级电站。该水电站距上游龙羊峡水电站32.8km,距下游李家峡水电站73km(均为河道距离),距青海省省会西宁市公路里程为134km,距下游青海省贵德县城25km,对外交通便利。  相似文献   

3.
也谈地图作品著作权梁印邦(郑州黄河勘测规划设计院450003)《中华人民共和国著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实施后,在地图制图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是因为有关地图作品著作权的问题很多,需要学术界进行探讨。《著作权法》第一章第一条规定了立法目的:“为保护...  相似文献   

4.
地质作用·黄河悬河段水动力条件·遥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黄河冲积扇区基底构造轮廊,分析了各河段新构造运动形式及河道发育特征,同时也分析了黄河河道的地段性对控导工程的影响,最后对中常及特大洪水期黄河下游河道的防洪形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国土资源情报》2014,(11):F0003-F0003
正延川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陕西省延川县,全长68公里,总面积86平方公里,2005年9月,被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设立为——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2013年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目前正全力打造全国5A级旅游风景区。延川黄河蛇曲是我国干流河道上蛇曲发育规模最大、最密集,保存最完好的蛇曲群。公园自北向南浑然天成五个巨型大湾,依次为:漩涡湾、延水湾、伏寺湾、乾坤湾、清水湾。尤其是被誉为"天下黄河第一湾"的乾坤  相似文献   

6.
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设计院编制的《中国黄土高原地貌图集》已由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举世闻名的我国黄土高原范围广阔、地貌类型复杂,是世界黄土地貌之典型。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其中91%来自黄土高原、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面积约为四十三万平方公里,大量的水土流失使这里形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景象,又给黄河下游造成严重的地貌形变。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息  相似文献   

7.
陶学廉  陈松寿 《地图》1996,(2):34-35
《小浪底水库工程移民安置规划图集》的研究编制陶学廉,陈松寿(黄委会设计院测绘总队)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黄河干流最后一个峡谷的下口,工程复杂艰巨,移民安置任务重、难度大。由于工程的建设资金部分来源于世界银行贷款,接世行对工程的评估要求,研究编制了《黄河小...  相似文献   

8.
卷首     
倪庆华 《地图》2011,(1):5-5
随着文化传播的迅速发展,地图的内涵和外延被不断地扩展,原来"按照一定数学法则,运用符号系统、以图形或数字的形式表示具有空间分布特性的自然与社会现象的载体"的概念已经突破,许多其他的生活要素不断地“被地图”,时间或者空间分布的要素,哪怕是生活中的许多行为,也都被冠以“MAP”,如财富地图、学习地图、美女地图等等,姜育恒发行了歌曲专辑《地图》,音乐人袁惟仁创作了歌曲《地图》,卫斯理还创作了以《地图》命名的小说。  相似文献   

9.
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投入运用后对黄河下游河道的影响程度如何是黄河治理者非常关心的问题。基于多期Landsat TM/ETM等卫星影像数据,解译提取了1985、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年等小浪底水库运用前后7个年份的黄河下游河道水域数据,通过空间叠置分析、列表对比,揭示黄河下游河道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小浪底水库运用前,黄河下游河道宽,水域变化大,1985—2000年的15年间面积变化546.979 km2;小浪底水库运用后,黄河下游河道变窄,水域变化小,2000—2015年的15年间面积变化46.759 km2。说明小浪底水库投入使用后,有效控制了黄河下游的流量和流沙,对稳定黄河下游河道起到了作用。  相似文献   

10.
林光辉 《地图》1990,(1):63-64
近20年来,地图品种不断增加、内容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地图色彩也随着地图内容的丰富和人们审美要求的提高而增多。《地质图》、《地貌图》、《土壤图》、《植被图》中各种色块多达几十种,给地图印刷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在多色地图的工艺设计中,减色印刷自然是不容忽视的课题,也是设计人员努力探索的方向。利用减色印刷的工艺设计,除了采用不同色层减色和三原色减色这两种常用的方法外,还可采用其它的工艺,例如:  相似文献   

11.
期刊博览     
《中国测绘》2006,(5):88-88
地图受著作权法保护《测绘通报》2006年第7期地图作为作品的一种形式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已为世界多数国家立法所承认,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多数国家都将地图与其他图形作品划为一类著作权的客体加以保护。地图在我国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根治黄河水害 ,是中华民族的艰巨任务。1∶10 0万《黄河流域地图》作为治黄的基本图件 ,为治黄工作者科学地制定治黄决策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 ,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 ,黄河流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故 1976年编制的第一代1∶10 0万《黄河流域地图》挂图已失去了现实性 ,急需更新。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下 ,第二代 1∶ 10 0万《黄河流域地图》挂图于19 98年 12月印刷完毕正式出版。挂图概貌见所附简图。它为 6拼幅全开大幅面挂图 ,编制时不但利用了新资料、新的数字化制图技术、新的印刷设备技术 ,而且用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地图》1992,(1)
《地图》从十月怀胎到正式刊行问世,已经走过了6年的历史行程。正如在创刊及一周年之际许多领导人的题词:“《地图》季刊的创刊,是地图绘制出版事业的一大进步,是一个里程碑”、“办好地图杂志,为普及地图知识,提高地图科学水平发挥积极作用”、“《地图》杂志的出版,将为地图的绘制、出版提供一个科学研究的园地,为出现更多的精美地图作出贡献”。《地图》作为一种科技刊物,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获中国测绘学会裴秀奖银奖的《In Shangha·CITY GUIDE/上海海派风尚》地图册为例,介绍了手绘风格地图的形式内容、关键技术和编制特点,探讨推广编制手绘风格地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11月26日,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生活这一刻》栏目的科学密探,以《画笔下的老北京》为题,向观众讲述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绘制趣味南锣鼓巷手绘地图的故事。《南锣鼓巷手绘地图》是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城市地理信息文化创意温宗勇创新工作室大力研发的首个地图文化创意产品,手绘地图美观大方,而且以微科普的形式介绍了南锣鼓巷的前世今生。该图利用1:500地形图、影像图  相似文献   

16.
张德梅  尹贡白 《地图》1998,(2):36-40
虽然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帛地图及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的发现,改变了“宋代地图为我国现存最古老地图”的观点,但宋代地图品种和数量之多,质量之高,使宋代地图不仅在中国地图学史上,而且在世界地图学发展进程中都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一、宋代地图学的成就1.宋代地图数量众多,品种齐全宋代以前中国古代各朝代遗留的地图,总共不过十余幅,而宋代一朝存留至今的著名地图则有《华夷图》、《禹迹留》、《地理图》、《舆地图》、《九域守令图》、《平江图》、《静江府城池图》、《地理之图》及《禹贡论断》中的中国西部水系图、程大昌的《禹…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年来国家为了查清药材资源的蕴藏量状况,进行了全国性的全面普查。普查资料以文字和地图两种形式编辑成册。《中国药材地图集》以下简称《药材图集》就是药材普查资料的地图形式。《药材图集》是一本八开无图框的满数图集,共有84幅图,81个四开展开页。全图集共有四组图:序图组、专题综合图组、药材产量图组和省区药材分布图组。图幅前背页为统计图表,后背页为文字说明。  相似文献   

18.
基于WebGIS的水土保持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WebGIS的概念及其软件特点,分析了ArcIMS的体系结构及其运行机制,以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为例,通过利用GIS及其相关技术,特别是WebGIS技术(ArcIMS、ArcSDE)的应用,建立了一个基于WebGIS的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土保持电子地图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9.
编读往来     
《地图》2004,(3):79-79
《地图》杂志总编丛远东及各位编辑: 我不是从事地图或测绘的专职人员,但却是《地图》杂志的老读者,从1998年为单位订阅《地图》杂志,到2002年自费订阔,我与《地图》杂志情缘很深。我之所以喜欢《地图》,就在于这份杂志既有专业刊物的理论性、知识性,又有大众读物的趣味性。近两年,我曾撰写过几篇有关地图的小稿,承蒙不弃,《地图》杂志给予刊登,特别是2004年第1期《地图》刊登的“大漠深处统万城”的稿件,令我深受感动。  相似文献   

20.
方华 《地图》2002,(6):10-15
地图是向社会公布省级行政区划界线勘界成果的主要形式,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幅表示法定行政区域界线的地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