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控制探空气球升速是提高高空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的关键。分析多种天气形势和天气现象对气球升速的影响,总结不同气象条件下调整气球充气量的依据,为提高高空气象探测业务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探空气球的充灌和施放是高空气象观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空观测中雷达跟踪探空仪、探空信号接收和数据处理都已经实现自动化,只有探空气球的充灌和施放是人工操作,气球充灌氢气有一定危险性,且至少需要一个观测员来完成施放气球工作.该文在分析探空气球充灌和施放各环节工作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探空气球施放筒的设计方案,以及在业务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为高空气象观测系统的全程自动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L波段雷达探测系统是我国高空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地面高空气象观测业务一体化工作的展开,许多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人员开始从事高空气象观测业务工作,出现了不少问题,结合多年来的台站工作经验,就L波段雷达探测系统在使用中的一些技巧经验进行总结,将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4.
结合高空气象观测资料,对延安高空探测站2011—2020年连续10年GFE(L)1型探空(简称L波段)雷达业务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并对出现的一些典型故障总结判断和维修方法,提出维护维修经验,为提升高空气象观测质量及高空业务人员雷达保障技术水平提供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所谓高空气象观测就是用火箭或气球等将气象仪器带到高空,观测自由大气中的气象现象。现在,高空观测的概念还不包括从地面或卫星观测高空云等。区别前者和后者的最大特征,可以说高空观测是现场观测,后者在于遥测。本稿只介绍一直使用于高空观测的手段和仪器(探空仪)的概要。  相似文献   

6.
依据多年从事高空基层台站观测和高空资料的审核工作经验以及通过高空气象观测的59-701、L波段和400M等不同探测系统的几个实例,分别说明了以高空观测中气压变化趋势,并结合当时天气现象和云等要素来分析判断气球下沉的具体方法及各个不同系统数据处理软件对下沉记录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1引言常规高空气象观测是由探空气球携带探空仪,以自由升空方式对大气气象要素和运动状态等的变化进行观测,因此探空气球施放高度越高,探测到的资料越多,为气象预报和气候分析提供的依据越多。近年来,齐齐哈尔站使用的探空气球都是由广州与株洲两厂生产的。2气候条件齐齐哈尔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特点  相似文献   

8.
新书架     
《气象》2013,(1):117
《现代气象业务丛书综合气象观测(上下册)》王强主编气象观测业务是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概括介绍了由天基、地基和空基观测系统构成的现代气象观测业务体系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气象观测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方法。重点讲述了地面和高空气象观测的原理、技术方法和业务要求,地基气象遥感探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业务应用。有针对性地介绍了大气边界层和城市气象观测、农业和生态气象观测、海洋气象观测、大气成分观测、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等专业气象服务观测系统,以及气象观测资料处理和质量管理、气象计量、综合气象观测保  相似文献   

9.
高空探测是指利用遥测和遥感手段进行从地面到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大气层的温度、气压、湿度和风向风速的探测,我国目前普遍使用的常规高空探测方法是气球携带探空仪升空探测,为了获取更多的高空气象资料,就要求尽量提高探测过程的气球施放高度。影响气球施放高度的因素很多,包括当时的天气状况、雷达运行的可靠性、探空仪(含回答器、回答器电池)质量、探空气球的质量和充灌过程的操作方法等等。在雷达、探空仪和气球质量均相对有保证的情况下,探空业务人员在气球充灌过程的操作方法就成了影响气球施放高度的主要因素。笔者在从事高空探测…  相似文献   

10.
PC—1500计算机探空程序系列在高空气象观测工作中推广应用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业务质量,使高空气象观测业务在现代化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步,但在探空记录整理过程中,由于受到人工读数的误差和计算机查取气压值“取整”的影响,往往会出现一些手工整理时不易出现的矛盾记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高空气象观测业务规范存在的纰漏和现行业务软件算法对观测秒数据利用率不高,导致计算结果精度不足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扩展应用L波段雷达〖CD*2〗GTS1电子探空仪系统元数据来解决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测风秒数据的最大利用价值在于优化和调整量得风层的计算厚度(时间间隔),可将L波段系统测风精度提高到与RS92 GPS探空系统同一数量级,基本满足业务部门对高空风的观测精度要求;通过对气球下沉记录处理流程的调整改进可实现相关记录数据段的妥善保存;引入探空和测风秒数据的野值综合判别、自动剔除和拟合补缺算法,可在提高秒数据利用率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业务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上述新技术、新方法的采用,都须以对现行高空气象观测规范中的相关业务规定进行调整、改进作为前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GTC2型系统的设备安装、使用流程、探测过程应急对接、数据接收处理、报文编发等多个方面的分析,找出面对各种突发应急探测活动过程应如何正确操作、灵活使用、及时处理方法,充分发挥GTC2型接收系统对高空探测活动的有效应急备份作用,力保高空气象观测资料“三性”要求,以期提高高空观测业务质量控制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高空探测资料气球漂移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数值模式的不断发展,探空气球的漂移偏差越来越不可忽视。为了提高高空观测数据的质量,减小在探测过程中由于气球漂移造成探测资料在空间上的误差,中国气象局提出一套探空、测风报的空间、时间扩充编码方案。该文从探空雷达探测系统、探测原理分析出发,介绍了该方案计算方法,并用个例说明方案的使用方法及业务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多普勒雷达回波在高空气象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常规高空气象探测中,应用多普勒雷达回波,为高空探测前期的准备、气球净举力大小的估算、各类恶劣天气下放球时间的选择,提供了可靠有力的依据,对提高高空气象探测业务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结合常规高空气象观测业务过程,对L波段高空观测系统在观测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及处理办法做以汇总,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的高空气象探测设备 ,是由测风雷达和气球携带的探空仪两部分组成。测风雷达测定气球的空间位置 ,探空仪提供大气的温度、气压和湿度数据。全国的 1 2 0个高空站中 ,除郑州、呼和浩特、长春和榆中 4个高空站使用C波段一次测风雷达外 ,其余的高空站都使用 70 1系列的测风雷达 ,配用 5 9型机械电码式探空仪。自 60年代起 ,全面布设 70 1系列的测风雷达后 ,又研制了多种型号的测风雷达 ,但由于受到技术、环境及其它各种因素的制约 ,加之测风雷达造价昂贵 ,现在仍没有投入业务使用。目前 ,新一代L波段二次测风雷达处于试运行和小批量…  相似文献   

17.
对广西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的流程和步骤进行梳理,结合近年来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对质量控制流程进行优化和完善,经过2a的业务使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1987年度的振兴科学技术调整费,用于"太平洋大气、海洋变化和气候变化的国际共同研究计划",进行了赤道区域的高空气象观测.当时使用的高空气象观测装置是芬兰VAISALA公司的产品.该公司生产的高空气象观测装置"DigiCORA RAWINSONDE SET MW 11(简称MW 11)",现正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015—2017年格尔木高空站探测施放高度的统计分析,总结影响探空高度的因素有气球质量、天气变化、氢气的充灌、气球的存放等,提出了存放气球要远离火源水源且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充气时气流量要保持均匀、阴雨天要比晴天多充10%~20%的氢气、尽量使用纯度较高的氢气等相应的措施,有效提高高空探测施放高度和质量,获取更多更准确的探空资料,为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提供第一手观测资料。  相似文献   

20.
王海深 《气象科技》2015,43(5):844-848
高空报文的质量监控和评估工作对高空气象观测的研究具有重要影响,是气象科技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了报文质量研究方法,对报文资料的完整性、时效性、准确性进行检验,从报文原始数据进行质量监控;依据国家气象中心初估场对各高空站每月各要素分别进行平均偏差和标准差的计算和统计,结合平均偏差得到超差界限,对非气象意义的误差或错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客观定量化的观测质量信息。该方法实现并应用于实际业务中,能够全方位评价高空报文质量,能够间接发现数据处理方法及仪器设备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利于探空仪器的改进和算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