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土地资产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土地执法模范县”、“黑龙江省国土资源系统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走进泰来县国土资源局办公大楼,一面荣誉墙格外引人注目。那一块块写满荣誉的牌匾,记载着泰来县国土人多年来走过的坚实足迹。这其中,不知凝结了这支队伍的领头人-吕永恩局长多少心血和汗水。  相似文献   

2.
正人物介绍侯增谦,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项目负责人,国际地学计划IGCP项目第一负责人;长期从事金属成矿理论与资源勘查技术研究,创新提出了"大陆碰撞成矿论",揭示了青藏高原区域成矿规律,理论指导青藏高原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我国地学研究突飞猛进,不断推出创新成果。有一批一直奋斗在地质战线的老科技工作者、老教师值得我们仰视。教室是他教学的阵地,野外是他研究的舞台;从昆仑到东海,从西部戈壁到彩云之南,有他勘探的背影;他走过每一座山,他踏过每一条河,于空灵山谷中听鸟鸣,在高耸山峰上沐新风。他是众多地质战线老科技工作者、老教师中的一员,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赵鹏大。  相似文献   

4.
正人物简介刘嘉麒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火山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研究。曾任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INQUA)地层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任暨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现任国际单成因火山作用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INQUA)地层委员会表决委员等职。  相似文献   

5.
<正>5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到省地科院作了题为"漫话地球三极"的学术报告,山东省地调院、山东省国土测绘院及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科技人员120余人参加了学术报告会。李廷栋院士融最新的地学前沿理论于学术报告全过程,他首先讲解了地球的圈层构成,从地质学的角度详细解说了冰天雪地的南极大陆、冰雪迅速消融的北极和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并穿插着自身的实地考察经历,重点介绍了目前我国对"地  相似文献   

6.
正耄耋之年的李廷栋院士仍未停止科研步伐,走进他的办公室,放眼望去,里面摆满了地质图书、期刊和科研资料。近期《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编辑部的一次宁夏专刊改稿,他埋头一改就是两小时,连掉在地上的订书针的声音都清晰无比。如今,他忙碌的身影依旧活跃在地学科研舞台上。八十九载,弹指一挥间1930年,李廷栋院士出生于河北栾城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家  相似文献   

7.
正15岁,他的语文老师期望他以"裕慰苍生"为己任;19岁,他亲历了开国大典,立志要建设国强民富的新中国;31岁,他憋着一股为国争光的劲头,在国内第一次开设了矿田构造课,填补了由于苏联专家爽约而造成的空白;60岁,他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的职务上卸任,迎来了他科研学术硕果累累的秋天;70岁,在大多数人都  相似文献   

8.
正踏上神神神奇奇的天路,登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对观光客来说,也许是浪漫;但对于一辈子行走在这条路上的朝圣者来说,则意味着艰苦、坚持,甚至是近乎疯狂的执著。在这些朝圣者中,他有些与众不同,他的信仰既不是佛教,也不是印度教,他痴情于和石头说话,在青藏高原地学研究、白垩纪大洋红层与富氧作用研究等方面做出了突破性贡献。有趣的是,在这条地质路上,别人的榔头换了又换,他那把用了20  相似文献   

9.
<正>10月10日-15日,中国科学院莫宣学院士、中国地质地学(北京)毕先梅教授、李胜荣教授、刘家军教授、薛春纪教授、董国臣教授、王功文教授一行到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参观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并到归来庄金矿田、焦家金矿田及玲珑金矿田等地幵展野外地质考察。  相似文献   

10.
珊瑚是一种海洋动物。珊瑚虫分泌的骨骼,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另有少量碳酸镁、氧化铁及蛋白质等,硬度3.2~3.5,比重2.6~2.7。珊瑚虫只生长在温暖、清澈的海域,大多在南北纬30°之间,水温25~30℃的热带海洋中。建造珊瑚礁的珊瑚广泛分布在热带浅海里,它们骨骼粗糙,像模样奇特的石头。贵重珊瑚不会造礁,生长在热带深海礁岩上,一般高数尺,条柯坚挺,枝干扶疏;红如火,白如玉,丰富多彩,蕴润秀丽。由于其生存条件受水温、海流、光度、水压、沉淀物之沉降状态及盐份浓度等大自然诸多因素限制,生长速度极缓,至今无法人工养殖;因此数量稀少,价格昂贵…  相似文献   

11.
“情殷意厚秉正义,勤学教诲育英才,鞠躬尽瘁维地学,无私奉献耀中华”。这是黄秉维先生的弟弟黄秉成对哥哥一生的写照。先生离我们而去,已经有半年了。我的博士论文也该交卷了,回顾三年来走过的路程 ,特别怀念导师--黄秉维先生。对于黄秉维先生的生平和学术思想已经有很多前辈多次作了总结,尤其是跟随黄先生多年的郑度先生和杨勤业先生,对黄先生的学术思想知之甚多、而且认识深刻,我在这里不再赘述,只是摘录了自己与黄先生接触两年来的部分具体事件和自己当时的深感所思,以表达学生对先生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12.
2004年2月13日。 法国巴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在这里召开首批世界地质公园评审会。 会议厅外,一个中年人在焦灼地等待着。 下午4时20分,随着会场一阵掌声的响落,一个喜讯传了出来:嵩山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成功了。 听到这个消息,焦灼的中年人激动得说不出一句话。此时此刻,他任凭热泪尽情地流淌,心中的感受无法言表,他的脑中只有一个概念: 嵩山——世界。 世界——嵩山。 定下神来,他拨通了家乡的电话…… 当喜讯通过万里电波传到河南登封,嵩山含笑,溪流长歌…… 这个中年人,就是为嵩山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付出无数艰辛和…  相似文献   

13.
八月十八日,风轻日丽,《国土资源》杂志首发式暨创刊座谈会在这个吉日良辰隆重举行。 宽敞明亮的会议大厅里宾朋满座,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辽宁省人大、辽宁省科技厅、辽宁省新闻出版局、全省各市国土资源系统.驻辽各地勘部门,以及辽宁新闻界一百多位领导和朋友,齐聚一堂,满怀热情地为《国土资源》这个刚刚降生的婴儿道贺祝福。他们翻阅着散发着淡淡油墨馨香的杂志;审视着,品评着,议论着,指点着,举手投足无不充满着对这本新刊的关爱。 在这个隆重庆典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三位神采矍铄,闪透智慧目光的长者。他们分别…  相似文献   

14.
1997年8月20日在北京举行了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会议。参加国际欧亚科学院地球信息科学学术会议的国际欧亚科学院各国院士出席了这次院士会议,部分非院士的中外科学家也列席了会议。会议由中科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秘书长章申院士和国际欧亚科学院秘书长吉库诺夫院士共同主持。 首先由国际欧亚科学院院长什里亚耶夫院士作了“关于国际欧亚科学院及其主要活动”的报告。报告指出:国际欧亚科学院是由世界各国著名科学家、技术专家、文化活动家所组成的科学团体,它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政府组织已在联合国注册,其宗  相似文献   

15.
正初识"黑烟囱"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这是人类最关心的问题之一。2017年3月,《自然》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称:至少在37.7亿年前,远古时代的深海热液喷口及其周围存在微生物活动的证据,极有可能代表着地球上最早期的生命形式。这一发现为生命的"高温起源说"增加了新的证据。这项研究中提到的深海热液喷口是什么?其实可以和陆地的天然温泉类比,只不过它是位于海底的热泉。其形成过程可以这样理解:海水沿海底裂隙向下渗流,受岩浆热源加热,再集中向上涌动并喷发,  相似文献   

16.
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结果12月9日揭晓,《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编委舒德干教授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编辑部在此特向舒德干院士表示热烈的祝贺!舒德干院士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古生物学专业,1981、1987年分别在西北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是德国洪堡学者、中国长江学者,现任西北大学特聘教授和  相似文献   

17.
“十五”期间,陕县国土资源局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发展大局,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积极参与宏观调控,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妥善处理各类矛盾,较好服务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其成果可用以下几组数字来圈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山东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考察,初步认为:榴辉岩的最后隆升时代为燕山期;含硬玉石英岩+榴辉岩+(透辉石)大理岩组合说明表壳岩经历了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该带晋宁期长英质片麻岩花岗岩广泛出露;在其北部麻粒岩和榴辉岩密切伴生。  相似文献   

19.
2001年8月30日,首届岩溶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土资源部田凤山部长致开幕词。他谈到,全球发育岩溶的碳酸盐岩地区将近5000万km2 。我国裸露及隐伏的碳酸盐岩面积超过300万km2,许多岩溶地区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水力能源和生物资源。人们也注意到,岩溶地区往往受特殊的地质演化作用,而更频繁地发生崩塌、滑坡,加剧了地质生态环境恶化。岩溶地区多数环境脆弱,不少地区出现了水资源问题。  相似文献   

20.
石油、天然气是当代社会须臾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尤其是被誉为“工业血液”的石油,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上个世纪的几场石油危机,几使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交通运输陷人瘫痪。 中国老一辈的人都忘不了靠“洋油”过日子的屈辱年代。1950年,中国的石油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