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典型山地无现代冰川作用区冰川平衡线高度的确定对于过去环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选取青藏高原边缘17个山体的28个气象站气温与降水数据,采用确定的最大降水带与经验曲线关系法 (简称MPC,下同)、确定的最大降水带与统计公式法 (MPF) 和实际气象站降水与经验公式法 (WPF),恢复了17个山地的现代理论冰川平衡线高度,并对比了三种方法的适用性;综合分析了三种方法的原理、参数选取、计算过程以及误差来源;详细讨论了冰川平衡线处气温与降水关系式、气象站的海拔高度、气温垂直递减率、降水梯度对计算现代冰川平衡线的影响。提出了无现代冰川区的现代理论冰川平衡线计算的综合因子法 (ZYZ)。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古地理环境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本文综述了最近 5 0年青藏高原古地理演化中一些基本问题研究进展。分析了中新世~上新世青藏古地理环境 ,高原在 3 6MaBP海拔不超过 10 0 0m ,此后强烈隆升。青藏高原最近三次冰期年代分别为 72 5~ 5 81、 2 89~ 136、 82~ 10kaBP ,冰期中不存在“大冰盖”。高原晚新生代重大古地理演化阶段和事件为 :38~ 2 2MaBP行星风系控制的热带 亚热带低地、 2 2~3 6MaBP古季风出现与主夷平面发育、 3 6~ 1 7MaBP高原强烈隆升与现代季风形成和现代河谷发育、 1 1~ 0 6MaBP高原抬升进入冰冻圈与大冰期出现、 0 15MaBP以来强烈隆升与高原内部干旱化。本文还讨论了高原古地理尚需深入研究的一些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崔航  牟海珍 《地理科学》2023,(4):754-762
基于冰川-气候模型,青藏高原东部的布尔汗布达山北坡、布尔汗布达山南坡、达里加山、拉脊山、贡嘎山东坡、贡嘎山西坡和海子山发育冰川临界海拔与物质平衡线高度的差值(Δh)分别为89 m、85 m、4 m、24 m、16 m、29 m和8 m。研究区5个山体地形、气候和地势的对比分析表明,研究区不同山体间Δh的差异受控于山体平衡线高度(ELA)处的年降水量和ELA以上区域的坡度,布尔汗布达山ELA处极低的降水使得其Δh最大,达里加山ELA处较为丰沛的降水和较为平缓的坡度使得其Δh最小。气候是影响冰川发育最重要的因素,应进一步探寻气候波动下山体发育冰川临界海拔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新疆塔城黄土古土壤磁化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疆塔城奴拉厚13 m的黄土-古土壤剖面磁化率、粒度、TOC、CaCO3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奴拉剖面粒度组成以粉砂(63~4 μm)为主,由于该区黄土磁化率受控于原生磁铁矿、磁赤铁矿和赤铁矿等较粗颗粒磁性矿物,而黏粒物质吸附的铁磁性矿物及成土过程中生成的超顺磁颗粒和磁性矿物较少,磁化率与细颗粒物质成负相关,与粗颗粒物质成正相关关系; 受生物成磁、化学作用以及TOC自身磁性的影响,磁化率与TOC表现出很强的正相关性; 对磁化率与CaCO3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关系密切,CaCO3含量对该区磁化率的独特变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嘎顺诺尔湖泊沉积物磁化率与粒度的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泊沉积物磁化率和粒度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古环境和古气候研究,但在不同地区两者的关系不同,一般与磁性矿物来源、种类和赋存粒级有关。查明磁性矿物来源和赋存状态是利用粒度和磁化率恢复古环境的重要基础。通过测定干旱区嘎顺诺尔GXN剖面湖泊沉积物的磁化率与粒度及两者的相关关系,结合代表性样品的岩石磁学特征,揭示此类地区湖泊沉积物磁性矿物来源和赋存状态,探讨它们在干旱区湖泊沉积物中所反映的环境变化信息。结果显示,剖面下部(200~105 cm)和上部(36~0 cm)沉积物磁化率与粗砂含量呈正相关,中部(105~36 cm)与粉砂含量呈正相关,表明磁性矿物主要富集于粗颗粒和较粗颗粒组分中。剖面下部和中部沉积物以顺磁性矿物为主,含少量亚铁磁性矿物(如磁铁矿+磁赤铁矿),含少量顺磁性矿物;剖面上部沉积物以亚铁磁性矿物为主(如磁赤铁矿+磁铁矿),含少量顺磁性矿物。根据嘎顺诺尔晚全新世湖泊沉积物剖面的岩性、磁化率和粒度组合特征,可将其划分为河漫滩相沉积(200~105 cm)、浅湖相沉积(105~36 cm)和滨浅湖相沉积(36~0 cm)3个阶段。该湖粒度组分中<4 μm和4~64 μm颗粒主要反映了湖泊水动力的变化,受碎屑物来源和水动力条件的控制;而河漫滩相中>64 μm粗颗粒组分的峰值是风力作用的结果。河漫滩相及滨浅湖相的磁化率高值则指示了湖面较低,水动力较强,有较多的磁性矿物随粗颗粒入湖;浅湖相的磁化率低值则指示该时期湖面较高,水动力较弱,磁性矿物随入湖粗颗粒含量的减少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黄旗海湖泊沉积物磁化率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旗海H3剖面是14C测年8.0~2.0 ka BP高湖面时的粉砂质湖相沉积。对H3剖面的全样、77~20 um、20 um三个粒级的磁化率和Ti、Zr元素含量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作为气候环境代用指标,磁化率和Ti、Zr元素含量在20μm粒级样品中具有相同的指示意义。因此,在利用磁化率和地球化学元素作为气候环境代用指标时应当将样品分成不同粒级测试其含量变化,并从中寻找能够反映气候环境变化的真实信息。磁化率参数可以作为反映环境变化的代用指标,两者间有很好的相关关系,湖泊沉积中,高(低)磁化率指示干燥(湿润)的气候,较低(高)的湖面。黄旗海由磁化率反映的事件可以与北大西洋全新世突发气候事件对比,也可以和若尔盖高原泥炭记录的全新世气候事件对比,可能反映了内蒙古高原中南部、青藏高原和北大西洋地区气候变化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不同海拔区域生存策略存在显著差异,相关研究对于揭示人类对高原极端环境的适应进程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从不同视角和方法对青藏高原东北部生存策略进行了探讨,但对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海拔区域间的生存策略差异及其影响研究仍较薄弱,尤其以数理模型开展生存策略的研究尤为缺乏.本文运用迈阿密模型,估算得出区域气候生产潜力的分布状...  相似文献   

8.
关于青藏高原隆起对中国气候影响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华 《地理研究》1989,8(3):85-94
许多学者把高原隆起作为季风形成的必要条件,本文认为把在现代的位置上“削平”高原而模拟出的结果推广到早第三纪是不妥的。因为根据古地理和古地磁资料恢复的青藏高原早第三纪位置与现代有着巨大的差异。我们试图重建青藏高原隆起的动态模式,提出在早第三纪,中国已经存在古季风的初步认识,而青藏高原的隆起,只是使季风环流进一步加强,中国气候图式因高原隆起而趋于复杂化。  相似文献   

9.
海洋表层沉积物的磁学性质逐渐被证明是分析海洋沉积物物源的有效手段之一。选取海南岛周边海域39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进行了磁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岛周边海域表层沉积物的低频磁化率和频率磁化率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表现为高值区主要出现在海南岛以南海域,而海南岛以东和以西海域则呈现从岸向海逐渐降低的趋势。磁化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研究区海洋表层沉积物的磁化率主要由陆源碎屑物质贡献,因此可以认为沉积物低频磁化率和频率磁化率的空间分布特征能指示陆源输入的变化。利用多个环境磁学参数对采样点进行Q型聚类,并结合低频磁化率和频率磁化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采样点的地理位置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区域:海南岛以东水深超过100 m的海域(Ⅰ区)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其东北面的珠江水系,同时粤西沿岸河流携带来的物质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海南岛以东水深小于100 m和海南岛以南海域(Ⅱ区)沉积物可能主要来自于海南岛沿岸侵蚀搬运以及入海河流输入;北部湾北部海域(Ⅲ区)沉积物受琼州海峡和北部湾沿岸河流输入物质的共同影响;海南岛以西海域(Ⅳ区)沉积物受来自海南岛西南侧河流输入、沿岸侵蚀物和由南向北的洋流所携带的沉积物的共同影响。研究表明:低频磁化率和频率磁化率组合可有效指示近岸表层沉积物的物源变化。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湿地退化的气候背景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罗磊 《湿地科学》2005,3(3):190-199
根据对与青藏高原湿地退化有关的水分、温度和日照等气候背景条件变化趋势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结果,认为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是青藏高原湿地退化的重要原因,其中年度内降水不均匀性的增加、日照时数的延长以及气温与地温的升高对高原湿地水分丧失和退化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主要气象要素在中小尺度上时空分配状态的变化和局地气候特征的改变则可能是湿地退化的更直接的原因和动力.湿地水分平衡是研究湿地干涸和退化的关键环节,今后应该加强对高原湿地蒸散发过程和模式的研究才能真正阐明湿地退化的机理.人为因素在湿地退化的过程中起着加速器和倍增器的作用,保护和恢复青藏高原的湿地必须坚决减少和限制人为活动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影响中国西北及青藏高原沙尘天气变化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任余龙  王劲松 《中国沙漠》2009,29(4):734-743
利用1948—2006年的NCEP(2.5°×2.5°)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影响西北及青藏高原沙尘天气变化的动力、热力因子。结果表明:①200 hPa副热带西风急流是影响沙尘天气的动力因子,高层天气系统的季节性变化,导致了其位置及强弱的季节性变化,从而导致了高原南部扬沙、沙尘暴季节性南北移动;急流的动力结构使局地环流得以形成,局地环流的下沉支流使得高空动量下传,使地面风速增大,从而使扬沙和沙尘暴发生。②浮尘和扬沙、沙尘暴天气成因有所不同,地表温度等热力因素对浮尘天气有直接影响;而急流等动力因子则影响浮尘天气的频率,对发生范围影响较小;动力因子是扬沙、沙尘暴发生的直接原因;500 hPa锋生函数大值带的季节性南北移动也是扬沙、沙尘暴南北季节性变化的重要原因。③500 hPa水汽输送带的边缘是扬沙和沙尘暴容易发生的区域。④地表湿度是沙尘天气发生的一个因子,当地表较干时,沙尘天气发生频率增加,而当地表湿度增大时,沙尘天气发生的频率减小。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近30年气候变化趋势   总被引:209,自引:17,他引:192  
以1971~2000年青藏高原77个气象台站的观测数据 (最低、最高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风速和降水量) 为基础,应用1998年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模型,并根据我国实际状况对其辐射项进行修正,模拟了青藏高原1971~2000年的最大可能蒸散,并由Vyshotskii模型转换为干燥度,力求说明近30年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趋势,以及干湿状况的空间分布。应用线性回归法计算变化趋势,并用Mann-Kendall方法进行趋势检验。结果表明:青藏高原近30年气候变化的总体特征是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呈增加趋势,最大可能蒸散呈降低趋势,大多数地区的干湿状况有由干向湿发展的趋势。气候因子与地表干湿状况间并不是线性关系,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3.
李焱  巩杰  戴睿  靳甜甜 《地理科学》2022,42(5):761-771
研究基于MODIS-NDVI数据和气象数据,利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及残差分析等方法,分析了2000―2020年藏西南高原植被NDVI在不同时段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DVI的影响,结果表明:近20 a来藏西南高原植被NDVI呈增加趋势,不同时段植被NDVI增长速率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秋季>生长季>夏季>全年>春季>冬季;不同时段植被NDVI的分布格局虽存在差异,但高原东部植被覆盖度明显高于西部地区;高原大部分区域植被状态基本稳定,局部明显改善,部分区域有所退化;年际尺度上,气温和降水的增加导致植被NDVI升高,季节尺度上,春季、秋季和冬季气温升高导致植被NDVI升高,降水的增加导致植被NDVI下降,夏季和生长季气温升高导致植被NDVI下降,降水升高导致植被NDVI增加;人类活动对高原大部分区域呈正面影响,局部地区呈负面影响,集中分布在半农半牧和纯牧业县区。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东部样带农牧民生计的多样化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随着草地退化和药材资源减少,青藏高原东部农牧民的生计受到了严重影响.农牧民如何利用生计资产实现生计多样化是该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实地调查采用PRA法,结合调查结果调整了生计资产评估指标,从样带尺度定量分析了高原东部高山峡谷区、山原区和高原区农牧民的生计资产现状、生计多样化特点和今后的生计策略.结果表明:①生计多样化是农牧民普遍采用的生计策略.高山峡谷区农牧民生计多样化水平较高,从事二三产业较多,普遍寻求发展型生计.而随着海拔升高,农牧民的生计多样化水平降低,从事的生计活动类型减少,发展型生计的比例也降低;②海拔较低的高山峡谷区和山原区,生计资产总值高,而海拔越高的高原区,生计资产总值较低,主要反映在人力资产和自然资产上;③居民所拥有的生计资产与生计多样化水平高度正相关;④农牧民近期仍基于生计资产改善生计策略;⑤高山峡谷区和山原区农牧民寻求发展型生计为高原区牧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建议政府围绕生计多样化的制约因素进行投入,以提高牧民的能力,协助高原区牧民建立发展型生计.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西藏高原近40年来的逐月气象数据,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和非参数Mann-Kendall检验方法,对西藏高原日照时数、平均气温、小型蒸发皿蒸发量和降水量4个基本气象要素变化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揭示了近40年来西藏高原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结果表明:⑴日照时数是西北部长,东南部短,且东南部呈一定的下降趋势,西北部呈一定的上升趋势;⑵年平均气温以0℃和5℃为界划分为3个区,研究区全年总体表现出升温趋势,藏西地区的气温变化趋势大于藏东地区;⑶蒸发量年变化很大,研究区整体呈下降趋势,空间上表现为从西部向东部逐渐减少的趋势,其中仅西部和东南部小部分地区呈现出上升趋势,其余地区都为下降趋势;⑷降水趋势变率空间分布上的基本规律是:其大小由东往西逐渐减小,藏中和藏东为上升趋势,藏西为下降趋势.另外,4个要素各月与各季节的变化趋势与年变化趋势间表现出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1981-2010年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实际蒸散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rom 1981 to 2010,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evapotranspiration of the alpine ecosystem and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of effects in the Tibetan Plateau(TP) were studied based on the Lund-Potsdam-Jena dynamic vegetation model and data from 80 meteorological stations.Changes in actual evapotranspiration(AET) and water balance in TP were analyzed.Over the last 30 years,climate change in TP was characterized b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emperature,slightly increased precipitation,and decreased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PET),which was significant before 2000.AET exhibited increasing trends in most parts of TP.The difference between precipitation and AET decreased in the southeastern plateau and increased in the northwestern plateau.A decrease in atmospheric water demand will lead to a decreased trend in AET.However,AET in most regions increased because of increased precipitation.Increased precipitation was observed in 86% of the areas with increased AET,whereas decreased precipitation was observed in 73% of the areas with decreased AET.  相似文献   

17.
Quantif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rought severity index and climate factors is crucial for predicting drought risk in situations characterized by climate change. However, variations in drought risk are not readily discernible under conditions of climate change, and this is particularly the case on the Tibetan Plateau.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annual drought severity index (DSI) and 14 climate factors (including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humidity, wind speed, and hours of sunshine factor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from 2000 to 2011. Spatial average DSI increased with precipitation and minimum relative humidity, while it decreased as the hours of sunshine increas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SI and climate factors varied with vegetation types. In alpine meadows, the correlation of the spatial DSI average with the percentage of sunshine and hours of sunshine (P<0.001) was higher compared to that in alpine steppes (P<0.05). Similarly, average vapor pressure and minimum relative humidity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spatial DSI in alpine meadows, but had insignificant effects in alpine steppes. The magnitude of DSI change correlated negatively with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vapor pressure, and positively with wind speed and sunshine. This demonstrates tha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rought and climate change on the Tibetan Plateau is dependent on the type of ecosystem.  相似文献   

18.
粒度和磁化率记录的毛乌素沙地东缘全新世气候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毛乌素沙地东缘大柳塔剖面地层沉积物粒度及磁化率特征的分析,结合光释光测年结果,探讨了毛乌素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结果表明:(1)剖面沉积物粒度组成以中砂、粗砂为主,古土壤中黏粒组分含量高(3.32%),风成砂中几乎不含黏粒组分(0.01%),粒度参数的平均粒径M_z和分选系数σ也表现为古土壤高值、风成砂低值;(2)磁化率在全剖面呈有规律的变化,低频、高频磁化率在古土壤中呈高值,湖沼相、弱成壤次之,风成砂最小;低频磁化率χlf与黏粒(<2μm)含量、平均粒径M_z呈显著正相关,垂向剖面上变化规律一致,指示了相似的气候环境意义;(3)毛乌素沙地在10.39 ka BP附近存在明显的3次冷干-暖湿气候波动; 10.39~9.34 ka BP,气候冷干,风沙活动盛行; 9.34~8.68 ka BP,冬季风衰退,夏季风增强,成壤作用强烈; 8.68~8.29 ka BP,气候寒冷干燥; 8.29~2.72 ka BP,气候整体温暖湿润,在6.55~3.80 ka BP达到鼎盛后转向冷干; 2.72~1.34 ka BP,冬季风占主导,沙丘活化,沙漠扩张; 1.34 ka BP至今,逐渐接近现代气候。毛乌素沙地的全新世气候变化是东亚冬、夏季风此消彼长作用下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中东部植被覆盖对水热条件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植被覆盖的变化常是自然因子和人类活动的综合作用,分析植被对水热条件的响应关系有助于认识人类活动在地表植被变化中的作用程度。本文旨在结合1982~2000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NOAA卫星的AVHRR 植被指数(8km),对气象站点分布相对密集的青藏高原中东部的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空间变化同水热条件的响应关系进行分析。通过水热有关指标的趋势面模拟、植被类型比较和样带分析,表明:在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水热条件组合较好(如常绿针叶林)或较差(如荒漠半荒漠)的区域,多年平均的NDVI旬值同水热条件的相关性不强;而范围广阔的水热条件组合中等区域(如高山草甸/草原)同水热条件相关性很高;青藏高原周边区域植被对水热条件相对不敏感,而高原主体部分植被覆盖同水热的相关性则很高(0.75以上);此外,海拔对热量条件影响很大,进而影响植被覆盖。  相似文献   

20.
念青唐古拉山南坡气温分布及其垂直梯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架设在念青唐古拉山南坡9个海拔高度(4 300~5 500 m)的自动气象站1 a(2006年8月1日至2007年7月31日)的实测数据,对山坡1.5 m高度的近地面气温随海拔梯度和时间的分布进行了分析。表明念青南坡4 300~4 950 m冷季(10~4月)存在逆温。利用高山各观测高度的温度与当雄气象站气温具有良好相关,推算出多年平均情况下念青唐古拉山南坡各观测高度的年平均气温和各月平均气温。并由此推测念青唐古拉山南坡海拔5 100 m以上存在高山多年冻土,此多年冻土下界高度比《中国冻土》指出的高度高约200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