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冶金地质成矿区(带)地球化学普查规划,已在落实并正积极开展工作.这是地质找矿工作发展的需要,也标志着地球化学勘查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当前,成矿区(带)地球化学普查,不论是从生产效果,还是从综合研究方面来看,都是令人鼓舞的.但由于这一方法的确立和应用时间不长,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讨论解决.本文拟就成矿区(带)地球化学普查方法及若干技术问题和经济效果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有色系统成矿区带1:5万 ̄1:10万地球化学普查历时20年,完成面积72万km^2,积累了大量基础资料,获得了许多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在区带找矿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套资料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在系统总结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成矿区带进行地球化学普查工作的建议及进一步开发应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枪马金矿区位于小秦岭金矿带,该带是我国三大原生金矿成矿区之一.通过剖析元素地球化学数据统计特征,综合应用数学地质多元统计分析、元素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及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等地球化学数据研究方法认为:60-1脉最佳矿化指示元素为Au,重要找矿指示元素组合为Cu-Pb-Ag-Bi-Hg;60-1脉单矿体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Sb-Hg-As→ Cu-Ag-Bi-Au-Pb-Zn→ Mn-W-Mo;60-1脉为多矿体综合叠加构成并建立了60-1脉原生晕叠加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4.
辽东南部是寻找金、银及铅锌金属矿的有利区段.根据水系沉积物普查成果,对辽东南部地区进行了地球化学分区,研究认为,地球化学区(带)中成矿具有专属性,对地质找矿及矿种预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有色地质系统积累了丰富的有关我国有色金属重点成矿区带的地球化学测量成果资料.为了实现这些成果资料的信息化管理和各部门之间的实时共享,使之得以充分利用与二次开发,因此需建立一个统一的地球化学信息管理系统.该项研究工作在考虑到各部门间的地理差异性与信息管理系统的现势性的基础上,采用了基于分布式的结构体系来构建此系统,从而达到实用性目的.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实践证明,区域化探是寻找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铀以及磷、钾等多种矿产比较经济有效的手段;是划分地球化学省和圈定成矿省,进行区域成矿预测,确定找矿战略区的重要方法;是基础地质研究和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化学编图是显示地球化学数据的良好方法,评价解释异常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配合冶金地质系统成矿区(带)地球化学普查的开展,本文对国内外区域化探及地球化学编图概况,包括某些有关方法,加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茂租铅锌矿床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矿体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茂租铅锌矿床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应用EH4电导率成像系统对矿区外围隐伏矿体开展预测研究,认为结合矿床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应用EH4系统对隐伏金属矿产的勘查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冀北新杖子地区位于阜新—集宁成矿带的张家口—承德成矿区东北部,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在全区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基础上,对区内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本文综合研究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参数、元素R聚类相关性、单元素异常特征及因子分析表明,Au、Ag、Cu、Zn、Pb等元素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依据水系沉积物异常圈定、筛选、评序及主要异常解释推断的成果,结合区内成矿地质构造背景,进一步圈定出石湖金矿、潘家店金矿、路通沟多金属矿和荣家庄多金属矿4个远景区。  相似文献   

9.
中国成矿区带划分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成矿单元/成矿区(带)是指导矿产勘查的资料和理论依据,其重要性及实用价值早有共识。国外自20世纪初开始探索研究,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成矿单元/成矿区(带)概念的形成、发展成熟和多元信息应用3个阶段。我国成矿单元/成矿区(带)的探索研究工作与国外同步进行,获得的成果为我国和全球成矿区(带)级别、区带定位、各级区带内涵的标识和矿产勘查结合等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国内外资源"瓶颈"新形势的迫逼,推动了我国成矿单元/成矿区(带)的全面研究,获得的成果概括为:"界面成矿"的区域成矿学新理论,多元成矿信息识别和提取的技术方法,细化成矿单元/成矿区(带)级别划分(Ⅰ—Ⅸ级)并赋予各级成矿单元/成矿区(带)地质理论解释内涵等。经多年勘查实践,又提出了细化Ⅰ、Ⅱ、Ⅲ级成矿区(带)内区域成矿规律的研究(平面和立体);对Ⅴ、Ⅵ、Ⅶ级成矿区(带)(有些地区包括Ⅵ级)的边界要准确划定,实施四维空间成矿信息的搜索、识别和提取,为整装勘探和深部勘探提供资料和科学依据;Ⅷ、Ⅸ级成矿单元作精细评价,必须为矿床的工业评价和采、选、冶提供有价值的科学依据,达到经济、综合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多元信息成矿预测研究——以赤峰地区为例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由于找矿难度越来越大,应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资料进行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是目前找矿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GIS技术已成为多元信息深层次提取与综合,实施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的有效工具。文中以赤峰地区有色金属资源成矿预测研究为例,在总结区域成矿规律的基础上,以地质异常致矿理论为指导,利用GIS平台提取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多元地质找矿信息,并利用航磁、重力资料进行隐伏构造、岩体等相关地质找矿信息的推断与解释,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成矿地质背景与深部找矿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元地质异常信息找矿模型,采用证据权模型进行多元找矿信息的综合,对有利成矿区进行圈定。预测结果显示,在赤峰地区北部有三条北东-南西向的有利成矿区带,在南部有一条北西-南东向有利成矿区带,已知的86%的矿床或矿点位于这些有利区内,显示出良好的预测效果。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为多元信息成矿预测研究提供了参考,其成果为赤峰地区的有色金属资源勘探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勘查地球化学工作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化学勘查,主要是利用先进的微量元素测定技术,系统地研究各种天然物质(如岩石、疏松沉积物、水系沉积物、水、气体、生物等)中元素的分布和分配特征,从而获得找矿信息的一种找矿方法。在我国,从五十年代初期至今三十多年来,化探工作从无到有,化探队伍由小到大,建立了一支有一定基础的专业队伍,初步形成了我国自己的方法技术体系,获得了丰硕的地质—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12.
全国重要固体矿产重点成矿区带划分与资源潜力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成矿区带是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成果最集中反映,同时也是地质找矿勘查部署最直接依据。利用全国重要矿产潜力评价成果重新厘定我国重要成矿区带,部署我国重要成矿区带有重要实际价值。成矿区带划分一方面要以区域构造环境及演化为纲,对成矿域、成矿省进行科学划分;同时要研究成矿本身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矿床的多元地物化遥等成矿信息,使得成矿区带符合成矿实际,能够直接找矿。部署区带是根据国家找矿工作部署出发,对成矿区带进行优选排序,具有引导导向作用,往往也能大大促进部署区带地质找矿突破。本次工作以23个矿种圈定成矿靶区,重要矿产地、物化遥异常等信息,并在最新划分的90个三级成矿区带基础上,划分了26个全国固体矿产勘查重点成矿区带,并进一步优选10个重点部署区带。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阿巴嘎旗莫若格钦铅锌矿区综合应用地质、物化探手段进行找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已圈定五条矿化蚀变带,发现四条(银)铅锌矿化体、一条(银)铜矿化体,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文章对该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地质、物化探异常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该区的找矿前景,对下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新疆西昆仑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成矿带,海拔高、气候恶劣、地形切割强烈,开展找矿工作极其困难,急需一套高效找矿技术体系实现找矿突破.[研究方法]本文利用TM、ETM+、OLI、ASTER、高分1号与2号、WorldView-2/3等卫星数据,采用雷达图像与光学图像的融合技术、改进的Crosta方法(iCrosta...  相似文献   

15.
我国某些急缺矿产找矿突破的可能途径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对我国国民经济影响很大的几种急缺矿产,包括铜、金、金刚石、钾盐找矿突破的可能途径和对策。提出深化成矿环境研究,加强矿带外围、深部及周边邻国成矿区的综合研究,加强地台边缘活动带普查工作,因地制宜选择最佳类型矿床,努力提高成矿理论研究水平是加强矿产勘查与找矿突破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贵州独山锑矿集区是中国泥盆系锑矿重要成矿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先后在区内发现探明了1个大型、2个中型、5个小型及13个锑矿(化)点。在系统分析锑矿成矿地质特征、地球化学、地球物理、遥感影像特征基础上,总结了独山锑矿集区地层及岩性、构造、蚀变、地球化学、遥感、地球物理找矿标志。在半坡锑矿床深部找矿中,运用"CSAMT解译封闭高阻体+成矿断层"地球物理标志,结合钻探工程发现了新的隐伏锑矿体,实现了深部隐伏矿找矿突破。通过综合研究地物化遥异常信息,依据勘查标志,圈定和优选出丰坡外围、弄江—贵修—甲拜—贝达地区、维寨地区三个找矿靶区。在今后综合勘查中,通过探测技术的优化集成和老(矿)点新评,有望实现新的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尔善地区位于兴安岭成矿带西伯利亚板块南缘东乌旗早华力西褶皱带(Ⅱ2)内。区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铅、锌、银、铜、金、钼多金属等重要矿产的资源。本次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以取得显著的地球化学普查信息为基础、以勘查地球化学理论、区域成矿理论和遥感地质理论并结合已有物化探成果为指导,在综合分析研究调查...  相似文献   

18.
西准噶尔仅有较少的斑岩型多金属矿床产出,这与其所在的巨型中亚成矿域的哈萨克斯坦环巴尔喀什-新疆西准噶尔成矿省这一重要的构造部位可能并不相称,有必要深入成矿研究和拓宽找矿思路。近年来笔者在该区的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和关键岩体初步研究的基础上,新发现了本文报道的吐克吐克、宏远和红山铜-钼矿点。据此类矿点以及包古图斑岩铜金矿的时空分布和赋矿岩体岩石类型等,提出建立达尔布特南构造岩浆带斑岩型Cu-Mo成矿区这一思路。今后的找矿思路是加强该带斑岩体时空分布、岩石成因类型、成矿物质来源以及矿化特征、成矿对比、区域构造等研究,建立找矿模型,用模型指导勘探找矿,而非仅仅利用物化探异常或仓促的大量勘探进行工程验证。  相似文献   

19.
河北某铅锌矿床作为燕山地区唯一具有中等规模的斑岩型铅锌矿床,被发现后多年的地质勘查工作无大的找矿突破。经综合整理研究历年物化探及地质资料,结合开展大功率的激电中梯扫面等系列工作,认为本区化探异常元素分带明显,激电异常发育,成矿系列完整,找矿潜力大。经钻探验证,于斑岩体外围及接触带发现了厚大的铅锌富矿体,于深部发现了铜钼矿体,形成了斑岩型矿床完整的成矿系列,实现了本区新的找矿突破,使其具有了成为大型铅锌矿床的潜力,进一步扩大了本区资源前景。  相似文献   

20.
勘查地球化学主要新进展与今后的重要发展领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国内外勘查地球化学一些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矿体-成矿系列地球化学异常模式、矿区化探和隐伏矿体定位预测依然是今后的重要领域.同时提出急需建立新的生态环境地球化学理论体系,认为固体矿山受损生态系统的地球化学恢复前景广阔,值得重视的地方病生态环境地球化学预防-预警体系仍需加强.需要开拓研究的新领域有:污染土壤和水体植物地球化学修复理论和新技术、特殊地质环境与综合生态农林业开发的应用地球化学;国外特殊景观地球化学勘查新方法试验和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