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2014年,笔者参加了新疆西昆仑神仙湾地区1∶5万区调,以岩石地层单位为基本填图单位,测制了系统地层剖面,收集了区内地层的岩性岩相、岩石组合、变形变质、接触关系及空间变化等资料,采获了大量古生物化石,通过综合研究,结合1:25万区调资料,对岩层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为主的多重地层进行了划分,重新厘定了研究区综合地层序列,共建立组级岩石地层单位18个、段级岩石地层单位8个,其中新建组9个;首次在该区划分出22个生物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划分到系和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重地层对比研究,极大地提高了该区域的地质研究程度。  相似文献   

2.
在对四川西部巴塘县波格西地区晚古生代地层剖面研究的基础上,从岩性、岩相分析入手,将该区地层划分为6个组级岩石地层单位。根据所含化石确定地层形成时代为泥盆纪至二叠纪。在与邻区岩石地层对比基础上,将木里小区前人已建立的崖子沟组延入本区,修订了波格西组和龙巴组含义,新建了那来组、夺给组和帮相组,选定了剖面层型。从而完善了稻城小区晚古生代岩石地层系统。  相似文献   

3.
20122014年,笔者参加了新疆西昆仑神仙湾地区1∶5万区调,以岩石地层单位为基本填图单位,测制了系统地层剖面,收集了区内地层的岩性岩相、岩石组合、变形变质、接触关系及空间变化等资料,采获了大量古生物化石,通过综合研究,结合1:25万区调资料,对岩层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为主的多重地层进行了划分,重新厘定了研究区综合地层序列,共建立组级岩石地层单位18个、段级岩石地层单位8个,其中新建组9个;首次在该区划分出22个生物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划分到系和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重地层对比研究,极大地提高了该区域的地质研究程度。  相似文献   

4.
昌宁-孟连构造带的地层层序、地层时代归属和构造背景一直是热点争议问题.在1:25万临沧幅区域地质调查和系统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区弄巴剖面进行了细致的地层学、古生物学、沉积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重新厘定了该区的地层层序,更正了其地质时代,在恢复该区的构造背景和古地理格架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表明,滇西南耿马弄巴剖面是由不同时代、不同岩性的7个地层断片组成的断片型地层体,其地层序列为:上覆新近系南林组,下伏大陆斜坡相碎屑岩沉积和代表洋盆沉积环境的两套地层.在此基础上,重新对岩石地层单位进行了划分,厘定了温泉组、曼信组、平掌组和南皮河组,并恢复了该区被动大陆边缘至洋盆构造背景,进而探讨了其古地理格架的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5.
在对四川西部巴塘县波格西地区古生代地层剖面研究的基础上,从岩性,岩相分析入手,将该区地层划分为6个组级岩石地层单位。根据所含化石确定地层形成时代为泥盆纪至二叠纪。在与邻区岩石地层对比基础上,将城小区前人建立的崖子沟组延入本区,修订了波格西组和龙巴组含义,新建了那来组,夺给组和帮相组,选定了剖面层型。从而完善了稻城小区晚古生代岩石地层系统。  相似文献   

6.
贵州六盘水地区早二叠世发育一套层序完整、相区分异明显的沉积记录。通过普立幅等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前人对该区地层划分对比研究,认为其岩石地层划分仍有商榷之处。为了更好的反映研究区早二叠世岩石地层的时空展布关系,建立区域地层格架,本文将区内早二叠世地层拟定为三个岩石地层单位及三个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即龙吟组、包磨山组、平川组和薄板灰岩、鱼塘灰岩、肖坪灰岩。该成果对研究NW向裂陷槽早二叠时期在六盘水地区的充填序列、岩相古地理特征等提供了新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石灰窑等地发现奥陶纪藻类化石,导致研究区内原确立的岩石地层单位解体并重新厘定。经野外地质调查和区域地层对比,最终将石灰窑-沙尔乔克一带奥陶系厘定为上奥陶统乌列盖组、上奥陶统大柳沟组和上奥陶统庙尔沟组3个岩石地层单位,明确了分布范围。基于锆石U-Pb年龄、地层接触关系及化石证据等,将3个组的地质时代确定为晚奥陶世。完善了该区域地层格架,对正确认识该区构造演化历史,进一步开展东天山一带地层及岩相和古地理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 岩石地层单位在区域地质调查、地质普查勘探和地质科学研究中,是经常遇到的,然而在岩石地层单位的名称使用上,往往不甚统一,还存在一定的分歧。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时代地层内的岩石地层单位大都赋予了年代意义,常用地质年代来限制或分割群、组,以往形成的地质报告,往往带有统一地层单位的烙印,为年代地层单位和岩石地层单位的统一体。 在我们工作中遇到的岩石地层单位,有的在同一沉积盆地,层位相当、岩性一致,由于跨列不同省或地区,往往使用不同地层名称,如与湖北莲沱组相当层位,在江南古陆周缘  相似文献   

9.
冀北中生代陆相火山—沉积地层的填图单位(组内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长期以来一直没有较统一的划分方案。根据该区地层的岩石成因组合和岩层相变规律的研究,提出火山岩系组内以相序的岩石组合划分岩性段填图,可以较好地反映火山岩的构造特征,有助于火山演化历史的研究;沉积岩系组内以沉积体系的岩石组合划分岩性段填图,可以生动地反映盆地的沉积特征和充填样式,有助于沉积层序的建立和盆地分析。这样,岩石地层单位(或填图单位)划分与火山—沉积盆地研究就可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交有对本区三叠纪地层作了大量地层古生物研究工作先后创名2群23组共25个地层单位。作者综合研究该区三叠纪岩石、岩相、古生物化石等资料后发现:1.岩石地层属稳定的大陆架沉积,可划分为岩性稳定连续、界线清楚的三套穿时地层体即三个岩石地层单位:下部土隆群,中部曲龙共巴组和上部德日荣组。2.生物群属典型特提斯动物群,化石丰富,属种繁多,尤以菊石,双壳,腕足类及牙形刺最丰富。  相似文献   

11.
赣西南地区前寒武纪地层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赣西南地区前寒武纪地层发育,出露面积广,属东南地层区桂湘赣地层分区,因地层分区内不同地段的地层发育程度及沉积特征常有差异,可进一步划分出若干地层小区,并 地层小区的岩石地层单位特征,划分及对比,分析了该区不同时期的古沉积环境及岩相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1:25万三道岭幅区调项目对前人在该区建立的各组级岩石地层单元进行了梳理和对比研究。参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岩石地层》(1999)指导意见,建立研究区地层统一的填图单元。该区泥盆系岩石地层研究取得如下进展:将泥盆系划分为下泥盆统大南湖组、中泥盆统头苏泉组和上泥盆统康古尔塔格组;将下涝坝芨芨台子一带和布尔汗库都克南部一带原大南湖组厘定为下石炭统黑山头组和上石炭统七角井组;通过锆石U-Pb定年,将巴里坤萨尔乔克一带中泥盆统头苏泉组重新厘定为上奥陶统乌列盖组;下涝坝乡312省道北原下石炭统雅满苏组下部厘定为康古尔塔格组,上部厘定为下石炭统黑山头组,二者呈整合接触。对研究区泥盆系岩石地层单位的研究,确定了各组分布范围和地质时代,对确立研究区地层层序,提高地层划分及对比精度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青海西南部海相侏罗纪地层新认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白生海 《地质论评》1989,35(6):529-536
本文通过综合研究雀莫错等三条剖面及其中丰富的古生物资料和沉积旋同、岩石组合特征等,将青海西南部唐古拉山地区的侏罗系划分为中侏罗统雀莫错组、沱沱河组、布曲组、夏里组和上侏罗统索瓦组、扎窝茸组共六个地方性地层单位,并叙述和讨论了这些地层单位(包括部分新发现地层)的沉积特征与地质时代,还简要分析了该区侏罗纪古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14.
以系统取心资料及其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结合测井和地震资料,根据火山岩的岩性、电性、岩石化学等特征和不同岩性岩相的地震反射特征,将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牛东地区卡拉岗组火山岩地层划分为层、韵律、期次、亚旋回等不同单元。以期次(层组)作为该区火山岩地层划分对比的基本单元,这也是在地震剖面上能识别和连续追踪的基本或最小地层单位,并对该区火山岩地层进行了划分与对比。研究表明:该区卡拉岗组火山活动以裂隙式喷发为主,分布规律表现为层组的厚度、数目由西南向东北呈明显的减薄(少)趋势;牛东地区卡拉岗组已经揭示的火山岩厚度在1000 m以上,可以划分为8个火山期次,4个亚旋回。  相似文献   

15.
关于鲁西侏罗纪-白垩纪岩石地层单位使用之我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生代山东分为鲁东、鲁西、华北平原三个地层分区。鲁西地层分区在不同时期、不同研究者建立和使用了许多不同的岩石地层单位,使用比较混乱。本文对相关的岩石地层单位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新的划分方案。侏罗系建议使用淄博群,划分为中、下侏罗统的坊子组和中、上侏罗统的三台组;白垩系建议使用下白垩统蒙阴组和西洼组;上白垩统固城组。其中固城组的时代根据所产化石由原来归为古新统而改为上白垩统。同时建议,废除“汶南(亚)组”和“分水岭(亚)组”,并且在鲁西地层分区不使用鲁东地层分区的“杨家庄组”、“曲格庄组”、“八亩地组”等岩石地层单位。  相似文献   

16.
《四川地质学报》2022,(Z2):12-20
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南缘的喀拉托别-乌宗布拉克地区广泛分布以火山岩为主的陆相火山-沉积地层,对于其形成时期及岩石地层单位归属久存争议。在进行详细野外调查和岩石学、岩石化学与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等综合研究,并开展区域对比的基础上,认为该区火山岩应划分为上下两个层位并归属不同的岩石地层单位。下部层位为本区火山岩的主体,岩性以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及其火山碎屑岩为主,局部夹层理层纹明显的沉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及砾岩等火山-沉积岩;岩石为钙碱性,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表明,岩浆来源于地幔-下地壳,形成于"大陆边缘弧"构造环境;在其安山岩中获得锆石U-Pb年龄为326.9±8.8Ma,表明火山岩形成于早石炭世晚期;各项特征均与卡拉麦里地区等准噶尔东北部典型的石炭纪火山岩相同或相似,将其岩石地层单位厘定为巴塔玛依内山组。上部火山岩零星覆盖于下部火山-沉积岩地层之上,岩性为流纹岩、英安斑岩及霏细岩,局部见气泡状、球粒状构造。前人曾在流纹岩中获得Rb-Sr等时线年龄278±2Ma,属中二叠世早期,结合区域对比研究,将上部层位火山岩划属卡拉岗组。该区火山岩的解体及地层单位的厘定,为研究准噶尔地块及周边区域的岩浆活动与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信息和证据。  相似文献   

17.
山西石炭纪三种地层单位的划分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研究华北石炭纪地层的文献中,组(Formation)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涵义却因不同作者而异,造成了岩石、年代地层单位的混淆。山西是华北石炭纪地层的典型地区,本文在厘定华北石炭纪岩石、年代、生物地层涵义之后,将山西石炭纪岩石地层单位自下而上划分为湖田组、太原组和山西组;将年代地层单位划分为中石炭世 Bashkirian-Moscovian 阶和晚石炭世Kasimovian-Gzhelian,Asselian,Sakmarian 阶;将生物地层单位由老至新划分为 Fusulina-Fusulinella,Triticites,pseudosch-Wagerina(s.l.)(竹蜓)带及若干亚带,并将山西石炭纪三种地层单位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8.
许鸿基 《江苏地质》2000,24(1):63-64
为便于学习和运用岩石地层有关理论知识 ,现将有关岩石地层若干概念摘录简介于下。1 岩石地层概念根据岩石体岩性或岩相特征来进行地层划分 ,并将其划分为能反映岩性特征和变化规律的单位 ,亦即根据岩石不同特征和属性分别建立不同类型的地层单位。2 岩石地层分类岩石地层单位分 2种 :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和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2 .1 正式岩石地层单位符合地层指南关于岩石地层划分和单位定义的规定 ,并按命名程序给予命名的岩石地层单位。它可分正常岩石地层单位和非正常岩石地层单位。2 .1.1 正常岩石地层单位 正常岩石地层单位的形成 ,…  相似文献   

19.
关于鲁西侏罗纪一白垩纪岩石地层单位使用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中生代山东分为鲁东、鲁西、华北平原三个地层分区。鲁西地层分区在不同时期、不同研究者建立和使用了许多不同的岩石地层单位,使用比较混乱。本文对相关的岩石地层单位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新的划分方案。侏罗系建议使用淄博群,划分为中、下侏罗统的坊子组和中、上侏罗统的三台组;白垩系建议使用下白垩统蒙阴组和西洼组;上白垩统固城组。其中固城组的时代根据所产化石由原来归为古新统而改为上白垩统。同时建议,废除“汶南(亚)组”和“分水岭(亚)组”,并且在鲁西地层分区不使用鲁东地层分区的“杨家庄组”、“曲格庄组”、“八亩地组”等岩石地层单位。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吉中地区二叠系岩石地层单位“一拉溪组”为原长春地质学院吉林区测队在1960年创立。《吉林省岩石地层》(1997)等明确为不采用之单位,《中国地层典二叠系》(2000)等标明为采用地层单位。已有的实际材料证明:在“一拉溪组”建组剖面——九台市波泥河子“一拉溪组”剖面的灰、黑色粉砂岩中发现Neocalamites、Eguisetites、Citenis、Ginkgoites及Cladophlebis为主的早侏罗世植物群;原认为在范家屯组建组剖面,该组假整合于范家屯组之上,现又在该剖面上部(10层以上)发现4个产植物化石的层位,15层除产植物Pecopterissp.(P.cf.anthriscifolia)、Phyllothecacf.deliguescens、Paracalamitestenuicostata、Noeggerathhiopsissp.等外,还见有淡水叶肢介Cyclotoguzitessp.,确证“一拉溪组”系不整合于杨家沟组之上。因此,作为二叠系岩石地层单位的“一拉溪组”已不可能为了优先权而加以保留。但在统一研究该区中生代岩石地层序列时,一拉溪组和其他单位一样,可按优先权法则参与竞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