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揭示了川东南地区小麦生育期间光、热、水等农业气候资源特点,分布和变化规律,及其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赵白果 《山西气象》1999,(4):33-33,48
小麦收割工作结束后,经调查1999年小麦产量普遍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气候条件影响所致。1999年小麦生育期遭受四种不利气象因素影响,一是播种期降水稀少,气温偏高,小麦出土不利,分蘖偏少。二是冬季高温干旱麦苗盘根不足,死苗严重。三是早春返青受阻。四是后期?..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乐山小麦减产年主要灾害天气危害的实际调查与理论分析,结合乐山实际,提出根据不同气候年景,合理安排播期、选择适宜品种以躲避低温冷害。通过种植区域结构调整以减轻干旱危害的防灾减灾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1995-1996年度我省冬小麦生育期间农业气象条件总的来看是利大于弊;播前伏雨多,底墒足;冬前降温缓慢,光照充足,越冬正常;返青至抽穗期间,前期受抵温干旱的影响,使小麦各发育期普遍推迟,小麦进入生殖生长降价阶段降水量有所增加,降水适时集中,对中部,东南部麦区穗粒数的增加及大穗的形成有利,但南部主产麦区因前期干旱严重对穗粒数有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统计结果表明,近10多年来,冬季气温明显偏高。因此,小麦早播易形成旺长,降低抗寒能力,易受冻害;而且还易形成年内旺长、年外不长的脱肥现象。此外,小麦早播,需玉米早收、早腾茬,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根据气候条件,济源市小麦适播期为10月8 ̄20日。  相似文献   

6.
早地小麦(简称地麦)在我省比例较大,约占全省小麦播种面积三分之二。长期以来,地麦一直是在秋季播种,由于受冬春干旱和霜冻灾害的影响,往往造成产量不高不稳。近年来,广大群众和农业科技人员在生产实践中把地麦秋播改为夏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是我省小麦生产上的一项突破。从多点试验情况来看,平均亩产200斤,最高达到了400斤。我站试验结果是有效穗25万,千粒重35—41克,穗粒数16—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小麦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0—2016年甘肃省84个县(区)的小麦产量资料,分析平均减产率、减产率概率系数、减产率变异系数构建的综合干旱灾害风险指数,根据综合干旱灾害风险指数来评估甘肃省各市小麦单产干旱灾害风险。结果表明:河西地区干旱发生频率高,属于灌溉农业,变异系数较大,其东部地区平均减产率高,风险概率大,属于高等风险区,河西地区的西部和中部分别属于低等和中等风险区;陇中地区干旱发生频率高,属于雨养农业,变异系数小,而平均减产率和风险概率较高,大部分属于中等风险区;陇东地区干旱发生频率较低,变异系数低,平均减产率和风险概率较高,属于中等风险区;陇南和甘南地区干旱发生频率较高,平均减产率和风险概率均较低,属于低等风险区。甘肃省小麦风险区划可为风险预算及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川东南小麦湿害、干旱、高温、冻害分布规律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川东南小麦生育期间湿害、干旱、高温、冻害等气象灾害的水平和立体分布规律,并提出了减轻灾害影响的适应性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川东南农业气候资源特点和小麦产量形成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用影响小麦产量及其分布的主要气象因子,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将川东南划分为6个不同的小麦气候生态区域。  相似文献   

10.
运用二级分辨法对多年小麦越冬气候条件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气象统计分析模型,经过数值计算,在小麦返青之前(2月上中旬)对冻害是否发生作出准确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小麦干热风灾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麦干热风灾害是危害我国北方麦区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和实际灾情,从干热风的概念、分类及研究方法出发,对小麦干热风灾害的危害机理、气象环境成因、致灾指标、时空分布、监测预报及防御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归纳阐述,并对未来小麦干热风灾害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我国小麦干热风灾害主要分为高温低湿型、雨后青枯型及旱风型3种,形成的气象环境成因主要受干热风天气系统、气候变暖、土壤墒情的影响,致灾指标主要分为形态学、气象学、综合指数指标。小麦干热风灾害的危害总体呈东西两边重、中间轻的分布格局,主要发生在黄淮海平原、河西走廊和新疆3个地区。气候变暖背景下,大部分地区的干热风年日数在20世纪80—90年代出现突变,近30年呈明显加重扩大趋势。基于土壤墒情影响的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指标构建、小麦干热风过程的灾害监测预警方法、气候变化背景下小麦干热风灾害时空分布新变化及其气象环境成因等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2.
小麦发育期对冬季积温变化的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沁阳站1980-2007年冬季积温和小麦发育期资料,分析了冬季积温和小麦发育期的变化规律,用相关分析和典型年份对比方法探讨了冬季积温对小麦发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1980-2007年冬季积温增加率为6.8(℃·d)/a,1995年以后小麦发育期基本持续提前;冬季积温与冬小麦各发育期呈负相关,最显著的是起身期,其次是抽穗、开花、返青期;冬季积温典型偏高年份作物平均发育期比典型偏低年份的早,最明显的是起身期,提前了26 d,其次是返青期为21 d,再次是全生育期为16 d.  相似文献   

13.
我国小麦干热风灾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干热风是小麦生长后期危害籽粒灌浆最严重的灾害.我国小麦干热风灾害研究可分为灾害防御田间试验期、大发展期和成果巩固与综合发展期.自建国以来,小麦干热风灾害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逐步构建了灾害等级指标,初步取得了灾害对小麦影响机理研究成果,开展了区域特征较强的干热风灾害形势分析及预报技术方法研究,总结出一套较为实用的干热风灾害防御办法,但目前还存在灾害预报分析方法不成体系、机理研究不足等问题.今后,对小麦干热风的研究应朝着机理深入分析、灾害立体监测、动态评估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小麦越冬冻害的二级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二级分辨法对多年小麦越冬气候条件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气象统计分析模型,经过数值计算,在小麦返青之前(2月上中旬)对冻害是否发生作出准确评价。  相似文献   

15.
小麦生育期计算机模拟系统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小麦生长发育的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将小麦生育期划分为4个阶段,分别制定了数学模型中和子程序,确定模型的参数,模拟出每一阶段的生育期天数,并且就每一阶段的温光条件对生育期各阶段的影响给出了分析与决策,该系统对了解小麦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定量关系,对不同发育期小麦采取有效的措施具有参考意义,也是计算机应用小麦生产的一种尝试,系统采用中文菜单操作,界面友好,可人机交互,结构化,模块化技术使系统具有蝗  相似文献   

16.
运城市2008年度小麦腥黑穗病发生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城是山西的小麦主产区,2008年是小麦腥黑穗病发生最为严重的一年,全市约5300hmz小麦发生了腥黑穗病。原因主要有:一是与小麦的品种抗病性有关,二是与2007年小麦播期的低温连阴天气有关,三是与2007年的小麦播期偏晚有关。从总体上来看,主要是由于2007年小麦播期的不良气候条件诱发了小麦腥黑穗病的发生,使得2008年发病小麦产量严重下降,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小麦纹枯病的发生有上升趋势,严重地制约着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如何进行经济有效的防治,减少其损失,已成为小麦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l 发生特点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从时间上可以分为冬前发病期和冬后发病期。前者以病菌侵入麦苗为主,后者是在冬前发病的基础上,以病株率迅猛增长的水平扩展和病情指数迅猛加重的垂直扩展为主,并最终造成花秆烂茎,枯孕穗,枯白穗,影响产量和品质。2 病发因素2.1 播种期 试验表明:播种期过早,冬前发病期早,麦苗感病率高;播种期迟,冬前发病晚,麦苗感病率低。2.2 温、湿度 小麦播…  相似文献   

18.
UV-B辐射增加对小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观测,分析了UV—B辐射增加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计算了UV—B增加条件下对作物群体生产力生态特征值发生变化的情况。分析结果表明,UV—B辐射增加影响小麦生长发育表现在:生育期推迟,叶面积、分蘖和开花数减少,植株矮化,绿叶数、单株干物重、叶重、穗重等减小;影响小麦群体生产力表现在:群体生长率、相对生长率、叶面积指数、叶日积、净同化率都在生育期的中后期有很大幅度的减小,从而使小麦每亩株数、每株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也明显下降,最终影响到小麦群体生物学产量及经济学产量。  相似文献   

19.
旱地小麦种植中,对坡耕地平整,深耕土地,合理运用中耕、耙耱、镇压技术,合理施肥,再选用抗旱品种及适时早播,可达到保墒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小麦生长季内降水条件入手,分析了达县地区干旱、湿害发生规律及成因,探讨了干旱、湿害对小麦的危害机制,并提出综合的防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