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地质学报》2022,(Z1):209-211
乌木又称阴沉木,多出现在古代河滩等沉积层中,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将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长达上千万年炭化过程形成,又称"炭化木"。乌木作为一种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近年来对其的勘查开发力度逐渐加大,乌木勘查方法的科学研究逐渐加强。其中,地球物理勘查作为一种科学的勘查方法在此邻域的应用效果也引起业内专家的讨论和重视。高密度电法作为一种电阻率勘探方法由于其具有分辨率高、数据量大、有效信息多等特点在本次工作中首次被提出并应用,通过偶极装置和温纳装置两种测量方式对一定勘探深度的横纵方向上的视电阻率差异的分辨来圈定乌木异常。最终在设计的剖面上发现一处相对高阻异常体,推断为乌木异常。  相似文献   

2.
以内蒙某露天煤矿的地质特征为依据,建立二维正演模型,利用改进的高密度电法装置——多梯度剖面装置进行采空区在埋深、充水性、规模等不同条件下的正演响应分析,总结出高、低阻模式下异常响应都会随采空区深度的增加表现为幅度减少,且埋深大于采空区直径的3~5倍时,其正演剖面上难以显示出异常特征。以煤层顶板为30m的数据进行反演,发现高阻异常的反演结果与理论模型在位置、宽度、顶部埋深和电阻率值方面吻合程度较高;而充水采空区,异常的规模存在一定误差。内蒙某露天煤矿的勘探实例,验证了多梯度剖面装置在浅埋采空区勘探中,可以取得较理想效果,特别是对不充水采空区,其准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3.
沈礼锋  宋倩  郑晓阳 《地下水》2014,(4):151-152
电法勘探是物探找水勘查中重要而有效的方法,而直流电法中的电剖面法与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更是电法勘探的常用手段。综合电法就是电剖面法、高密度电阻率法二者的结合,可提高探测解译的准确度。常规电剖面法在寻找异常体时具有简单、直观的优点。高密度电法作为一种阵列勘探方法,野外测量时只需将全部电极置于测点上,然后利用程控电极转换器和微机工程电测仪就可实现数据的快速自动采集。  相似文献   

4.
在海南岛九所—陵水断裂带附近的黄流、九所、崖城测区,使用联合剖面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进行地下水勘查;发现九所测区低阻异常处钻孔出水量贫乏,黄流测区团块状高阻异常处钻孔出水量较大,在崖城测区,将钻孔布置在高阻地段,勘探到基岩裂隙型温泉。初步认为上述测区低阻地段岩石破碎,泥化严重,水量贫乏;而团块状高阻地段,基岩裂隙未被泥土填充,导水性较好,钻孔出水量较大。  相似文献   

5.
电阻率法是在人工激发的电场下,测量岩矿石视电阻率,进而研究视电阻率分布规律以达到勘探目的的一种物探方法。在吉林省安图县四岔子硅石矿的勘探研究中,应用电阻率法圈定了石英岩范围,表明电阻率法在非金属矿产勘查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内蒙古某煤矿水文勘探为例,分别进行大定源回线装置和重叠回线装置试验,以研究瞬变电磁多匝小线框重叠回线装置探测深度问题,并对比二个装置对含水异常的响应特征。首先从大定源回线装置和多匝重叠回线装置的采集参数分析入手,对比两种装置的电阻率测深曲线和拟断面图。结果表明2种装置的电性分层能力相同,含水异常空间形态一致;在研究区内二种装置的勘探深度相同,但多匝小线框重叠回线装置相比大定源回线装置占地面积小,体积效应小,异常特征更明显,从而在本区内选择多匝小线框重叠回线装置进行勘探施工。  相似文献   

7.
顾观文 《地质与勘探》2023,59(4):872-882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是应用于金矿勘查的一种重要地球物理勘探手段,以往主要采用中梯扫面和激电测深组合的方法获取激电异常。中梯扫面受限于单一固定供电极距,仅能反映某一深度的激电异常分布;常规对称四极激电测深由于需要对固定测点布设不同极距的供电电极,工作效率较低,并且不适合三维探测。近些年随着大功率、阵列观测技术发展起来的类中梯激电装置可在观测区布设多组不同极距的供电电极,兼顾了激电测深与激电剖面二者的特点,为常年干旱的戈壁滩地区金属矿深部勘查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探测手段。本文基于类中梯装置大功率三维激电测量技术在甘肃花牛山金矿区开展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实验工作。实验结果表明:类中梯装置大功率三维激电观测能快捷高效获得研究区不同深度的激电异常;采用与类中梯装置相适应的三维反演方法对激电数据进行三维反演,可获取研究区地下三维精细电性结构;基于矿区的三维电性结构并结合相关地质资料构建的三维地质-地球物理模型,与矿区已知金矿点位置吻合,并发现了三处潜在成矿点;类中梯装置大功率三维激电测量技术在供电困难的戈壁滩地区金属矿勘查中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通过一条新建铁路隧道用分布式高密度电阻率法勘查的实例,介绍了该方法的工作原理、施工方法及解释过程和探测效果等,证实了分布式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隧道勘查中具有仪器施工便捷、数据采集量大、地质信息丰富、分辨率高、成果可信等优势.表明了高密度电阻率法是新建铁路勘查的一种全新有效的地球物理勘查手段.  相似文献   

9.
为展现综合物探方法在蚌埠隆起区金多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效果,更好地指导该区找矿工作,该文以怀远双沟勘查区为例,通过开展面积性高精度重磁测量和综合物探剖面测量,初步建立了近EW向与NE—近NS向叠加的构造格架,并经钻探验证发现了分别受韧脆性断裂和脆性断裂控制的2种类型的金多金属矿化带。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勘查区NE—近NS向的磁异常中心和重磁异常梯级带2种金多金属矿成矿有利部位,识别出NE—近NS向磁异常、NE—近NS向重磁异常梯级带、重力异常梯级带背景下的局部重力高、CSAMT剖面上的视电阻率等值线梯级带或明显的错断带等特征,作为区内金多金属矿的综合地球物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0.
为了避免地球物理方法的局限性和结果解释的多解性,充分发挥了各个方法的优势,使之取得地质上和经济上的最佳勘查效果,在龙头山地区矿床地质勘查中,综合运用了甚低频(VLF-EM)、电导率成像系统(EH4)、可控源音频电磁法(CSAMT)和激电中梯测量(TDIP)等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勘查效果.通过异常的验证,将原来一个"银锰矿点",升级为潜在资源规模为大型以上的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综合物理勘探的方法的运用,在该区的矿产勘查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激电中梯和激电测深在吉林和龙市石马洞钼矿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在吉林东部覆盖较厚地区寻找深部隐伏矿体,在和龙市石马洞钼矿勘查中利用中间梯度装置激发极化法扫面,发现了极化率为2.00%~5.18%、电阻率≤2 000Ω.m的高极化率低阻异常。异常体上对称四极装置激电测深结果表明:11勘查线极化体顶面埋深15~30 m,底面埋深〉500 m;经钻探工程验证,钼矿体的形态、产状、顶...  相似文献   

12.
球体模型的视电阻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以直流电法中二极装置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地下均匀无限半空间中存在球形异常体的测深曲线的异常特征和探测深度问题。这里定义了最小、最大、最佳探测可靠异常极距,并讨论了最小、最大、最佳探测可靠异常极距与球体半径、球体中心埋深、相对电阻率的关系,来说明二极装置在球形异常体条件下的勘探深度。  相似文献   

13.
地球物理勘查的每一种方法都存在多解性。为了提高解释结果的可靠性,充分发挥各方法的优势,使之取得地质上最佳勘查效果,在架子山地区矿床地质勘查中综合运用了高精度磁法、激电中梯测量和可控源音频电磁测深等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勘查效果。经由钻孔验证,在765 m深度见矿厚度26 m,钼的最高品位5%。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低阻带是良好的物探找矿标志,激电中梯的视充电率异常和高精度磁测梯度带也是找矿的重要标志。因此,CSAMT异常、视充电率异常和高精度磁测异常的组合是该区寻找深部银、钼隐伏矿体的重要物探标志。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运用,在该区的矿产勘查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蒋家山沟金矿综合物、化探的找矿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秦岭金及铅锌多金属矿区应用物化探异常特征及评价标志综合研究,可相互补充、相互验证。根据勘查区化探异常特征及其地质环境,判断勘查区主要成矿元素为Au、Ag,并存在Au、Ag、As、Hg、Cu、Pb、Zn、W、Mo多元素叠加异常,构造断裂带磁性相对较低,含矿构造蚀变带具有相对高的极化率、低视电阻率特征,但在断面上矿体因硅化多呈高阻、高极化特征。根据矿和非矿的异常特征建立了勘查区物化探找矿标志,证明了综合方法对秦岭地区寻找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电阻率参数预测地热田深部温度方法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阻率方法是众多地热田勘探方法中比较好的一种。用电阻率方法勘查不仅能够探测地层埋深及破碎状况,还能预测热储构造的含水性。热储构造电阻率主要取决于岩层的岩性、孔隙度、地下水矿化度及所处环境温度,当地热田勘查范围较小时,深部地层的岩性、孔隙度、地下水矿化度基本可以假定不变,因此热储构造电阻率只和温度相关。这里主要探讨地层温度和地层电阻率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电阻率参数预测地热田深部温度方法技术,这对当前地热田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自动地电阻率法在探测地下老窑巷道等地质异常体中,当异常体的埋深增加时,其相对视电阻率曲线的异常会逐渐变得平缓而且模糊。为此,对视电阻率曲线求差分,以突出深部异常,将实测数据中的地质信息充分提取出来。有限元仿真和应用结果表明,一般电阻率勘探方法资料解释中的差分技术,在同样属于电阻率方法的自动地电阻率探测中仍然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7.
锰矿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一般与围岩没有明显差异,决定了锰矿的勘探难度.尤其是埋深较大、后期改造强烈的矿床,勘探难度更大.在陕南汉中宁强一处锰矿勘查中,利用传统物探手段,打破常规勘探思路,利用综合物探方法,最后取得较为理想结果.实例结果说明,地面高精度磁测不能简单地认为一定有要有传统理念意义上的磁性差异,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去应用和解释;火山沉积型锰矿也不是传统思想上的没有激电异常,而是有足够强的信号,完全可以根据激电异常指导深部地质勘查工作.同时,还要注意到,深部地质勘查工作离不开综合物探勘查技术.大胆使用综合物探勘查技术,才可能提出新的找矿勘查空间和新的找矿勘查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明了反向变分流系统地下电流的分布特点和规律。文中还给出了反向变分流电阻率法视电阻率的异常表达式,计算了装置系数和电流分配系数之间的关系,并阐明其规律和作用。最后,作为一个例子,分析了水平地层上反向变分流电测深法视电阻率的异常分布规律,并指出它在勘探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西藏帮浦东段矿区浅部资源逐渐减少,深、边部开拓势在必行.采用CSAMT在帮浦东段—笛给矿区开展铅锌矿深部勘探与找矿预测工作,利用磁场强度Hy计算全区视电阻率共计42 840个,得到了勘探区CSAMT全区视电阻率异常图,进一步分析获得导电特性异常区4个,即高阻异常区R1、R2、R3和低阻异常区R4.通过结合以往勘探资料成...  相似文献   

20.
激发极化法在吉林安图刘生店钼矿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在吉林东部覆盖较厚地区寻找深部隐伏矿体, 在安图刘生店钼矿勘查中利用中间梯度装置激发极化法扫面, 发现了极化率为1.88% ~4.61%、电阻率为300~500Ω ·m的高极化率低阻异常。异常体上对称四极装置激电测深结果表明: 3勘查线极化体顶面埋深20 ~30 m, 底面埋深150~170 m; 11勘查线极化体顶面埋深为25~65 m, 底面埋深> 200 m。经钻探工程验证, 钼矿体的形态、产状、顶、底板的埋深与异常解译成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