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多时相航空及航天遥感资料对连云港地区海岸线和河口外航道动态分析,并进行沿岸流运移规律研究,划分了该区岸线的三种类型,确定了河口外航道普遍向左偏移的演变规律。认为沿岸泥沙流具有自东南废河口向西牝连云港地区运移的趋势。在港区范围内,来自北侧海州湾的泥沙流绕过东西连岛北侧至东端折返海峡,形成绕岛的顺时针环流。现已在连岛西端兴建的西海堤工程,将破坏现有流场,阻断现行泥沙流,使之在港池内消能落淤,对港口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概况江苏省盐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盐场海堤全长为166km,分布在连云港、盐城两市及所辖赣榆、灌云、响水、滨海、射阳等五县境内。海堤北自赣榆县沙河口,南至射阳县新洋河口,保护着盐场和周边乡镇200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纳入江苏省江海堤防达标建设规划的为131km,侵蚀性海堤长度为116km。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对侵蚀性海堤进行治理。1998年以前已经在台南、徐圩、灌西和新滩等盐场修筑了大量的防护工程,但由于建设标准低,尤其是近年来台风的频繁袭击,原有的防护工程已不能抵御海潮、台风侵袭。1998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将江苏盐场的海…  相似文献   

3.
佘小建  徐啸 《台湾海峡》2012,31(4):571-577
通过潮汐水流和悬沙淤积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厦门高集海堤开口改造工程潮流泥沙问题,研究表明,高集海堤开口后,东、西海域两股水流的汇流区和分流区在高集海堤附近,东海域涨潮流速有所增大,落潮流速有所减小,西海域则相反;随着开口宽度增大,流速变幅增大,开口大于800 m后流速变幅趋缓;海堤开口后净输水方向为自东海域向西海域,有利于厦门湾内水体与外海的交换;高集海堤开口对东渡港区泥沙淤积影响不大.综合分析认为高集海堤开口宽度800~1 000 m较为合适,开口800 m时大潮条件下1d的净输水量约0.91×108m3,东渡北港区港池年平均回淤强度增大0.18 m/a左右,航道淤强增大0.05 m/a左右.  相似文献   

4.
海堤护岸是抵御和减轻风暴潮灾害的根本措施,是从根本上消除风暴潮对沿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威胁的最有效措施之一。黄河三角洲沿海滩涂广阔平坦,多为沙质和淤泥质,沟壑交错,海堤护岸的建设量大面广,所以对区域内海堤护岸的建设方案进行比较优化,更显得十分必要。文章通过具体的工程案例,阐述了建于黄河三角洲滩涂区的海堤护岸结构方案的比选与优化步骤与方法,这无疑对建于滨海滩涂区的海堤护岸的方案优化具有直接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盐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盐场海堤全长为166lkm,分布在连云港、盐城两市及所辖赣榆、灌云、响水、滨海、射阳等五县境内。海堤北自赣榆县沙河口,南至射阳县新洋河口,保护着盐场和周边乡镇200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纳入江苏省江海堤防  相似文献   

6.
随着厦门高集海堤打开及东西海域清淤工程实施,厦门海域边界条件和水动力环境均发生了较大变化.根据最新边界条件、地形条件和水文泥沙条件,通过数学模型研究打开马銮湾对厦门东西海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潮条件下,高集海堤打开后,高集海堤处产生自西向东的净潮量为3 930亿m3,西海域的水体交换能力显著增强;进一步打开马銮湾后,增加的涨、落潮总潮量平均4 560亿m3,增加的潮量分别通过鼓浪屿断面和五通断面进出西海域和同安湾,分配比例接近1∶1.马銮湾开口可以增加东西海域水体交换能力,但东西海域水质是否改善取决于马銮湾水质情况.  相似文献   

7.
连云港西大堤工程后港区自然环境变化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连云港西大堤工程建设前后水文、泥沙和地形等自然环境现场调查资料的比较,对连云港由海峡地形变化成海湾地形以后,港内水域自然环境发生的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分析结果不仅为连云港深水港的扩建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亦为淤泥质海岸港口工程大规模人工改造后的自然环境研究提供了实例。  相似文献   

8.
黄河三角洲桩西至黄河海港海域冲淤演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目前胜利油田海堤防护工程有27.7km的临海海堤存在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根据历史资料分析、数值模拟以及实测资料推算,研究了黄河三角洲地区桩西至黄河海港海域25a,50a一遇波流共同作用下冲淤变化,得出研究区海域冲淤演化特征。为该海岸段海岸防护工程加固方案的设计、施工以及工程的灾害预测,提供了可借鉴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连云港西大堤工程后人工海湾内回淤强度的测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华 《海洋工程》2000,18(1):70-74
本文重点研究了连云港西大堤工程后人工海湾内的回淤状况,得出以下结论:西大堤的封堵使人工海湾内的水动力和泥沙运动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但这只是工程后的局部调整,不会造成严重的淤积。由于湾内泥沙供应量的减少,连云港仍将维持冲淤相对平衡的状态。并且,本文以实测资料为依据,对两类主要的回淤预报公式进行了分析评价,证明了这两类公式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叶舟 《海洋工程》2021,39(3):127-134
海堤工程是防御风暴潮侵袭、减轻海洋灾害的重要工程措施。海洋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不断发展,特别是海洋环境、海岸动力学和海岸地貌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海洋水文等资料不断积累和工程实践经验的日益丰富,为我国推进海堤抵御风暴潮灾害等安全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分析历史监测数据研究了浙江海岸滩地高程、年最高潮位、风浪、台风暴潮、海平面上升等海洋环境因子的变化趋势,与浙江省技术规范比较表明,近几十年来这些因子变化幅度不断加大,这种变化趋势说明受海洋环境影响,海堤安全面临挑成。  相似文献   

11.
胜利油田孤东海堤保滩促淤工程二维潮流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胜利油田孤东海堤保滩促淤工程为实例,采用二维潮流数值模拟方法,利用实测流速资料对该海区进行潮流计算,对所提出的不同工程方案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促淤效果,在此基础上给出工程方案的推荐结论。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规范体系中,关于堤防工程安全标准的确定,主要根据工程级别确定设计重现期,从而选定工程设计参数。文中提出了依据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海堤安全风险等级方法。首先,通过对海堤灾害进行风险识别和分析,将洪水灾害和海堤结构自身安全失效作为海堤灾害两种主要形式,建立了海堤灾害故障树。然后,将水文动力条件作为随机变量,从频率分布角度定量计算海堤洪水灾害风险程度和结构安全失效风险,提出了海堤安全风险评价方法。最后,依据规范中关于海堤等级和重现期标准的规定,结合海堤洪灾安全风险和结构自身安全风险的评价结果,确定海堤安全风险等级。文中提出的海堤安全评价技术依据海堤风险定量计算结果,从海堤现状条件满足其设计功能目标有效程度,判定海堤安全等级的级别,是一种相对较新且更科学的方法。该海堤安全风险评估技术为海堤管理和建设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3.
海堤溃堤的主要原因是海堤根部被淘空所造成的海堤基础不稳固.溃堤主要发生在风暴潮期间.水深测量是发现海堤被淘空的较为可靠的方法和手段.介绍了黄河三角洲海堤淘空的监测方法和工程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黄河三角洲莱州湾西岸防潮工程海堤断面为工程实例,结合当地的水位及波浪参数,利用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得出了护面块体稳定的极限条件及不同堤坝型式下海堤的冲淤状况,从而验证了海堤护面块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新亚欧大陆桥东起连云港,西至鹿特丹,全长10800千米,它以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及欧洲铁路为陆上桥梁,横贯亚欧大陆,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根本改善了亚欧内陆国家和地区交通运输条件,使我国和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使连云港这一东方桥头堡在全国沿海港口中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也使其发展需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一背景下,通过对连云港与新亚欧大陆桥西桥头堡鹿特丹的深入比较研究,找出两者相似性和差异性,汲取后者成功发展的经验,并根据自身特点扬长避短,已成为连云港国际性港口城市建设的迫切需要。一、鹿特丹—连云港发展现状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连云港港区二维潮流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在连云港整体物理模型试验的基础上,按照潮波能谱模式进行全港区二维潮流计算。本模式在空间上采用有限元法求解能谱控制方程中的水位,进而求得各分潮的水位和流速值。通过叠加求得任意时刻的水位、流速的瞬时值。该方法简捷、有效,适应性强。通过连云港西大堤工程的兴建与不建两种情况的计算,所得结果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该方法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7.
旨在提高模拟海域潮流计算的分辨率,着重研究在计算垵中存在宽度小于一个网格步长的防波堤、狭长岛屿以及小于一个网格步长的港口口门、防波堤开口等特殊地形的数值处理方法。以连云港西大堤工程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在所建潮流场的基础上,本文采用ADI法格式对连云港西大堤建成后的水质变化、排放量的改变及污染物入海源强削减量进行预测,从而为连云港海域的功能区划提供定量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充分发挥海堤的防灾减灾和生态服务功能,促进我国海岸带生态防护,文章概述国际海岸带生态防护的理念、案例、特点和效果,基于我国生态海堤建设研究和实践,提出启示和展望。研究结果表明:荷兰等国家通过生态缓冲和堤防后退等手段开展海岸带生态防护,在减缓海岸侵蚀的同时提升生态服务功能;我国相继开展生态海堤建设研究和实践,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局限性,亟须借鉴先进经验,结合我国海岸带生态环境特点,针对新建海堤和已修建海堤,分别提高生态化水平;未来我国生态海堤建设将进一步完善理论体系、改进工程技术、建立调查数据库以及促进工程规范化和系统化。  相似文献   

20.
海堤是沿海地区抵御潮水、防御台风的重要基础设施,海堤变形监测对于维护海堤安全至关重要。随着技术的进步,海堤变形监测技术在自动化、精细化及实时化的方向上,还有发展的空间,本文针对目前海堤变形监测技术手段,从空间、地面和水下三个方面入手,简述各技术手段的特性及其在海堤监测中的应用,客观分析各技术手段的特点、优势和不足;在对海堤监测技术手段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空间、地面和水下一体化的海堤变形监测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