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水土保持产业和产业化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保持产业和产业化的提出是我国水土保持工作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加以重新认识的产物。本文从产业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水土保持产业和产业化的概念及水土保持产业与山地可持续发展等进行了分析 ,并以巴中市漫淌坡水保产业基地为例 ,分析了加快水保产业发展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1987年10月6—12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议。出席会议者来自全国各地从事水土保持和农业、林业、牧业、水利事业的生产、科研和教育部门的专家、科技工作者,中央有关部委和新华社等单位。与会代表共120余人,其中既有30岁左右的年青工作者,也有91岁高龄的水保工作老前辈。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认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的动态变化特征,使用11个不同水土保持生物措施下的径流小区资料,从产流降雨的角度,分析了农(作物)、草、林灌三种不同生物措施减水减沙作用的年际和年内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年汛期产流降雨的增加,年减沙量与年减水量呈S型增长趋势,农、草类的年减水减沙率有变稳定的趋势,而林灌类的减水减沙率随年汛期产流降雨的增加变化不大;由于农事和农作物的生长特点,相对于林灌类,农、草类年内减水减沙主要集中于7、8月份。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认识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应、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配置和布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运用经验公式法、双累积曲线法和不同系列对比法计算出岔巴沟、大理河与无定河流域在20世纪70年代水土保持综合措施的平均减水效益分别为14.47%、20.22%和20.78%,平均减沙效益为64.97%、43.62%和47.26%.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用3种方法对岔巴沟、大理河与无定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措施减水减沙效益的...  相似文献   

5.
2010年12月6日,中国科协在北京宣布了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经过公众投票、评审委员会评审等程序,包括王恩哥院士在内的十位科技工作者获此殊荣。此外,评选还产生了40名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和977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陈曦研究员被授予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陈亚宁研究员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6.
2013年1月5日,新疆自治区"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新疆水问题研究及其技术示范"项目启动。项目由"新疆水资源及其利用关键技术和重大问题研究"和"新疆多水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两个课题组成。  相似文献   

7.
大河流域的水系统是支撑社会-生态系统的基础,理解水系统的结构变化是深入揭示区域系统演化的关键。基于自然-社会水系统视角,从黄河全流域和二级水资源分区尺度,利用1998—2018年降水、蒸发、径流、社会经济耗水等水系统变量,通过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水系统要素的变化趋势及结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在全流域尺度,降水、蒸发分别以4.25 mm·a-1、4.09 mm·a-1的速率上升,但蒸发在空间上的变化更显著;径流量呈现先减少再上升后急剧下降的趋势,且与降水量显著正相关。社会系统耗水量呈现增速减缓的特征,农业灌溉占耗水结构的比例以0.50%的速率逐年下降;城镇公共、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耗水比例分别以0.07%、0.29%、0.11%的速率上升。在二级水资源分区尺度,各水系统分异特征明显,兰州至头道拐段及花园口以下区域水系统所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已经出现了超载。各水系统要素间具有不同程度的协同演变趋势,在湿润区域,蒸发相较于降水具有明显的滞后现象,但在干旱区域两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黄河流域水系统要素在时空上均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未来人口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可能会使区域的水资源压力加剧。  相似文献   

8.
《地理教学》2009,(9):45-45
国家于2005年起在青海三江源区域实施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现已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区域内水源涵养功能得到初步恢复,草地恶化趋势减缓,农牧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通过实施退牧还草、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人工增雨、鼠害防治和水土保持等项目,这几年,该区域水源涵养功能初步恢复,“增水”效果明显,长江、黄河、澜沧江在青海的出境水量逐年上升。该区域沼泽、湖泊面积也不同程度扩大,曾经有“千湖之县”之称的玛多县又开始呈现出湖泊星罗棋布、波光粼粼的千湖美景。据遥感监测,三江源区的鄂陵湖、扎陵湖、冬给措纳湖等大型湖泊面积均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9.
冯海燕 《山地学报》2006,24(6):775-776
对再版的《集水区经营》论丛进行较详尽的评介。认为该论丛作者为水土保持研究和水土保持工作者提供了较为完整的、行之有效的集水区经营理念和借鉴模式,具有较高的指导性和可借鉴性。  相似文献   

10.
七水硫酸镁(MgSO_4·7H_2O)是在海水和海水型盐湖卤水天然蒸发过程中最早析出的一种硫酸镁水合盐。在海水或海水型盐湖卤水的继续蒸发过程中会进一步析出六水硫酸镁(MgSO_4·6H_2O)。  相似文献   

11.
李子君  李秀彬 《地理学报》2008,63(9):958-968
利用时间序列对比法分析了1961-2005 年潮河流域降水、径流、用水量、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措施变化。结果表明: (1) 自20 世纪60 年代以来, 潮河流域年平均面雨量略有减 少, 但流域年径流量却呈明显减少趋势, 1991-2000 年的流域年径流量平均值为1961-1970 年 的90.9%, 减少幅度较大; (2) 潮河流域径流量的变化主要与水利水保等人类活动有关。利用 降水-径流经验统计模型评估了流域水利水保措施对年径流量的影响程度: 1981-1990 年、 1991-2000 年、2001-2005 年、1981-2005 年, 受水利水保措施影响所产生的年均减水量分别 为1.15、0.28、1.10、0.79 亿m3, 水利水保措施减水效应分别为31.99%、7.13%、40.71%、 23.79%。水利水保措施对枯水时段的减水效应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湖南农村水贫困时空分异及其驱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前人水贫困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湖南农村水贫困测度模型,并以湖南省农村县域为评价单元,对其农村水贫困进行定量测算,并对湖南省农村水贫困的时空演变格局和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湖南农村水贫困整体上呈"U"形变动趋势;湘中、湘西南为湖南农村水贫困的低值区,水贫困问题较为严重,湘西大部、湘东和湘南局部则为水贫困高值区;近年来湖南农村水贫困整体趋于改善,湘西等山地区改善速度较慢;通过聚类分析把农村水贫困的驱动因素分为4种类型;造成农村水贫困的驱动因素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3.
2009年5月,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干旱区水循环与水过程模拟重点实验室喜获新疆重点实验室授牌。该实验室瞄准国际水文水资源科学研究领域前沿,以干旱区内陆河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新疆水资源利用与调控、水环境污染与修复以及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关键问题,将对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开展以下五个方面的重点研究:降水-冰雪径流过程;水耗散和转化过程;水文过程的尺度转化及不确定性;水环境污染与修复;跨境河流水安全等,以期为新疆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4.
《山地学报》2005,23(5):519-519
《中国水土保持》是水利部主管、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性水土保持业务与技术综合性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全国水利系统优秀科技期刊和河南省优秀科技期刊。本刊紧密围绕全国水土保持中心工作,贯彻水土保持方针政策,报道水土保持科技成果,推广生态建设先进技术,介绍监督执法新鲜经验,普及水土保持基础知识,提供水土保持动态信息。20多年的办刊实践形成了融政策性、技术性、新闻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独特风格,内容雅俗共赏,印刷质量精美,开设了20多个栏目,深受读者欢迎。读者对象为从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管理与科研的干部、工作者。  相似文献   

15.
戴剑 《地理教学》2012,(20):29-30
2011年3月,上海市普陀区青少年中心作为一所校外教育机构有幸成为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施华洛世奇和香格里拉可持续社区学会共同发起的"长江水学校"大家庭中的一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围绕保护水资源的教育主题,共开展了九大主题活动,吸引了近万名师生参与"长江水学校"项目活动。2012年6月,上海市普陀区青少年中心少儿活动区域的改造工程在  相似文献   

16.
<正>某城市拦河造湖上百公顷,使城市增添了几分灵气。可多年来,该城市一直沿习着"铲绿"的习惯,即:组织人员定期清除湖内的杂木、灌丛、水草,理由是为了湖水的清洁和湖区卫生。据了解,城市水景观"铲绿"的现象并非个案,有"铲绿"习惯的城市,水景观大都长年不见绿色,致使与绿色相依存的物种不能存活,水元素成为水景观的唯一。绿色对水景观来说,真的可有可无?答案是否定的。从生态学的角度讲,任何生态  相似文献   

17.
超渗-超蓄产流模型在评价水保措施减水效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治理与尺度对黄土区产流模式的影响,建立用地评价水土保持的措施减水效益的超蓄产流模型,并将径流成份直接区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同时着重介绍所建模型参数的率定及其在减水效益中的应用。在3个典型流域(青阳岔、岔巴沟和小理河)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效果良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范今朝 《地理学报》2020,75(7):1554-1555
正刘君德先生继2017年完成自传性质的《我的地理人生:涉足山区·致力政区·钟情社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7;以下简称"《地理人生(1)》")后,又于2020年4月出版《我的地理人生2:山区·政区·社区研究文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20;以下简称"《地理人生2 (文集)》"),构成丛书性质的"地理人生系列"。两书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完整而全面地展示了作者60余年从事区域地理学、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最新的卫星遥感资料,分析福州市的水土流失现状和成因,总结10多年来水土保持工作的做法与成功的经验,全面分析当前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水保意识等对策,以生态效益为前提,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耕作措施相结合的治理,力争用二三年的时间,把水土流失率控制在全省平均线以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系统梳理了阿勒泰地区流域水生态环境状况,分析了阿勒泰地区水环境质量、水生态、水资源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阿勒泰地区主要有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和吉木乃县诸河三大河流水系。地区主要河流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水资源总量位于新疆前列,但还存在流域生态流量不足、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矛盾未得到有效化解、水生态破坏问题仍然严重、水环境风险依然突出等问题。然后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流域水系分布,将阿勒泰地区划分为额尔齐斯河流域、乌伦古河流域、吉木乃县诸河流域和南部荒漠区共计4个区域,并将4个区域进一步划分为11个水生态环境控制单元。依据阿勒泰地区流域水生态环境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加强水污染防治、强化水资源保障、加大水生态保护修复力度等层面,提出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以期为改善阿勒泰地区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