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南岛大岭地区二叠系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制大岭农场14—12队剖面时,在覆于相当昌江鸡实含Pseudouralinia带岩关阶地层之上的千枚岩中,首次发现菊石Altudocerassp.、Agathicerascf.vulgatum;河叉岭剖面首次发现牙形刺Neogondolela?sp.;在邦溪农场八队绢云母千枚岩中,第一次分析出以三缝孢子占优势的孢粉组合。据此,笔者认为大岭地区的晚古生代地层,除有下石炭统岩关阶地层外,还有二叠纪地层,并可与邻区二叠纪地层对比,并探讨了该区二叠纪岩相古地理。  相似文献   

2.
1985年5月广西省区调队岩相组,在北流县测制剖面工作中,在上泥盆统及下石炭统地层内,采获一批牙形石,这一发现为该地层划分找到了古生物依据。现将北流县城东3km螺圹村剖面介绍于下: 下石炭统(岩关阶-顶部不全) 灰、深灰色硅质岩夹灰岩透镜体,其中产牙形石:Siphonodella Siosticha  相似文献   

3.
海南岛南好地区发现志留纪地层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正> 南好地区位于海南岛南部的保亭、崖县和乐东等三县交界处。所出露的古生代地层是花岗岩中所残留的一块浅变质岩块,面积约120km~2,以往划为下石炭统岩关阶南好组及泥盆系。笔者于南好矿区原发现岩关阶化石层位的北西侧,发现大量志留纪珊瑚、腕足  相似文献   

4.
<正> 国内外学者对崆岭群的研究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907年,Blackwelder认为鄂西崆岭层(群)相当泰山式(群)的基底杂岩。李四光等于1924年在长江峡东地区工作后,把峡东前震旦系变质岩称为“三斗坪系”(分成崆岭片岩、美人沱片麻岩和黄陵花岗岩)。1958年,北京地质学院在黄陵背斜进行一比二十万区测工作,将该区变质岩系称为崆岭群,并进行了地层划分。1959年,全国地质会议根据地质部水文工程地质队在该区侵入岩——英闪岩的耳个同位素年龄样,推测岩浆岩与片岩发生混合作用的时代为800—900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云浮县有著名的粤西断裂变质带通过(图1)。东北部出露的石炭系下统岩关阶灰岩,已变质为黑色炭质条带大理岩,其中全部方解石颗粒都发育有良好的双晶页理和变形  相似文献   

6.
<正> 1968年,广西第二地质队将广西大新下雷锰矿含锰地层划归晚泥盆世榴江组,并把与这套地层呈过渡沉积的上覆和下伏地层分别划入早石炭世岩关阶和中泥盆世东岗岭组;广西地质研究所的同志提出下雷含锰地层可能代表着一种浅海盆地相沉积。1980年10月,我们和韦灵敦、封永汉、耿良玉、杨家谦一起观察了下雷矿区含锰地层剖面,系统地采集了化石。发现较丰富的介形类(足介类entomozoids)。现将下雷含锰地层剖面(据广西第二地质队1968年矿区综合柱状图)由上而下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季强  王旭日 《江苏地质》2017,41(2):171-176
简要回顾了中国早石炭世早期地层“阶”和“亚阶”划分的历史沿革,阐述了划分的基本原则,即在全球性或大区域性关键地质事件和生物进化事件研究的基础上,将“阶”和“亚阶”的底界应置于地质事件之后某一或某些主导生物门类谱系演化的分支点上,且以某一主导生物门类的新分子在谱系中的首次出现来定义。根据地层的分布和发育特征,拟将中国早石炭世地层分为岩关阶和大塘阶2个阶,其中岩关阶可分为3个亚阶:塘林冲村亚阶、大圩镇亚阶和小圩镇亚阶。岩关阶的底界以牙形刺Siphonodella sulcata的首次出现来确定,与现行的国际泥盆—石炭系界线相一致;岩关阶的顶界以牙形刺Gnathodus homopunctatus的首次出现来确定,略高于现行的由有孔虫定义的国际杜内—维宪阶界线位置。认为现行的国际杜内—维宪阶界线没能规避岩关阶晚期事件(海平面下降事件)的影响,大量以Eoparastaffella为代表的底栖有孔虫的出现正是此次事件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龙绍都 《中国岩溶》1983,2(2):107-116
<正> 湘东铁矿区位于茶陵、攸县境内,是目前湖南省主要的铁矿石产地。区内铁矿主要赋存于石炭系下统岩关阶翻下段(相当邵东段,即原宁乡式铁矿),大多数矿区属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岩溶充水矿床。 区内清水、潞水、排前、雷龙里及凉江等矿区通过勘探,获得了较为丰富的水文地质资料,经过近年来四个铁矿的基建与开发,进一步认识了岩溶发育与分布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下石炭统称丰宁统。丰宁统的标准剖面位于贵州南部独山境内。依据珊瑚化石,曾将该区的丰宁统自下而上划分为四个带,即Cystophrentis带、Pseudouralinia带、Thysanophyllum带及Yuanophyllum带;相应的地层单位称革老河段、汤耙沟段、旧司段及上司段。革老河段与汤耙沟段合称岩关阶(相当于西欧下石炭统的杜内  相似文献   

10.
海南岛南好组剖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南好组是海南岛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地层单位之一 ,代表该岛整个下石炭统 ,但其选层型为下志留统而非岩关阶 ,保亭南好地区并不存在下石炭统 ;其副层型原本是青天峡组的层型。据此 ,南好组应予废弃。根据新近发现的吉维特期胞石 Eisenackitina castor、Grahanichitina pilosa、L agenochitina amottensis;法门期牙形刺 Palmatolepisgracilis gracilis、P.gracilis sigmoidalis、Polygnathus germanus;以石燕贝类为主的岩关期腕足动物群 Spirifercf.subgrandis、Fusella cf.fornacensis、Palaeochoristites sp.、Chonetipustula sp.、Marginatia sp.、Rhipidomellaspp.和牙形刺 Siphonodella isosticha- S.cooperi组合 ;以及滑石板期—达拉期牙形刺 Mesogondolella clarki组合 ,岛西北部地区的南好组废弃后可划分出 :中泥盆统吉维特阶 (?) (组名待建 )、上泥盆统法门阶昌江组、下石炭统岩关阶鸡实组 (新名 )、大塘阶青天峡组下段及三棱山组等不同地层单元  相似文献   

11.
王训练  徐力 《现代地质》1998,12(2):160-167
摘 要  运用综合地层学方法讨论了华南上泥盆统和下石炭统年代地层划分。为了便于和国 际年代地层标准进行对比‚建议把华南岩关阶的底界提高到与国际上泥盆系—石炭系界线相 一致的位置‚把上泥盆统锡矿山阶与修订后的岩关阶之间的地层归入邵东阶。邵东阶和岩关 阶分别相当于欧洲的斯特隆阶和杜内阶。这个方案使阶与地球演化的自然节律相对应。阶的 界线和重大地质事件吻合‚它不仅是一条生物地层界线‚而且有明显的事件地层标志。在邵 东阶和岩关阶之间的界线上古群落的分布模式和地层的磁学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都发生了显 著变化‚可能代表一条自然界线。从层序地层学的观点来看‚邵东阶大体由1个三级层序组 成‚岩关阶由3个三级层序组成。上述各种地质事件中‚海平面升降似乎起着关键性主导作 用‚其变化导  相似文献   

12.
煤田钻探硬岩工作量约占总工作量25%左右,原袭用钢粒钻进,效率低,质量差,金属消耗量大,严重影响煤田勘探速度。为落实伟大领袖毛主席“开发矿业”的指示,在煤炭部领导下,于1970年起成立了煤田钻探人造金刚石钻头西安研究组,有煤田地质勘探队(一三一队、一六九队、一四二队、一一三队、河北一队、一○三队、江苏煤田地勘公司、一二九  相似文献   

13.
<正> 1972—1975年,贵州石油指挥部一○五队、贵州省地质局一○八队三分队在贵阳乌当吊岩、福泉格老堡、湄潭九坝石冷水等地,测制寒武纪地层剖面时,在原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群下部发现了一些三叶虫。贵州地层队(1976,1977)据湄潭石冷水的剖面,将含三  相似文献   

14.
桂林地区峰丛洼地的形态量计及其演化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朱德浩 《中国岩溶》1982,1(2):127-134
<正> 桂林地区的岩溶峰林地貌发育在质地颇纯的碳酸盐岩地层之中,这些地层主要是:上泥盆统融县组的泥亮晶颗粒灰岩,桂林组的层孔虫泥晶灰岩,中泥盆统东岗岭组的泥晶生物灰岩和斑块状白云岩。少部分发育于下石炭统大塘阶和岩关阶的碳酸盐岩相地层之中。本区的这些上古生代碳酸盐岩地层,经受了多次构造运动,裂隙、节理和断裂十分发育,对水流渗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东南部发育大量的MVT(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如湘西、鄂西、陕南、川滇黔、湘南、桂东桂北以及粤北等地,赋存于震旦系-石炭系众多的地层层位中。其中,华南泥盆系MVT铅锌矿床主要分布于广东北部、湖南中南部、广西北部和东部等地,成矿受控于泥盆系进序列的台地碳酸盐岩,下部中、下泥盆统为紫色砂(砾)岩(跳马涧组、那高岭组等),角度不整合于下古生界变质细碎屑岩之上;上部为中、上泥盆统厚层碳酸盐岩(棋子桥组、佘田桥组、锡矿山组、莲花山组等),在碳酸盐岩底部为  相似文献   

16.
鄂西黄陵背斜地区前南华纪古构造格架及主要地质事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主要运用构造筛分与成生联系解析的综合研究方法,在鄂西黄陵背斜地区,进一步厘定了阜平、吕梁(兴山)、四堡(神农)、晋宁(花山)等构造运动及相关的岩浆、变质事件。建立了黄陵(崆岭)杂岩时序以及由近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三类古构造带复合的前南华纪古构造格架,提出了定型于四堡期的圈椅淌滑脱构造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丰宁世地层概况及其珊瑚群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下石炭统称丰宁统。丰宁统的标准剖面位于贵州南部独山境内。依据珊瑚化石,曾将该区丰宁统自下而上划分为四个带,即Cystophrentis带、Pseudouralinia带、Thysanophyllum带及Yuanophyllum带,相应的地层单位称革老河段、汤耙沟段、旧司段及上司段。革老河段与汤耙沟段合称岩关阶(相当于西欧的杜内阶),旧司段与上司段合称大塘阶(与西欧维宪阶相当)。我国各地区的丰宁统均可与黔南的标准剖面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8.
姜建军 《现代地质》1994,8(4):421-429
依据保山地区岩关晚期地层至大塘早期地层连续发育,化石丰富及动物群既具酉欧区系分子,又具北美区系分子等特征,提出这一地区是我国岩关阶至大塘阶界线层型理想地区,易于与西欧和北美地层对比。  相似文献   

19.
张仁杰  涂兵  曾波夫 《中国地质》2013,40(4):1180-1188
海南岛保亭县南好地区"南好组"所产腕足类Xinanospirifer flabellum Rong,Xu et Yang,X.cf.sanduensis(Jing),三叶虫Latiproetus cf.latilimbatus(Grabau)和腹足类Homotoma sp.等化石证明,该组的地质时代为早志留世特里奇期晚期。对腕足类化石的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早先划分该地区下石炭统岩关阶"南好组"所依据的主要化石Eochoristites sp.,Fusella sp.,Cyrtiopsis sp.,Tenticospirifer cf.supervilis,Cyrtospirifer sp.等是误定的结果,不能用作地层划分对比的证据。因此,陈哲培等(2012)根据早已废弃的化石名单得出南好地区"南好组"属下石炭统岩关阶的结论明显有误。对南兵—南好公路剖面、南好矿区锌山等早先采获早石炭世腕足类化石产地的反复多次采集,都没有重复采到原先报道的化石种类、而全部为早志留世属种,以及南好地区迄今没有发现可靠的早石炭世化石等事实表明,该地区既不存在下石炭统,也不存在下石炭统与下志留统之间的不整合接触关系。"南好组"原选层型剖面的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地层多次重复、叠覆关系不明、层序混乱、厚度不清,不能充当岩石地层单位的选层型,应连同"南好组"一名一并废弃。  相似文献   

20.
陈榕  张子亚 《地质通报》2023,(Z1):307-316
下石炭统是滇黔桂地区页岩气勘查的重点层位,目前针对滇东—黔西地区下石炭统富有机质页岩展布的研究相对薄弱,开展沉积相与古地理研究能够明确页岩气勘查优势相带的展布。通过剖面沉积相划分、连井剖面对比、古地理图编制等工作,阐明了滇东—黔西地区早石炭世岩关阶晚期—大塘阶早期沉积环境特征,恢复了该地区古地理格局,确定了对页岩气勘查有利的半深水—深水相带。下石炭统打屋坝组可以划分为2个四级层序,富有机质页岩主要集中在下段海侵体系域。岩关阶晚期—大塘阶早期,滇东—黔西地区古地理格局呈现北西高、南东低,水体自北西向南东加深的特点,沉积相由潮坪相、台地相、斜坡相、半深水盆地相、深水盆地相自北东向南西渐变过渡,半深水—深水区位于盘县—普安—晴隆—关岭—六枝一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