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当前,内乡县国土资源局党委为适应新常态、新要求,用五大发展理念,转变管理思路,改革用人机制,转换工作重心,创新工作方法,改进服务方式,以实际行动落实"五个国土"建设。用创新理念,促进改革国土,激发工作动力。该局为促进改革国土,激发工作动力,创新实施三个转变。一是转变管理思路,推进共同治理。在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土地整治、矿产资源整合管理、地灾防治、国土资源执法监察  相似文献   

2.
正为进一步推进"五个国土"建设、不断推动伊川县国土工作再上新台阶,日前,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二队与伊川县国土资源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组建成立"伊川县国土资源调查研究院""河南省豫西煤田地质勘察有限公司伊川分公司"。据了解,伊川县国土资源调查研究院、河南省豫西煤田地质勘察有限公司伊川分公司两个合作平台,是煤田二队与伊川县国土资源局全面加强合作,有力助推地方国土资源管理的成功实践和有益探  相似文献   

3.
正结合三门峡实际,我局运用"五个国土"建设思路和方法,提出破解发展瓶颈的办法和措施,推进"五个国土"建设在三门峡落地生根。推进改革国土建设,拓宽工作格局。一是实现国土资源从国土资源部门一家管理向社会共同治理转变,进一步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理解支持。二是争取在闲置土地处置、补充耕地、土地整理项目、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不动产登记以及卫片执法监察上出成果。三  相似文献   

4.
正大别山干部学院集训后,我局迅速行动,认真学习《意见》,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作专题汇报。市委书记何雄作出重要批示:"五个国土"建设,既是理念的创新,又是方法路径的转型,濮阳市相关部门应积极支持,争取率先取得好成效。为此,我们从三个方面入手,让"五个国土"建设落到实处。践学思悟,务求认识上高度。推进"五个国土"建设,核心在于"改革国土"的引领和工作理念的创新,措施在于"开放国土"的推动和协同联动格局的构建,落实在于"责任国土"  相似文献   

5.
3月25日召开的宾县国土资源工作暨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提出,2009年,宾县国土资源工作要紧紧围绕“四个目标”,认真把握“四个重点”,严格落实“五项主要措施”,认真抓好“五大国土”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6.
正历史的巨轮驶入2016年,中国发展进入"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响了攻坚战。站在历史新起点,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对国土资源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当前和今后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土资源管理的目标、任务与方式发生重大变化,迫切需要转变管理理念、方式和手段,明确工作方向、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近期,我局认真履行职责,严格规范管理,积极主动服务,坚定不移地推进"五个国土"建设,不断开创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新局面。推进简政放权,打造"改革国土"。我局通过调查研究,制定出台规范性文件,合理下放土地供应组卷和临时用地审批备案等权限,减少土地供应和土地证办理等业务的会审环节,优化补充耕地项目验收、城中村改造项目土地证收回等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狠抓作风效能建设,全面推进窗口办公,率先让行政审批项目全部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8.
正自5月20日省厅党组《关于推进"五个国土"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以来,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全面落实厅党组的要求,加快推进"五个国土"建设,不断加强国土资源系统自身建设,努力构建国土资源管理运行新格局。为促进学习交流,凝聚思想共识,汇集发展力量,本刊特邀各省辖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人,结合工作实际,畅谈对推进"五个国土"建设的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9.
一是认真开展“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队伍作风,严肃工作纪律。上半年,在全县国土资源系统集中开展了“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目前,该项活动正处于查摆问题阶段,力求通过查找干部职工八个方面的问题使全系统干部职工思想作风、学习作风、工作作风以及政风行风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相似文献   

10.
正在各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少市县局大胆探索实践,勇于攻坚克难,积极践行"五个国土"建设,在干部交流、队伍建设、联合执法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作出推进"五个国土"建设重大决策部署以来,全省国土资源系统认真学习领会,扎实谋划落实,以"五个国土"建设新战略、新要求统领全局工作,转变管理理念,改进工作方法,完善体制机制,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呈现新气象、新态势。各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纷纷  相似文献   

11.
正从5月份省厅党组提出推进"五个国土"建设以来,全省国土资源系统积极行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实"五个国土"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应该看到,全省整体推进的力度、进度不够平衡,个别单位还处在观望状态,思想不统一,认识不到位,效果不很明显,工作思路也不清晰,不知道如何下手,尚处在茫然之中。"五个国土"建设是厅党组着眼经济发展新常态,着眼加强和改进国土资源部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着眼提高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管理水平,着眼增强服务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出的一个重大发展思路,针对性很强,  相似文献   

12.
正在"五个国土"建设中,"改革国土"是龙头。我局将通过改革创新,以人为本,进一步转变管理理念,改革用人机制,转换工作重心,创新工作方法,改进服务方式,推动"五个国土"建设向纵深发展。转变管理理念,构建多元主体共治新格局。我局转变管理理念,积极推动国土资源领域深化改革,初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多元主体共治的国土资源管理新格局。无论是保障粮食、生态安全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还是保护耕地资源维护国土资源管理秩序的执法监察等工作,在各级党  相似文献   

13.
正《意见》下发后,我局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市委书记舒庆指示,以市委、市政府"两办"名义下发《关于支持国土资源部门推进"五个国土"建设更好地保障和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为"五个国土"建设落地生根创造良好条件。以建设"改革国土"提供动力。我们将加强对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人口转移进度、放大土地流转效益等进行系统研究,抓紧与"生态搬迁""精准扶贫"相关政策对接,在引导和促进农村人口转移、多形式实现农民土地财产权利及收  相似文献   

14.
正"五个国土"建设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过程,其中需要探索的问题有很多。在学习讨论中,结合驻马店市实际,我们深切感受到,推进"五个国土"建设需要创新意识,须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创新突破。一要坚定不移地保护耕地红线。全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好保护耕地的神圣职责,必须坚持各类建设少占耕地或不占耕地,严格做到"先补后占、占一补一",确保耕地占补平衡。要以基本农田保护为重点,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认真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保护耕地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推动耕地保护由数量管理向数量、  相似文献   

15.
正一年多来,商丘市国土资源局以"六抓"战略举措为抓手,全面推进"五个国土"建设,在实现"六个全覆盖"目标征程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彻底整合不动产登记交易。该市在全省唯一一家做到了不动产登记和交易的机构、职能及人员全面划转、彻底整合,受到省政府督查组、省厅和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等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近期,  相似文献   

16.
17.
正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国土资源部门如何创新服务方式,应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新挑战?面对改革发展新要求,国土资源部门如何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国土资源事业长远发展新动力?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国土资源部门如何进一步增强国土资源有效供给,提高资源利用质量和效益?这一个个深层次问题,成为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今年以来着力研究解决的问题。5月下旬,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出台了《关于推进"五个国土"建设的意见》,提出以推进"五个国土"建设为抓手,  相似文献   

18.
正厅党组下发《意见》后,我局提出以"五个国土"为中心,着力构建"四个机制",确保"五个国土"在王屋山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构建全市上下广泛参与、齐抓共管的共同责任机制。我局积极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融入地方中心工作,主动向市委、市政府请示汇报,并争取支持。例如,成立济源市土地管理委员会,专题研究土地出让工作;成立济源市土地例行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全力整改落实济南局反馈情况;由市政府牵头,各单位迎接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四年一次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厅党组的决策部署,结合当前国土资源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理清思路,履职尽责,真正把"五个国土"建设落到实处。以转变促创新。我们要树牢创新意识,打破惯性思维和传统束缚,把国土新政与工作实际相融合,找好结合点,选准突破点,不断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要在创新和推行国土资源源头管控机制、动态监管机制、目标管理机制、考评问责机制等方面下功夫、求实效。以协作求成效。我们要坚决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  相似文献   

20.
正厅党组下发《意见》后,我局多次组织学习研讨,提出坚持"五个着力"助推"五个国土"建设的工作思路。着力理念创新,促进"改革国土"建设。过去,由于地方党委、政府、国土部门、社会各界没有真正形成共识,以致相互埋怨、指责,甚至相互不予全力支持、配合,形不成守红线、保发展的共识和合力。为此,我们转变工作理念,摒弃过去那种靠国土资源部门一家单打独斗的错误理念,通过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牢固树立"大家用地大家管"的共同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