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邵济安  杨蔚 《地质学报》2011,85(3):379-382
本文针对"辽宁北票兴隆沟火山岩的野外产状、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一文对笔者的质疑,阐述了对北票下侏罗统兴隆沟组开展地质调查的经过.结合质疑的问题,从野外地质观察和同位素年代学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并且根据新获得的火山岩202Ma的Ar-Ar年龄,重申辽西北票兴隆沟组的时代属于早侏罗世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辽西中生代土城组、张家口组、义县组地层特征、化石组合。通过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并在宁城道虎沟地区的张家口组沉积层中采到的化石组合和同位素年龄多数反映时代为晚侏罗纪;义县组生物化石组合和同位素年龄反映时代为早白垩纪。故将侏罗纪与白垩纪界线置于张家口组与义县组之间,同国际年表年代界限(145.5 Ma)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高林志  王屹石  张恒 《地质通报》2018,37(7):1186-1192
在全国地层委员会组织的滦平盆地中生代地层野外考察中,采集了大北沟组凝灰岩样品,其锆石年龄测定结果引发对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的思考。冀北滦平地区陆相侏罗系—白垩系发育,各类陆相生物化石极丰富,地层产出大量火山凝灰岩层,是通过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同位素测年和磁性年代地层综合研究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的理想地区。根据生物地层研究,冀北滦平盆地侏罗系/白垩系界线附近的地层为大北沟组和大店子组。根据冀北—辽西地区同位素测年数据,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年龄倾向于130Ma。获得榆树下标准剖面大北沟组顶部凝灰岩(斑脱岩)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129.9±1.1Ma。  相似文献   

4.
赣中南地区晚元古代变质地层中的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赣中南地区晚元古代之潭头群、杨家桥群,一直缺乏同位素年龄数据资料。笔者在兴国地区进行1:5万区域地质调查时,发现该套地层中含多层(套)认石英角斑岩,经对其所含锆石进行U-Pb法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1132Ma、993Ma、723Ma3组同位素年龄资料,为赣中南地区之晚元古代地层时代的进一步确定提供了确切年龄数据。  相似文献   

5.
羌塘西北部松西地区康托组火山岩年龄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羌塘西北部松西地区沿断陷盆地发育一套中性-酸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主要岩性包括安山岩和英安岩,是青藏高原隆升阶段在藏北地区伸展拉张作用的产物。安山岩^40Ar-^39Ar同位素年龄为36.42±0.93Ma。结合区域资料认为松西地区火山活动时代为古近纪始新世晚期一渐新世早期。火山岩年龄的确定不但制约了新生代沉积地层的年代,同时也为藏北地区陆内拉张时代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巴音戈壁盆地苏红图组时代归属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根据玄武岩钾-氩同位素年龄,从盆地沉积演化和充填特征等方面讨论了巴音戈壁盆地苏红图组的构成特点,认为苏红图组沉积贯穿于早白垩世湖盆地演化的全过程,但盆地内苏红图组的形成具有不等时性。盆地西部苏红图组形成较早,为代表盆地形成之初的一套地层岩性组合,其中玄武岩夹层的钾-氩同位素年龄为141~146Ma,归属早白垩世早期;盆地东部苏红图组形成较晚,为代表盆地萎缩阶段的一套地层岩性组合,其中玄武岩夹层的钾-氩同位素年龄为108~109Ma,时代归属早白垩世中晚期。盆地内中生代火山活动具有自西向东的发生过程。苏红图组时间跨度达30Ma以上,远远超出通常一个地层组的时间间隔,建议对其拆分。  相似文献   

7.
王东方 《地球化学》1983,(4):426-430
白垩纪是我国中生代以来主要变动时期之一。除塔里木西缘及其西南、藏北湖区和以南有海相白垩系分布外,其余广大疆域内都分布着各种类型的陆相白垩系。白垩纪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两侧及频临太平洋的东部沿海。后者研究程度较高,生物地层资料丰富,地层比较齐全,对比甚远,对全国同时期地层影响较大。因此陆相侏罗-白垩系界限同位素年龄的测定和确定,自然应以这些地区为基础。例如,燕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藏北祖尔肯乌拉山地区大面积分布的新生代火山岩的^40Ar-^39Ar同位素测年结果分析表明,火山岩^40Ar-^39Ar同位素年龄介于45Ma~39Ma之间,集中于40Ma左右,属始新世。火山岩^40Ar-^39Ar同位素年龄的精确限定,不仅为该区生物化石缺乏的新生代陆相红层沉积时代上限提供了同位素年代学依据,而且为藏北EMⅡ型富集地幔形成时限提供了同位素年代学的约束。  相似文献   

9.
冀北-辽西地区侏罗纪土城子组的时代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城子组的时代归属存有分歧.目前主要有5种观点:①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早期;②晚侏罗世早期;③晚侏罗世;④晚侏罗世-早白垩世;⑤早白垩世.根据侏罗纪年代地层学的研究现状,综合生物地层、磁性地层及同位素年代学的资料,认为土城子组的时代应为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早期(Callovian-Oxfordian).土城子组的同位素年龄在147~136 Ma之间.  相似文献   

10.
五台群长期被多数学者作为新太古代地层,自下而上分为石咀亚群、台怀亚群和高凡亚群,但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给出了一些古元古代年龄,致使五台群形成时代及地层划分对比方案悬而未决.全面收集了五台群已有同位素年龄数据,仅锆石U-Pb谐和年龄数据就有800多组.数据显示,高凡亚群包括洪寺组和羊蹄沟组,沉积时间不早于2331±38 Ma...  相似文献   

11.
刘淼  张渝金  孙守亮  陈井胜  李斌  杨帆  张涛  汪岩  吴振 《地球科学》2019,44(10):3393-3408
金羊盆地内的北票组是辽西地区重要的含煤及生烃潜力层,确定其时代和古气候环境对进一步研究北票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坤头营子地区北票组剖面中采集到20件孢粉样品进行孢粉学研究,并对侵入北票组的花岗斑岩及该组地层下部的兴隆沟组安山岩进行了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系统的分析、鉴定和研究表明:北票组自下而上可划分为3个孢粉组合,下部以Monosulcites-Chasmatosporites-Polycingulatisporites为代表,中部以Protopinus-Paleoconiferus-Alisporites为代表,上部以Monosulcites-Protopinus-Paleoconiferus为代表.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结果分别为172.6 Ma和189 Ma.最终确定北票组的形成时代为早侏罗世中、晚期,自下而上反映了从半湿润的北亚热带气候向湿润的温带气候转变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再论兴隆沟组火山岩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济安  路凤香 《岩石学报》2008,24(6):1313-1322
本文通过对辽西北票地区兴隆沟组安山质火山岩的组分和岩相学研究,发现作为捕虏晶的斜方辉石存在反环带和韵律环带.根据具反环带结构的斜方辉石的微量元素丰度研究,提出兴隆沟组火山岩是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而非下地壳拆沉作用的产物.对比华北克拉通北缘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的单斜辉石,推测辉石有可能来源于早中生代下地壳的堆晶岩.  相似文献   

13.
近30年来, 燕河营盆地中生代沉积地层一直以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或地质志所厘定的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为基准。经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 从层位、岩性组合、层序、年代及生物组合等方面对该套地层进行了系统研究, 认为该地层与区域上九佛堂组与义县组指状交互关系不符, 而岩石组合和沉积旋回也与区域上九佛堂组难以对比。采集的叶肢介化石属于Yanjiestheria-Orthestheria属组合, 其壳饰特征在叶肢介演化史上属进步类型, 被认为指示早白垩世的时代。本文将义县组之上的这套河湖相沉积地层时代划归早白垩世晚期, 并依据岩性组合和沉积层序等特征将其对比为南天门组。  相似文献   

14.
江南造山带东北段歙县岩群和昱岭关群是皖南地区重要的前寒武纪地层单元。本文对皖南地区歙县岩群昌前岩组和昱岭关群井潭组凝灰岩样品中的锆石进行了测年研究,获得昌前岩组凝灰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852±6 Ma和840±11 Ma,井潭组凝灰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809±10 Ma,为皖南地区新元古代地层格架的建立和地层的对比增添了可靠的年代学依据。根据最新获得的锆石U-Pb年龄数据,确定歙县岩群的时代与江南造山带区域范围内梵净山群、四堡群、冷家溪群、双桥山群以及溪口岩群相当,其上覆的昱岭关群与下江群、丹洲群、板溪群、马涧桥组、登山群以及上墅组等地层单元可以对比。  相似文献   

15.
新疆觉罗塔格小热泉子组火山岩的时代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伟峰  王宗秀  李海龙  鄢犀利 《岩石学报》2011,27(12):3615-3626
新疆东天山觉罗塔格地区广泛分布着石炭系-二叠系火山岩-沉积岩地层,小热泉子组是其中的一套以火山岩为主的地层.前人依据与之接触的底坎尔组中的中石炭世化石,将小热泉子组划为早石炭世.对觉罗塔格南部的小热泉子铜矿的研究,不同学者得出了差别较大的同位素年龄,而北部的小热泉子组目前还没有同位素年龄报道.我们对北部的底坎尔和干沟两地的小热泉子组火山岩进行了锆石SHRIMP测年,得到了271~275 Ma的年龄.这些测年数据与近几年其他学者的数据一致,表明早二叠世的岩浆活动比原来认为的更广,小热泉子组的时代应该属于早二叠世,其他地层单元的时代及其先后关系也需要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6.
根据最新的地质调查成果,按岩石地层单位的命名原则,对江西信丰大塘盆地上白垩统进行了重新划分,建立了盆地相应的岩石地层单位。本文阐述该地层序列中段长岗群及其横坑里组、窑前组、新仓下组的建群、建组理由,描述其正层型剖面及含义特征,并对其时代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西准噶尔包古图地区地层火山岩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1,他引:13  
包古图地区位于西准噶尔东南部,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石炭系太勒古拉组、包古图组和希贝库拉斯组,为一套巨厚的半深海相-大陆坡相火山-火山碎屑沉积建造。这套地层的时代归属和地层层序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本文报导了包古图地区实测地层剖面,并从太勒古拉组玄武岩和包古图组及希贝库拉斯组凝灰岩中分别选出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57.5±5.4Ma、332.1±3.0Ma和336.3±2.5Ma。由此确定这套地层属于早石炭世的杜内阶到维宪阶,由下到上依次为太勒古拉组、包古图组和希贝库拉斯组。  相似文献   

18.
自西藏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创建康托组以来,康托组岩石地层单位广泛应用于羌塘地区,普遍认为其时代为新近纪。笔者于丁固—加措地区的康托组地层中采获古近纪轮藻化石Obtusocharasp.,O.lanpingensis,Gyrogonaqinajiangica和部分孢粉化石,并在康托组底部安山岩中获K-Ar年龄65.1~66.5Ma。上述轮藻组合与同位素年龄指示的地层时代为古新世—始新世,据此将测区康托组的时代确定为古近纪。由于测区康托组之上被唢纳湖组或鱼鳞山组角度不整合覆盖,因此康托组时代的确定不仅进一步完善了测区新生代地层系统,还指示测区在康托组与唢纳湖组或鱼鳞山组之间发生了一次强烈的构造运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四川洪雅联合向斜原白垩系灌口组地层中新发现了古近系芦山组地层,并详细描述了洪雅联合地区芦山组实测地层剖面。结合前人研究资料讨论了川西地区芦山组的空间分布、岩性组合特征及沉积环境。根据化石组合及分布规律,在芦山组地层中划分出一个介形虫组合带(Pinnocypris-Limnocythere-Ilyocypris组合带)和两个轮藻组合带(Gyrogona qianjiangic-Obtusochara jianglingensi组合带及Maedlerisphaera chinensis-Obtasochara brevicylindrica组合带),据此推断川西地区芦山组的地质时代为晚始新世-中渐新世。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西藏班公错-怒江结合带中段南缘嘎色地区的一套缺少化石依据的地层中,发现有孔虫Mesorbitolinasp.等化石,地层时代确定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层位应归属沙木罗组上部。该套地层地质时代的确定,对研究沙木罗组的沉积相,重塑古地理环境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