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介绍了近年来河外H2O超脉泽的主要观测结果。H2O超脉泽通常起源于活动星系核中央的拱核盘。它们主要寄生在Serfert2星系或低电离核区。至今为止,已有20个星系探测到H2O超脉泽。脉泽辐射的各向同性光度为10-6000L。所有超脉泽星系显示出核的活动,显然,脉泽是由核活动所产生的射电和X射线光子或激波来抽运的。H2O超脉泽倾向存在于高倾斜度的星系,这使得沿视线上的分子柱密度增高,产生足够大的放大光深。最有可能产生H2O超脉泽辐射的星系应有一个包含着射电源的侧向的分子盘以及一个适当的抽运机制。  相似文献   

2.
3.
研究了至今为止已发现的 2 0个河外H2 O超脉泽源的观测参数。多数河外H2 O超脉泽源的光度在几十至几百个L⊙ 之内 ,但TXFS2 2 2 6 - 184源的河外H2 O超脉泽源光度达 6 10 0L⊙ ,它属于射电星系类型 ,主要是由于其谱线轮廓较宽所造成的一种例外情况。所有 2 0个河外H2 O超脉泽源的系统速度约为几百到几千km·s- 1,16个河外H2 O超脉泽源的峰值流量密度小于 1Jy ,但有 4个河外H2 O超脉泽源的峰值流量密度大于 6Jy(6 .2~ 16Jy)。通过对这些河外H2 O超脉泽源的观测参数特征的分析和研究 ,得到这些观测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为 :河外H2 O超脉泽源的峰值流量密度的对数分别与系统速度的对数和距离的对数之间存在着反相关关系。而河外H2 O超脉泽源的光度的对数与距离平方和峰值流量密度乘积的对数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近年来河外H2O超脉泽的主要观测结果。H2O超脉泽通常起源于活动星系核中央的拱核盘。它们主要寄生在 Serfert 2星系或低电离核区。至今为止,已有20个星系探测到H2O超脉泽。脉泽辐射的各向同性光度为10~6000L⊙。所有超脉泽星系显示出核的活动,显然,脉泽是由核活动所产生的射电和X射线光子或激波来抽运的。H2O超脉泽倾向存在于高倾斜度的星系,这使得沿视线上的分子柱密度增高,产生足够大的放大光深。最有可能产生H2O超脉泽辐射的星系应有一个包含着射电源的侧向的分子盘以及一个适当的抽运机制。  相似文献   

5.
俞志尧 《天文学进展》2002,20(3):256-264
自从在活动星系核NGC4945的视线方向上发现第一个河外H2O超脉泽源以来,迄今为止已发现了19个河外H2O超脉泽源,对与活动星系核成协和河外H2O超脉泽源及分子谱线的观测和研究是探测和研究活动星系核核区中央源,拱核气体和尘埃环性质的非常有效的工具,主要评述对河外H2O超脉泽源及与其相关分子谱线的搜索,观测和理论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
郑兴武  凌兆芬 《天文学报》1997,38(2):135-145
本项研究给出了17个个有Ⅱ类星陆甲醇分子脉泽源的致密氢Ⅱ区的轫致辐射、尘埃红外辐射和中心年轻恒星Layman辐射的特性。以脉泽的光子发射率和辐射亮温度作为两个主要的辐射抽运约束条件,讨论了Ⅱ类星陆甲醇分子脉泽的几种可能的激发机制。  相似文献   

7.
本在Melrose和Kulk新发展的准线性理论基础上,继续作前面所做的工作,对spike辐射的ECM增长率做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自从首次发现河外星系OH超脉泽以来,30多年(特别是近10年)中对河外星系OH超脉泽的观测和研究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到目前为止已发现106个河外星系OH超脉泽,其中包括59个较高红移的源。对河外星系OH超脉泽的观测和研究,是探测和研究其所成协的活动星系核、星暴星系的中央源和拱核盘的有效工具。主要评述对河外星系OH超脉泽的搜索、观测和理论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
本项研究给出了17个具有Ⅱ类星际甲醇分子脉泽源的致密氢11区的轫致辐射、尘埃红外辐射和中心年轻恒星Layman辐射的特征.以脉泽的光子发射率和辐射亮温度作为两个主要的辐射抽运约束条件,讨论了Ⅱ类星际甲醇分子脉泽的几种可能的激发机制.我们认为热辐射亮温度为100K与致密氢Ⅱ区成协的红外辐射体很可能是Ⅱ类甲醇脉泽的抽运源.  相似文献   

10.
南天区20个河外射电源的VLBI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本报道南天区5GHz普查式观测结果,首次观测是在1992年11月期间进行的,共观测23个河外射电源,获得了20个河外射电源的VLBI高分辨率的射电图象,有15个射电源呈现核喷流结构,1个有双向喷流,3个未分解,未发现有致密双源,在16个核喷流(包括一个双向喷流源)源中有11个呈现弯曲喷流现象。此外还首次发现了3个源中可能有超光速运动现象。  相似文献   

11.
天文脉泽已成为一个迅速的研究领域,重点评述了射电干涉测量对天文脉泽观测和研究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991年3月,我们利用上海25m射电望远镜和欧洲VLBI网联合对几个河外射电源进行了第二历元的327MHzVLBI观测.数据的相关处理先后在上海天文台三台站MK2相关处理机和美国的Caltech/JPL相关处理机进行,以便于比较相关结果。本文给出3C84、3C345和3C380的混合图。与第一历元的观测比较,3C345和3C380的流量密度没有明显的变化,但3C345的结构变化明显。3C84和3C345有喷流的迹象.3C454.3的总流量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增加了25%,如果这个变化是内禀的话,那么可能意味着一次新的流量爆发。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南天区5GHzVLBI普查式观测结果.首次观测是在1992年11月期间进行的,共观测了23个河外射电源,获得了20个河外射电源的VLBI高分辨率的射电图象.有15个射电源呈现核喷流结构,1个有双向喷流,3个未分解,末发现有致密观源.在16个核喷流(包括一个双向喷流源)源中有11个呈现弯曲喷流现象.此外还首次发现有3个源中可能有超光速运动现象.  相似文献   

14.
洪晓瑜  Matv.  LI 《天体物理学报》1994,14(4):323-332
1991年3月,我们利用上海25米射电望远镜和欧洲VLBI网联合对几个河外射电源进行了第二历元的327MHz VLBI观测,数据的相关处理先后在上海天文台三台站MK2相关处理机和美国的Caltech/JPL相关处理机进行,以便于比较相关结果,本文给出3C84、3C345和3C380的混合图,与第一历元的观测比较,3C345和3C380的流量密度没有明显的变化,但3C345的结构变化明显,3C84和  相似文献   

15.
在解释天体爆发过程中的短时标相干射电辐射现象方面,非热电子驱动的回旋脉泽辐射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以往的研究中,一个关键条件是非热电子具有各向异性速度分布,从而有效激发回旋脉泽不稳定性.然而,观测显示太阳和其他天体的非热电子经常呈现负幂律谱形式的能量分布.非热电子的这种负幂律能谱特征会严重抑制回旋脉泽不稳定性放大率,因此,进一步研究非热电子的负幂律能谱分布行为,能拓宽电子回旋脉泽辐射机制的适用性,很好地发展天体射电辐射机制理论.最近研究结果显示,负幂律谱电子的低能截止行为可以有效地激发电子回旋脉泽辐射,从而拓宽了其在天体物理研究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OH超脉泽源的一个具体模型,在该模型中OH超脉泽源由非饱和的球型子源组成.在此估算出超脉泽星系致密射电核的尺度和连续谱亮温度,以及OH源距星系核的最小非饱和距离.计算表明,OH超脉泽源所包含的子源数目可能相当大.R_H~log ρ_(25μm)/ρ_(60μm)图、log L_(OH)/L_(IR)~log ρ_(25μm)/ρ_(60μm)图和其它结果显示,有一部分OH超脉泽源很可能是弱饱和的,本文对此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作者用澳大利亚Parkes 64m射电望远镜观测了OH17.7-2.0的拱星OH脉泽辐射,在观测中共测得了三个峰,其中一个峰是我们新发现的弱源,两个峰是过去发强源,用二维Gaussian拟合我们发现强源位置与一个IRAS点源位置相一致,弱源位置在这个IRAS点源位置的西南方,强源的两个峰的速度位置和峰值流量密度都是比较稳定的。  相似文献   

18.
俞志尧 《天文学报》2004,45(2):115-119
对IRAS 10173+0828的拱核环中的OH超脉泽进行MERLIN§高分辨观测,得到了拱核环为翘曲的证据,同时得到了10个速度通道中OH超脉泽的等强度轮廓线向东西方向延伸的角尺寸与其相应速度通道中峰束流量密度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吴建新  何宝鹏 《天文学报》1995,36(4):379-384
本文借助于观测到的大、小麦哲伦云的星际尘埃辐射,估计总星系内的“冷”星际尘埃热再辐射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影响.结果表明:总星系内的星际“冷”尘埃的热辐射所形成的背景辐射对微波背景辐射的扰动强烈地依赖于宇宙减速因子和“冷”尘埃量,在宇宙背景探测者(COBE)的观测结果的限制下,无论宇宙减速因子取何种值,“冷”尘埃所占的比例都是非常少的,如果Ostriker所作的平均每个星系内由尘埃产生的蓝光光深τB=0.5的假定是合理的,那么星际尘埃量随温度的分布是非常不均匀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IERS综合河外射电源表进行了检验,指出1988至1991各年度的IERS综合河外射电源表中均存在坐标系统不一致问题,部分射电源的位置坐标中带有几个毫角秒的偏差,与公认精度不符,坐标系统不一致问题影响了IERS综合表的指向维持,使此维持仅限于数学意义上的平均水平,失去了明确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