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详细介绍了已建立的非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城市高精度GPS控制网成果到CGCS2000成果进行坐标转换的三种方法,即参考框架和参考历元转换、七参数转换和重新进行网平差;并以某市B级GPS控制网为例,对不同转换方法的精度及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了采用七参数进行转换,既能保证成果精度又比重新进行网平差数据处理更简便而且实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长江中下游航道C级GPS网中框架网和C级网的布设方案,简要描述了框架网和C级网的基线处理、网平差、坐标转换的数据处理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标准实验室环境里,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网线的拉伸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UHMWPE网线较HDPE网线具有较高的强度、拉伸模量和结强损失率;而HDPE网线较UHMWPE网线具有较高的断裂伸长率。结论可供渔具设计及网线材料选配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虾拖网网囊网目对主要渔获种类的选择性,于2017年9月在南海区采用裤式拖网法进行选择性试验。在SELECT模型框架下,使用极似然估算法,结合单网次和联合网次的数据,同时考虑网次间差异,估算网囊对主要渔获种类的平均选择性。共完成14网次作业,其中对照网囊之间的渔获性能比较试验4次,试验网囊的选择性试验10次。研究表明:对照网囊的位置对其渔获性能无显著影响;试验网囊对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的网次50%选择体长(L 50)为78.84~92.09 mm,平均为82.38 mm,网次选择范围(SR)为5.01~11.32 mm,平均为6.39 mm,网次相对作业强度(p)为0.44~0.71,平均为0.52;试验网囊对黄斑蓝子鱼(Siganus oramin)的网次L 50为59.20~76.80 mm,平均为71.17 mm,网次SR为5.30~16.87 mm,平均为14.20 mm,网次p为0.43~0.71,平均为0.63。试验网囊对刀额新对虾的网次和平均L 50值均大于其首次性成熟体长(80 mm),可见试验网囊对刀额新对虾的资源利用是合理的。本试验的裤式拖网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可为今后拖网选择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与1985国家重力基本网的转换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与1985国家重力基本网重力点的重合情况,详细讨论了确定两网关系的方法:间接平差法、常数转换法和多项式拟合转换法,并给出了两网的关系结果。  相似文献   

6.
龚琳  李新正 《海洋科学》2016,40(11):52-56
作者记述了两种深海海绵薄管海绵属一种(Chonelasma sp.)和绢网海绵科一种(Farreidae sp.),其中薄管海绵属为新记录属。由于采集时海绵已经死亡,骨针脱离海绵,只具有骨骼形态,缺乏骨针形态,所以两种海绵只能鉴定到属或科。薄管海绵属一种(Chonelasma sp.)隶属于真网海绵科(Euretidae),薄管海绵属(Chonelasma),由"蛟龙号"于2013年7月7日采集于南海3 551 m处。绢网海绵科一种Farreidae sp.隶属于绢网海绵科(Farreidae),由"科学号"于2014年4月18日采集于冲绳海槽1 190 m处。文中描述了两个种的外部形态特征和骨骼形态,丰富了中国六放海绵纲(Hexactinellida)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物联网快速发展,建立了物质环境在网络数字世界中的映射;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发展,使人类的日常行为信息越来越多的映射到了网络数字世界中。这些信息与人们在传统网络中的行为数据相比,最大的变革就是有了空间和时间属性,用一个形象的词来描述这类信息那就是"人迹",人迹通过时空互联形成的一种网络,本文叫做"人迹网"。在人迹网出现之前,对于人类社会行为的研究缺乏大规模的实验环境,无法获取完善的人类行为数据。人迹网承载了关于人类社会行为和交互的大规模、客观、实时、连续、动态的现场数据,为人类行为理解和交互规律认识的研究提供坚实基础。同时对人类社会行为的研究,可以为城市、社会、个人等提供科学的行为指导,具有良好的应用和社会意义。本文描述了人迹网的形成,从理论体系、技术方法和和应用实例等方面对人迹网进行了阐述和设计。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用于海岛礁大地基准建立的可行性,将PPP解算的坐标结果及其经过历元和框架转换后的坐标结果,分别与其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 2000)的已知坐标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历元和框架转换后的PPP坐标结果与CGCS 2000坐标仅存在厘米级的差异,能够满足布设海控一级点的精度要求,可为PPP技术用于我国海岛礁大地基准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支撑《全国海洋捕捞准用渔具目录》的实施与管理,本文利用套网法在黄海区海州湾海域开展了黄海双船变水层疏目拖网网囊选择性研究。在分析渔获的基础上,运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Logistic模型等分析方法,获得了双船变水层疏目拖网渔获物种类组成、优势种和主要渔获物竹荚鱼(Trachurus japonicus)、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和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的选择性曲线。研究显示,随着网囊网目尺寸的增加,渔获物质量和逃逸率均逐渐增加;竹荚鱼、小黄鱼和带鱼的50%选择体长(L_(0.5))逐渐增大,且L_(0.5)与网囊网目尺寸呈线性关系;双船变水层疏目拖网网囊最小网目尺寸按照底拖网54 mm网目尺寸标准执行偏小。根据试验结果,结合小黄鱼、竹荚鱼和带鱼最小可捕规格,变水层疏目拖网网囊最佳网目尺寸分别为65.78、78.82和67.36 mm。在目前渔业资源状况下,为保护小黄鱼等中小型经济鱼类,建议将双船变水层疏目拖网网囊最小网目尺寸(网目内径)设定为66 mm。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近海捕捞渔具管理以及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基于海上实测的秋刀鱼舷提网沉降和提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5年7-10月和2016年6-10月蓬莱京鲁渔业有限公司"鲁蓬远渔019"在西北太平洋进行的海上秋刀鱼舷提网网具性能测试所获得的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舷提网在沉降和提升阶段,网衣的沉降深度和提升深度以及网具沉降速度和提升速度的变化状况。利用广义加性模型(GAM)探讨秋刀鱼舷提网沉降深度和提升速度各自有效的影响因子,且分析了这些影响因子与舷提网主要性能参数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网衣沉降深度随时间连续增加;网具下纲和侧纲的沉降速度都是先逐渐增大,然后缓慢减小,直至沉降过程结束;网衣沉降速度波动剧烈,无规律性变化。(2)网具下纲、侧纲的提升速度均快速达到最大值然后随时间连续降低,下纲的最大提升速度大于侧纲,网衣提升速度无规律性变化,上下波动剧烈。(3)GAM模型结果显示,30 m水层流速、60 m水层流速、下纲纲索松放长度3个因子对网衣最大沉降深度有显著性影响(P0.05),影响程度依次为30 m水层的流速下纲纲索松放长度60 m水层流速。30 m水层流速和绞网速度两个因子对平均提升速度有着显著性影响(P0.05),其中,绞网速度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1.
GPS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系统完备性监控是CORS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和基础,通过对环渤海某区域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系统建立的完备性监控有关内容进行分析,对完备性监控系统构建及技术实现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何书镜 《海洋测绘》2011,31(6):69-71
介绍了基于CORS的网络RTK技术在水下测绘的应用及技术优势,并与常规测绘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实例介绍了利用FJCORS进行的水下测绘应用及采用的CORS定位精度检测法,结果表明满足精度要求,验证了其在水下测绘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当前海洋测绘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在海洋测绘档案管理应用方面的技术优势和特点,设计一套基于RFID技术的海洋测绘档案智能化管理系统,并就该系统的功能模块架构进行阐述,以期在海洋测绘档案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方面做出改善。  相似文献   

14.
沿海区域的测绘资料主要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和2000国家坐标系(旧称WGS84坐标系),造成使用不便,需要构建这些系统之间的转换关系。不同方法和不同分区的大量试算表明,1980西安坐标系与WGS84坐标系可以采用7参数转换模型,3个分区和5个分区的精度都能达到0.5 m,其中5个分区的精度较好。由于1954年北京坐标系的特殊性,简单的7参数模型不能确保系统的转换精度,1954年北京坐标系与WGS84坐标系最好采用曲面拟合方法实现坐标转换,整个沿海区域采用6个分区,精度可以达到0.5 m以内的转换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海潮负荷对中国区域连续运行观测站精密定位的影响,利用GAMIT软件,采用加入全球海潮模型和不加入全球海潮模型两种解算模式,选取了不同区域的CORS站点和同一区域多天的CORS站点分别进行解算,并对解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海潮负荷位移在海岛上的影响最大,特别是在U方向,达到了厘米级,在N和E方向上的影响相对较小;沿海站点E和U方向上的影响在0.2~0.3 cm之间,N方向上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对内陆站点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对于CORS站点连续多天的基线处理,加入海潮模型改正对整体解算精度有一定的改善。所以在高精度定位解算时必须加入海潮模型改正。  相似文献   

16.
近海岛礁CORS系统将CORS基站从内陆向近海海岸和近海岛礁延伸,使近海区域实现厘米级高精度导航定位。文章对近海岛礁CORS系统的各部分组成进行介绍,同时对基准站稳定性、基准站时间延迟、移动站多路径效应和移动站内外符合精度进行测试研究,为CORS技术向海上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以岩电性、古生物、地震层序为基础的层序地层学研究,结合区域研究资料,在馆陶组识别出低位、水进和高位三种体系域;利用基准面旋回技术识别出短期基准面旋回(SSC)、中期基准面旋回(MSC)和长期基准面旋回(LSC);馆陶组划分为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4个中期基准面旋回MSC1~MSC4,建立了渤海中部馆陶组及东上段高分辨率等时地层对比格架。D5-1井2 782~2 917 m井段确定为东一段地层,其顶界即为馆陶组的底界。通过对馆陶组底部界限的确定和区域馆陶组及东上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等时对比格架的建立,对该区馆陶组底部界限进行了重新厘定,以解决油气勘探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The seasonal abundance of flagellates has been monitored over a period of 1 year from December 2013 to November 2014(divided into 4 conjugative seasons namely winter,spring,summer,and autumn)in an experimental pond located in Rajshahi City Corporation area,Bangladesh.To our knowledge,this study is the fi rst to shed light on the occurrence and possible 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heterotrophic flagellates(HF),bacteria and zooplankton in Bangladesh and the result obtained by this study will be beneficial for similar water ecosystem all over the world.Standard method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prescribed hydrological parameters and zooplankton cell density.Maximum HF abundance(14 346.00 cells/mL)was found in the spring and the minimum(5 215.00 cells/mL)occurred in the summer.Inverse to HF,significantly(P<0.05)higher zooplankton abundance was found during the winter(782.00±47.62 cells/mL)and the lowest value was found in the autumn(448.00±39.15 cells/mL).Whereas similar to the HF,total bacterial abundanc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during the spring((2.25±1.05)×10^5 cells/mL)and lower in the summer((0.79±0.06)×10^5 cells/mL).Multivariate analyses(ANOSIM and MDS)have shown significant seasonal differences for cell numbers where MDS ordination plot and cluster analysis based on similarity in the genera abundance of HF revealed overlapping condition between winter and spring.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also showed a distinct separation among the genera based on the prevailing hydrological situation and indicated that temperature,pH,BOD5,and NO3^-were the most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in determining the observed variation in HF community structure.Among the biological factors,zooplankton showed negative but total bacteria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HF abundance.  相似文献   

19.
南黄海盆地属于下扬子地块海域部分,是我国海相中—古生界发育最齐全,保存相对较完整的地区之一。该区具双层基底结构及复杂的深部构造体系,经历了多旋回的盆地成生、改造及叠加过程。海相中—古生界则经历了印支、燕山、喜山等构造运动的改造,以往由于缺少深部地震资料,无法对海相中—古生界进行构造区划。通过该区沉积盆地原型的分析,结合深部地震资料的解释划分了南黄海盆地海相中—古生界的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