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叙述了1.56m望远镜CCD照相机的象素格值测定结果和1.56m望远镜FWHM测定情况。结果表明,1.56m望远镜的Series 200 CCD照相机1pixel=0″.0002,而1.56m望远镜的FWHM值在1″.1-1″.9之间,在国际上是属于较好的一架望远镜。  相似文献   

2.
本文给出了测定SBG照相机的焦距畸变系数和光心位置的一种方法。由此得出 SBG的焦距F=777.34mm,畸变系数C=-1.48×10~(-)6mm;并给出SBG照相资料处理中计算光心位置的参数及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刊载了北天空三个区域(KNO10,NKO27,KNO148)的恒星相对于河外星系的自行(表4)。使用的资料由佘山40厘米赤道仪摄取(见表1)。归算方案见方程(1)。归算中,剔除了大自行的定标星,同时对得系和底片对采用加权法处理。最后结果:在x和y方向,星系平均“自行”的标准差分别为±0″.0017/年和±0″.0015/年;待测星的绝对自行的标准差为±0″.0021/年和±0″.0019/年;AGK3星表星的绝对自行的标准差为±0″.0035/年和±0″.0039/年(见表3)。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口径为1000,主焦比为3,卡氏焦比为8的实例,对四种主要的卡氏系统:1.类R-C、2.R-C、3.抛物面主镜和4.球面主镜的卡氏系统,研究和设计了四种不同的非球面板改正器。对类R-C、R-C和抛物面主镜的卡氏系统,视场直径取为1°.5,在4047—4861波段附近,像的最大弥散小于0″.2。在3650—10140的波段范围,各色光叠加在一起的最大弥散约为0″.5。对于球面主镜的卡氏系统,视场直径取为40′,相应的像斑为0″.8和1″.1。以上这些系统,当取去改正器后,都有一个消球差的焦点。对于其它焦比值的卡氏系统,这些研究和结果,仍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1.56米天望远镜已于1989年上海天台的佘山工作站投入使用,经校正,瓣极轴指向偏离北极为:0″.±4″.48(在方位上)和0″.±2″.21(在高度上)。望远镜的跟踪误差也被测定:在天顶附近30分钟内所作的128次观测得到的望远镜跟踪的均方根误差为±0″.36。结果表明,1.56米望远镜的恒动跟踪十分优良。  相似文献   

6.
利用全球卫星激光测距服务系统(ILRS,International Laser Ranging Service)标准点资料对Ajisai卫星进行精密定轨,残差均方根(RMS)优于3 cm,得到该星的精密轨道.进而对长春站40 cm空间碎片光电望远镜获得的Ajisai卫星的天文定位资料进行精度分析,外符合精度约3″左右.单独利用天文定位数据进行轨道改进,内符合精度优于3″.改进轨道的x、y、z坐标3分量在观测数据覆盖范围内的精度在100 m之内.同样地对Jason-1卫星作数据分析,结果和Ajisai卫星精度相当.分析各个弧段的精度变化,发现定标星个数减少,会导致天文定位精度下降.据此提出可以把最少定标星比例作为评定数据质量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在天文底片数字化工作中,利用高端商用扫描仪可能是一条简单而有效的途径.针对1988年云南天文台1m RCC(Ritchey Chretien Coude)望远镜拍摄的6张土星卫星天文底片,探讨了利用Epson公司10000XL商用扫描仪的底片数字化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基于底片数字化图像和UCAC2(The Second US Naval Observatory CCD Astrograph Catalog)参考星表,重新测量土星卫星的位置.通过与IMCCE(Institut de Mecanique Celeste et de Calcul des Ephemerides)提供的土卫历表位置比较表明,土星卫星的定位结果在赤经和赤纬方向上的残差均值分别为0.056″和0.009″,在赤经和赤纬方向上残差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106″和0.089″.  相似文献   

8.
本利用较长时间段的两期照相观测资料,对60颗射电星进行坐标系统和参考星表的系统统一后,求得它们在FK5系统部自行,这些射电星的平均自行精度在赤经和赤纬方向上分别为±0″.0043/yr和±0″.0042/yr,比原来SAO星表的自行精度±0″.0119/yr和±0″.0113yr高2.7倍左右。  相似文献   

9.
本文估算了下列一些误差:测量(夜晚)可几误差:±0″.062;利用蔡司坐标量度仪测量底片的一次瞄准可几误差:m_x=±1.3μ,m_y=±2.0μ;小行星定位的可几误差:dX=±0″.129,dY=±0″.122.  相似文献   

10.
在云南天文台SBG人造卫星照相机底片移动器上,加装了一套莫尔条纹光栅位移测量装置,作为底片位移传感器,用微计算机采集位移量并进行处理,从而提高了SBG的计时精度。本文介绍了该装置的原理、结构设计和调整安装,并报导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云南天文台天体力学研究室是从昆明天文站人造卫星观测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有科技人员30名,按常规观测设立了四个观测组,并以它为基础根据课题需要组成课题组(见附录一),拥有光学目视、照像、激光测距,无线电多卜勒测速等一套比较完整的人造卫星观测手段。主要的设备是: 天文大地测量自动照像机(SBG)一台,其施密特系统主镜口径530mm,四轴数控跟踪。跟踪拍摄卫星的极限星等为11等。  相似文献   

12.
该监视器采用通光口径目前为3.2cm的Daystar Hα滤光器,备有光刻缝。其结构紧凑合理,安装位置适中。 应用表明,它既能目视监视日面活动状况,又能与多波段太阳光谱观测同步对日面活动对象作空间定位照像;在中等天气条件下,Hα单色像照像资料的空间分辨率为2″.3,可分辨的日面细节平均为1″.2。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试验观测的过程,给出了归算的程序,得到用CCD测定河外星系相对于两颗定标星位置的单次测定精度是±0″.050,中误差是±0″.022,外部符合是±0″.044。从而证明用CCD测量技术,并采用“底片重迭法”,通过两颗定标星来精确测定河外星系的相对位置是可行的。可望以相隔10年左右的两个历元的观测测定出岁差常数改正值。  相似文献   

14.
我们用两种方法重新分析了光电等高仪(Ⅰ型)观测结果的光谱型差,从B型到M型两个方法所给出的结果分别为0″.15和0″.19。后者为将每颗星的残差化至平均组后的统计结果,它与本文所得的理论计算值0″.21符合得更好。同时,还研究了Danjon等高仪的光谱型差,其理论计算值与多架仪器的实测结果平均值相符合。  相似文献   

15.
对云南天文台1.2米地平式望远镜的轴系给出了精密检测的结果。分离出其中的系统差,找到各项系统差对应的机理。分离系统差后轴系的随机晃动量,竖轴为0″.08,水平轴小于0″.16。  相似文献   

16.
本利用1970年1月至1987年12月的全球激光测月资料,确定了月球平黄径的长期加速度·/n的值为-25″.4±0″.1/cy^2。这一结果和用其它方法求得的·/n值符合得很好。利用激光测月解算·/n的内符精度随所用资料的时间跨度的增加而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SBG人造卫星照相机新计时系统中应用微型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和实时处理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SBG照相机在人造卫星跟踪照相观测中的成象特点,给出底片归算的插值方法和全部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9.
1.本文根据1955—1960年六年期间苏、美、日、意的五个国际纬度站78021个纬度观测值所综合的993个组均值,用连锁法推算现用各星组的赤纬改正量.然后加入津站1959—1961年的观测,用六站86211个纬度观测所综合的1101个组均值,重新再推算一次.各种结果见表7.同组各值几乎完全一致,最大仅相差0″.002.2.将用连锁法得值Δδ_3~(1))和用解方程法得值Δδ_4~(2))及用子午环所测的Δδ_1~(3))进行比较,得表5和图2、3、4.知每星组赤纬改正量因方法不同而大异.次法得值总较首法为大,几为一常数,平均+0″.128;后法得值夏大,平均较首法大0″.285,较次法大0″.156.这些差异,将对各站的平纬带来同样巨大的影响,应予以应有的注意.3.考究组间差在“晚—子夜”和“子夜—晨”情况下的差值,有如表2B 及图1的末图所示的“夜中差”,在连锁法的结果中并无赤纬改正量的年间差表现(结果见表3B).  相似文献   

20.
由1935.0—1941.0年的五个纬度台站:水泽、基塔布、卡尔洛福特、盖切尔斯堡和乌基阿的纬度观测资料,得到1)星表的系统误差将在纬度变化中引入虚假成分和影响纬度变化中的周年和半年周期成分;2)用新的星表系统重新推算纬度变化,求得张德勒周期平均为414日,振幅为0″.074;周年周期平均为362日,振幅为0″.140;3)在分析纬度观测结果时受到对各台站不一样的地方性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