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象电视编导在电视天气预报制作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电视编导的工作贯穿电视天气预报制作的始终,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制作过程,是编导根据天气预报进行策划、构思、制作、编辑合成的过程。该文从编导的总体策划作用、决定主题作用、质量把关作用、技术指导作用、部门协调作用等几方面阐述了气象编导在电视天气预报制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气象影视新晋编导,围绕影视节目版块结构、节目主题、选题策划、常见问题四个方面,介绍气象影视节目的相关组稿技巧,帮助新晋编导形成写稿思路,更好地开展气象影视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3.
黄新 《浙江气象》2014,(4):22-25
基层电视气象栏目编导工作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要组织安排好电视气象节目的内容,基层气象编导需要“上接天气、下接地气、中接人气”,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电视气象节目内容“来源于预报、区别于预报、超越于预报”,还需要注意处理好专业性和服务面的关系,依托天气主线来拓展服务面,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另外,基层气象编导还需要注意加强自身学习,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  相似文献   

4.
电视天气预报是以图文并茂、音像一体的独特形式向人们展示经过高科技包装的全新的气象信息。气象影视工作就是制作、营造向广大人民群众传递气象信息的窗口,编导工作就是将每日的天气预报产品进行深加工后,由制作人员包装成形象生动的画面,通过主持人的解说,并通过这一窗口传递到千家万户。编导就是这个窗口的创造者和营造者。如何使节目贴近群众?怎样使枯燥乏味的天气预报变成形式活泼、有血有肉、多姿多彩的节目?被越来越多的观众锁定……通过影响视编导的实践,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5.
电视气象节目发展多年,节目形态日益丰富,节目制作模式也在不断进步。本文分析了广东的作业方式,认为日常节日的质量主要依赖于编导的把握,并对相应的编导业务素质以及编导如何运用业务意识把握节目质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介绍了内蒙古气象影视编导业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该系统为气象节目编导提供了一个集气象资料查询、图形分析、文稿编写、文档保存、科普知识查阅等一体的综合性业务平台,为编导制作节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提高了节目的制作效率,增加了节目的信息量。该系统建设采用C/S结构,数据资料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编导通过系统界面可以自动查询气象资料。  相似文献   

7.
布亚林  冯杉  刘绿江 《气象》2002,28(S1):100-103
利用VB程序语言,结合编导业务职责,建立了电视气象节目的编导自动化业务平台。在此平台上可以方便地进行气象资料和解说词的调阅,以及预报结论自动生成、转换等操作,有效地提高了编导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传媒市场日渐细分的大背景下,越发成熟的受众对电视节目的要求越发挑剔,选择收看的权力更趋自由;复合型、高素质媒体人才炙手可热.这给从事电视气象节目制作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气象节目编导综合素质的提升,无疑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之一.本文试图在气象编导向电视编导靠拢方面做一回顾,以期有理论上的收获和实践方面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吕国君  张玉博  滕达 《黑龙江气象》2012,29(3):43-43,45
1引言在所有的电视节目中,编导都是其中的核心和主宰,气象节目中的编导是整个气象节目从制作到播出的总调度、总把关,既要有运筹帷幄、通观全局的思想,对全片整体把握和总体设计的能力,还要考虑到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能协调各个局部之间的关系,确保整个节目制作团队  相似文献   

10.
吴丹娃  许明荣  陆大春 《气象》2002,28(S1):18-19
主要探讨了如何从编导的意识入手,实现天气预报和电视艺术的融合,提高节目的服务性、新闻性、可视性,以适应电视的频道专业化特点。  相似文献   

11.
从天气预报信息具有新闻性这方面着手,借鉴思辨性新闻报道手法,建立和逐步完善灾害性天气电视气象服务流程.气象编导逐渐向新闻传播者与把关人的角色靠拢,深挖气象信息的新闻价值并通过电视媒介广泛传播,扩大气象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的影响力、增强警示作用,充分发挥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性天气危害的服务作用.让电视气象服务工作为国家防...  相似文献   

12.
浅谈气象电视编导对图形图像的把握   总被引:13,自引:12,他引:1  
电视气象节目应以画面图像为第一要素,但非电视专业出身的气象节目编导容易把文字放在第一位,而忽略了图形图像的叙述功能。电视气象节目的图形图像应具有气象专业性强,同时又符合电视画面可视性要求的特点,通过对电脑软件生成的气象图表进行人工选择、加工,可以达到将常用气象图表处理成可视化电视图像的效果。此外,电视气象编导通过掌握一定的美术修养和绘图软件、平时多与制作人员沟通、用“看图说话”的方法撰写稿件等,也可以达到准确把握图形图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应用软件编程把省内各地市局编发、上传的 GD- 05报文处理成比较直观的图形、图表文件和语音文件,应用在电视编导、专业预报、流域雨量的决策服务以及“ 121”语音系统等方面,产生了较好的服务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总结编导修改演播的任务和基本方法,认为只有不断学习、实践和总结,撑握气象专业知识和新闻传播学知识,才可能在演播稿件的撰写和修改上驾驭自如.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要求越来越高.要求节目更贴近生活,要求节目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去描述天气变化,真正能将天气预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这就对整个节目,尤其是对电视气象编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相似文献   

16.
结合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今日气象”节目中“气象与健康”专题节目的制作实际,从类别和选题两方面探讨了气象科普电视节目的定位方法;同时,提出了气象科普电视节目的编导思路,即合理安排结构、善于选择表现方法、展示特定的主持风格。  相似文献   

17.
正1引言当前新媒体迅猛发展,传统媒体受到冲击,但调查发现,仍有35.1%的人习惯收看电视天气预报,也就是说公众获取气象信息的最常用渠道依然是电视,影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也依然是黑龙江气象服务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上星频道黑龙江卫视的《于硕说天气》已经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栏目,此外还有经济、交通、农业等多档预报产品在中国气象频道、黑龙江经济频道、第7频道以及北大荒电视台播出。2015年初,对中国气象局及其他八个省份的气象服务中心编导、主持人、后  相似文献   

18.
6月22日上午9时许,著名小品演员黄晓娟和辽宁电视台专题部《黑土地》栏目编导陈长江一起来到位于沈阳文化路立交桥畔的沈阳区域气象中心大楼,到15层的卫星遥感室录制《气象与农业》节目,黄晓娟是特约主持人。  相似文献   

19.
天气预报节目日常值班制作效率的提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练江帆  郑志明  张金标 《广东气象》2011,33(2):45-46,50
分析天气预报节目的日常制作情况,认为通过合理的流程设置和有效的资源共享,可以在现行的流水线作业制度下实现基本效率要求,即安全播出.但要追求更高的质量和值班效率,则需要引进专业的创作理念,鼓励和发挥值班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从编导的角度解释了在效率思想指引下的具体做法,并从制度建设的层面对长远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框架建议和原则.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甘肃省2004~2009年气象科技服务效益,显示了2007年是气象影视市场转折点.随着市场份额的日益缩减,气象影视在气象科技服务中越来越居于次要地位.目前气象影视在节目形式、节目内容、市场竞争、人才队伍等方面存在弊端.提升气象影视效益的关键是收视率,必须在新闻性、生活性、科普性、艺术性上下功夫,增强市场竞争力,其中节目编导制、品牌主持人值得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