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对地质资料的分析表明,前震旦纪中期板块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这一板块包括一系列陆块和陆块之间的碰撞带。在朝鲜半岛,有三条缝合线:Zmjigan、Okchon和Tumargan、Imjigan缝合线处于半岛的中部,向北东方向延伸,由一组面向大陆的构造岩片组成。该缝合带的外来岩块12~17km宽,也由几个岩片组成。这些岩片内含有不同变质相的岩石:石灰岩、页岩、绿泥片岩和石英绿泥和绢云绿泥片岩片岩、安山岩和斜长角闪岩(变质玄武岩和变质基性岩)。在陆源和碳酸盐岩石中,正发现泥盆纪化石的残余。中-晚古生代岛弧和边缘盆地的残片可能存在于Injigan外来岩块中。Nannim大陆  相似文献   

2.
3.
北祁连中段早古生代双向俯冲——碰撞造山模式剖析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在十余年野外考察的基础上,通过火山-沉积组合,高压变质带及俯冲杂岩带产出特征,花岗岩浆活动,同位素年龄值等综合分析研究,结合近年区调成果,提出北祁连中段地区旱古生代的构造演化模式,认为该区是在古陆壳基底上由震旦纪打开经海底扩张生成的留有微陆块的微洋盆,寒武-奥隐纪,以黑河-八宝河为轴发生海底扩张,同时分别向南北两侧发生了俯冲杂岩带也随之由南向北先后反弹回跳到地表,转化为汇聚过渡壳;南侧由早期被动陆  相似文献   

4.
5.
俯冲、碰撞、深断裂和埃达克岩与斑岩铜矿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无论是碰撞前的B型俯冲,还是碰撞后的A型俯冲,形成斑岩铜矿都必须要有洋壳或上地幔为主的物质参与.因此斑岩铜矿的初始锶值都小于0.708,超过0.708,则意味地壳物质的增多,将形成斑岩钼矿和斑岩钨锡矿.斑岩铜矿带常常与切穿地壳的深断裂带平行共生,并产于其上盘,在该地带往往发育壳幔混合以幔为主的深源花岗质浅成-超浅成小斑岩体.含铜斑岩和埃达克岩可能均为俯冲和交代产物,因而具有相似的特征,但到俯冲末期它们分道扬镳了.文章通过对冈底斯斑岩铜(钼、金和多金属)矿带的分析,来讨论俯冲、碰撞和深断裂带与斑岩铜矿的关系.同时也通过我国中央碰撞造山带仅发育斑岩钼矿,而缺乏斑岩铜矿,从而证明上地幔物质的加入对斑岩铜(金)矿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忠海  许志琴 《岩石学报》2015,31(12):3524-3530
为了深入探讨大洋俯冲和大陆碰撞沿走向的转换及其动力学特征,同时更好的理解俯冲-碰撞带的流体-熔体活动及其效应,我们建立了一系列三维空间的大尺度、高分辨率的动力学数值模型。模拟结果显示,在板块会聚过程中,流体-熔体活动可以降低周围岩石的流变强度及两个板块之间的耦合作用,并能够促进大陆碰撞带俯冲板块的断离。同时,俯冲-碰撞带的空间转换模型揭示其深部结构存在巨大的沿走向的差异性,大陆碰撞带发生俯冲板块断离,而大洋俯冲板块持续下插。并且上覆板块的地壳物质发生从陆-陆碰撞带向洋-陆俯冲带的侧向逃逸。这种三维空间中沿走向的差异性俯冲-碰撞模式与中-东特提斯构造带相吻合,并揭示其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7.
8.
中国大陆显生宙俯冲型、碰撞型和复合型片麻岩穹窿(群)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许志琴  马绪宣 《岩石学报》2015,31(12):3509-3523
片麻岩穹窿(gneiss dome)是中下地壳热动力学过程产生的、与岩浆作用(或混合岩化作用)密切相关的穹窿状构造。片麻岩穹窿大部分是地壳深层次变动的产物,在世界范围内几乎出露在所有的折返造山带中,反映了所在地区地壳的大幅度抬升。片麻岩穹窿核部主要是无或弱岩浆组构的花岗岩体和高级变质岩(例如混合岩),边部是具有岩浆组构的花岗片麻岩,幔部由来自地壳深部的高级片岩和片麻岩组成。片麻岩穹窿的形成经历从垂直上升的地壳流导致的岩浆上涌的挤压收缩机制到岩浆体侵位的顶部伸展机制的转化过程。根据片麻岩穹窿的岩石组合、组构特征、成因机制和大地构造背景以及片麻岩穹窿与地壳流关系的分析,结合中国大陆典型片麻岩穹窿的研究,提出中国大陆显生宙的片麻岩穹窿和片麻岩穹窿群可以划分为与大洋岩石圈板片俯冲增生与随后的折返造山相关的"俯冲型"片麻岩穹窿(群),如秦岭片麻岩穹窿;与陆陆碰撞折返造山有关的"碰撞型"片麻岩穹窿(群),如北喜马拉雅拉轨岗日片麻岩穹窿(群)和松潘甘孜雅江片麻岩穹窿(群);与俯冲和碰撞的叠合作用有关的"复合式"片麻岩穹窿(群),如帕米尔空喀山片麻岩穹窿和东冈底斯林芝片麻岩穹窿(群)。  相似文献   

9.
10.
俯冲工厂和大陆物质的俯冲再循环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板块的俯冲系统可以比拟为一个工厂。再循环研究强调对俯冲物质各种组分的行为、去向的追踪和定量分析。沉积物俯冲和俯冲侵蚀作用导致陆壳物质返回地幔,初步估算表明,大陆物质返回地幔的速率与岩浆活动导致陆壳生长的速率在数量上大体相当,晚近时期陆壳的净增长速率可能近于零。大洋岛玄武岩地化特征上的多样性提示,沉入下地幔的板片可能从深部卷入地幔柱的源区。俯冲再循环过程对地壳、地幔的动力学和演化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1.
As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have accelerated and globalized their economic development, kars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nd studying on and compiling maps of karst geology is quite important. Therefore, based on a wide collection of data in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a cooperative map compilation has been carried out internationally. Through comprehensive research and analysis, a unified understanding has been achieved in terms of compiling principles, contents and representing methods, Distribution of Karst in Souther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1/5 000 000) has been compiled, which provides found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cientific studies of karst geology.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大地构造特征与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南亚地区位于全球特提斯成矿域、环太平洋成矿域与印度-澳大利亚成矿域的交汇地带。构造演化独特,先后经历了原-古-中-新特提斯增生造山、印度-欧亚陆陆碰撞造山、太平洋俯冲等多期次构造-岩浆事件,形成了多条火山弧带、蛇绿混杂带以及同碰撞和后碰撞岩浆岩带。本文在总结前人大地构造研究成果基础上,将东南亚地区划分为6个一级构造单元、32个二级构造单元和57个三级构造单元。伴随着原-古-中-新特提斯构造演化、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太平洋俯冲等多期次构造域事件,以构造单元划分为基础,将东南亚地区划分为3个一级成矿域,6个二级成矿省,21个三级成矿带,并结合构造演化初步探讨了主要成矿事件。  相似文献   

13.
The compilation of serial maps of karst geology i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is a project under the “One Belt One Road” geological survey plan granted by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trend of geoscientific mapping i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and introduced the significance, contents, technical routes, operating methods and progress of the project. Through bilateral and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this project builded 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platform for mapping and completes the preliminary compilation of related karst geological maps i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thus filling up the blank of karst geological maps in this region.  相似文献   

14.
东南亚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铜、镍、铬、钾盐、铝土矿等矿产资源与中国有较强的互补性,受到中国地质学家和矿业界的广泛关注。东南亚地区总体矿产勘查、开发程度低,随着东南亚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找矿技术方法的提高,该地区一大批新矿床的发现和一系列新矿山的陆续建成投产必将为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对东南亚地区产出的大型-超大型或代表性重要矿床地质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行总结,对其产出环境和找矿潜力进行讨论,旨在为中国地质学家、矿业企业了解该地区重要矿床的地质特征、时空分布规律、找矿潜力和找矿模型提供有益信息,为中国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走出去",在东南亚地区开展综合性找矿评价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在中国西南三江成矿带开展勘查找矿工作提供对比依据。  相似文献   

15.
The time of final closure of the Palaeo-Tethys and the Sibumasu-Indochina collision in Southeast Asia represents a major unresolved geologic problem. Here, we present zircon chronology, whole-rock elemental, Sr–Nd, and zircon Hf isotopic geochemistry for newly discovered mafic dikes from the northern segment of the Sibumasu terrane, to provide constraints on this issue. Zircon U–Pb data indicate that the dikes were emplaced at 240 ± 3 Ma. These are the earliest Mesozoic magmatic rocks reported so far in the Sibumasu terrane, the late Palaeozoic passive margin of the Palaeo-Tethys. They are subalkaline tholeiites, showing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similar to those of enriched mid-ocean ridge basalts (E-MORBs). They have 87Sr/86Sr(t) ratios of 0.703161–0.703826, ?Nd(t) of +4.8 to +7.5, and zircon ?Hf(t) of +9.2 to +13.3, implying strong mantle depletion. They were derived by partial melting of asthenospheric mantle and underwent subsequent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and lithospheric assimilation. The geologic–petrologic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 mafic dikes were generated in a collisional setting, when suturing of the Baoshan and Simao subterranes (the two subterranes are part of the Sibumasu and Indochina terranes, respectively) occurred. These early Middle Triassic mafic dikes provide an upper limit for Sibumasu–Indochina collision. In conjunction with previous work, we conclude that the final closure of the Palaeo-Tethys and collision of the Sibumasu and Indochina terranes took place during the late Permian to Early Triassic.  相似文献   

16.
位于青藏高原南部的冈底斯岩浆弧形成于中生代新特提斯大洋岩石圈的长期俯冲过程中,而且在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过程中叠加了强烈的新生代岩浆作用,是世界上典型的复合型大陆岩浆弧,已经成为研究汇聚板块边缘岩浆作用和大陆地壳生长与再造的天然实验室。基于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总结,我们将冈底斯岩浆弧的岩浆构造演化划分为5个阶段:第1阶段发生在晚白垩世之前,以新特提斯洋岩石圈长期正常俯冲和钙碱性弧岩浆岩的发育为特征;第2阶段发生在晚白垩世时期,以活动的新特提斯洋中脊发生俯冲和强烈的岩浆作用与显著的新生地壳生长为特征;第3阶段发生在晚白垩世晚期,以残余的新特提斯大洋岩石圈俯冲和正常弧型岩浆作用为特征;第4阶段发生在古新世至中始新世,以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俯冲的新特提斯洋岩石圈回转和断离,及其诱发的幔源岩浆作用、新生和古老地壳的强烈再造为特征;第5阶段为发生在晚渐新世到中中新世的后碰撞阶段,深俯冲印度岩石圈的回转和断离,或加厚岩石圈地幔的对流移去导致了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和埃达克质岩石的广泛发育,同时伴随幔源钾质超钾质岩浆作用。冈底斯弧岩浆作用与岩浆成分的系统时空变化很好地记录了从新特提斯洋俯冲到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完整构造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东南亚地区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发展前景、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发展矿业及相关产业的强烈意愿成为实践"一带一路"产能合作构想的理想区域。本文以东南亚地区矿业及相关产业为切入点,综合分析了东南亚地区的经济与需求态势、资源状况、矿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情况、投资环境概况。结合各国政府对基础设施以及重点发展领域和区域的具体规划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产能合作构想:能源领域合作建议油气、煤炭和新能源领域,以印度尼西亚为重点;固体矿产合作以铝土矿、铜、金、镍、锡矿和钾盐为重点,主要位于印度尼西亚、老挝、越南和泰国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泛亚铁路为先,产业园区主要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等相对发达的地区为主,可建成集冶炼加工产业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以及工业园区建设为一体的综合优选区。  相似文献   

18.
东南亚地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海洋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历史上曾发生十余次巨大地震,地震及其次生地质灾害是威胁东南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合作的主要自然灾害。系统梳理该区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评估未来灾害风险格局,对于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及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东南亚地区1900年以来M≥5地震的时空分布统计分析和地震b值计算,揭示出该区的地震活动在时间上表现出活跃期与平静期交替变化的特征;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聚集效应,成丛性强且主要集中在5个地震统计区内,其中印尼—马来多岛弧盆系地震区和菲律宾群岛地震区的地震活动最为活跃。总体而言,东南亚5个地震区的b值偏低,在0.42~0.91之间。该区内的地震b值也存在时空差异,受大地震事件、俯冲带年龄、活动断裂带和震源深度等众多因素影响,但主控因素在不同区域有所不同。地震b值时空变化特征对区域地震活动预测具有启示作用。上述认识为推进“海洋丝路”工程建设和“一带一路”防灾减灾对策提供了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构造作用   总被引:119,自引:6,他引:119  
舒良树  周新民 《地质论评》2002,48(3):249-260
濒太平洋西缘,位居东亚陆缘南段的中国东南部,是在EW向古亚洲构造域基底之上发育起来的。研究表明,该区在早、中侏罗世经历了一次从EW向古亚洲构造域向NE向西太平洋构造域的体制转换,其转换位置之一是在南岭一带,其地质标志是侏罗纪盆地内近东西走向的灰色沉积岩层、同位素年龄值为180 Ma左右的双峰式火山岩和中侏罗世A型花岗岩等。到早白垩世,本区已基本完成古亚洲域向西太平洋构造域的体制转换。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火成岩的成因机制基本上可用古太平洋岩石圈消减作用、玄武岩浆底侵作用和地壳深熔作用相结合的模式来解释。日本中央构造线—台湾纵谷带—菲律宾民都洛-巴拉望带是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向东亚陆缘的消减带。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伊泽奈琦和库拉板块)低角度(<30°)、快速率(>10cm/a)的俯冲,是西太平洋陆缘区能形成宽阔火山岩带的重要动力学原因。宽阔的火山—侵入杂岩区和6条区域断裂构成了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的基本构造框架。台湾纵谷带为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缝合带,而发育在大陆内部的5条区域断裂则具不同构造属性:长乐—南澳带是晚中生代大陆内部的左旋走滑带,上虞—政和—大埔断裂是古基底隆升区与晚中生代火山—沉积盆地区的分界带,绍兴—江山—东乡—萍乡断裂是晚白垩世—古近纪红  相似文献   

20.
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近况和东南亚地质遗迹 的保护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汀  赵逊 《地质通报》2008,27(3):414-4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地球科学家致力于世界地质遗产的保护工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的领导下,历时4年开展了2轮地质公园的可行性研究,并于1997年正式获得教科文组织大会批准,推动了地质公园的建立。在1996年北京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上,欧洲地质学家酝酿了欧洲地质公园网络的组建,取得了欧盟的支持。2000年,欧洲地质公园网和中国国家地质公园正式建立,2004年首批25家世界地质公园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正式通过评审并批准.经4批评审现已有52家世界地质公园正式建立。10余年的发展为地质公园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中国和马来西亚为代表的东亚、东南亚国家,不仅具有丰富的地质遗产,而且在推动地质公园建设方面也发挥着榜样的作用,但各国的发展还很不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