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裘善文 《地理科学》2007,27(5):736-736
施雅风院士主编,崔之久、苏珍副主编的《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的学术专著,全书共19章、91万字,另附有李炳元等编制的《中国第四纪冰川图》,已在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06年3月出版。这部杰出的综合性专著,无疑是继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院士的“冰期之庐山”、世界级的第四纪大师刘东生院士的《黄土与环境》的专著之后,中国第四纪研究的又一项新的重大成果,无疑是对中国第四纪研究的一大重要贡献,它将推动中国新的高水平的第四纪冰川和环境变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研究中心和兰州大学地理系承办的“中国西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5月18日至22日在兰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长期从事于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研究的专家、学者近百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同时也是1991年将要在我国召开的第十三届国际第  相似文献   

3.
董光荣 《中国沙漠》2007,27(3):528-528
施雅风先生主编的《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专著及其所附的《中国第四纪冰川图》于2006年3月在河北省科学技术出版社首次出版至今仅有一年多,该书已经传播到全国和世界各主要地区,得到了国内外冰川、地貌、第四纪和气象学界很多学者的高度评价与热烈欢迎。为了让更多人对该书有所了解,现作如下简要介绍。该著作是作者等几代学者,在前后历经近50年考察研究,取得大量第一手考察、观测和实验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所作的最新总结。全书洋洋洒洒近百万字,共分19章,由两大部分组成。其中1~5章为综合论述部分。综述了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的教训、进展与展望,冰芯研究的贡献,第四纪冰川、冰期间冰期旋回与环境变化,冰川沉积和测年评估,小冰期以来的冰川变化及其对水资源与灾害的影响。6~19章为分区论述部分。分别对喜马拉雅山系、喀喇昆仑山系、帕米尔高原、羌塘高原、唐古拉山系、昆仑山系、祁连山系、念青唐古拉山系、横断山系、天山山系、阿尔泰山系和中国东部高山区等第四纪不同时期的冰川做了论述。其时间跨度之长(约距今80万年以来)、空间范围之广(包括中国大陆东西部和台湾山地)是前所未有的,为目前惟一全面论述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的首部力作,也是我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它的问世,无论对国内外的冰川学还是第四纪科学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书中的特色与创新点较多,在此略举三点:第一,比较全面系统的论述了前述各山系的第四纪冰川作用遗迹(包括冰川侵蚀地貌,冰川沉积地貌及其冰水地貌),重建了古冰川类型、规模、变化幅度和有关冰川环境(包括雪线高度、气温与降水等)。同时对长期以来关于我国东部低于海拔2 500 m以下存在山地冰川和青藏高原存在统一大冰盖的两个观点给予了否定与扬弃。由此证明,我国在第四纪期间既不是无冰川作用,也不存在泛冰川作用,冰川作用仅出现在我国西部高山、高原以及东部少数海拔超过2 500 m以上的山地(102°~104° E以东的东部地区有确切古冰川作用遗迹的只有台湾的雪山和玉山,东北吉林与朝鲜接壤的长白山和陕西的太白山),古冰川类型属于山地冰川,在海拔低于2 500 m的东部山地从未发育过山地冰川,青藏高原上更无统一大冰盖发育。这与西北欧、北美和西伯利亚在第四纪期间曾经发育大冰盖明显有别,可能与我国地处中低纬度,山地和高原分布范围最大,高度最高等等因素有关\.正是我国第四纪冰川作用的这个区域特色,使我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研究在国内外第四纪科学和过去全球变化研究中具有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特殊重要地位和作用。第二,运用多种测年方法,对不同时期不同研究地点的冰碛物特别是冰芯进行了较精确的定年,通过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对比,首次建立了中国第四纪冰期间冰期年表。并以此为基础,综合相邻学科的研究资料和成果,第一次较完整地建立了自早更新世希夏邦马冰期以来历次冰期间冰期旋回与环境变化序列。其中80~60万年前的最大冰期(昆仑冰期)、48~42万年前的中梁赣冰期(或高望峰冰期)和13万年前的倒数第二次冰期是首创。对7.5万年以来的末次冰期进行了更详细的划分,而且对相当于深海氧同位素3阶段间冰阶的中国特殊的气候与环境变化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对末次冰期的消失过程和历时1万年的全新世,特别是小冰期和全球变暖以来的冰川与环境变化也做了较充分的论述。这样,就将距今80万年以来我国第四纪冰川作用和冰期间冰期环境变化的时空轮廓生动地展示在人们面前。因有精确的测年数据,又有深海氧同位素以及其他相邻学科资料相互印证,所提出的中国第四纪冰期间冰期年表以及冰期间冰期的环境变化更有说服力,可信度也更高。这有助于消除欧洲阿尔卑斯学派研究第四纪冰川得出的经典理念和模式对我国学术界的不良影响,为研究我国第四纪冰川和环境变化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对比的新标尺。第三,根据15~19世纪小冰期特别是气候变暖以来,我国海洋型、亚大陆型和极大陆型冰川衰退情景的研究,结合前人在全球变暖条件下中国未来气温和降水的预测结果,预估了我国21世纪(主要是2030和2050年)前述三类冰川分布区未来的升温和冰川后退幅度。进而在分析影响冰川融水径流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对21世纪上半叶祁连山北麓河西地区、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东天山南麓吐鲁番—哈密盆地、塔里木内陆水系、柴达木内陆水系、青藏高原内陆水系、西藏南部与西部外流水系亚大陆—极大陆型冰川区、西藏东南部和横断山系海洋型冰川区等八个地区,冰川萎缩状况及其对河流水量变化的影响进行了科学的评估。尽管这种研究尚属首次,加之受复杂因素制约,预估值和评估结果还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有待通过今后加强监测、模拟等研究予以验证和补充完善,但其定性的总趋势是可以肯定的。这为有关政府部门和科技机构研究、制定适应对策和措施,趋利避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总之,本书资料关翔实,内容丰富,论述系统全面,学术思想新颖,有许多新发现、新观点和新结论,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应用价值。可供冰川学、地貌学、第四纪研究乃至地质、地理、气候、水文、环境、区域规划、农牧业、水利、交通、旅游等方面科技工作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的教材和重要的参考书。  相似文献   

4.
冰川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川旅游是现代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冰川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着重要影响。冰川分布偏远、进入性差、旅游活动专业性强等因素制约着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尚未形成系统性的理论研究体系。论文梳理了国内外冰川旅游相关研究成果,从冰川旅游的概念与内涵、冰川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冰川旅游发展效应、气候变化对冰川旅游的影响及应对等方面进行了总结,评述了国内外冰川旅游在研究时间、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上的差异,提出了冰川旅游研究的难点和突破口。在此基础上,提出冰川旅游研究应基于资源学和地理学科特点,以旅游地域的人地关系演化为着眼点,从冰川旅游的资源基础、景观价值评价与适宜性开发、冰川旅游发展模式、目的地管理与社区建设等方面构建研究框架,指导中国冰川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第二次冰川编目的中国冰川现状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1  
以2004年之后的Landsat TM/ETM+和ASTER遥感影像为基础,参考第一次中国冰川目录及其他文献资料,经过影像校正、自动解译、野外考察、人工修订、交互检查和成果审定等技术环节,完成占全国冰川总面积85.5%的现状冰川编目,确定中国目前共有冰川48571条,总面积约5.18×104βkm2,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0.54%,冰川储量约4.3~4.7×103βkm3。中国冰川数量和面积分别以面积<0.5βkm2的冰川和面积介于1.0~50.0βkm2的冰川为主,面积最大的冰川是音苏盖提冰川(359.05βkm2)。中国西部14座山系(高原)均有冰川分布,其中昆仑山冰川数量最多,其次是天山、念青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这5座山系冰川数量占全国冰川总数量的72.3%;冰川面积和冰储量位列前3位的山系分别为昆仑山、念青唐古拉山和天山,尽管喀喇昆仑山冰川数量和面积均小于喜马拉雅山,但前者冰储量高于后者。从冰川海拔分布来看,海拔4500~6500βm之间是冰川集中发育区域,约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4/5以上。冰川资源在各流域分布差异显著,东亚内流区(5Y)是中国冰川分布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一级流域,约占全国冰川总量的2/5以上;黄河流域(5J)是冰川数量最少、规模最小的一级流域,仅有冰川164条,面积126.72βkm2。新疆和西藏的冰川面积和冰储量约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9/10。  相似文献   

6.
中国季风温冰川区近代气候变化与冰川动态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通过对中国季风温冰川区的气候实测资料、冰芯记录、树木年轮指数和冰川进退记载等多种指标的综合分析,较详细地研究了400年以来本区气候与冰川变化。自17~19世纪小冰期的两个寒冷阶段以后,中国季风温冰川分布区气温普遍波动上升,与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一致, 大部分冰川正在后退,但降水量变化则比较复杂,达索普冰芯记录证明,本区西部的喜马拉雅山地区降水量表现为下降的趋势,与气温变化相反,而东部的横断山等地的降水则表现为上升的趋势,与气温变化同步,这主要是不同来源大气环流影响的结果。研究区主要盛行来源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此外,其东部还受来源于西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西部受西风环流南支的影响,造成中国季风温冰川区东西部不均匀的降水分布和变化趋势。小冰期以后,我国的季风温冰川对气候变暖反应敏感,绝大部分冰川持续后退。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退速度加剧, 但后退幅度和规模因地而异。  相似文献   

7.
吴正 《热带地理》2007,27(2):F0003
中国是世界上中低纬度山岳冰川最发达的国家,冰川总面积约59 406 km2,冰储量5 590 km3,除了南极大陆和格陵兰两大冰盖外,中国冰川数量仅次于加拿大、俄罗斯和美国,在亚洲遥居首位。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若从G·Merzbacher(1905,1916)对天山博格达山和汗腾格里山汇四周的冰川报道算起,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但是,对我国冰川研究事业起决定性作用的是1959年中国科学院在兰州建立了专门的冰川研究机构之后的事,它在施雅风先生主持下,与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所、生产部门合作,开展了对中国西部高山冰川的广泛科学考察,并逐渐扩展研究领域至冰川学的各…  相似文献   

8.
为认识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西部大陆性冰川与海洋性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及其对气候响应,本研究以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和藏东南帕隆94号冰川为例,结合大西沟与察隅站气象资料,对1980 — 2015年两条冰川的物质平衡变化特征及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6 a来乌源1号冰川与帕隆94号冰川物质平衡总体上均呈下降趋势,累积物质平衡达-17102与-8159 mm w.e.,相当于冰川厚度减薄19与9.01 m,且分别于1996、2004年左右发生突变。同期两条冰川所处区域年均温呈显著上升趋势,而降水量却表现出不同的变化态势;二者年内气温分配相仿,但降水分配差异较大。初步分析认为气温上升是导致乌源1号冰川与帕隆94号冰川物质亏损的主要原因,冰川区气温和降水变化幅度的差异和地性因子(坡度、冰川面积)的不同使得乌源1号冰川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性高于帕隆94号冰川,由于目前海洋性冰川物质平衡监测时段相对较短,为深入研究中国西部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及过程仍需加强对冰川的持续观测。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部冰川度日因子的空间变化特征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在冰川与积雪消融研究中,度日模型应用较为广泛,该模型是基于冰雪消融与气温,尤其是正积温之间的线性关系建立的。度日因子是该模型的重要参数,反映了单位正积温产生的冰雪消融量,其空间变化特征对于不同模型模拟冰雪消融过程的精度有较大影响。 本文根据中国西部不同地区数十条冰川的短期考察和观测资料,分析了西部冰川度日因子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由于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独特的气候和热量条件,西部冰川度日因子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在同一冰川上,度日因子的空间变化较为明显。从冰川类型来看,与极大陆型及亚大陆型冰川相比,海洋型冰川的度日因子较大。总体看来,西部冰川的度日因子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大,这与中国西部冰川的气候环境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即在干冷的气候条件下,度日因子较小;而在暖湿的气候条件下度日因子较大。  相似文献   

10.
基于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的中国冰川高度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基于第二次中国冰川编目数据,计算和分析中国西部各个山脉冰川面积随高度分布特征、冰川平衡线高度场的分布规律和积累区比率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 各个山脉冰川面积随高度分布呈近似正态分布,冰川最大面积所占总面积的百分比与冰川分布高度差的比值可以作为描述冰川面积随高度分布的形状参数;② 平衡线高度的分布特征受气候和地形影响,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由东向西逐渐升高;西北和南部高大山脉边缘比较密集,青藏高原内部比较稀疏。③ 冰川积累区比率的分布特征与水汽、地形和物理冰川属性有关。各大山脉外侧和海洋型冰川区积累区比率较小(<0.5),山脉内侧及高原内陆地区和极大陆型冰川区的积累区比率较大(>0.7)。  相似文献   

11.
中国第四纪冰川演化序列与MIS对比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赵井东  施雅风  王杰 《地理学报》2011,66(7):867-884
近年来,随着多种可对冰川地形进行直接定年的测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取得了新进展,较为突出的是获得了大量与地貌地层关系相符的年代学资料、建立了冰川演化若干典型范例以及进一步确立了青藏高原构造隆升与冰川发育的耦合关系。中国第四纪冰川演化序列与海洋氧同位素阶段(Marine Oxygen Isotope Stage,MIS) 比较经历了2000 年、2002 年两次立案与改进。笔者基于近年来新测得的年代学数据、已建立的冰川演化序列以及青藏高原隆升与冰川发育的耦合关系等新的研究资料,提出了中国冰期与海洋氧同位素阶段比较的2011 年改进方案,包括近百万年冰川变化的15 个特征时段及其对应的时间与中国冰期名称等信息。  相似文献   

12.
中国阿尔泰山的现代冰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0年,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开展了对中国阿尔泰山冰川冻土的考察研究和冰川编目。组织了阿尔泰山冰川考察队,于当年夏季深入到友谊峰区,对南坡的喀纳斯河源冰川进行了半定位考察,并对其东部地区作了路线考察(图1)。现将此次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典型山地无现代冰川作用区冰川平衡线高度的确定对于过去环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选取青藏高原边缘17个山体的28个气象站气温与降水数据,采用确定的最大降水带与经验曲线关系法 (简称MPC,下同)、确定的最大降水带与统计公式法 (MPF) 和实际气象站降水与经验公式法 (WPF),恢复了17个山地的现代理论冰川平衡线高度,并对比了三种方法的适用性;综合分析了三种方法的原理、参数选取、计算过程以及误差来源;详细讨论了冰川平衡线处气温与降水关系式、气象站的海拔高度、气温垂直递减率、降水梯度对计算现代冰川平衡线的影响。提出了无现代冰川区的现代理论冰川平衡线计算的综合因子法 (ZYZ)。  相似文献   

14.
冰川与冻土     
冰川P343.62005032056中国北极黄河站首次科学考察队冰川考察=Glaciologicalin vestigationduringthefirstscientificexpeditionofChineseArc ticYellowRiverStation,2004/任贾文,闫明∥冰川冻土.—2005,27(1).—124~1272004年7-8月中国首次北极黄河站科学考究队在群岛新奥尔松地区开展了多学科联合考察,冰川课题组对附近冰川的基本特征、过去的研究状况和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等进行了考察和调研,为中国今后在该地区的冰川学研究工作提出了初步建议.图1参10(洪明)Bi P343.6200503205720世纪初以来青藏高原东南部岗日嘎布山的冰川变…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前理事长施雅风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冰川学家.他专心致志于地理与环境变化、中国现代冰川与第四纪冰川研究,并且是我国地理学诸多专门领域研究的组织者和倡导者,他在50年代参加了中国地形区划的研究和我国第一个科学远景规划的编制,1958年开拓了中国现代冰川研究;60年代领导和开辟我国冻土学,泥石流、干旱水文研究新领域,并积极领导和推动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70年代施雅风教授创立波动冰量平衡方法预报冰川变化,成功地解决了中国-巴基斯坦公路通过巴托拉冰川区的问题.80年代以来他积极推动和参与倡导了西北水资源,全球变化与海岸带灾害,冰芯与环境等新领域的研究,他重视科学研究的国家目标,强调为经济建设服务和用任务带动学科发展.先后主持了许多重大研究项目,著述颇丰,硕果盈枝,为我国地理学、地理环境、冰川等科学的发展和西部地区经济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今年是施雅风院士80寿辰,本刊发表这一组笔谈,回顾数十年来施雅风院士取得重大成就的领域,祝福他健康长寿,并祝贺他为我国的地理学、冰川学作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冰川旅游发展潜力评价及其空间开发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世金  赵井东 《地理研究》2011,30(8):1528-1542
从区位交通、资源环境、基础开发及经济社会四个方面出发,构建了中国冰川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评价赋值与层次分析法,对中国冰川区32个地州市冰川旅游发展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估,提出了相应的空间开发策略。结果表明:(1)区位交通潜力较高地区集中于冰川进入性和通达性较好的省会城市及周边地州市,以及具有明显地缘优势的区域...  相似文献   

17.
冰川与冻土     
P902,P941.52006021150中国寒区分布探讨=Cold regions in China/陈仁升,康尔泗…∥冰川冻土.—2005,27(4).—469~475研究结果表明:用最冷月平均气温<-3.0℃、平均气温>10℃的月份不超过5个年平均气温≤5℃等3项指标所划分的寒区,与中国多年冻土、冰川、稳定性季节积雪、气候区划和植被区划边界基本一致.最终划分的中国寒区面积为417.4×104km2,占我国陆地面积的43.5%.图6表3参20(洪明)Bi冰川P343.62006021151表碛下冰面消融的模拟与估算=Esti mation of ice ablationunder a debris cover/韩海东,丁永建…∥冰川冻土.—2005,27(3).—329…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喀喇昆仑山叶尔羌河冰川阻塞湖及冰川跃动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喀喇昆仑山叶尔羌河冰川突发洪水近几年频繁发生.2009-05-09,利用中国环境减灾卫星(HJ-1A/1B)影像,对叶尔羌河上游冰川突发洪水的源头进行了动态监测.在克亚吉尔冰川末端发现了冰川阻塞湖,并监测到其不断扩大.2009-08初该处冰川湖突然消失,同期影像显示其消失后,河谷中残留大量冰体,与往年情况差异巨大.结合相关水文记录及历史资料分析认为,极有可能是冰川末端突然前进(跃动)使冰川坝遭到破坏,导致冰川阻塞湖泄水.由此推测克亚吉尔冰川发生了罕见跃动现象,但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9.
Lambert冰川流域东西两侧气候环境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1993年,中国科学家参加了澳大利亚南极考察队对Lambert冰川流域西侧的考察,1996起,中国南极考察队对Lambert流域东侧进行了多次考察。本文基于以上考察的研究成果,对Lambert冰川流域东西两侧气候环境变化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Lambert冰川两侧无论是降水还是温度,在几十年时间尺度上其变化趋势都存在着明显差异,Lambert冰川东西两侧从海岸向内陆近500 km断面上表面积累速率的分布截然不同,同时,Lambert冰川东西两侧的δ18O随温度的变化率 (又简称δ-温度梯度) 差别也很大,另外,反映水汽输送强度的海盐离子浓度近50年来的变化趋势相反。以上证据表明,Lambert冰川谷地可能是东南极洲一条重要的气候界线,其原因可能是特殊的局地环流 (顺时针的气旋活动) 导致不同的水汽来源,再加上局部地形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20.
冰川冻土测试技术学术会议于1980年3月16日至21日在兰州召开,这是我国冰川冻土学科测试技术方面第一次比较综合的学术会议。会议的任务:一是总结交流1978年冰川冻土学术会议以来的冰川冻土测试技术成果;二是成立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