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兆夏  朱琳  杨文峰 《气象》2001,27(5):47-49
通过《陕西省气候资源及专题气候区划图集》的编制,针对小网络资料推算和专题气候区划空间叠置分析所遇到的问题,提出实现分区域小网格推算和根据区划模型评判打分的叠置分析的技术方法,该方法的应用为利用GIS制作陕西省气候资源数字图像和专题气候区划数字图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利用GIS技术生成气候资源、专题气候区划数字图像,以CITY STAR为平台建立陕西省合阳县地理背景、气候资源、专题区划三个数字图像数据库,并实现对各项数字图像的可视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商州市农业气候区划信息服务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商州市农业气候区划工作,利用GIS技术生成的气候资源、专题气候区划数字图像及其它多种媒体数据,以CITYSTAR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进行分类、分层管理,建立商州市地理背景、气候资源、专题区划、气象灾害四个图像数据库,并实现对各类数字图像属性数据的查询和统计。  相似文献   

4.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的理论和方法,通过陕西省优质苹果气候区划实例,探索了运用GIS技术进行气候资源评价及区划的方法:即在分析选择影响苹果品质气候因子的基础上,确定优质苹果气候资源评价指标模型;根据要素权重和隶属度,建立单因子评价栅格图层;利用GIS空间叠置功能,综合评价图按适宜度分级并与夏季水热状况矢量图叠加,得到陕西省苹果种植气候生态区划图。结果表明,渭北黄土高原海拔80 0~1 2 0 0 m冷凉半干旱、半湿润区,是陕西省优质苹果气候生态区。  相似文献   

5.
以CITYSTAR地理信息系统为工具,介绍了GIS技术在河南省农业气候区划中气候资源的小网格推算、作物专题区划、多图层叠加分析、制作电子地图、进行系统二次开发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GIS在锦州地区气候资源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气象台站观测的资料,建立气候要素空间分析模型,在Arcgis8.1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支持下,将锦州地区气候资源推算至100m网格单元上。计算并分析了锦州地区主要气候资源及其空间分布规律,重点对90年代热量条件变化进行分析,制作出气候资源数字图像。  相似文献   

7.
GIS技术在河南省第三次农业气候区划试点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ITYSTAR地理信息系统为工具。介绍了GIS技术在河南省农业气候区划中气候资源的小网格推算、作物专题区划、多图层叠加分析、制作电子地图、进行系统二次开发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气候资源的空间分布属性决定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气象中的广泛应用前景。本就利用Citystar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气候资源分析的思路、方法和步骤做了简要介绍,并进行了气候资源的小网格推算和制图。  相似文献   

9.
气候资源小网格推算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农业气候资源区划的需要,研究了全省各种形下气候资源随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和局地地形参数的变化规律。确定了各种气候资源的小网格推算方法。为适应农业气候区划更新的需要,计算了网格点上的气候资源。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冬小麦北移气候分析和区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结合生产实际,分析了陕西省冬小麦北移重点地域范围和气候背景特点,研究了地膜小麦的增温保温效果及对冬小麦北移的影响;围绕地膜小麦北移,研究了陕北渭北地区冬春季大风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气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冬小麦北移的气候区划因子和指标,建立区划要素网格推算模型,运用GIS技术完成了陕西省冬小麦北移的气候区划及分区评述。  相似文献   

11.
浅谈GIS技术在农业气候区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欣 《山东气象》2005,25(3):26-27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CITYSTAR4.0建立山东省临沂市的气候资源及地理要素信信数据库,并利用该市的等高线插值得到数字高程模型,在数字高程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气象资料推算模型,再根据作物气候区划指标进行多个气候要素空间分析,完成综合评价,得到客观精细的气候资源和作物气候区划成果。  相似文献   

12.
GIS在衢州市茶叶种植气候区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樊高峰 《浙江气象》2003,24(1):33-36,F003
建立了衢州市数字高程模型(DEM),利用气候要素推算模型和GIS的离散点插植,建立与DEM同分辨率的栅格图。由此利用小网格推算衢州农业气候资源的立体分布,分析研究茶叶种植气候区划,获得较好的效果,对茶叶种植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巴西陆稻IAPAR-9种植气候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巴西陆稻IAPAR-9生长发育对气候条件的要求, 结合其在广西的多年引种试验结果, 分析确定了影响广西种植巴西陆稻的关键气候因子和气候区划指标, 采用GIS技术对区划指标进行小网格推算, 得出广西不同地理背景下1 km×1 km网格点上的有关气候要素值, 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和多层复合方法, 对广西种植巴西陆稻进行气候区划, 并对区划结果评述和建议, 为广西发展巴西陆稻生产进行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海南岛香蕉种植农业气候区划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香蕉对生态气候条件的要求,分析确定了影响海南岛种植香蕉的气候区划指标。利用18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气候资料和DEM数据,采用GIS技术对无观测站地区500m×500m网格单元上的气候要素值进行了推算,并利用反距离权重差值法进行残差订正,制作香蕉种植气候区划专题图。该区划图划分出海南岛香蕉种植的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区,针对各区域气候特点提出了相应建议,为香蕉合理布局及趋利避害、提高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夏玉米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根据夏玉米对气象条件的要求,确定了河南省夏玉米的气候区划指标和相应等级。利用河南114个气象站点1971-2000年气候资料和台站地理信息,采用G IS技术对夏玉米不同生育期的温度、降水和日照等气候资源进行了网格推算。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将全省划分为适宜种植区、次适宜种植区和不适宜种植区3个分区,并分别评述了各区域的特点,提出了建议。最后利用各县(市)夏玉米种植面积比例对本次区划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GIS支持下的陕西省农业气候资源可视化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CITYSTAR地理信息系统的GISOCXACTIVEX控件,采用VB语言进行GIS的应用开发,实现了对陕西省气候资源数字图像的查询和管理。通过该系统的应用,可给出陕西省境内任一网格单元(空间分辨率为500×500m)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要素、主要经济作物适生状况等14项空间数据属性值,对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特色经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马铃薯种植气候区划及风险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及气候资源信息,对内蒙古乌盟地区的主要农作物马铃薯做了多项自然资源空间统计分析,并选定了该地区马铃薯种植的气候区划指标和风险指标。这些指标涉及到马铃薯的种植失败风险和减产风险。利用小网格资源推算法,实现了基本气候资源分布的细化。同时借助于CITYSTAR GIS的二次开发功能,用Visual C^ 编制模型,进行马铃薯气候资源区划和种植风险程度区划的地理制作。研究结果可供农业种植规划部门及农业保险部门使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的文成县茶树栽培气候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茶树栽培的气候区划指标,借助文成县1∶25万地形数据,应用GIS和小网格推算技术,对文成县茶树栽培进行了气候区划.结果表明,≥10℃积温在4 500℃以上,且年平均气温大于15℃的地区划分为茶树最适宜栽培区;≥10 ℃积温在3700~4500℃,年平均气温在12 ~ 15℃之间的地区划分为茶树较适宜栽培地区;≥10℃积温低于3 700℃,年平均气温不足12℃的地区划分为茶树不适宜栽培区.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的南宁市细网格立体农业气候资源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永秀  李政  孙涵 《气象科学》2007,27(4):381-386
根据气象台站最新30年的气候观测资料和台站地理信息,建立了南宁市主要气候要素的空间分析模型。在GIS的支持下,对无测站地区500 m×500 m网格单元上的气候要素值进行了推算,并利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进行残差订正,制作了南宁市农业气候资源的细网格立体分布图,分析了南宁市气候资源的特点及时空分布规律,为该市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三明市山地农业气候资源和食用菌生产的气象条件的调查与分析 ,采用划分温期法和候平均气温资料 ,选择适栽食用菌品种和菌株 ,科学安排栽培生产季节 ,实现食用菌周年生产和高产优质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建立气候资源小网格推算模式 ,制作食用菌生产气候区划图 ,趋利避害 ,为合理开发利用闽中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发展食用菌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