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描述了从广东湛江南三岛沿岸采集、分离的等鞭金藻1新种———湛江等鞭金藻,应用电镜技术观察了湛江等鞭金藻运动细胞的超微结构.电镜观察证明,其运动细胞表面覆盖2~4层鳞片,鳞片有两种类型,一种较大,椭圆形;另一种较小,圆形.细胞顶端具有2条等长的平滑的鞭毛,两鞭毛间具有一条退化的定鞭(haptonema),很短,仅有1~2条微管.湛江等鞭金藻鞭毛过渡区中央轴丝与周边微管之间有5~6条螺旋条纹.两个金褐色色素体位于细胞两侧.3条类囊体为一组,无带片层.每个质体内侧具1个单层膜包裹的裸露的蛋白核.蛋白核内常具1对横列的类囊体.高尔基器位于鞭毛基体基部.线粒体长管状,具多个不分枝或分枝的脊.细胞中下部具1个至多个金藻昆布糖(Chrysolaminaran)颗粒.细胞核位于两质体之间、细胞基部.  相似文献   

2.
超声波对湛江等鞭金藻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设计了一个超声频率、超声功率和处理时间三因素四水平的正交实验,研究了超声波对湛江等鞭金藻的生物学效应.实验结果表明,超声频率对湛江等鞭金藻的生物学效应显著,而超声功率和处理时间的影响相对较小.对于提高湛江等鞭金藻生长速率常数,最佳超声条件为20kHz,6W,10s3次;对于提高其脂肪酸不饱和度和主要不饱和脂肪酸百分比,最佳超声条件为20kHz,4~6W,30s.在最佳超声条件下,湛江等鞭金藻生长速率常数最高可达0.630d,是对照组的2.02倍,其脂肪酸不饱和度最高可达79.6%,比对照组提高7.8%,其中主要不饱和脂肪酸的百分含量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球等鞭金藻对5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不同生长过程中对5种重金属离子(Cd2+,Cu2+,Zn2+,Pb2+,Cr6+)的吸附作用,探讨了其生长与金属离子吸附的关系,同时比较了其对不同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在生长初期,球等鞭金藻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较强,而在对数生长期后吸附能力变弱,其对5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依次为:Pb2+≈Cu2+Zn2+Cr6+Cd2+。  相似文献   

4.
采用共培养的方法,研究了UV-B辐射对不同起始密度强壮前沟藻和等鞭金藻种间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养时,随着起始密度的增加,2种微藻在生长过程中进入指数生长期和平台期的时间逐渐缩短,所达到的最大种群密度都依次降低。在混养时,当接种比例为A∶I=1∶4和A∶I=1∶1时,等鞭金藻在种间竞争中占有优势;当接种比例为A∶I...  相似文献   

5.
通过显微操作技术从海水饵料微藻培育池中分离出4株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galbana)藻株,测试其在高水温(33°C,40°C)下的生长性能;对藻株的颗粒大小和粗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筛选出一株生长速度较快的球等鞭金藻PHY7004,优化了其培养条件;分析了单环刺螠幼苗对其的摄食能力。结果表明,分离出的4株球等鞭金藻可在水温33°C下生长,其中PHY7004生长速率最快;分离出的各藻株细胞的平均直径为5.5—7.5μm;耐受33°C的4株藻株平均鲜重蛋白质含量为34.29 mg/L,其中PHY7003蛋白质含量最高,为41.80mg/L;优化后的最适培养条件为pH=7,N/P=14:1;单环刺螠幼苗对PHY7002的摄食强度较高。本实验为耐高温饵料藻种的筛选提供参考,也可为单环刺螠育苗所用的饵料微藻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神经毒素β-N-甲氨基-L-丙氨酸(β-N-methylamino-L-alanine,BMAA)主要来自淡水或海洋环境中的蓝藻和硅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具有明显的生物放大作用,被认为是诱发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等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环境因子。近年,BMAA及其同分异构体2,4-二氨基丁酸(2,4-diaminobutyric acid,DAB)在我国及其他多个沿海国家和地区的贝类水产品中被普遍检出,潜在威胁消费者健康和海洋生态安全。但目前有关BMAA对海洋微藻的化学生态学作用尚不清楚。为此,通过向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BMAA及20种蛋白氨基酸,探究了BMAA单独及其与氨基酸联合作用96 h对球等鞭金藻比生长率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并分析了微藻吸收外源BMAA的含量。结果表明,球等鞭金藻能吸收培养体系中的外源BMAA,吸收量与BMAA的添加浓度呈正相关,且进入细胞内的BMAA多半以溶解结合态形式存在;BMAA抑制批次培养的球等鞭金藻比生长率的96 h半效应浓度(96 h-EC50)约为2 μmol/L;与对照组相比,暴露于BMAA 96 h后球等鞭金藻细胞内酪氨酸、丙氨酸、丝氨酸等15种氨基酸的合成量明显降低;除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外,其他17种氨基酸与BMAA联合暴露实验均增强了BMAA对球等鞭金藻比生长率的抑制效应,这可能与培养体系中的氨基酸促进了微藻吸收外源BMAA的能力有关。因此,海洋生态系统中BMAA毒素的化学生态学作用应引起人们的关注。有关BMAA抑制球等鞭金藻有丝分裂的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角珊瑚目(Antipatharia)属腔肠动物六放珊瑚亚纲,从十余米到数千米水深的海域中都有分布。它们有一个黑色或黑棕色带刺的角质轴。角珊瑚除有药用价值外,自古就作为装饰品闻名于世。近来,作为珍贵珊瑚广泛被采集,加工成价值连城的工艺品。 过去曾把这类动物误认为柳珊瑚类(Gorgonian)。1857年Milne-Edwards提出这类动物是一个“硬质珊瑚虫类”的新目。1865年Lacaz-Duthiers又从解剖学上作了精  相似文献   

8.
李成有  郭阳阳  张卫红 《海洋科学》2017,41(11):130-133
作者利用形态解剖和扫描电镜方法对采自新疆五家渠市琥珀螺科(Succineidae)一未知种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该种贝壳长卵圆形,黄棕色,壳质薄,半透明,中等大小,壳高12.56~15.10 mm,壳宽6.48~7.72 mm,有2.8~3.1个螺层;软体密布色素点,整体黑褐色;阴茎较短,绝大多数个体阴茎一侧扩展呈片状沿纵向与囊状的另一侧相折叠;阴茎附属物片状,长度约为阴茎长度的1/4;阴茎基背板长,在阴茎鞘中折叠6~7次;阴茎内部具数条纵褶,阴茎内表面密布微小乳状突。结果显示该种属于尖缘螺属(Oxyloma),与该属已报道的相近种差异明显,为一新种,即五家渠尖缘螺(Oxyloma wujiaquensi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相似文献   

9.
本文描述了中国福建省红树林湿地中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的2个新种。Sabatieria conicoseta sp.nov.的主要特征是:具有短的锥形体刚毛、12-15个管状的肛前附器以及长度为12-15 μm的直的引带突起。Dorylaimopsis papilla sp.nov.的主要特征是:交接器中部具有角质化带状隔膜,近端头状具一小钩,其长度为肛门所在位置体直径的1.5–1.8倍,具有长度为37-40μm的背尾指向的引带突起。泄殖孔前具16-18个微型乳突状的肛前附器。  相似文献   

10.
采自广东湛江湾海域软水母亚纲(Leptomedusae Claus,1877)、锥螅水母目(Conica Broch,1916)、和平水母科(Eirenidae Haeckel, 1879)、和平水母属(Eirene Eschscholtz,1829) 2新种,即大腺和平水母新种(E. macrogonia Huang, Sun et Liu,sp. nov.)和湛江和平水母新种(E. zhanjiangensis Huang, Zhang et Zao, sp. nov.)。其鉴别特征如下:(1)大腺和平水母,新种;伞扁于半球形,胶质中等厚;胃柄基部塔状,胃柄较长,伸出伞腔口外;垂管长度短于口唇,4个发达口唇边缘呈齿状皱褶;生殖腺发达波状弯曲,着生于辐管下伞部,从胃柄基部延伸到伞缘外;19~24条缘触手,5~8个缘疣,触手基部呈球状,无排泄乳突;每2条触手间或触手和缘疣间有1个平衡囊,每个平衡囊有1~2个平衡石;4条辐管,1条环管。(2)湛江和平水母,新种;伞半球形,胶质厚;胃柄基部呈塔形,末端变窄;垂管较长,约等于口唇长度,口唇边缘有齿状皱褶;生殖腺带状,从胃柄基部延伸至近伞缘;缘触手多,70~125条,触手基球有排泄乳突;平衡囊数目约为触手数的1/2;4条辐管,1条环管。  相似文献   

11.
探讨并殖吸虫螺类宿主自然资源。发现采自福建北部的沼蜷属螺Paludomus一新种,命名为闽北沼蜷。参照《医学贝类学》和相关文献进行形态描述。正模(FJ6135)壳高18.15 mm,壳宽13.46 mm,壳口高14.05 mm,壳口宽8.04 mm。产地武夷山九曲溪。螺层5层,顶层及原壳层多缺失,螺面呈绿褐色,各螺层宽度上向体螺层增长迅速,体螺层大而膨胀,其高度上约占全部高度的4/5。齿舌中央齿呈尖峰状,中部支齿大而突出。内缘齿单支而宽大,两侧缘各有3或5枚不甚突出小齿,分布不对称,排列公式:3-1-3,3-1-5(3),7,5。本新种可与黔沼蜷(P.quianensis Liu et al,1994)、带沼蜷(P.cinctus Liu et al,1994)比较鉴别。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记录了西太平洋深海围线海绵科1新种——扭形白须海绵。该海绵共含2个标本,其中1个采集于雅浦海山932米处,另1个采集于卡罗琳海山775.3米处。该新种含有椭圆形大双盘骨针、3种类型的双盘骨针、棒状骨针和节杖骨针,使其很容易与该属下的现有8种区分开。该种为西北太平洋报道的第4种白须海绵属的种。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描述了于1959年采自中国黄海和东海锥头虫科刺尖锥虫属一新种——中国刺尖锥虫Leodamas sinensis sp.nov.。本文详细描述了该物种的形态特征及与近似种的区别,并编制了刺尖锥虫属Leodamas Kinberg,1866物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我国沿海岸采集的褐藻门(Phaeopyta)短毛藻科(Elachistaceae)短毛藻属(Elachista Duby)海藻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发现2个新种,即长海短毛藻E.changhaiensis Luan et Ding sp.nov.和暗色短毛藻E.fusca Luan et Ding sp.nov.。文中对此2个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较详细的特征描述,并对新种提供了相应的英语特征描述,以及较完整的其他分类学信息,与相似种进行了比较。长海短毛藻藻体黄褐色,长同化丝直径7~22 μm,多室囊长95~150 μm,由23~38个小室组成;短同化丝长200~350 μm,由11~24个细胞组成。暗色短毛藻藻体暗褐色,长同化丝直径8~14 μm,多室囊分枝,长75~150 μm,由27~39个小室组成;短同化丝着生于长同化丝的基部,长0.13~0.33 mm,由5~13个细胞组成。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标本馆(AST)。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南海海域大型底栖生物进行分类和多样性研究中,发现我国长眼寄居蟹属2个新记录种,紫斑长眼寄居蟹(Paguristes gonagrus)和条纹长眼寄居蟹(Paguristes runyanae),并对其进行描述。紫斑长眼寄居蟹采集自海南岛,主要特征为:螯足和步足密布刚毛,第一触角柄未达到角膜基部,螯足腕节、掌节背面刺和突起密集而发达,螯足和第二、三步足长节末端有紫色色斑;条纹长眼寄居蟹采集于西沙群岛,主要特征为:右螯足略大于左螯足,第一触角柄短,长度仅为眼柄长度的1/2,螯足和第二、三步足背腹面均有黄色条纹。  相似文献   

16.
中蚓虫是小头虫科较为常见的属,中国海区的样品过去常被鉴定为加洲中蚓虫Mediomastus californiensis Hartman。本研究中,来自东南沿海四个不同海区的118条中蚓虫样品被鉴定为一个新的种类,在此给出具体描述。这个新种具有如下特征:(1)第1至9刚节表皮双环型,刚毛束位于体节中间位置,而后的刚节多环型,刚毛束位于体节后半部;(2)后腹区具有疣足突起;(3)前4个胸刚节仅具双羽型翅毛状刚毛,其它体节仅具巾钩刚毛;(4)胸区巾钩刚毛的柄长且直,巾长为宽的3至5倍;(5)腹区巾钩刚毛不同于胸区,较短且具收缩部;(6)甲基绿染色模式独特。这个研究表明了中国海区的中蚓虫可能被误鉴定为加洲中蚓虫,而这个新种M.chinensis sp.nov.在东南沿海广为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