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内蒙中生代卓资山拗陷盆地,目前已发现埋藏砂金矿点十余处,大多数已剥蚀成帽状残山或剥蚀台地。在埋藏砂金矿附近的洼地、沟谷中发育有品位富,颗粒粗、易采、易选的近代砂金矿(图1)。阐明本区埋藏砂金矿的成因类型、矿床特征、成矿条件、找矿标志与近代砂金矿的关系,对于了解该区近代砂金矿的成矿特征和规律,指导埋藏砂金矿和近代砂金矿的普查找矿以及群众采金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吕英杰 《地球学报》1988,10(1):79-91
该区具有重要工业意义的砂金矿床,几乎皆是流水成因的。研究其矿质来源、含金地质体的风化剥蚀作用、砂金矿在河谷中的搬运方式和距离、砂金矿的成矿作用及矿床特征,不但可以扩大砂金矿的找矿前景,还能为在砂金矿分布区寻找岩金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藏北地区砂金矿成因类型及富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北地区的水系绝大多数为内流水系,地形坡度变化大、冰川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导致该区砂金矿的成因类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多数为复成因类型的砂金矿,即冲-洪积矿金矿,冰川、冰水沉积砂金矿、湖滨砂金矿、坡残积砂金矿。砂金虽沿现代河谷展布,但与现代河床无关。许多砂金矿偏离现代河床数米,有些砂金矿富集在现代河床两则的高帮上。本文所总结的砂金成因类型和富集特征,对指导藏北地区的砂金找矿勘查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内蒙发现的砂金矿有百余处,已知较大型的只有金盆和哈泥河金矿.本文根据几年来的地质勘探成果和有关金矿点的资料,对内蒙中北部砂金矿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一砂金矿的类型及其地质特征内蒙中北部的砂金矿按成矿时代可划分为二个大类和八个亚类;按其沉积物特点又划分了七个成因类型(表1).  相似文献   

5.
随着砂金矿勘探工作的普遍深入,现有的砂金矿钻探工艺、设备还较落后,满足不了生产实际的需要。现结合龙江-I型及130型钻机在永冻地层的应用情况,探讨永冻地层砂金矿钻探工艺及设备问题。  相似文献   

6.
孙德君 《地质与资源》1992,1(4):228-234
梧桐河-都鲁河流域是我国主要砂金富集区之一.区内以流水成因河漫滩砂金矿和阶地砂金矿为主.砂金矿的分布,明显地受矿质来源、新构造运动、水动力条件和沉积环境的控制.砂金矿体多呈带状、条带状赋存于河谷堆积物的底部,在矿体中经常出现一至几个富矿地段.砂金粒度为0.03-3.5mm.区内砂金矿的找矿前景好,主要找矿标志是旧采金迹、金矿化异常区和老变质岩分布区.根据砂金矿的分布和富集规律,可在五号山、小梧桐河北支沟、西梧桐河二支沟一带寻找岩金矿.  相似文献   

7.
盛刚 《地质与资源》1993,2(1):35-40
区内砂金矿大都分布在嘉陵江、涪江、白龙江和汉水的河床、河漫滩及Ⅰ级阶地内。在河道由开阔趋向狭窄或由狭窄突变为开阔地段、河流转弯的凸岸(堆积岸)弧形拐弯偏向上游地段、支沟与主河道文汇处靠下游等地段砂金相对富集。砂金主要富集在松散沉积层近底部的含泥砂砾层中。区内砂金矿的成因类型分为冲积型河床砂金矿、冲积型河漫滩砂金矿和冲积型阶地砂金矿三种。成矿时代为全新世早期。形成砂金矿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有砂金矿质来源,即必须有含金地质体的存在;二是有适宜的外营力作用、良好的地貌条件和有利的新构造运动,两者缺一不可。据此划出琵琶寺一河口和刘家坪-椒园里两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8.
新疆地区新构造运动强烈,砂金资源丰富。新构造强烈的垂直差异运动为河流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多期次的新构造运动造成众多的河谷、冰碛阶地。寻找“盆地”式砂金矿、西岔河冰碛式砂金矿是新疆砂金矿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我国砂金矿开采造成的环境地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砂金矿以船采为主,水力及挖掘机开采为辅的开采方式及点多面广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砂金矿开采造成的对农田、草地、植被和河道破坏的地质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砂金矿开采区土地复垦、环境治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秦巴陕、甘、川、豫、鄂五省已知砂金矿床资料的整理和综合,简要的总结了区内砂金矿床的成因,形态类型,不同类型砂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砂金矿的富集规律。对砂金矿的普查找矿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南城县岳口砂金矿中的砂金进行电子探针,分析了自然金的形态、粒度及矿物组合,阐明了砂金矿的成因,并探讨了砂金与原生金矿关系,提出了原生金矿的类型,指出了震旦系变质岩区为金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岳口砂金矿的探井资料,提出了砂金矿金粒再生加大的化学成因模式。及其在“锈板—碳板”中迁移、沉淀富集的机理。诚然,本区砂金矿金的迁移和沉淀富集作用机理不是单一的,也许有多种因素导致金的富集。尽管各含金层中都会存在同生沉淀富集的金粒,但形成砂金矿富矿层的主要机理是表生作用地球化学的机械搬运和化学沉淀再富集。  相似文献   

13.
为了便于砂金矿普查勘探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将某区砂金矿(主要是现代河谷砂矿,其次是阶地砂矿)的普查勘探方法,初步总结如下。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指正。一、普查勘探工作方法 (一) 砂金矿普查工作 1.初步普查决定普查效果的关键,在于正确的选区。  相似文献   

14.
苏联砂金矿床的主要地质-工业类型可分为:化学风化壳砂矿、弱分异堆积层的洪-冲积砂矿和洪-坡积砂矿、冲积砂矿、大陆古海岸线的滨海砂矿、工艺成因砂矿、其中冲积砂矿的工业价值最大,关于砂金矿的原生补给源、主要的有金-石英建造、金-硫化物-石英建造、金-硫化物建造、金-冰长石-石英建造,与它们有关的矿砂规模各不相同,其中金-石英建造的意义最大。砂金矿发育区的分类在砂矿的预测找矿中占有主导地位,在苏联可分为:老地盾和原地台砂金矿区,前中生代褶皱带砂金矿区、中生代褶皱区的砂金矿区、构造岩浆活化区的砂金矿区。对于砂金矿的地貌构造位置,可分为隆起区、稳定地貌区和坳陷区。坳陷区中的成矿后坳陷对成矿意义最大。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东南部属中低山丘陵区,北起西丰南到大连,西自下辽河平原东至鸭绿江边,是长白山脉西南的延续部分。 区内金矿资源丰富,岩金、砂金矿床(点)密布。其中岩金矿床(点)有59处,砂金矿床(点)21处,是我国主要金矿产地之一。其探采历史悠久,远在唐朝时期,海城河一带就已有人淘采砂金,清朝咸丰年间扩大到其他河系,断续至今,但正规普查、勘探砂金矿尚属空白。我部于1985年来该区进行砂金矿的普查找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并对砂金矿的形成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出如下规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科技文摘     
对全世界砂金矿的资料分析表明,绝大多数砂金矿的类型并不是由其品位和规模来划分的。在所有已研究过的砂金矿类型中,只有河谷砂矿和洪积砂矿与众不同。当砂矿由小规模开采转为大规模开采时,其品位、规模相应则会发生变化。小规模开采分为地上和地下(即砂矿地下开采)两种。欲进行小规模地表开采的砂金矿,其优劣比大致为5:3。一旦施行小规模开采,那么其与后来所进行的大规模开采的优劣比则为4:1。如果一个砂金矿适于作大规模开采,且事先已小规模开采出部分金,那么其保有储量(log10kg)就可由下列公式求得:  相似文献   

17.
前言 由于寻找砂金矿有周期短、成本低、收效快的特点。所以目前找砂金矿的队伍愈来愈多,砂金找矿在整个金矿找矿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物探方法几乎能运用于地质普查勘探工作的全过程,而在砂金矿中的作用和效果也是不可忽视的。它不单能直接找矿,而且通过确定地质构造及其形态,利用矿体赋存部位与构造的空间联系,也能间接指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砂金矿的形成与脉金、砾岩金及“矿源层”的存在密切相关,具有多源补给的特点。新构造运动间歇性抬升对区内砂金矿的形成具显著的控制作用,并导致再生富集。有利的地貌、气候条件亦为区内砂金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砂金矿床的形成时间主要是中更新世至全新世的早中期,并主要分布于长期以上升为主的褶皱隆起区。  相似文献   

19.
目前,砂钻仍是砂矿勘探的一个主要施工手段。我们在勘探某砂金矿时,一年多时间先后投入砂钻工作量五千余米,为国家提供了一个中型砂金矿基地。  相似文献   

20.
苏联砂金矿床的主要地质-工业类型可分为:化学风化壳砂矿、弱分异堆积层的洪-冲积砂矿和洪-坡积砂矿、冲积砂矿、大陆古海岸线的滨海砂矿、工艺成因砂矿,其中冲积砂矿的工业价值最大。关于砂金矿的原生补给源,主要的有金-石英建造、金-硫化物-石英建造、金-硫化物建造,金-冰长石-石英建造。与它们有关的砂矿规模各不相同,其中金-石英建造的意义最大,砂金矿发育区的分类在砂矿的预测找矿中占有主导地位,在苏联可分为:老地盾和原地台砂金矿区、前中生代褶皱带砂金矿区、中生代褶皱区的砂金矿区、构造岩浆活化区的砂金矿区,对于砂金矿的地貌构造位置,可分为隆起区、稳定地貌区和坳陷区,坳陷区中的成矿后坳陷对成矿意义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