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地质是山水的身躯,文化是山水的灵魂,地质和文化是山水的形象与气质,是地质公园地质旅游的主体吸引物。地质公园的发展愿景是:"地质遗迹、景观得到游客高度关注;具有地学背景的特色文化得到彰显;科学解说将地质、生态、文化融为一体;地学旅游得到有序开展;公众能够自发保护不可再生的地质遗迹;中小学生在这里能够学到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速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实施进展,科学编制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方案,1月21日,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省遥感测绘院、省国土科学研究院、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共同组成专家技术人员团队前往济源市召开项目促进会,并实地核查项目区的水文、地质、地貌等情况,收集分析项目区生态环境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3.
<正>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这里的山水、草木、窑洞让人流连忘返,这里的青砖、蓝瓦、木梁、砖雕叫人赞叹不已,这就是莫沟村。莫沟村位于太行之南、黄河之北的孟州市西部岭区的孟州市产业集聚区内,是被列入整体拆迁重建计划的村子之一。村落三面环沟,背靠顺涧水库,汶水河贯穿南北,全村有730人、  相似文献   

4.
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这里的山水、草木、窑洞让人流连忘返,这里的青砖、蓝瓦、木梁、砖雕叫人赞叹不已,这就是莫沟村。莫沟村位于太行之南、黄河之北的孟州市西部岭区的孟州市产业集聚区内,是被列入整体拆迁重建计划的村子之一。村落三面环沟,背靠顺涧水库,汶水河贯穿南北,全村有730人、1200亩耕地。村内遗存有元末明清窑洞183孔。  相似文献   

5.
济源作为南太行脚下的主要城市之一,沿黄区域生态环境脆弱,部分山体被挖空,植被遭破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为此,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南太行、沿黄生态屏障区”的发展定位,以“把济源建成又富又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奋斗目标,加快实施南太行济源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筑牢沿黄绿色屏障,全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济源作为南太行脚下的主要城市之一,沿黄区域生态环境脆弱,部分山体被挖空,植被遭破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为此,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南太行、沿黄生态屏障区"的发展定位,以"把济源建成又富又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奋斗目标,加快实施南太行济源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筑牢沿黄绿色屏障,全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最美四月芳菲天,绿水青山耀太行。时下,走进河南省南太行山区,昔日的露天采坑和堆放废矿渣石的荒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青翠的草木和浓郁的绿色,远处青山如黛、云海如潮,近处花团锦簇、芳香扑鼻,犹如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变化得益于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实施。2018年10月,河南省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功入围国家第三批试点。  相似文献   

8.
春回大地,百花盛开。沿着南太行蜿蜒的山路向上,山间的柳树急于吐翠,连翘花、桃花争相吐蕾,花草、树木正在春光和春雨的滋养下,焕发出勃勃生机。南太行,是大自然赋予辉县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然而,20世纪中叶,这里因无序开发,造成植被大面积破坏,森林覆盖率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9.
雨游南雁荡     
南雁荡山奇特的自然景观是亿万年地质史中大自然的造化。约—亿三千万年以前,频繁剧烈的火山运动,造就了南雁荡山地质地貌景观厚达1300多米的基础岩石,后又伴随着造山运动隆起成山,经过千万年的风化、剥蚀,最终形成了崖峭壁陡、洞幽穴深、谷狭瀑多的地质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10.
正春回大地,百花盛开。沿着南太行蜿蜒的山路向上,山间的柳树急于吐翠,连翘花、桃花争相吐蕾,花草、树木正在春光和春雨的滋养下,焕发出勃勃生机。南太行,是大自然赋予辉县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然而,20世纪中叶,这里因无序开发,造成植被大面积破坏,森林覆盖率不断下降。近年来,该市严格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提高工  相似文献   

11.
广西武宣自治区级地质公园景观资源丰富,是集地质科考、科普、观光探险、度假养生、民俗体验等于一体的中型综合性山水景观地质公园,其开发意义重大。文章在分析该地质公园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开发该地质公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河南地处中原腹地,历史文化厚重,自然资源丰富,生态文明建设尤为重要。2019年以来,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履行"两统一"职责,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修复、露天矿山综合整治等重大工程,取得明显成效。"挂牌成立以来,我们提出了‘一张蓝图保发展、一体共治建生态’的总体思路,在全国率先启动山水林田湖草  相似文献   

13.
昂视南太行     
正早在远古时代,地壳舞动,茫茫太行,向南延伸,一刹间舞动停止,裹足不前,座座群山"定居"之处,造就了南太行的万仙山。早就耳闻万仙山的险峻秀美,一直未亲眼看见。机缘巧合,今年4月底,我才有幸亲身投入她的怀抱中,昂首凝视她。太行山是中国地势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之一,也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南太行则集中在河南省,把河南和山西分割开来,其中南太行的万仙山森林、峡谷遍布,悬崖壁立万仞,道路崎岖蜿蜒,  相似文献   

14.
正儒安村,系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福安村委会所辖的一个古村落,有700余年历史。这里有保存完整的火山地质遗迹,这里的土壤富硒富锌富钼,这里的地下水富锶富偏硅酸呈弱碱性,这里诞生了历史名人陈毓桂、陈彝谦父子……20万年前火山爆发,炙热的火山岩浆四处飞溅、流淌、凝固,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质景观。走进儒安村,  相似文献   

15.
正"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每每提起太行山,都会让我想起《愚公移山》里的这句话。年过四十的我领略过"五岳"的壮美,却没有登过太行,总有些许遗憾。丁酉暮春,有幸到南太行万仙山一览,得偿夙愿。在景区门口换乘景区大巴,向太行深处进发。路面变得崎岖不平,弯道急转。大巴司机的车技极  相似文献   

16.
地质之秀     
正地质,泛指地球的性质和特征。秀,俊秀、秀丽、秀美之意,美丽而不俗气。地质之秀,呈现在我国大地上随处所见的山水之中。"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山水蕴含深深的地质内涵。有时,静心而处,翻开一本杂志,尽情  相似文献   

17.
地质之旅     
正在秀丽的地质风景之中驻足,别有一番滋味。那山,那水,那林,那田,那湖,那草……灵气灵性并存,山水林田湖草一色。千奇百态的景观,出于大自然巧妙的"雕塑"之手。翻阅一页又一页的地质历史,寻觅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故事。在一条通往远古时光的隧道中,不自觉间步入到神奇的地质世界,走一趟别样的旅行之途!  相似文献   

18.
<正>大凡去长葛的人,当地人都会推荐去一个叫"陉山地质公园"的地方看看,说那里是长葛的"仙境"之地。让人惊叹的是,那里曾经是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山,在经过大力治理后,摇身一变成为集先秦文化展示、地质景观欣赏为一体的地质公园。在这里,你不仅能欣赏到陉山沧海桑田的变化和奇特的地质奇观,更能感受到公园幽  相似文献   

19.
广西旅游资源丰富,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广西处处是桂林"的美称.其中水域资源景观分布广、数量大、类型多,山水景观和谐,特征明显,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而且具有一定科学、历史价值,属优良级旅游资源,其可开发潜力大,可持续发展后劲足,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将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正山西陵川王莽岭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陵川县境内,地处八百里太行南端,是太行山脉与中州平原断裂带地貌中最具代表性的地段。因相传历史上西汉末年王莽追赶刘秀曾在此对峙而得名。是以自然地貌景观和地质遗迹为主要特征,融合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一个综合性地质公园。园区经历了太古代一新生代复杂的演化史,形成了现今太行山"雄、奇、秀、险、幽"雄伟的地形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