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2月4日,在第四个宪法日到来之际,全国统一的12336国土资源违法线索举报微信平台正式开通。平台开通后,群众发现国土资源违法线索后,可在第一时间通过关注"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微信公众号或点击微信城市服务中"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输入相关信息,提交违法线索。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以及时开展接收、判定、核查、处理等工作。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也可以及时了解掌握本辖  相似文献   

2.
东西南北     
正辽宁"12336"开通5年受欢迎辽宁"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电话开通的5年多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截止目前,省、市、县三级"12336"共受理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线索3865件,其中2043件情况属实,全部立案查处,没收违法建筑物数万平方米。如今,"12336"已成为辽宁国土资源部门及时发现违法行为的有效途径,不仅实现了对违法行为的"早发  相似文献   

3.
<正>"您好,我家孩子准备结婚,请问如何申请批划宅基地?"2014年12月23日下午,焦作市国土资源局违法违规举报中心的倪月芬通过"12336"国土资源违法违规举报热线,接到辖区某县一名村民的求助,对方向她咨询如何申请批划宅基地。倪月芬耐心地解答了这位村民有关法律方面的疑问。"12336"热线在受理违法违规举报的同时,作为国土资源法律援助的一项民生工程,焦作市国土资源局为百姓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最大限度地提供法律援助,撑起一片公平的  相似文献   

4.
方城县国土资源局以建立完善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中心为载体,大力推进全民参与、全民监管的执法管理新模式,取得明显工作成效。自2010年以来,该局共受理12336违法举报案件396起,查证落实340起,立案310起,结案290起。近日,该局12336国土资源违法线索处理中心被省国土资源厅授予"12336为民服务示范窗口"单位。  相似文献   

5.
媒体广场     
正全国"12336"受理违法线索57.1万件"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电话已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了"发现国土资源违法,就打‘12336'的局面。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国"12336"违法线索处理工作座谈会上获悉,"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电话开通5年来,已开通线路3097条,受理违法线索57.1万件。其中,部国土资源违法线索处理中心受理19.5万件线索,占全国受理线索总最的34%。部国土资源违法线索处理中心转办、交办线索中,到期应反馈4.3万件,已反馈核查结果的4.1万件,反馈率约为95%。(凤凰财经)  相似文献   

6.
正从7月1日起,河南省实现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电话全天候24小时接听受理。任何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只要有群众举报,均将在第一时间得到处理。现行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电话管理办法规定: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有专人接听、记录、按规定及时处理;在法定工作时间之外,可以通过传真或电话录音方式受理举报。鉴于部分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多发生在双休日、节假日、夜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6月25日,全国"12336"违法线索处理工作座谈会在郑州召开。来自北京、天津、上海、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等13个省(市)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系统的代表,共同探讨交流如何进一步提升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水平,并参观了郑州市国土资源监察监管平台演示。部执法监察局副局长王玲、执法监察局调研员王永红出席了会议。国土资源部法律中心副主任叶明权通报5年来全国"12336"违法线索处理工作情况。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各级"12336"受理违法线索57.1万件,其中,部  相似文献   

8.
正6月25日,一个平凡而又特殊的日子。这一天是第二十四个全国土地日,也是"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电话开通五周年的纪念日。5年前的这天,"12336"平台刚刚开通,带给人们更多的是疑问和期待:"12336"平台到底能走多远?究竟能发挥出多大的作用?5年后的今天,全国各级"12336"平台已开通线路3097条、受理违法线索57.1万件。这份漂亮的数据不仅让当初人们对这一举报平台的疑虑一扫而光,而且使全社会尤其是国土资源系统对它的期望  相似文献   

9.
6月25日,是第19个全国土地日,国土资源部举行“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电话开通仪式”,全国统一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电话12336正式开通。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以来,河南省濮阳市国土资源局采取多项措施,切实做好群众权益维护工作。一是严查违法用地,保持土地执法高压态势。以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为主线,以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电话和土地动态巡查为抓手,坚持刚性执法、规范执法,有效遏制和打击违法违规用地,确保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当年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的比例始终控制在10%以下,顺利通过卫片督察验收,实现"零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提升潍坊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效能,规范执法监察程序,提高执法监察工作效率,根据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科技执法”的工作要求,按照省、市国土资源“一个平台、两个市场”总体建设方案,基于潍坊市国土资源局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和“一张图”数据中心,以国土资源执法监管为核心,建立市、县、乡一体化的潍坊市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平台,创新国土资源违法发现机制,实现执法过程实时监控,建立图文档一体的违法案件发现、查处管理系统,建设12336违法举报系统,切实提高全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正>河南省12336国土资源违法线索处理工作,秉承“接听畅通、服务热情、解答权威、处理到位”的服务宗旨,优化流程,完善机制,确保线索逐项落实到位,为举报人服务到位,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在构建“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体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河南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第一前哨和土地“110”,在为民服务部省百家联创活动中,河南省共有五家12336国土资源违法线索处理中心被国土资源部授  相似文献   

13.
正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商丘市国土资源局创新监管方式,3月下旬,在全市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国土资源异地交叉执法巡查工作,采取拉网式巡查等措施,严查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类违法用地行为,及时掌握2013年10月以来违法用地的新动向、新趋势、新特点,切实做到"严防死守保‘红线’、尽职尽责保资源、尽心尽力维权益",力争将各类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该局成立了领导小组,从各县(区)国土资源局抽调30余名业务骨干组成8个巡查组,对巡查责任区进行了划分,由市局领导带队实施异地交叉执法巡查。结合12336违法线索、  相似文献   

14.
《国土资源》2012,(7):20-21
国土资源部最近公布了北京、陕西、山西等地5起国土资源领域违法违规案件,其中北京市延庆县张山镇上郝庄村违法建设楼房51栋。此外,记者了解到,在重庆、郑州、武汉等地,建设小产权房之势依然如火如荼。自2006年至今,在重庆市沙坪坝区中梁镇开发商违法占地150亩,建起了7个小产权楼盘,涉及群众一万余人。在多个监管、审批、执法部门人员的眼皮子底下,这些庞大的违法楼群究竟是怎样建起来的?其背后又隐藏着哪些不可告人的利益链条?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对此进行了追踪。  相似文献   

15.
《河南国土资源》2009,(7):13-13
2006年,为使一些重点乡(镇)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能上一个新台阶,我局在全县几个重点乡(镇)以"有奖管理"的形式,为一些重点行政村配备了一名土地矿产违法举报协管员。实践证明,土地矿产违法举报协管员的配备极大地促进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6.
2006年,为使一些重点乡(镇)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能上一个新台阶,我局在全县几个重点乡(镇)以"有奖管理"的形式,为一些重点行政村配备了一名土地矿产违法举报协管员.实践证明,土地矿产违法举报协管员的配备极大地促进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以来,濮阳市国土资源局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解决作为活动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集中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一是严厉查处违法用地,保持土地执法高压态势。该局以卫片执法检查工作为主线,以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电话和土地动态巡查为抓手,不断强化土地执法日常监管。今年1~9月,全市动态巡查发现违法用地行为143  相似文献   

18.
<正>2009年以来,汝州市地矿局认真落实动态巡查制度、违法案件举报制度、领导分包区域责任制和实测检查制度,严厉打击乱挖滥采、无证开采、超层越界等违法开采行为,收到显著成效。一年来,共查处乱挖滥采小坑点25个、无证开采12起、越界违法开采6  相似文献   

19.
《青海国土经略》2012,(4):70-70
为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有效遏制和查处土地、矿产违法行为,近日,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电话12336已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全州及五县范围内开通。  相似文献   

20.
<正>"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来挖了,地矿局干得真好!"在当地村民议论声中,盗采者的违法开采设备已被拖走进行暂扣。8月11日凌晨3时,卫辉市地矿局执法人员接到群众举报,有人在安都乡南关村香泉河道内偷挖砂石。接到举报后,执法人员立即出动,到达现场后执法人员一边控制违法开采人员及设备,一边向主管局长及安都乡政府领导汇报。听取汇报后,地矿局启动联合执法机制,由安都乡政府统一指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