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种GPS整周模糊度单历元解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仅利用单历元的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整周模糊度解算,观测方程秩亏,给单历元模糊度解算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单历元确定GPS整周模糊度的方法.利用单历元测码伪距观测值和双频载波相位观测值组成双差观测方程,根据方差矩阵对宽巷模糊度进行分组,采用基于LABMDA方法的逐步解算方法来确定双差相位观测值的宽巷模糊度.确定宽...  相似文献   

2.
GPS动态单历元定位中,高精度定位的关键是整周模糊度的正确解算。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利用载波相位双差模型、载波相位联合伪距、宽巷载波联合宽巷伪距、融合轨道轨迹约束条件4种不同的方法解算分析模糊度的浮点解,并用LAMBDA法对模糊度浮点解进行固定,然后以LGO软件的解算结果作为真值,对比分析几种不同方法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解算模糊度的方法不同,模糊度浮点解的精度、分解速度和成功率均不同,宽巷组合的模糊度解算成功率整体高于载波相位联合伪距的解算成功率,而在宽巷组合的基础上增加轨迹作为约束条件后,其模糊度解算成功率进一步得到提高。融合轨道轨迹约束的模糊度分解方法得益于信息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快模糊度分解的速度。  相似文献   

3.
单历元GPS变形监测快速解算关键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福阳  王庆  余学祥  刘辉 《测绘通报》2008,(3):15-17,21
GPS单历元似单差法可以快速地获得变形信息,而模糊度的确定是一个关键问题,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解算变形信息结果的准确性。首先介绍GPS单历元似单差法解算变形信息的算法,然后根据变形信息的大小,提出不同的方法,实现模糊度的快速准确确定,最后利用实验数据对似单差法结合不同的模糊度确定方法解算变形信息的准确性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4.
一种附约束的单频单历元GPS双差相位解算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韩保民  欧吉坤 《测绘学报》2002,31(4):300-304
在各类变形观测中,存在着2次观测的变形值不大及各种变形方向和大小可以比较精确预测等特点,可以把这些特征作为约束条件,对GPS单历元相位观测方程进行求解。基于以上几点,提出了一种含约束条件的单频单历元GPS相位求解算法和简单实用的模糊度搜索方法,本方法据观测值直接估计模糊度参数,并根据求出的模糊度估值进行搜索,还分析了最优解的获得和检验方法,最后用2个实例说明了该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一种单频单历元GPS整周模糊度的解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到遗传算法的全局最优搜索特性,将遗传算法与模糊度函数法相结合,用一个历元的C/A码观测值与单频单历元的L1载波观测值作为基本观测量来确定GPS相位整周模糊度值,从而形成了基于遗传算法的AFM整周模糊度搜索策略。新算法能够快速、稳健地搜索到正确整周模糊度组合。  相似文献   

6.
针对不存在先验信息时常规GPS单历元数据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GPS整周模糊度单历元算法。该算法先采用一个历元的码观测值进行最小二乘定位,求取初始模糊度,并根据解的中误差来构造模糊度原始搜索空间,再采用两种不同线性组合的扩波方法进行模糊度变换,使原模糊度的搜索空间变小。在模糊度的新搜索空间确定后,通过线性组合的逆变换求取模糊度N1及N2,并以模糊度函数法进行真值的搜索,实现单历元解算。采用基线长度不同的两组数据测试,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单频单历元组合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TK)定位过程中存在的秩亏及模糊度解算病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模糊度降相关的新方法。该方法引入伪距观测值进行辅助解算。首先采用经验分权法对伪距与载波相位观测值分配权重,并通过加权最小二乘法获得整周模糊度浮点解及协方差。然后通过对整周模糊度浮点解的方差-协方差矩阵进行降序排列和剔除病态模糊度。最后利用修正后的浮点解迭代搜索模糊度的整数解。试验结果表明而且可以起到良好的模糊度降相关的效果定位。   相似文献   

8.
网络RTK基准站间基线单历元模糊度搜索方法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提出一种网络RTK的基准站(一般相距几十公里或上百公里)单历元双差模糊度搜索方法,并详细地给出该方法的数学模型、方法步骤与数据检验结果。该方法的主要思想为:使用双频GPS载波相位数据,不需解算双差观测方程组,直接利用测站坐标已知、模糊度为整数和双频模糊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这3个条件,对基准站的双差整周模糊度进行搜索。特点为快速、简单、实用、不受周跳影响,只需1个历元便可确定双差整周模糊度。  相似文献   

9.
依据GPS测量原理,导出非差模糊度和双差模糊度,分析一省的组成与特性。原始非差GPS定位函数模型中,设计矩阵秩亏,非差模糊度不具备整数特性,故提出参数重整,将非差模糊度转换为双差模糊度,推出基于参数重整的单历元非差GPS定位函数模型。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BDS/GPS单历元解算函数模型的相关理论,并进行了相应的公式推导。在此基础上,利用基于正则化的载波相位解算模型,解算宽巷模糊度。首先将BDS卫星宽巷模糊度值作为约束固定出IGSO和MEO卫星的模糊度;然后再将IGSO和MEO卫星模糊度值作为约束来固定GEO卫星模糊度。通过实测数据对该方法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BDS/GPS组合系统单历元宽巷模糊度成功率为100%;基频模糊度成功率90%以上;N、E、U方向定位精度达到了毫米至厘米级。  相似文献   

11.
GPS建筑物振动变形监测中的单历元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充分利用建筑物振动变形监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带变形特征及最大变形量约束条件的单历元算法。实例计算证明,该算法可以极大地缩小单历元模糊度搜索空间,减少候选坐标的计算量,有效地提高解算成功率,而且约束尺度越小成功率与效率越高,尤其是加入以平面或竖直方向变形为主的变形特征约束时,单历元算法的效率越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针对动态GPS相对定位时流动站与参考站采用不同采样率的情况,提出了在全部同步历元先行平差的基础上,将流动站上每两个最近同步历元之间的非同步数据作为一个数据段单独处理,以相邻历元相位差分值作为观测量,整体平差段内所有非同步历元流动站坐标的分段平差方法。该方法顾及了历元间差分定位所带来的相关性,有效地改善了历元间差分定位误差累积效应。算例表明,新方法更为严密可靠,并提高了流动站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3.
王威  隋立芬  符养  刘雁雨 《测绘学报》2006,35(3):220-223
首先简要介绍实时水汽探测技术的原理,然后采用详细的推算过程将求水汽量转化为求宽巷模糊度的问题,并利用双频P码求出宽巷模糊度。运用实例模拟分析双频P码求宽巷模糊度的精度,解释宽巷模糊度的精度随卫星高度角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15.
王建  张献州 《测绘通报》2013,(2):8-10,14
在获取监测点初始坐标的基础上,提出利用一种变区间的二进制编码加速遗传算法(AGA),以模糊函数作为适应度函数,对监测点坐标进行全局最优搜索,当坐标误差小于0.04m时,推算出坐标对双差模糊度的影响为0.3周,取整法即可精确固定双差模糊度.实例证明,该方法具有快速、稳健等特点,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适用于任意变形量的监测项目.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数编码加速遗传算法( RAGA)和模糊度直接计算的GPS变形监测单历元求解新算法.该方法以模糊度函数为适应度评价函数,采用自适应变化率的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对监测点的坐标进行全局最优搜索.当监测点的坐标误差小于某一阈值时,采用直接计算法可固定双差模糊度,实现单历元解算.实例验证该算法具有快速、稳健和可靠等特点,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北斗实测三频数据,通过分析比较选取了三组线性独立的超宽巷组合,采用无几何模式(geometry-free)和几何模式(geometry-based)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单历元模糊度固定,然后恢复各频率上的原始模糊度,最后进行定位解算。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短基线,组合系数的合理选取是模糊度成功固定的关键;在选用合适(长波长、弱电离层、低噪声)的组合时,对于静态和动态短基线,其原始载波模糊度单历元固定成功率分别为99.75%和95.08%,从而可以避开传统解算中周跳探测等复杂的数据预处理过程,单历元取得cm级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8.
The Reliability of GPS Ambiguity Resolution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GPS ambiguity resolution is the process of resolving the unknown cycle ambiguities of double-difference (DD) carrier-phase data as integers. It is the key to fast and high-precision relative GPS positioning. Critical in the application of ambiguity resolution is its reliability. Unsuccessful ambiguity resolution, when passed unnoticed, will too often lead to unacceptable errors in the positioning results. High success rates are required for ambiguity resolution to be reliable. In this contribution we will introduce and evaluate such diagnostic measures. They complement existing methods of ambiguity resolution and allow the user and/or analyst to infer their reliability. ? 1999 John Wiley & Sons, In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