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水下地形数据获取主要依赖于大型船只搭载多波束测深仪或单波束测深仪进行水下测量。由于船只吃水等原因,这种作业模式在近岸、浅滩、岛礁及一些危险区域,存在测量盲区,且作业效率较低,数据精度不高。本文以辽宁某河水下地形测量工程项目为例,详细的介绍了搭载单波束测深仪的无人测量船的工作原理,以及无人测量船利用LNCORS系统对该河流进行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的工作流程和具体优势,并对测量数据作出具体分析得出无人船测量在水下地形测量中具有精确、便捷、安全和测量区域全覆盖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广州市连续运行参与站系统(GZCORS)和广州市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确立的广州市城市三维定位系统在地形图测量中的应用,并通过实例分析其精度。 相似文献
3.
采用配备多元传感器的高精度的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模式、根据测区温度和盐度变化采用声速仪对声速进行实时改正、对系统时延进行准确的改正、正确的测量数据处理等来提高河口地区水下地形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4.
利用GPS在无验潮模式下进行江河水下地形测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了一种无验潮模式下的水下地形测量方法,该方法不用专门测定潮位,而直接利用GPS的PTK测量技术,辅之以姿态测量和补偿,从而获得高精度的水底点高程。 相似文献
5.
GPS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下地形测量水利工程测量,海洋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GPS实时定位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水下地形测量开创了一个新局面。.GPS实时定位较一般光学仪器测角定位,无线电定位具有精度高,速度快,自动化,可全天候作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6.
7.
随着长江航运事业不断发展,如何进一步提高水下地形测量中测深精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仅就长江航道水下地形测量中的深度深度误差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9.
水下地形测量因其局限性大、成本高、作业效率低,常规人工测量方法难以开展。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无人测绘船被投入水域测量工作。通过将GNSS RTK与声呐测深技术相结合,实现实时定位测量水底底面的高程,测量精度可达到厘米级,能够极大地提高作业效率,减少作业周期及成本。本文首先对无人测量船作业原理和流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结合应用实例,进一步论述了利用无人船测量水下地形的作业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水下地形测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同陆地一样,海洋与江河湖泊开发的前期基础性工作也是测图。不同的是,在水域是测量水下地形图或水深图。兴建港口;水上运输;海上采油;海底探矿;海洋捕捞,发展水产;海域划界,海战保障;监测海底运动,研究地球动力等任务都需要各种内容的水下地形测量。 水下地形测量主要包括定位和测深两大部分。定位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目前的水上定位手段有光学仪器定位、无线电定位、水声定位、卫星定位和组合定位。平面位置的控制基础主要是陆上已有的国家等级控制点,卫星定位如采用差分方式,其岸台亦多采用已知控制点,以求坐标系统的统一。如果大洋测量采用卫星单点定位方式,则应根据需要确定是否进行坐标换算。水声定位网通常在特殊的、较小的范围内使用,因为目前水声传播的距离,在一般情况下,是不足以满足人们要求的。 水上定位同时,测量水的深度是确定水下地形的重要内容。测深主要靠回声测深仪进行。利用水声换能器垂直向下发射声波并接收水底回波,根据回波时间和声速来确定被测点的水深,通过水深的变化就可以了解水下地形的情况。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侧扫声纳,可探测船一侧(或两侧)一定面积海域内的水下障碍物和水底地貌,可以取得类似于航摄效果的水底表面声学图像。20世纪70年代,又出现了多波束测深系统,它能一次给出与航线垂直的平面内几十个甚至百余个海底被测点的水深值,形成一定宽度的全覆盖的水深条带,可以比较可靠地反映出水下地形的细微起伏,比单一测线的水深测量确定水下地形更真实。目前,多波速测深系统正向小型化发展,适用浅水海域和简易船只的新产品已经有售。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推出了高效率的机载激光测深系统,激光光束的高分辨率能获得海底传真图像,从而可以详细调查海底地貌和底质。美国国防制图局于1990年研制的ABS机载水深测量系统,除包括一台激光测深仪外,还有一台多光谱扫描仪和一台电磁剖面仪,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在飞机上利用激光、光谱和电磁测量几种方法互补快速测制沿海的水下地形图。这些手段一般可测深30~50 m,精度在±0.3 m左右。目前,还可以利用卫星上安装合成孔径雷达(SAR)等设备对海面遥感摄影,通过对照片处理确定水深。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水深测量得到的瞬时值存在着仪器、潮汐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在数据后处理中加入相关改正,并归算至统一的高程基准面。为了与陆上地形图实现拼接,水下地形图宜采用与陆地统一的高程基准。而为航海服务的海图通常采用理论深度基准面,它和平均海面相差一个常数。国外少数国家,在水下工程施工前,还利用潜水器携带水下立体摄影机获取水下地形的立体相片,或者利用高分辨率声学系统采取全息摄影技术测量水下地形。在特殊地区还可利用水下经纬仪、水下激光测距仪、水下气压水准仪和水下液体比重水准仪、水下电视摄影系统测量水下地形。 目前,水下地形测量过程已逐步实现自动化,数字产品已多见。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测量保障体系的组成和建立情况,介绍了测量保障体系的建立过程和所达到的精度,对其他工程测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介绍GPS技术在无锡市地铁一、二号线的控制测量中的应用,具体阐述了GPS控制网布设过程包括技精度设计、选点埋石以及观测方法等,对控制网的数据处理结果进行统计并对复测成果进行了分析,针对GPS技术在城市地铁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总结了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CORS系统的精度分析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虚拟参考站技术,结合应用广州市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对系统进行了精度分析,并以实例说明该系统实现了实时三维城市定位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谢长淮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8,31(2):55-56
GPS动态技术以其测量精度高、速度快等优势在地形测量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介绍了GPS实时动态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在长江抢险测量中的应用情况。实践证明,GPS技术大大地提高了水下地形测量的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铺设项目施工前,需要进行控制测量,包含平面和高程两部分,其对精度的要求都很高,控制测量精度的好坏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精度和质量,本文主要针对其中的平面控制测量部分,论述GPS和精密导线测量在轨道交通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方法,总结经验,探讨如何更好得完成控制测量的实施,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测量精度,为类似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分析了在轨道交通工程中影响精密测角精度的误差来源,以及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来减弱或消除其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城市交通制约城市发展,轨道建设无疑是突破城市交通瓶颈的重要途径.理清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衔接盲点,提高居民出行方式与城市轨道交通衔接效率,是提升城市交通质量的重要途径.采用问卷方法调查宁波轨道2号线主要站点与周边现有公共交通衔接特征发现:①轨道2号线与常规公交、慢行交通等之间均存在一定的衔接问题;②轨道2号线与周边其他交通衔接均在15 rain内且客流量高峰期均与日常通勤高峰一致,存在分流引导困难;③轨道2号线与周边其他交通方式衔接尚无法满足各类群体出行需求,亟待从整体与区段进行优化.最后,提出优化宁波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衔接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