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兴龙 《城市地质》1999,11(1):28-32,F003
全泥氰化炭浆法提金冶炼工艺是指将金矿石全部磨碎泥化制成矿浆(-200目含量占90~95%以上)后,先进行氰化浸出,再用活性炭直接从矿浆中吸附已溶金载金、炭解吸电积金泥直接分离提纯熔炼的工艺方法。包括原料准备、搅拌氰化浸出活性炭逆流吸附、载金炭解吸电积、金泥分...  相似文献   

2.
GOLD型载金炭无氰解吸回收系统载金炭的解吸设备是黄金生产过程中炭吸附法提金的关键设备。核工业地质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即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张晨等人研制出的新型高效能GOLD型载金炭解吸塔(1993年已投产),达到了载金炭淋洗及金回收工艺...  相似文献   

3.
ICP-MS测定矿产样品中的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丽  陈素兰  林光西 《江苏地质》2011,35(4):424-426
试样经灼烧后用王水溶解,活性炭吸附,灰化灼烧除炭,再用王水溶解金,以ICP-MS进行测定。本方法具有简便、快捷、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等优点,经加标回收试验,结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4.
活性炭从硫脲浸出液中回收金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云  杨建元 《矿物岩石》1999,19(2):98-100
本文研究了在酸性硫脲浸出液中活性炭回收金的工艺过程,实验表明,在该浸出液中活性炭对金具有较高的吸附速度、吸附率和吸附容量并易于解吸,为工业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石灰用量对矿石中金的浸出和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小荣 《矿产与地质》2001,15(Z1):493-496
在炭浆法提金工艺的过程中发现,石灰的用量对矿石中金的浸出和浸出后对活性炭吸附金离子有着重大影响.这是由于石灰用量一过少,氰化物易造成化学损失,从而矿石中的金因氰化物不足而浸不出,而用量过多,又与积累在溶液中的过氧化氢反应生成过氧化钙,在金表面和炭表面形成薄膜,从而影响金的浸出和金离子被吸附,因而,石灰的用量成为金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卡林型金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分析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卡林型金矿富含有机质,金主要呈显微一超显微分散状态存在,利用工艺矿物学参数自动检测分析仪(MLA)及传统化学方法只能大致判断矿石中金的赋存趋势,无法对其赋存状态准确定量.本文利用MLA仪器系统分析贵州回龙卡林型金矿,测得矿石中金主要以显微-超显微状态包裹于黄铁矿和毒砂中,少量被脉石等其他矿石包裹;黄铁矿约66%完全解离,而毒砂仅30%完全解离,载金矿物与其他矿物连生或者被包裹,将不利于硫化物包裹金的浸出.结合回龙金矿石中金的赋存特征和富含有机质的特点,对传统的物相分析流程进行改进,调整了硫化物包裹金和碳酸盐包裹金的浸出顺序,提出裸露金-碳酸盐包裹金-硫化物包裹金-硅酸盐包裹金的浸出流程,在裸露金及碳酸盐包裹金浸出时加入活性炭,利用竞争吸附抑制矿石中有机炭对金的吸附,降低有机炭对分相的影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方法,有机炭含量在1%左右的金矿石分相时加入活性炭对各相测定值的影响不大;先浸出碳酸盐包裹金,再测定硫化物包裹金,各相的测定数据更加准确.改进的方法(加活性炭)用于测定回龙金矿中裸露金和碳酸盐、硫化物、硅酸盐包裹金,含量分别为1.25%、84.17%、11.46%和3.13%,与选矿试验结果相一致,表明该法适合应用于卡林型金矿中金的赋存状态分析.  相似文献   

7.
载炭泡塑吸附法对金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但只能用于抽滤吸附不能振荡吸附,分析手续繁杂。本文以载炭泡塑振荡吸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金矿石的金量。样品在650℃高温灼烧2 h,用50%王水和10%氯化铁加热溶解,溶液冷却后加入5%高锰酸钾氧化,用中密度规格的载炭泡塑两次振荡吸附溶液中的金,然后于580℃高温灼烧后以50%王水溶解灰分,直接用ICP-OES测定金量。方法检出限(3σ)为0.002μg/g,精密度(RSD,n=11)小于3.7%。本方法对金的吸附率大于99.9%,测定范围为0.01~90μg/g,对不同类型金矿石的适应性强,解决了以往泡塑吸附法吸附率较低、标准系列与样品需同时预处理的问题,对低含量和高含量样品均有较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金在表生条件下溶解,迁移和沉淀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学粹 《矿物岩石》1990,10(3):6-14
金矿物在表生条件下溶解为离子金.离子金与表生络合剂结合成金络离子团迁移.在物化条件改变时,由于有机炭、粘土矿物及带异性电荷胶体吸附,使金络离子团分解成原子金沉淀.  相似文献   

9.
金标样定值中全金量的湿法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含金试样经王水溶解,溶液经活性炭吸附-碘量法测定溶液中的金;残渣经氢氟酸和王水再溶解,活性炭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测定残渣中的金;两项结果相加作为样品中金的总量。方法用于金的地质标样定值分析,结果与标准值吻合(E<3s)。  相似文献   

10.
张连昌 《西北地质》1992,13(2):36-38
堆浸法提金一般是将低品位(0.8×10~(-6)—3×10~(-6)矿石破碎,堆积在由防渗材料铺筑的堆矿场上,用稀的碱性NaCN溶液在矿堆上喷淋,使金(银)溶解。贵液从矿堆中渗滤出来,流入矿堆周围的沟中,再流入贵液池内。用活性炭吸附或锌粉置换沉淀法从贵液中回收金,贫液再反回矿堆,循环进行,直至各堆浸场金浸出完成为止。堆浸提金的这种方法仍然是技术上还很年轻的提金工艺,与其他方法一样,人们同样会提出那些与成本、回收率等有关的问题。所以该工艺被应用以来,人们就不间断地寻找改进工艺、提高回收率、降低  相似文献   

11.
化探样品中金、铋、钼化学光谱法联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英 《四川地质学报》2001,21(3):190-192
介绍了一种应用化学光谱法对化探样品中痕量金、铋、钼进行联测的方法。该方法是先将试样焙烧后,用王水溶解样品,在盐酸介质中用活性炭静态吸附痕量金、铋、钼,并与其它元素发生分离,再将吸附了待测元素的活性炭灰化后装入电极板,进行光谱测定。生产实践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能够进行三元素联测,进一步改进测试工艺,还可进行多元素联测。  相似文献   

12.
活性灰吸附器测氡法在铀矿勘探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作者根据实验室内活性炭吸附器测氡的试验结果,选择了测量系统中装置参数的最佳条件,包括吸附剂类型,干燥剂的性质,吸附系统的灵敏度,吸附器的埋置时间,装置的容积、吸附容量与氧浓度的关系。另外,还研究了活性炭的解吸温度和时间以及温度对活性炭吸附能力的影响。文中详细给出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717阴离子树脂活性炭联合交换分离富集技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富钴锰结壳中痕量金、银、铂、钯。方法检出限四元素分别为:Au1. 3、Ag0. 4、Pd0. 6、Pt4. 8ng/g。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9. 0% ~110. 3%,相对标准偏差3. 5% ~7. 8% (n=4)。方法已用于富钴锰结壳中痕量金银铂钯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用载炭泡塑吸附原子吸收法测定地质样品中金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达到简便、快速、准确测Au的目的,以泡塑为载体负载一定量的活性炭制成载炭泡塑,研究标准回收、酸度、流速及干扰试验结果,制定用载炭泡塑吸附,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地质样品中Au的实验方法,对部级含Au标样进行精度分析,并将测定外检样品的结果与活性炭富集及泡塑吸附法的测定结果做对照,表明该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检出限为0.1ug/g,适合地质样品中Au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金的富集分离方法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光 《铀矿地质》1991,7(5):314-317
本文总结了1989年以来金的富集分离方法,包括活性炭吸附法,泡沫塑料吸附法,溶剂萃取法,萃取色层法,离子交换树脂法,黄原酯棉吸附法,阐述了每种方法的最新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6.
根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对活性炭吸附-碘量法测定金矿石中的金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实验样品从低温升至650℃灼烧2 h除硫,用50%(体积分数)的王水溶解1 h,经活性炭动态吸附抽滤,将载金炭灰化复溶,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该方法简便、快速、实用性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由滴定样品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工作溶液体积、硫代硫酸钠对金的滴定度、称量质量、重复测定等不确定度分量组成。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分析并量化,合成得到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换算成扩展不确定度。通过评定不确定度主要是由硫代硫酸钠对金的滴定度引入。  相似文献   

17.
改性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金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活性炭因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吸附能力有限。本文采用氟化氢铵和不同浓度硝酸(0~80%硝酸)对活性炭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利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BET氮吸附法、Boehm滴定法对改性前后活性炭进行了表征分析,并比较了改性前后的活性炭对Au(Ⅲ)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随着硝酸浓度的增加,改性活性炭的灰分、平均比表面积、孔隙容量、吸附孔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发达的微孔结构受到影响,表面性能降低不利于增加其吸附容量;但表面含氧官能团羟基、羧基数量均明显增加,活性炭的极性、亲水性、催化性能、表面电荷和骨架电子密度发生改变,对金属离子的吸附选择性和吸附能力有所提高。20%硝酸改性活性炭的平均比表面积、孔径容量、吸附孔径减小程度较低,酚羟基含量和含氧官能团总量分别却增加了168.3%、109.1%;用于吸附Au(Ⅲ)的回收率可达99.1%,较未改性的活性炭提高最大,金测定值的精密度好(相对标准偏差为0.6%~1.4%),准确度高。表征分析表明,改性活性炭对金的吸附是表面物理吸附和官能团化学吸附并存的过程,而且官能团化学吸附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活性炭从硫酸酸性硫脲金浸出液中回收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守本 《国外铀金地质》1995,12(2):185-189,192
本研究利用含金硫脲络合物和Fe(氧化剂)的合成溶液进行了一系列活性炭吸附实验,解吸实验是利用乙醇和丙二醇作为解吸剂进行的。根据吸附实验结果,金在活性炭上的吸附与硫脲(TU)、三价铁离子、硫酸和活性炭浓度以有温度有关,当溶液中的硫脲,硫酸和Fe^3+的浓度分别为5g/L,0.4mol/L和0.5g/L,并在活性炭浓度为7.5g/L、温度为35℃和吸附时间为75min的最佳条件下,金可被完全吸附在活性  相似文献   

19.
乙醇介质制备载炭泡塑及其在地质样品金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载炭泡塑相较于无负载泡塑,可有效提高泡塑对金的吸附能力,但现有制备载炭泡塑的方法制备效率不高。为了缩短制备载炭泡塑的时间,提高制备效率,本文采用活性炭-乙醇溶液制备载炭泡塑,通过优化制备条件,包括负载介质的种类、试剂浓度、浸泡时间,使得制备100个载炭泡塑的时间可以控制在30 min之内,并结合ICP-OES建立了测定地质样品中金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振荡时间可以缩短至20 min。金的质量浓度在0~100. 00μg/mL范围内与光谱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 9997,方法检出限(3σ)为0. 0066μg/g,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为0. 81%~2. 11%(n=10)。该方法经4个国家标准物质验证,准确度与精密度良好,能够满足地质样品中金的分析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20.
活性炭吸附分离—分光光度法测定硫化矿和土壤中的痕量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详细研究并确定了在HCl介质中,活性炭吸附Tl及草酸铵解吸Tl的诸条件,使T1与干扰元素分离而预富集,回收率在99.6%~116.3%.以镉试剂2B为显色剂,准确测定了硫化矿和土壤中的Tl.考察了两个样品测定5次的相对标准偏差<6%,试样分析结果与原子吸收法、等离子体质谱法及泡沫塑料吸附分离-镉试剂2B光度法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