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泥河湾哺乳动物群与中国第四系下限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占祥 《第四纪研究》2000,20(2):142-154
对泥河湾动物群(狭义)与欧洲维拉方经典动物群中属级相同的20种哺乳动物进行形态和进化水平上的对比发现,其中有11种(包括亚种)和晚维拉方期的 Olivola动物群的成员最接近,有4种可与中维拉方晚期的Seneze动物群的成员比较,其中有2种因为仅发现于Seneze,不足以说明它们一定只和泥河湾者接近。另外两种(Lynx shansius和Pseudodamaelegans)确实和Seneze者更接近而不同于Olivolaa者。有两种动物(Borsodia chinensis和Meles chiai)间接地表明泥河湾动物群可能和 Olivola更接近。还有 3种时代意义不大。总之,对比表明泥河湾动物群(狭义)与欧洲晚维拉方早期的Olivola动物群最为接近,其年代应为18Ma左右,接近于海相Vrica剖面更新世/上新世界线(1.796Ma).  相似文献   

2.
北京平原第四纪下限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回顾了北京平原区第四纪下限的研究历史,指出迄今为止在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目前的研究进展和北京地区研究现状,按照全国地层委员会的相关标准和要求,确定了划分第四纪下限的5大原则。北京平原区第四系沉积特征复杂,根据多年资料和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了划分该界限的方法。广大的北京平原区,不具备完整的第四系剖面露头,生物地层方法划分存在困难;古地麟、热释光及孢粉地质测试为准确定位这一界限提供了可能。对平原区的钻孔而言,笔者发现以古地麟测试结合孢粉分析、岩性特征、地球物理测井以及地球化学测试(碳酸钙分析)等综合手段确定这一界限的证据更有说服力,新5孔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第四纪下限研究目前虽然比较倾向于2.4~2.6 Ma, 但也存在不同的观点。在简要回顾中国第四纪研究历史的基础上, 重点介绍中国北方地区、黄河流域、西南地区、东北地区、新疆和西藏地区的第四纪下限研究历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简要介绍黄土地层剖面和南海沉积物剖面对第四纪下限研究的主要贡献, 最后以泥河湾阶的建立过程说明中国第四纪下限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4.
泥河湾层的氨基酸年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佩珠  龙天才 《地质科学》1995,30(2):159-165
用氨基酸外消旋法对泥河湾层下部骨化石和蚌化石进行了年龄测定,获得2.72.9、2.78Ma等年龄数据,结合古地磁探讨了泥河湾层底界及南沟冷期时代以及第四纪下限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重论真马首次出现可作为第四纪下限的标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涛  薛祥煦 《地层学杂志》1997,21(2):109-116
  相似文献   

6.
第四纪泥河湾阶野外现场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层学杂志》2005,29(1):94-94
2004年9月9日至12日全国地层委员会在河北省阳原县召开了第四纪泥河湾建阶野外现场研讨会.全国地层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泽九研究员、全国地层委员会地层单位分类及地层名称审核分委员会主席黄枝高研究员、全国地层委员会新生界分委员会主席张宗祜院士、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刘凤山副处长、河北省国土资源厅都建国工程师和泥河湾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杨成主任,特邀专家北京大学夏正楷教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郑绍华研究员和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王强研究员等二十余人出席了会议.会上第四系泥河湾阶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张宗祜院士、闵隆瑞研究员分别汇报了三年来泥河湾阶建阶研究的进展和初步成果,王喜生博士介绍了建阶剖面的古地磁测试情况.与会代表到建阶剖面郝家台儿沟现场进行了仔细观察和讨论,并对泥河湾地区著名的小长梁文化遗址、马圈沟文化遗址和东窑子头泥河湾剖面进行参观考察.  相似文献   

7.
《地质通报》2004,23(11):i001
2004年9月9日至12日全国地层委员会在河北省阳原县召开了第四纪泥河湾建阶野外现场研讨会。全国地层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泽九研究员、全国地层委员会地层单位分类及地层名称审核分委员会主席黄枝高研究员、全国地层委员会新生界分委员会主席张宗祜院士、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刘凤山副处长、河北省国土资源厅都建国工程师和泥河湾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杨成主任,特邀专家北京大学夏正楷教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郑绍华研究员和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王强研究员等2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上第四系泥河湾阶研究课题组负责…  相似文献   

8.
新疆天山地区早更新世沉积及其下限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过对新疆天山地区第四纪地层的广泛、综合研究,提出该区早更新世由两套沉积组成:下部西域砾岩层,为随青藏高原隆升而发生的山前磨拉石堆积,后受盐水沟运动影响,岩层褶皱,组成山前成排的背斜构造,并受剥蚀。上部为五梁司砾石层,按岩性分为两层:下层为山麓冰川前缘冰水堆积;上层为经长途搬运的间冰期冰水沉积物。五梁司层与西域岩层呈不整合接触,并构成天山山前最高台地顶部。根据对安集海和独山子两剖面的地层岩性、古地磁、孢粉、重矿物等的综合对比研究,确定新疆第四系下限应依西域砾岩层底界年龄而定。本文指出西域砾岩层底界特征,并根据古地磁测试确定其底界位于古地磁柱高斯正极性时凯恩纳负极性亚时的顶面,年龄为2.92MaB.P。本文还分析了新疆早更新世的构造背景和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9.
中国第四纪下限研究现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了来自中国五个地区的较新成果,利用所得相对准确的各区第四纪下界值(范围在2.50~3.19Ma)进行综合横向比较,之后论述了其与G—M界线(古地磁高斯正极性—松山反极性界线)的联系,认为我国众多变化事件绝大多数发生在G—M界线附近,其与G—M界线联系紧密,从而进一步佐证了我国采用2.58 Ma作为公认第四纪下限的可靠性。此外,文中还指出了我国目前在第四纪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期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加强与改善。  相似文献   

10.
泥河湾盆地虎头梁湖相叠层石的生态环境分析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作者之一曾于1993年报道过在泥河湾盆地虎头梁剖面发现的第四纪湖相叠层石,并根据测年数据和其中所含的藻类化石,认为它是末次间冰期的温暖期中藻类生命活动的产物。近年来,作者对叠层石的生态环境做了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所发现的湖相叠层石主要生活在古泥河湾湖水深0.4~46cm左右的湖滨浅水地带;在末次间冰期中气温最高的时期,温暖干燥的气候环境和盐度较大的湖泊水体,为藻类的繁衍和叠层石的形成提供了适宜的条件。通过湖相叠层石的生态环境分析,不仅有助于重建古泥河湾湖的环境,而且也有助于加深对本区末次间冰期气候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三江平原位于我国的东北端,总面积约42500平方公里,是我国垦荒的重点地区之一。该区第四纪的研究曾长期处于空白,有关专门论述很少。本文系笔者于1974和1976年参加该区野外调查所获有关资料的初步整理,谬误之处望指正。  相似文献   

12.
湖南的泥盆—石灰系属典型的浅水珊瑚—腕足相沉积。传统的泥盆—石灰系界线以珊瑚为依据划在邵东组之底。笔者依据共生的牙形刺、有孔虫、孢子,以及弓石燕产出位置,论证珊瑚Cystophrentis带应属泥盆系,从而认为泥盆—石炭系界线应位于孟公坳组和马栏边组之间;在湘南,界线通过桂阳组内部。湖南传统的石炭系上、下统界线,以大化石为依据划在梓门桥组之顶。但国际石炭系中间界线委员会推荐的中间界线以浮游生物为标志,因而湖南这条界线须重新研究。笔者对传统界线附近的四个牙形刺带进行分析对比,认为石炭系中间界线与传统界线相差不远。由于梓门桥组的顶界穿时,所以中间界线在其顶界附近浮动。  相似文献   

13.
1∶5万庐山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和专题研究,在星子县黄岭一带发现一套巨厚层状复成分的变质砾岩。根据该变质砾岩的砾石成分、变形组构及区域分布特点,以及上部(双桥山群)与下部(星子岩群)地层在变质与变形方面存在明显差别,认为变质砾岩应属于双桥山群的底部层位,是中元古界双桥山群与下伏下元古界星子岩群不整合关系的佐证。由于受后期构造叠加改造的影响,现今二者呈断层或隐蔽不整合接触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李长安 《地质通报》1993,(4):336-343
本文在怀柔HR88—01孔岩心地层划分的基础上,较系统地论述了上新世—晚更新世地层中所含孢粉、介形虫、软体化石的组合类型,重矿物、粘土矿物和部分地球化学元素的组合变化特征,并对其所代表的古气候环境进行了分析。初步认为:(1)上新世,本区气候以湿热为特征,气温较现在高4~5℃;(2)早更新世,气候明显变冷,具体表现为两寒夹一暖,寒冷气温较现在低7~8℃;(3)中更新世,冷、暖波动表现为暖—冷—暖—冷变化特点。寒期气温较现在低6℃左右,暖期比现在约高1~2℃;(4)晚更新世,气候以干冷为特征,气温较现在低5℃左右。  相似文献   

15.
庐山第四纪泥砾沉积物的砾石组构特征表明, 砾石岩性与山体基岩基本一致, 砾石的等体积球径较小, 加权平均砾径较中值砾径大, 分选系数大于1, 分选性差, φ值相对较小, 平均为0.66, F值相对较大, 在2左右, F/φ比值介于2.75~4.75, ρ值集中且较小, 为22.75%~37.75%, 砾石以棱角、次棱角状为主, 磨圆较差; a轴和ab面都倾向沟谷下游, a轴倾角集中且较小, 为7~8°, ab面倾角为7~21°, a轴较ab面具有更为优势的组构倾向; 沉积物粒度频率曲线在4~5?范围内表现为峰; 石英砂颗粒为次棱角状, 贝壳状断口发育, 具平行擦痕、上翻解理片、V形坑和硅质沉淀。上述沉积学特征表明庐山第四纪泥砾沉积物系冰碛冰水沉积, 而非泥石流或河流堆积。   相似文献   

16.
北京北苑居住区第四系断层走向勘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北京北苑居住区第四系断层走向勘察的工作方法,提出了在平原地区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应注意发现地层在水平方向变化的问题,并根据区域性的地层对比划分两个工程地质区,用剖面追索法准确确定分区界线,并论证了该界线的形成与黄庄—高丽营隐伏断层的第四纪继承性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7.
山旺期是中国陆相新近纪地质年代中的一个时段,代表了古老哺乳动物类群式微、现代化的哺乳动物类群滥觞的全新时期。山旺期大体与全球海相的布尔迪加尔期(Burdigalian)对应,开始的时代大约在20 Ma (百万年)左右。但长期以来,中国代表山旺期开始时段的地层中,很少有哺乳动物化石发现,因而学术界对这一重要时期的哺乳动物演化面貌知之甚少。这也使得相对应的陆相年代地层单位山旺阶的下界迟迟难以确定。近年来对内蒙中部生物地层学的研究,在苏尼特左旗敖尔班地区发现了含有谢家—山旺时期丰富哺乳动物化石的连续剖面(敖尔班组),为以上困难的解决提供了一切有利条件。敖尔班组的沉积连续,从下往上哺乳动物群经历了明显的变化,下部的下敖尔班动物群中含有双柱鼠类(distylomyids)、拟速掘鼠(Tachyoryctoides)、中华鼠兔(Sinolagomys)、基干有角类(basalpecoran)等原始类群;而上部的上敖尔班动物群中,上述类群已完全绝灭,出现了巨尖古仓鼠(Megacricetodon)、古仓鼠(Cricetodon)、跳兔(Alloptox)等新类群,鹿科(Cervidae)开始适应辐射,并出现了从非洲迁移而来的嵌齿象类(gomphotheres)和从美洲迁移来的安琪马(Anchitherium)。动物群的特征反映出下敖尔班动物群很可能还处于谢家期的末尾而上敖尔班动物群已进入了山旺期。古地磁数据显示敖尔班组的时代大约在21~17.5 Ma之间,可以包含海相布尔迪加尔期开始的时间点。本文推荐以最原始的冠群鹿科双叉鹿亚科(Dicrocerinae)在敖尔班剖面上的首现作为山旺阶下界的标志,该层位恰位于古地磁极性带C6n的底界,时间为19.722Ma。在中国地区,其它包含山旺阶下界的剖面还包括甘肃兰州盆地的对亭沟剖面、青海西宁盆地的谢家剖面、新疆准噶尔盆地的铁尔斯哈巴合剖面等,与上述剖面相比,敖尔班剖面在20~18 Ma之间的哺乳动物群最为丰富,因此是建立山旺阶下界层型的最佳地点。  相似文献   

18.
从软体动物分布谈淮河及长江下游第四纪地层和古地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河、长江下游广大地区地势平坦 ,河、湖、港发育 ,第四纪地层出露良好 ,可分为平原区、丘陵区二种类型。第四纪时 ,本地区气温适宜 ,雨量充足 ,河湖密布 ,沼泽宽阔 ,优越的生态环境适合软体动物生存和繁衍 ,因此软体动物属种数量繁多 ,分布广泛。在淮河及其两岸丽蚌 (L amprotula)、矛蚌 (L anceolaria)、曲蚌 (Arconaia)很昌盛 ,长江下游南岸金坛、宜兴蚬科 (Corbiculidae)化石堆积厚可达 1m以上。  相似文献   

19.
泥河湾地区更新世叠层石的发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0年夏,作者在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古湖区进行考察时,在虎头梁剖面上部的湖相层中发现了叠层石夹层。对所采集样品进行了制片、酸磨、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探针等研究。由于酸磨方面的技术原因或其它原因,尚未见叠层石内部的藻类化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