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智利外海茎柔鱼耳石生长特性的性别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7年1~6月和2008年1~5月我国鱿钓船在智利外海调查期间采集的茎柔鱼耳石样本,测量了503枚耳石外部形态参数(雌性348枚,雄性155枚),结合耳石日轮,对耳石生长特性的性别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耳石总长(TSL)、耳石半径(SR)、吻侧区长(RLL)、翼长(WL)及最大宽度(MW)可作为茎柔鱼耳石形态的表征参数.雌雄个体间耳石的生长在5个形态参数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雌性个体 TSL 与日龄间关系最适为指数函数, SR 和 RLL 为幂函数, MW 和 WL 则为线性函数;雄性个体的 TSL、SR 和 RLL 与日龄间的关系最适为幂函数, MW 和 WL 为线性函数.雌性个体 TSL、SR、MW、RLL、WL 的相对生长率和SR、RLL 绝对生长率均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 TSL、MW 绝对生长率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加,WL绝对生长率则随着日龄增加而呈现波动趋势;雄性个体 TSL、SR 相对生长率和 MW、RLL、WL 绝对生长率随着日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而 MW、RLL 和 WL 相对生长率和 TSL、SR 绝对生长率则随日龄增加呈现波动趋势.研究认为,茎柔鱼耳石生长存在性别差异,通常雌性生长较雄性快  相似文献   

2.
根据2012年2月—2013年5月间在南沙群岛、中西沙群岛和东沙岛海域12个航次采集的3 245尾鸢乌贼样本,测量了胴长、腕长等12项形态参数,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南海鸢乌贼群体进行形态差异分析与判别。结果显示:南海3个海域均分布胴背有或无卵形光斑的鸢乌贼;3个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属于种内差异,各群体间在TCL(触腕穗长)/ML(胴长)、FL(鳍长)/ML、HW(头宽)/ML和MW(胴宽)/ML均数差异极显著;前6个主成分形态特征值的贡献率分别为30.1%、9.6%、9.2%、8.6%、8.2%、7.4%,合计73.1%;3个地理群体间形态差异显著(P0.01),所建立的鸢乌贼地理群体判别函数的判别准确率为61.7~78.1%,综合判别率为65.6%。多元分析结果表明,南海鸢乌贼可划分为东沙、中西沙及南沙3个地理群体。  相似文献   

3.
2015年在南海北部海域采集中国枪乌贼样本102尾,测定个体以及耳石形态学参数,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得中国枪乌贼耳石主要形态特征参数,分析耳石特征参数与胴长(ML)、性成熟等的关系,建立主要形态参数与胴长和体质量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长度参数耳石总长(TSL)、吻区游离端长(RL)和宽度参数最大宽度(MW)、翼区宽(WW)可代表中国枪乌贼耳石的形态特征;TSL、RL与ML之间以线性模型为最佳,WW、MW与ML之间以幂函数模型为最佳;TSL、RL、WW、MW与体质量之间以线性模型为最适;性成熟对耳石形态参数特征MW/TSL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耳石形态参数对南海鸢乌贼(Sthenoeuthisoualaniensis)不同群体进行判别。【方法】采用2012年4月-2013年1月采自南海南沙群岛、东沙群岛和中沙西沙群岛周边海域灯光罩网渔获的268尾鸢乌贼耳石样本(雌性166尾、雄性102尾),通过耳石总长(TSL)、最大宽度(MW)、侧区长(LDL)、背侧区长(DLL)、吻侧区长(RLL)、吻区长(RL)、吻区宽(RW)、翼区长(WL)和翼区宽(WW)9个形态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采用不同校正方法判别分析3个不同海域和3个不同体型群体的耳石差异性。【结果】统计并分析鸢乌贼耳石形态参数可知,南海鸢乌贼耳石具有翼区宽大、侧区次之、背区稍小、吻区长窄的形态特征。主成分分析表明,鸢乌贼的耳石长度参数TSL、LDL、DLL、WL和宽度参数MW可代替9项形态参数来描述耳石的形态特征;函数拟合结果,5项表征与鸢乌贼胴长有较强的线性函数关系。判别分析表明,比值校正法对3个地理群体判别中具有较好稳定性,总体成功率为60.4%;中沙西沙群体和微型群体的耳石形态在判别中有较好的区分度。【结论】不同群体的南海鸢乌贼耳石形态特征具有较大差异性,中、西沙群体和微型群体与其他群体存在较高的区分度。  相似文献   

5.
根据2012年5~7月东南太平洋秘鲁外海(探捕海域在83°W~87°W、10°S~14°S)鲯鳅资源的探捕调查资料,对其生物学特性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秘鲁外海鲯鳅的叉长范围为31~121cm,优势叉长为30~50cm,占57.4%;在个体大小的空间分布上,探捕海域北部比南部个体略微偏大;雌性叉长(l)与体质量(m)关系式为m=5×10-4·l2.236 2(R2=0.940 5;n=104 9),雄性为m=5×10-4l2.209 6(R2=0.958 0,n=851);雌性鲯鳅比例稍高,占55.2%。探捕海域鲯鳅鱼资源密度较高,CPUE值范围为2~23.6 kg/(人·h),平均为11.6 kg/(人·h);不同区域资源密度有所差异,其中CPUE最高的区域在84°W~86°W、12°30′S~13°30′S附近;探捕期间6月份的最高平均CPUE为16.37 kg/(人·h)。  相似文献   

6.
根据1997年12月至1999年6月在南海北部进行的大规模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中8个航次4个季节的竹筴鱼(Trachurus japonicus)生物学测定资料,运用FAO开发的最新体长频率数据分析软件FiSATⅡ对竹筴鱼的生长、死亡参数进行估算,并进一步应用Beverton-Holt模式对南海北部竹筴鱼的最新资源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 竹筴鱼的叉长和体重的关系式为:W=2.282 8×10-5L2.915 4.(2) 其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各参数为:渐近叉长L∞=31.2 (cm),渐近体重W∞=426.5 (g),生长系数K=0.42,t0=-0.376.(3) 总死亡系数Z=2.15,自然死亡系数M=0.91,捕捞死亡系数F=1.24,开发率E=0.58.在估算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南海北部竹筴鱼的最佳可捕规格为叉长14.8 cm.  相似文献   

7.
青海湖裸鲤是我国的濒危物种之一,形态学数据是其亲本选育的基础。测定人工养殖的200尾2+龄青海湖裸鲤的全长、体长、头高、眼间距、体高、体宽、尾柄长、肛前距和臀鳍基长等9项形态学指标和体质量,采用通径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青海湖裸鲤各形态形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青海湖裸鲤形态性状与体质量间的相关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发现青海湖裸鲤体长、体高、臀鳍基长对体质量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径分析显示,体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最大,其次为体高、臀鳍基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磷饲料中添加谷氨酸对松浦镜鲤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肠道形态的影响。【方法】将初始体质量(5.07±0.02)g的松浦镜鲤450尾随机分为5组,其中4个实验组在低磷(NaH_2PO_3质量分数1.5%)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0%、0.5%、1.0%和2.0%的谷氨酸(Glu),分别为G0、G0.5、G1.0、G2.0组,同时以正常磷饲料(2.0%NaH2PO3)为对照(C组),实验周期为8周。【结果】G1组前肠和后肠的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G0组,与C组差异不显著;G1前肠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G0、G0.5和G2组,C和G1组中肠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G0组;C和G1组中肠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05),各组间前肠和后肠淀粉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 0.05)。各添加组的松浦镜鲤幼鱼前肠和后肠的皱襞高度显著高于G0组,且前肠的皱襞高度与C组相比差异不显著;C组后肠的皱襞高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05)。G2组前肠的绒毛宽度与C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各组的松浦镜鲤幼鱼前肠的绒毛宽度显著低于C组(P0.05);中肠和后肠的绒毛宽度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 0.05)。各添加组的松浦镜鲤幼鱼前肠的基层厚度与C组比没有显著差异(P 0.05)。中肠和后肠的基层厚度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 0.05)。肠体指数和肠长指数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 0.05)。添加Glu组的前肠绒毛高度及密度均显著增加,且排列整齐。【结论】低磷饲料中添加谷氨酸可以增加松浦镜鲤幼鱼肠道消化酶活性并改善肠道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9.
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法和响应曲面分析法,研究温度(16~32℃)和盐度(22~38)2个因素对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稚贝存活和生长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温度的一次效应、温度和盐度的二次效应以及温盐的互作效应对存活率、壳长日增长和壳高日增长的影响极显著(P0.01),盐度的一次效应对存活率的影响显著(P0.05),但盐度的一次效应和温盐的互作效应对壳长日增长和壳高日增长的影响不显著(P0.05);存活率、壳长日增长和壳高日增长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69 2、0.984 2、0.979 5,校正决定系数分别为0.938 5、0.968 4、0.959 0,3个模型均具有较好拟合度,可用于大珠母贝存活率、壳长日增长和壳高日增长预测。经模型优化,在存活最佳温盐组合25.01℃、盐度30.34条件下,存活率为95%;形态性状生长最佳温盐组合25.54℃、盐度31.70条件下,壳长和壳高日增长分别为2.01、1.79 mm/d。  相似文献   

10.
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褐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与清水石斑鱼(E.polyphekadion,♂)杂交子代(下称杂交石斑鱼)3月龄幼鱼全长(X_1)、体长(X_2)、头长(X_3)、吻长(X_4)、体宽(X_5)、体高(X_6)、尾柄高(X_7)、眼径(X_8)及眼后头长(X_9)等9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Y)的影响效果,并建立最优回归模型。结果表明,3月龄杂交石斑鱼9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相关性均极显著(P0.01),其中,全长、体高、体宽及尾柄高等4个性状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总决定系数为0.933;全长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0.713),对体质量的决定系数最高(0.508),体高、体宽及尾柄高对体质量直接作用均较小,主要通过间接作用来影响体质量。以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以全长、体高、体宽及尾柄高估计杂交石斑鱼体质量的最优回归方程:?=–35.301+3.678 X_1+3.234 X_6+2.432 X_5+2.226 X_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