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虹吸井在用虹吸管连接组井集中取水时,事先必须使管内抽成真空,注满水体、才能利用压差,产生虹吸作用。目前多数地区都是用真空泵抽气,不但成本较高(或子井虹吸管集中排气,或一口子井配一台真空泵),而且管理不便,操作麻烦(每根虹吸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几乎在各种岩层或交互层中用若干钻井方法打过水井。高产水井都打在有良好补给条件的、渗透性良好的同时有足够蕴藏量的地区,以保持长期供水。如美国西部地区,水井都是穿过一层或几层冲积层而成井的。其他高产水井的岩层有玄武岩、石灰和砂岩。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抽汲地下水或石油引起地面沉降正越来越普遍。大江大河防洪能力降低是地面沉降灾害现象之一。上海因地面沉降产生严重的洪涝灾害,上海外滩防汛墙高度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地面沉降。沙市、武汉、哈尔滨和大庆等城市和地区是我国1998年夏特大洪水的重灾地区,这些城市和地区实际上已存在地面沉降问题。几十年来产生的地面沉降很可能已降低了这些地区江河大堤的防洪能力,从而加重了这次洪涝灾害。建议在确定大江大河防洪堤高度应考虑地面沉降因素,并尽快对重点城市和地区进行地面沉降调查与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磁法勘探在解释局部异常时,经常遇到选取正常场的问题.以往常用磁异常的中心剖面或主剖面求解正常场.但对平面上如何消除正常场影响,从而比较客观地突出局部异常特征的问题,一般考虑较少.在火山岩地区寻找铁矿,由于火山岩、次火山岩、深部矿体(有时还有深部的基底构造)往往都具有磁性,能产生各种干扰  相似文献   

5.
荣成地区的M类榴辉岩特别富集18O,这样富18O的榴辉岩在大别山-苏鲁超高压变质带还尚未见报导。异常高的δ18O值表明M类榴辉岩与围岩-大理岩在变质过程中发生过强烈的氧同位素交换。稳定同位素、流体包裹体等证据揭示氧同位素交换可能发生在超高压岩石的折返过程中,由于叠加的麻粒岩相退变质作用使同俯冲的新元古代海相碳酸盐岩发生了去碳酸盐化作用,产生了富CO2的变质流体。这种退变质流体特别富18O,成为M类榴辉岩与围岩碳酸盐岩交换的媒介。所观测到的M类榴辉岩内矿物之间,以及榴辉岩与围岩大理岩之间都基本达到了高温下的氧同位素平衡。由于荣成地区各类榴辉岩记录的变质温度普遍高于大别山和苏鲁南段的榴辉岩,因此这一地区的榴辉岩在折返过程中一般都叠加有麻粒岩相和/或角闪岩相的退变质作用。退变质流体,特别是麻粒岩相退变质期间产生的富CO2流体,是造成这一地区M类榴辉岩有别于其它地区M类榴辉岩-特别富18O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推进城镇化必须从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笔者认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万变不离其宗的“三规”,即规律、规划、规则。 规律决定成败 城镇化率更多反映的是客观结果,而不是主观设定。当前各地都在公布本辖区的城镇化率,每个省每个市每个县城镇化率都达到70%是不是合适?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社会、自然、历史环境差异很大,从国家战略来说,有些地区限制开发或禁止开发,所以,全国平均的城镇化率不应是每个地区的追求目标,也就是说,有些地区高于或低于平均率是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石炭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二十年来我国地质工作者对交通困难的空白地区和边远地区作了大量的地质调查。六十年代初对西北祁连山、天山、内蒙古和兴安岭等地区进行了地层研究,近年来对准噶尔——阿尔泰、博格达山、北山以及黑龙江北部的石炭系都开展了调查研究。证明上述地区的石炭系,无论生物群面貌或地层发育的情况都和华南区或华北区有显著的不同。我国一向非常重视对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特别是对喜马拉雅的珠穆朗玛峰进行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苏联各地发现了以长石为主的交代岩.这是一种外表类似于花岗岩和正长岩的特殊交代岩,与其有关的矿化有铍、钽、铌、锆、稀土以及萤石或冰晶石等.这种交代岩矿床是在特定的地质构造条件下产生的,具有独特的岩石、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在空间或成因上通常与任何侵入岩体都无关,为一种特殊的成因类型.长石交代岩矿床生于地台基底长期作用的活化带范围内.在褶皱作用已完成的地区,则产在中间地块之中,后一种较为少  相似文献   

9.
黔西南和黔东南是贵州的两个主要产金地区,大部分金矿都产于浊积岩中。但黔西南的金矿主要是含金蚀变岩型(或称卡林型、微细浸染型),以不可见金为主;黔东南的金矿却是含金石英脉型,以明金为主。这两种金矿都产在造山带,赋矿围岩是浊积岩,区内岩浆侵入作用不显著,成矿受背斜与断裂控制,成矿温度不高,矿石物质成分基本一致。研究表明,产生不同类型矿化的原因主要在于:黔东南地区的容矿岩石是浅变质的硅质碎屑岩,碳酸盐矿物很少;而黔西南地区是未变质的富钙硅质碎屑岩,碳酸盐矿物多。前者形成石英脉型金矿床,后者形成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
变质作用所产生的岩石和矿床在自然界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变质岩石构成了大陆的结晶基底和元古代以来的各种类型的活动带.这些变质地区或变质地带也经常是矿床蕴藏丰富的地区,包含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放射性元素以及某些稀有元素等,其中特别是  相似文献   

11.
1974年我们对西北甘肃白银厂地区、青海红沟及拉脊山地区和陕西黑木林地区分布的主要火山岩(熔岩)岩石资料进行了综合整理。这些资料包括矿物成分(斜长石牌号经过费氏台或碎屑油浸测定)、化学成分及岩石结构等。综合整理后对富钠火山岩岩石类型有了进一步认识。以上四地区的火山岩都是富含钠质的火山岩,青海拉脊山地区为富钠质的安山——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现代盐湖地质特征及形成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盟盐湖面积都比较小,盐湖卤水组分较复杂,但其中所沉积的相应的厚层盐类沉积物组分却比较简单,多为不同纯度的芒硝或泡碱层。盐类沉积的组分和盐湖公布地区有关,也受沉积过程中沉积环境的变化所控制。呼盟盐湖主要形成于古河道盆地、砂丘间洼地和丘陵地区的山间洼地,盐类物质来自周缘地区。由于盐类物质溶解度变化规律的不同和沉积环境变化,盐湖演化过程中产生盐类物质沉积分异作用,因此即使在相邻的盐湖和同一盐湖中,也可形成不同的盐类沉积。  相似文献   

13.
采用传统重磁对应分析数据处理方法,计算了单体模型和三体模型条件下重磁异常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重磁异常中心区域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在重磁异常重合时为1,否则小于1(能指示重磁异常是否相关);在远离异常源或无重磁异常地区的相关系数绝对值不论重磁异常是否重合都趋于1(没有实际意义)。鉴于此,笔者提出了自适应重磁对应分析方法,并在晋冀北缘-辽西铁矿成矿带进行了2种方法的对比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滦南、司家营南部、马城等重磁异常完全重合的地区,2种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结果都表明为重磁正相关地区;在新集以东、小马庄西南部、石门东北部等重磁异常不完全重合或根本没有重磁局部异常的地区,传统重磁对应分析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结果也显示为正相关地区,自适应重磁对应分析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结果没有相关数据点或异常。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择具有区域特点的黔西北北西向构造带为研究对象,重点剖析强度变形地段垭都构造带.介绍了垭都地区构造几何形态特征、飞来峰及逆冲推覆构造的基本特征,并对其产生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基坑开挖是建筑物基础施工的重要阶段,在软土地区常因地质条件的特殊性导致诸多环境地质问题,并可引发工程事故或安全隐患。结合某高层建筑基坑开挖与降水作业工程实例,分析了水土突涌、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提出了软土地区基础施工过程中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表层为流沙卵石地区或潜水面很深的地区进行地震勘探时,由于爆炸会产生很强的面波及声波干扰。虽然可以从激发和接受方面采取很多措施,来消除干扰,但有时还不能完全克服,仍会造成施工及记录对比的困难。   相似文献   

17.
关于地震地质工作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震現象在我国較为普遍,尤其在某些山岳地带,有史以来,一般是地震强烈的地区。在这些地区的許多地点,現在还陆续发生烈度不等的地震。要在这些地区进行厂矿、水电、交通乃至住宅等建設,都涉及到安全問題。为了力求避免或减少地震的破坏作用,选定最有利的或者遭到这种自然灾害可能性最少的地区进行建設。就必須大力加强地震地质工作,并  相似文献   

18.
北祁连地区新构造运动与成矿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北祁连地区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构造成矿带,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笔者通过对北祁连山地区新构造运动特征的研究,认为喜马拉雅运动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不仅造成本区的强烈隆升、断裂褶皱构造的复活和产生,而且也影响着全区地貌、气候的形成与演化,还对北祁连地区的砂金、铂等金属矿床、油气田和非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以及分布都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宁文务  孙小亮 《探矿工程》2006,33(10):14-16
嘉兴地区为典型的湖积平原,第四系地层具有多个明显“软-硬”交替的沉积旋回。目前该地区的重大建筑物一般都采用预应力管桩或钻孔灌注桩,而挤扩支盘桩可以利用在桩身不同部位设置分支或承力盘,从而充分发挥地基土各硬土的承载能力,提高单桩承载力,节省造价。结合嘉兴地区的地层特征及挤扩支盘桩的受力承载机理,认为挤扩支盘桩可以作为嘉兴地区一种新型的桩基形式。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黟县"6.21"型泥石流特征及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黟县北部地区(柯村、美溪、宏潭)泥石流灾害产生的特征、分布、危害及形成规律的研究分析,论述了黟县"6 21"型泥石流产生的地质环境条件及主要控制性因素。认为:区内山高坡陡,地势陡竣、河谷狭窄呈"V"字型,人类工程活动强烈,而且降雨集中、强度大,易产生控制面积小、历时短、强度大而且能激发泥石流产生的暴雨量("6 12"型降雨),是安徽省比较典型的泥石流灾害易发区。预测分析表明,黟县北部地区不仅具备泥石流产生的地形、构造及岩性条件,而且16条支沟内松散固体物质储量丰富(沟谷的松散固体物质储量一般均大于1 0×104m3 km2),泥石流的产生具备丰富的固体物源基础。同时,区内也是安徽省强降雨中心之一,暴雨或大暴雨均发生于每年的6月中旬,类似于2002年"6 21"型的大暴雨。产生周期约为10~15年一遇。因此,预测黟县北部地区16条支谷泥石流发生的频率为10~15年一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