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五"期间,河南省地矿局坚持与时俱进,发挥自身优势,适应社会需求,把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大众服务作为工作的重点,立足河南,面向西部,走向世界.重点实施了"一四一"工程,即基础地质调查与地质科技创新计划,矿产资源保障工程、地质环境保障工程、资源节约利用工程和地质矿产勘查信息工程,以及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走出去战略,使河南地矿事业实现了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五年来,共完成国家与地方地质勘查和地质科研项目684项,新发现矿产地69处,控制了金、银、煤、铁、铝等一批重要矿产资源的远景储量.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坚持"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市场"理念,主动助力地方经济建设,在山水林田湖草规划上彰显主力军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环境基础保障,先后制定了绿色勘查标准、地热能开发标准、矿山环境治理标准,使河南省有了自己的"国标",源源不断贡献着"河南地矿方案",谱写了新时代的璀璨华章。  相似文献   

3.
战绩卓著的山东地矿工作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战略转变,并面临新的战略转变。总体发展趋势是:需求驱动,领域拓宽,技术先导,服务优先,采取得力措施,完成既定改革任务,山东地矿经济将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从首测嵩山高程,到制作全国首张铁路用图;从组建中原地区唯一的国家卫星测绘应用分中心,到正式启动论证首颗"河南一号"商业卫星项目;从服务"中国天眼",到建成国内站点密度最大的河南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70年来,河南测绘人肩负起"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神圣使命,为重大战略实施、重大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脱贫攻坚等提供了可靠的测绘保障,书写了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新华章。  相似文献   

5.
<正>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以下简称广西地矿局)通过加快构建"大地质、大服务、大作为"工作新格局,创新服务方式,在实现拓展各重大项目的同时,充分展示了该局在全面改革发展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广西树立了"广西地矿"的良好形象,为全局走向适应新常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2015年,该局将继续充分利用地质技术优势,扩大服务领域,为进一步提升"广西地矿"的影响力,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  相似文献   

6.
正4月23日,焦作地理信息产业园与河南理工大学国土与测绘信息工程学院战略合作签约暨产学研合作基地揭牌仪式在焦作举行。此次战略合作签约暨产学研合作基地揭牌仪式标志着双方将围绕建设实习实践教育基地、联合人才培养、创建新技术创新联盟、开展高科技成果转化等开展深入合作。焦作地理信息产业园区将为河南理工大学师生施展才华提供广阔舞台,为科研项目落地提供丰厚土壤,为师生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河南理工大学将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业务优势,开  相似文献   

7.
正7月10日,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召开中原地矿云建设总体设计评审会。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讲话,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兴辽到会致辞。评审会由河南省有色地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建平主持。中原地矿云项目是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响应河南省政府关于实施"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战略开展的科技创新项目。项目着力于将地勘行业的传统技术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  相似文献   

8.
2020年,对河南地矿人来说,是迎难而上、砥砺奋进的一年,也是亮点纷呈、硕果累累的一年。这一年,面对疫情和发展的双重考验,全省地矿人充分发扬“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工作精神,坚守发展底线,加快转型升级,服务资源能源安全保障、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取得骄人成绩:新发现和探明大中型矿产地4处,承担实施751个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任务,实施重点科研项目79项……重要项目合同额达9.81亿元。  相似文献   

9.
国土资源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无论科技怎么发达,国土资源的丰富与优劣都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安全程度的重要因素.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统筹兼顾,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更是把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到了重要日程,并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在全国推行.河南作为全国的第一人口大省、资源消费大省,资源需求与消耗之间的矛盾显得尤为突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如何更好地发挥国家资源的"守护神"作用,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把好门、站好岗、服好务,是摆在国土资源系统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十五"期间,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坚持实施"科技兴局"、"人才强局"战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加速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勘查装备得到更新,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勘查施工能力明显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大幅提升,使全局服务领域和范围得到拓展,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五"成为河南煤田地质事业和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一个时期.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以下简称广西地矿局)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充分利用地勘系统特有的"三光荣"教育资源,让党员在"干中学、学中做",以学习和传承地矿"三光荣"精神为契机,着力推进广西地勘经济发展,为社会服务及为职工、老百姓办实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顾了河南地矿系统勘察施工业的形成与发展,概述了岩土钻掘工程技术领域的主要进展,指出了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分析了“九五”末和21世纪初勘察施工业面临的形势、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发展勘察施工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以来,汝州市按照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推进"五个国土"建设、实现"六个全覆盖"发展新战略的要求,加强与河南省煤田地质局战略合作,并发挥各自优势,完善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双赢,助推汝州经济发展和地质矿产管理工作的开展。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一队突出技术优势,依托与汝州市共同组建的汝州矿产资源环境调查研究院,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地矿管理提供有力支撑。一是积极推进汝州市地下水监测。根据开展2017年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永城市国土资源局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为目标,始终坚持服务企业、方便百姓的工作宗旨,积极履行窗口职责,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依法提供高效优质服务,树立了国土资源部门新形象。该局在服务内容上力求"全",办事程序上突出"简",工作节奏上强调"快",服务质量上体现"优",做到服务接待、办事质量、办理程序三个"标准化",努力提升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正>2007年,以全市范围内的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告一段落为标志,宁波市的地矿行政管理工作基本上实现了"由乱到治"目标。在巩固整规成果的同时,要思考下一步如何实现"由低到高",即如何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落实到地矿政管理当中,建立科学管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人多地少的河南,土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近年来,通过将节约集约用地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河南走出了一条节约集约用地、严格保护耕地、服务保障发展的新路子。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各级土地利用管理部门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着力推动节约集约用地和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建设,坚持改革创新,积极主动作为,努力提升土地利用管理水平,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7.
“回顾2019年,我局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特别是‘走出去’工作持续提升,取得新成就,为全局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成为河南地矿工作的出彩名片,引起省部领导的高度重视。”1月17日,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召开2020年工作会议,局长郭轲作了工作汇报。2019年,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在落实新发展理念中找准定位,在服务国家和河南省重大战略中担当作为,转型发展取得新的成效,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较好地发挥了基础性公益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15年,汝州市地矿局紧扣省厅和汝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找准定位,精准发力,努力构建"四型地矿",确保实现保护资源更加严格规范,保护资源更加持续有力,保护权益更加切实有效,服务社会更加全面优质的目标。构建法治型地矿一是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授权履行职责,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明确权力的责任边界,始终把工作纳入法律法规的规定之内,用依法行政来最大限度减少执政违法的风险,切实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  相似文献   

19.
正1954年8月成立的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前身为中南煤田地质勘探局),以地质找矿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继承和发扬地勘人"三光荣""四特别"精神,立足中原大地,先后发现和扩大了焦作、义马、鹤壁、平顶山、永夏、郑州、登封、通拓等20多个大型煤田,为河南成为全国第二个产煤大省作出了卓越贡献!新世纪以来,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一业为主,关联多元"方针,实施"地质立局""人才兴局""科技强局""文化建局"战略,在发挥煤炭资源勘查主力军作用的同时,积极开展各类矿产资源勘查和地质技术服务,努力开拓国内外矿业市场,自觉主动地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围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  相似文献   

20.
由我省地矿系统创造的"嵩县模式",受到国土资源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现将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王希凯高级研究员撰写的《"嵩县模式"怎么看怎么干》刊登如下,供大家参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