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通过论述中—晚元古代碧口火山岛弧岩浆建造(喷发、侵入)特征、成岩成矿时代、成矿作用类型,探讨了碧口地体古岛弧岩浆带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类型和矿床成矿系列的关系。中—晚元古代碧口火山岛弧构造演化期,约为10亿年。可以分为武陵期(1800~1400Ma)、四堡期(1400~1000Ma)和晋宁期(1000~800Ma)。碧口地体经过这三个时期完成了从岩浆岛弧的形成与发展,到板块俯冲和碰撞造山的连续演化过程。武陵期是该区岛弧火山岩带的发育期,生成与蛇绿岩有关的铬铁矿、熔离硫化镍矿床及与细碧-角斑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四堡期,主要表现为中酸性深成岩体与钠质辉绿岩的侵入活动,生成岩浆热液及接触交代型铁、铜矿床。晋宁期为碧口地体与扬子板块强烈碰撞造山期,除了生成与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矿床外,主要生成与韧性剪切、构造动力变质热液成矿作用有关的金、银矿床。  相似文献   

2.
2009年青海1:20万雁石坪、索加、龙亚拉幅区域化探异常查证工作中发现一处铁、铜矿点。处于三江成矿带北段,构造位置为开心岭-杂多岛弧带;成矿作用:陆块裂解-盆地伸展伴随火山侵入-喷流-沉积,形成层控矿床。挤压抬升-基底隆起发生岩浆侵入、热液活动,形成矿床(点)并对层控矿床部分地段进行叠加;陆-陆碰撞-复合造山,于区内北部形成热液矿床和山间盆地中的沉积型盐类矿点。区内反映成矿期次多,火山活动较发育,成矿作用多种,成矿远景较大。  相似文献   

3.
华北地块北缘是我国金矿的主要产地之一。其金的成矿地质背景复杂,主要可分为变质基底区、地槽区、盖层区、中生代火山断陷盆地、构造-岩浆活动带5种类型。该区大部分金矿床与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有关。以成矿作用为主要依据将华北地块北缘金矿床划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侵入岩浆热液型金矿床;一类是火山-热液型金矿床;第三类是沉积-改造型金矿床。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分析和矿床类型的划分,将华北地块北缘金矿床划分为三个系列组合,即侵入岩浆热液金成矿系列组合、火山-次火山热液金成矿系列组合及沉积-改造金成矿系列组合。  相似文献   

4.
通过大量的地质勘查工作及综合研究,认为本区铁矿具有埋藏浅、易开采、易加工的特征,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地质条件,属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岩浆期后自变质作用的气成~高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5.
从现代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特征对比角度,总结分析了世界现代海底喷流的块状硫化物成矿堆积,综述了现代海底块状硫化物成矿主要形成于洋壳和岛弧环境的实际观察结果,突出强调了洋壳环境和岛弧或陆壳环境两种成矿环境对成矿类型分类的意义。对上地幔部分熔融岩浆来源与地壳物质可能带入、火山喷发岩浆系列的演化和对热液成矿作用的控制进行了讨论,对比分析了岩浆流体对成矿的重要贡献和控制作用,以及成矿热液循环体系形成的条件和模式。  相似文献   

6.
巴音铜矿区位于中天山中段的南缘,伊犁地块东南缘,南临南天山缝合带,处在阿吾拉勒山与那拉提山交会处,属那拉提铜、镍、金成矿带,其地质、构造特征比较复杂,成矿地质条件较为有利。通过分析区域成矿背景及矿区地质特征,总结矿床成因及控矿因素,证实该区矿化分为火山-火山热液型、脉岩型和热液脉型3种类型,就成矿机理而言,这3种矿化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本质上都与该区晚志留世火山活动密切相关。结合区内各种矿化所占的比重和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其成因类型可概括为:巴音铜矿为以晚志留世海相火山-火山热液型矿化为主,伴有晚期脉岩矿化,局部受海西早期花岗质岩浆热液叠加、改造的中—低温铜矿床。不同类型矿化的主要控矿因素不同,火山岩型矿化的控矿因素主要为火山活动形式、活动阶段及岩性,同时断裂构造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脉岩型矿化系受岩性和脉体本身(出露部位和规模)控制,较好矿化一般出现于脉岩规模较大者中,或脉岩的局部膨大部位;热液脉型矿化主要受角闪花岗岩体及其接触带控制,局部还受到后期断裂破碎带控制,矿体沿断裂破碎带充填而成。  相似文献   

7.
VSHMS型矿床是近年来研究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新动向,埃塞俄比亚北部阿迪戴斯塔矿床为一个铜锌异体共生、伴生银的大型VSHMS型铜锌多金属矿床,通过对该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指出铜锌矿床赋矿地层为新元古代特沙里特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群,矿带具有"双色蚀变带"特征,并与典型VSHMS型矿床对比,初步探讨该矿床的成因类型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8.
块状硫化物矿床的类型、分布和形成环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全球视野全面概括了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成矿背景和成矿类型,突出强调了洋壳和岛弧或陆壳两种成矿环境对成矿类型分类的重要性,并探讨了由于洋、陆转化过程中过渡环境的存在对两种成矿类型亦存在过渡的成矿复杂性,分析评述了块状硫化物矿床在全球各大陆块及其主要造山带中的地质分布和成矿特点。已发现矿床数量北半球明显发育,南半球发现稀少,太古代和中新生代是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最主要形成期,其次是晚古生代,而中国则以早古生代的发现最为重要,与全球的情况有显著差异。探讨了全球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形成演化和主要形成环境,强调了在地质历史上造山带中可能保存下来代表弧后盆地洋壳环境的蛇绿岩中寻找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的重要性。介绍了利用高场强元素对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构造背景的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脉状萤石矿床成矿热液成因研究中。成矿热液形成中水的来源与大气降水有关和成矿物质的来源与围岩有关的结论因为有大量的测试数据支持而令人信服。但热源与燕山期的岩浆火山活动有关的认识是基于萤石矿床与火山岩、侵入岩在时空上密切产出的关系得出的地质推断,这种推断难以解释以下两点事实:  相似文献   

10.
西滩金矿床位于塔里木板块北缘晚古生代火山岛弧带,属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石英脉型金矿。矿床控矿构造为破火山口放射状和环状断裂系统。成矿流体主要由大气降水热液组成,其运动状态表现为沿较宽大断裂裂隙快速(上涌)流动。沸腾作用是主要的一种动力成矿机制,成矿方式以充填作用为主。成矿反应系统包含成矿反应、控制反应及缓冲控制反应3类,动力学条件对成矿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华北地块北缘金、多金属成矿地质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地块北缘是我国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根据区域地质建造特点、构造性质将研究区划分为5种成矿地质背景。不同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有不同的成矿特点:变质基底区,主要形成沉积变质改造型CuFeAuPbZn成矿系列;盖层区,主要在中晚元古代沉降区形成PbZn(Ag)沉积成矿系列、PbZn(AgAu)沉积改造成矿系列;地槽区,主要形成中酸性岩浆热液多金属成矿系列,火山-次火山热液金、多金属成矿系列,基性-超基性岩浆CuNi成矿系列;中生代火山断陷盆地,主要形成中酸性火山-次火山金、多金属成矿系列;构造岩浆活动带则广泛形成中酸性岩浆热液金、多金属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2.
块状特富矿是深部熔离-贯入型矿石的典型代表。通过地质模型来直观了解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中块状特富矿的空间分布:平面上分布于Ⅱ矿区33~41行之间,垂直方向上分布于1 150~1 500m标高范围内;根据其与Ⅱ矿区Ⅱ-②矿体的超基性岩的空间关系,将块状特富矿划分为岩体内部型和岩体边部型。通过对块状特富矿及其附近细脉浸染状矿的矿物成分测试,结果表明:块状矿石由98%以上的金属硫化物组成,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镍黄铁矿,其中,镍黄铁矿较发育,没有方黄铜矿;矿石中的磁黄铁矿均为单斜晶系,说明特富矿晶出温度很低,为100℃~320℃。首次对金川各类矿石中长石或石英进行液体包裹体测试,结果证明其成矿期晚于其他深部熔离-贯入型岩浆矿体。通过对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期次、控矿因素、成矿标志等的研究,指出块状特富矿分布受构造控制,与细脉浸染状矿石、含矿化辉绿岩脉密切相关,并认为NE向平推断层发育、且有细脉浸染状矿石或含矿化辉绿岩脉产出的部位是寻找块状特富矿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3.
矿床成因,多年来争论的焦点系成矿作用问题。本文通过地球化学、矿物中微量元素及稳定同位素资料,提出了成矿元素主要来自下地壳或上地幔,少部分为正常陆源物质;成矿溶液的来源,主要成矿期为变质水、原生水和部分岩浆水,晚期为大气降水。结合矿床形成时代、空间上与桃园岩体间的不可分割关系,矿石中角砾具片理和自然银沿一定标高有规律分布等事实综合分析,提出了该矿床系花岗岩化作用、变质作用和淋滤作用的联合产物。矿床成因为层控中低温热液型。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重新厘定了桂东南原定为“寒武系”地层的时代,确立了海西期云开变质核杂岩体结构;提出本区金银矿床分为混合岩化—岩浆热液型和变质—岩浆热液型的成因类型,建立了金银矿床成矿模式,即地槽发展时期形成矿源层,变质—混合岩化作用促进金银组分活化迁移与初始富集,剥离作用使金银组分再次迁移富集,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成矿,指出找矿重点为云开隆起区外侧及边部断裂带。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七五”项目:《广西贵港市龙头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撰写而成。文中侧重地论述了火山机构与矿床特征,并探讨了矿床成困。研究认为:矿床构造是一个晚中生代的残存火山颈机构。在其管道内的隐爆角砾岩、火山角砾岩、角砾熔岩、流纹斑岩和花岗斑岩等岩相带以及中酸性脉岩相,均属贫硅、富钾钙碱性系列的铝过饱和类岩石,是一套陆相中心式火山—次火山喷发—侵入岩系,属同源不同阶段的产物;该矿床金矿体受火山颈机构内的角砾状岩石及其内外接触带的断裂构造控制,多呈直立脉状,具有火山岩型与断裂充填型两类金矿化;成矿物质与流体主要源于火山岩浆喷气、热液,应属火山—次火山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白石坡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产于以中元古界龟山岩组为基底的NE向白石坡正断裂带内,与中生代火山活动有密切关系.文章较系统地从矿区地质、矿床地质、微量元素、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特征等方面分析了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介质来源、控矿因素及成矿机理,认为属火山活动后期的中-低温热液矿床,并划分为3个成矿期,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察哈尔右翼中旗大清河金矿床类型属于变质-热液型中低温矿床,产出于太古代乌拉山群,矿石类型主要为含金硫化物石英脉和蚀变岩型金矿石。本次工作总结了矿体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结合相关元素测试分析及相邻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综合研究认为区内金元素的物源区主要为太古代乌拉山群,其次为岩浆岩;矿床整体形成于古生代末期至二叠纪中晚期,早期成岩成矿作用形成原始矿床或初始矿源层,晚期受二叠纪中晚期多期次热液流体影响,萃取、活化、迁移金元素形成含金热液流体,并在有利成矿部位充填沉淀,成矿严格受二叠纪花岗闪长岩中NE向及NEE向压扭性构造裂隙控制,矿体具有隐伏再现和雁列式侧伏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特征的总结和概括,简述其成矿远景,并初析其成矿模式,推断矿床类型为海底火山喷气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9.
胶西北焦家式和玲珑式金矿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胶西北地区,中生代郭家岭超单元岩浆期后成矿热液,形成了广泛发育的焦家式(蚀变岩型)和玲珑式(石英脉型)金矿床,并且具有相同的成矿热液,之所以产生两类有较大差异的上述不同类型的金矿床,在于热液房与外界的沟通条件有很多的不同。蚀变岩型金矿的热液房与外界沟通相对开放,成矿热液的压力迅速降低,促其汽化,增强了活动,有利于广泛交代作用的产生,导致了蚀变岩型矿床的形成;石英脉型的矿床热液房与外界沟通条件差,当温度下降后,才与外界沟通,主要表现为充填作用,而形成石英脉型矿床。  相似文献   

20.
本文系统研究了东胜矿床的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矿床形成温度为240℃左右,成矿压力40—55MPa,成矿流体是一种高盐度、高密度的热流体。成矿物质来源以地层源为主,不排除早期有部分岩浆源物质加入。成矿热液具有大气降水特征,但早期可能有部分岩浆水摻入。东胜矿床层纹状矿体、脉状矿体以及冻青背矿床均是同一成矿事件中不同阶段矿化的结果。矿床成因类型为与印支期构造-岩浆热液活动有关的热液充填交代型铅锌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