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晨 《地图》2014,(6):88-93
从乌鲁木齐西南行1500公里,就到了边陲重镇喀什,这是一座建筑在高台上的迷宫般的金色城市,吐曼河由西北向东南从崖壁下蜿蜒流过。城中心是古老的艾提尕尔清真寺,宣礼塔上布满了花纹繁复的瓷砖,人们每天晨昏五次聚集在广场上礼拜,年复一年,悠扬的祈祷声响彻天际。时光静止在斑驳的门环上,只有风在土墙上留下痕迹。老城中历史悠久的房屋部是用生土夯筑,重叠错落、密如蛛网,曲折的小巷形如升脉一样从主街延伸开去。恰萨老城老城位于喀什市中心东北,我沿人民广场向北走到喀日克代尔瓦孜路,这是一片新旧混杂的路段,路口处驴车、拖拉机、手推车、小型卡车挤碍水泄不通。街道两侧集中了很多铁器锻造铺面,当地人称为“坎土曼巴扎”(铁匠巴扎)。巴扎两侧的店铺或大或小,高的有两三层,有精巧的木制栏杆,外墙贴着花纹繁复的瓷砖;小的仅有一个土门洞,里面整日燃烧蕾通红的炉火,传出铁匠们叮叮当当敲击的声音。  相似文献   

2.
《地图》2007,(5):12-13
爱沙尼亚共和国首都塔林(Tallinn).位于爱沙尼亚西北部,波罗的海沿岸.是爱沙尼亚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历史上.塔林曾一度是连接中、东欧和南、北欧的交通要冲.被誉为“欧洲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3.
秦永  姚吉利 《测绘通报》2009,(1):54-56,67
提出一种在室内不依靠草图而实现道路碎部点自动连线的方法,该算法充分考虑大比例尺地图下十字路口间道路碎部点的聚类特性,利用坐标方位角、碎部点标号等手段实现道路碎部点间的自动连线.给出具体算法及演示实验,在城区大比例尺地形测绘时,利用本方法可降低手工绘图的劳动强度,提高计箅机绘图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杭嘉湖平原地面沉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杭嘉湖地区地质情况,分析近十多年来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利用多年的水准校测成果分析该地区地面沉降的总体沉降量和发展趋势,对比地下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分析该地区地面沉降的主要成因,同时提出控制地面沉降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GNSS静态观测监测大面积区域平原沉降机理,在杭嘉湖平原地区建立了由25个基准点和15个监测点组成的基准监测网,并根据2008-2014连续6年的GNSS大地高与精密水准测量数据的对比分析,验证了GNSS静态观测方法的实际精度。结果表明:GNSS大地高变化可以替代精密水准测量获取水准测量点的沉降值,为研究大区域平面沉降监测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杭嘉湖平原第二代1:1万地形图测绘已结束,杭州市区的第三代1:1万地形图已开始实施。纵观第一代、第二代杭嘉湖平原1:1万地形图的地貌测绘,笔者认为如何表示杭嘉湖平原的地貌仍是值得探讨求得共识的。  相似文献   

7.
8.
王猛  田丰 《地理空间信息》2011,(4):40-41,44
以我国东部平原地区钱营孜煤矿矿区为案例,根据实测的散乱数据,使用交叉统计检验和视觉特征分析了ANUDEM方法和与地理信息系统领域中常用传统插值方法的空间插值结果。分析表明,在平原地区,TIN方法生成的DEM具有较高的精度,ANUDEM方法生成的DEM能够准确反映水文地貌。  相似文献   

9.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沙质荒漠化的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宝林  周成虎 《遥感学报》2002,6(2):117-122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位于欧亚大陆中纬度巨型沙带的东部边缘,为我国沙质荒漠化土地的东缘,沙质荒漠化景观日益明显,前景令人勘忧。本文利用TM数据分析了区域荒漠化观特征与土地荒漠化的特征,从机理上认识了区域上的土地荒漠化发生过程;在此基础上以目前生态系统没有产生明显退化的生态状况作为基准,采用相对基准的办法,利用ONOAA/AVHRR数据,确定了植被指数荒漠化监测指标;对荒漠化的动态变化及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区域荒漠化监测应当以全球常用多种分辨率的遥感数据为基础,在认识荒化发生机理之后进行监测与评估,在资料获取、分类分级和荒漠化监测的技术路线全球应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使评价的结果具有可比性。东北平原西部沙地的景观特征、沙质荒漠化程度、沙质荒漠化发展方式等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二十世纪90年代沙质荒漠化发展速度很快,但区域差异很大,这种区域差异与人口增长、滥垦和滥樵具有很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Terra Solid是处理机载激光雷达数据的常用软件。本文介绍了用Terra Solid软件对点云数据进行滤波的方法,解释了滤波过程中各参数的含义,通过实验比较了不同的参数设置对平原地区滤波结果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对平原地区点云数据进行滤波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视角,研究土地整治工程对土地利用结构和类型产生的影响.通过借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理论和方法,从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等维度,构建土地整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理论框架,结合平原地区农用地整治的案例,分析土地整治前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类型变化和结构特征.研究发现,平原地区的农用地整治对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正向的影响,主要得益于耕地面积的增加,与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功能相对应,供给服务价值占据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2.
介绍在特定环境下,采用GPS技术建立平原水库大坝变形监测网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岩  范子贤  李成名  戴昭鑫  吴政 《测绘通报》2021,(7):117-120,125
在城市内涝模拟研究中,汇水区划分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同时对大尺度平原城市进行汇水区精细划分也是研究者共同研究的技术难点.针对现有基于DEM流向分析的划分方法存在的无法正确反映实际城市复杂地形和流向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顾及地类和流向,适用于大尺度平原城市的精细汇水区分级划分方法.首先,从城市自然地形和主干河流出发,进行一级...  相似文献   

14.
卜庆华 《地图》2005,(6):20-29
里海是被称为“第二个中东”的能源“聚宝盆”。随着1991年前苏联的解体,此区域利益冲突的“潘多拉之盒”被开启了,里海沿岸的国家围绕着里海石油的开采和输出、里海水域和资源的划分及归属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而一些大国的介入,更让里海的能源开发添上了浓重的政治色彩,使里海的利益博弈进入了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相似文献   

15.
平原地区机载激光雷达数据的抽稀算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在测绘行业中的应用还存在较多的瓶颈。为了使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更好地服务等值线等数据的生产,发挥其高效和高精度的优势,本文归纳、总结了国内外现有的LiDAR点云数据抽稀算法,并通过对比分析现有LiDAR点云数据抽稀算法存在的优缺点,如系统抽稀、格网抽稀、TIN抽稀和坡度抽稀等算法,结合平原地区激光点云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研究了更适合平原地区点云数据的抽稀方法,通过大量的数据测试和试生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应用项目精度约束下保证数据质量,减少了后期数据处理应用的难度,提升了后续成果数据的质量,提高了作业生产效率,对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在测绘行业中的应用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北京市平原地区应对首都功能承接与本地城镇化的双重任务,该文以2016、2020年为研究起止点,利用空间分析、香农均度指数、脱钩理论等方法,系统分析“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平原地区对首都功能的承接成效,发掘平原地区实际承接过程与自身发展存在的矛盾与问题,结合平原地区用地发展趋势,针对新发展阶段的平原地区空间发展提出了优化建议。从首都功能承接角度来看,平原新城要持续加强综合承接能力,重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从人地均衡发展角度来看,平原新城应分类施策,差异引导空间优化,强化人地关系动态平衡;平原山区应以生态优先,确保土地开发强度只降不增,稳步提升综合发展效益。  相似文献   

17.
蔡天新 《地图》2004,(5):61-63
罗马尼亚是拉丁民族大家族中较为落后的一员它与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这4个同宗兄弟在地理上都有些距离处在4支斯拉夫民族的包围之中.它们是:乌克兰、匈牙利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虽然与斯拉夫国家在种族和语言上有所区别罗马尼亚人却和他们一样皈依了东正教这大概说明了宗教信仰比起民族语言来容易改变在罗马尼亚的  相似文献   

18.
19.
周峰  廖钰冰  李娜 《测绘通报》2020,(1):94-97+106
不透水面是衡量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针对平原河网区不透水面与水体、裸土等地物较难区分的问题,以苏北里下河平原快速城镇化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时相Landsat影像为数据源,基于像元光谱特征及其季节性变化分析,构建了基于时序NDWI、NDVI和NDBI的决策树模型,并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不透水面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时相光谱信息可有效改善水体、裸土和稀疏植被等像元与不透水面的混分,2005年和2016年的不透水面分类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均在0.85以上,合理反映了不透水面以向东和向南扩张为主的趋势特征,年均扩张速度约为6.7 km2。研究成果为该区城镇化下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同时可为其他平原河网区不透水面信息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