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在中生代的构造岩浆演化一直以来都是青藏高原基础地质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在该缝合带南部的冈底斯北部地区发育大量的中生代火山岩及相关岩浆岩,其岩石成因与成岩地球动力学背景长期以来存在较大的争议.以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阿翁错地区沙木罗组新发现的火山岩夹层为研究对象,对沙木罗组的形成时代、火山岩的成因、构造环境以及动力学背景进行了探讨.沙木罗组火山岩由下部扎果安山岩和中部昂母过安山质晶屑凝灰岩组成.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下部扎果安山岩锆石结晶年龄为141.3±1.7 Ma,中部昂母过安山质晶屑凝灰岩的锆石结晶年龄为134.0±0.4 Ma,与区域上沙木罗组产出的化石及碎屑锆石约束时代较为一致.研究区沙木罗组下部安山岩以低硅(SiO2=52.58%~55.35%)、低铝(Al2O3=14.43%~15.44%,A/CNK=0.58~0.75)、富镁(MgO=6.12%~8.51%)、富钠(Na2O=1.55%~5.03%,Na2O/K2O=1.81~3.61)为特征,属于高镁安山岩范畴;中部安山质晶屑凝灰岩以相对高硅(SiO2=55.83%~61.88%)、低镁(MgO=2.73%~4.51%)、高铝(Al2O3=17.75%~19.62%,A/CNK=0.90~1.08)、富钠(Na2O=1.55%~5.03%,Na2O/K2O=1.81~3.61)为特征,由下往上沙木罗组火山岩的SiO2、Al2O3、Na2O含量逐渐升高,MgO、K2O、Fe2O3含量逐渐降低,属于钠质低钾钙碱性系列岩石.二者均明显富集轻稀土(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显示出典型的岛弧岩浆岩特征.下部扎果安山岩的锆石εHf(t)为+15.5~+18.7,中部昂母过安山质晶屑凝灰岩的锆石εHf(t)为+13.8~+16.2,指示安山岩、安山质晶屑凝灰岩的形成有新生地壳物质的参与.扎果高镁安山岩具有低的Y(11.9×10-6~13.5×10-6)、Yb(1.32×10-6~1.43×10-6)含量和较高的Sr(481×10-6~794×10-6)含量,以及较高的Sr/Y(35.6~65.6)和LaN/YbN(8.2~10.4),其形成可能与俯冲板片熔体交代地幔橄榄岩有关.综上所述,研究区沙木罗组火山岩形成于俯冲岛弧环境下,为早白垩世早期班公湖-怒江洋壳南向俯冲消减的岩浆响应.   相似文献   

2.
纪政  葛文春  杨浩  毕君辉  于倩  董玉 《岩石学报》2018,34(10):2917-2930
本文报道了大兴安岭中段火龙沟地区晚三叠世安山岩的锆石U-Pb年龄、Lu-Hf同位素组成以及全岩地球化学数据,以揭示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板片早中生代期间南向俯冲作用的过程。火龙沟地区安山岩的锆石均呈自形-半自形,具有典型的振荡生长环带和高Th/U(0.48~1.47)比值的特征,暗示其为岩浆成因锆石。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火龙沟地区安山岩形成于236±1Ma的晚三叠世。这些晚三叠世安山岩的Si O_2含量为51.44%~66.67%,全碱(Na_2O+K_2O)含量为5.01%~6.88%,Al_2O_3含量为13.14%~19.20%,Fe_2O_3~T含量为5.11%~9.55%,Ti O_2含量为0.65%~1.66%,具有较高的MgO(2.15%~4.64%)、Cr(43.7×10~(-6)~212.0×10~(-6))和Ni(20.2×10~(-6)~100.0×10~(-6))含量以及Mg~#值(45~55),为钙碱性系列岩石。安山岩样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Sr等)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等)和重稀土元素,且具有微弱的Eu异常(δEu=0.84~1.13),与俯冲带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安山岩中的锆石ε_(Hf)(t)值为+8.9~+11.6,相应的Hf同位素一阶段模式年龄(t_(DM1))为525~414Ma。上述特征表明火龙沟地区晚三叠世安山岩岩浆可能起源于俯冲流体交代的亏损地幔楔,源区可能还存在少量俯冲沉积物的贡献,并在岩浆演化的过程中经历了角闪石、斜长石和磷灰石等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研究区晚三叠世安山岩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板片南向俯冲作用相关的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环境,且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板片在晚三叠世期间经历了低角度俯冲到高角度俯冲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牛晓露  刘飞  冯光英  杨经绥 《地球科学》2018,43(4):1350-1366
安山岩是俯冲相关构造环境的特征岩石;对安山岩的研究,可以获得俯冲作用发生时代和俯冲过程的相关信息.报道了中天山地块南缘乌瓦门地区早志留世安山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其岩石成因和构造属性,为南天山洋及中天山陆块南缘构造演化提供制约.研究表明,乌瓦门安山岩具有安山结构,组成矿物为普通辉石、钙质角闪石、斜长石和钾钠长石,为高钾钙碱性粗面安山岩;全岩SiO2=56.23%~59.28%,K2O=2.70%~3.37%,Na2O=3.32%~4.11%.其锆石U-Pb年龄为430 Ma,形成于早志留世晚期.微量元素组成上,富集轻稀土、亏损重稀土,(La/Yb)N=18.5~20.9;Eu负异常不明显,δEu=0.82~0.88;富集Ba、Th、U,亏损Nb、Ta、Ti;初始87Sr/86Sr比值为0.706 2~0.707 5,εNd(t)=+2.96~+3.01;这些数据揭示乌瓦门安山岩为安第斯型陆弧岩石,起源于被俯冲带相关流体交代的地幔楔,并在上升过程中受到了古老地壳的改造.早志留世晚期,南天山洋向中天山陆块下俯冲,构成成熟的洋-陆俯冲体系;中天山陆块南缘为活动大陆边缘,发育典型的安第斯型陆弧岩石组合.   相似文献   

4.
普朗铜矿床是格咱岛弧产出的超大型斑岩型铜矿床,以往较多关注于含矿的石英二长斑岩,而对矿区出露的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研究相对薄弱.对普朗矿区的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开展了地球化学和锆石年代学分析,结果显示,闪长岩SiO2含量为62.46%~62.25%,K2O含量为5.53%~6.27%,MgO含量为3.58%~3.69%,(Na2O+K2O)总碱含量为7.93%~8.72%,K2O/Na2O>2,属中性超钾质碱性岩;花岗闪长斑岩SiO2含量为66.00%~66.98%,K2O含量为4.06%~4.19%,MgO含量为2.04%~2.17%,(Na2O+K2O)总碱含量为7.60%~7.81%,K2O/Na2O>1,属酸性钾质碱性岩.花岗闪长斑岩与中甸地区火山岩具有一致的Sr-Nd同位素特征,而闪长岩εNd(t)值变化范围大,二阶段模式年龄分散(369 Ma、913 Ma、1 138 Ma),指示有富集组分的混入.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27.0±2.9 Ma;花岗闪长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11.5±3.7 Ma.结合岩石主量、微量元素、全岩Sr-Nd同位素及锆石U-Pb年龄,提出甘孜-理塘洋在长时期的西向俯冲(约25 Ma)过程中,普朗矿区(局部)可能发生过由挤压向伸展构造体制的转换,激发幔源的岩浆活动,导致钾质碱性小岩体侵位,该过程对该超大型斑岩铜多金属矿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研究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的关键部位,可能代表了古亚洲洋最终闭合的位置.在嘎顺地区首次识别出花岗闪长岩,通过对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分析,获得LA-MC-ICP-MS锆石U-Pb年龄为294.8±2.7 Ma,形成于早二叠世.SiO2含量介于64.69%~67.64%;Al2O3含量介于15.00%~15.52%;MgO含量介于1.14%~1.77%;Na2O含量介于1.41%~3.61%;K2O含量介于3.25%~3.98%.∑REE值介于157.89×10-6~174.43×10-6;LREE值介于147.86×10-6~149.55×10-6;HREE值介于9.34×10-6~11.8×10-6;右倾稀土配分曲线,呈轻度负Eu异常,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大,轻稀土相对于重稀土明显富集.明显富集Rb、K,亏损Ba、Sr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富集Th,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HFSE).锆石176Hf/177Hf值介于0.282 673~0.282 791;εHf(t)值介于2.7~7.0,其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介于861~1 129 Ma,176Lu/177Hf值介于0.000 486~0.000 734,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套岩石形成于岛弧岩浆作用,证实了早二叠世古亚洲洋仍未闭合.   相似文献   

6.
新疆东天山地区印支期岩浆活动的岩石成因、源区性质及相关动力学背景一直是区域地质问题争论的焦点。对东天山构造带阿奇山安山岩开展岩石学、地球化学及锆石U-Pb-Hf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安山岩具斑状结构和气孔状构造,斑晶矿物主要为单斜辉石和斜长石,基质以针状斜长石微晶为主。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镁安山岩喷发于235 Ma(晚三叠世),并含有石炭纪年龄的继承锆石。锆石Hf同位素分析显示岩浆期锆石具有低的εHf(t)值(-31.7~-7.6)和古老的亏损地幔模式年龄(TDM=2.2~0.7 Ga)。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样品为高MgO含量(3.7%~4.7%)和K2O/Na2O比值(0.6~1.1)及低TFeO/MgO比值(1.6~1.8)的高钾钙碱性镁安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区域构造-岩浆-成矿作用揭示阿奇山镁安山岩为板内伸展背景下含金云母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在较浅深度(<80 km)部分熔融的产物,且母岩浆混有古老地壳物质。晚三叠世阿奇山镁安山岩的厘定反映了该时期东天山地区处于岩石圈伸展-减薄阶段。  相似文献   

7.
那更康切尔银多金属矿床是青海省目前发现的首个大型银矿床,通过对赋矿流纹斑岩进行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流纹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17.4±3.1 Ma,形成于晚三叠世;流纹斑岩SiO2的含量在73.08%~75.78%,Al2O3含量介于14.05%~16.04%,Na2O+K2O含量为4.31%~4.77%,K2O含量为4.20%~4.61%,K2O/Na2O比值远大于1,属于钙碱性强过铝钾质火山岩.岩石具有高硅、富铝、富钾的特征,Mg#值介于45~54,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K,亏损Ta、Nb、P、Ti等高场强元素;εHf(t)介于-4.4~-9.7,二阶段Hf模式年龄TDM2为1 533~1 864 Ma.综上表明流纹斑岩主要源于中元古代-古元古代下地壳重熔,同时混入幔源物质;赋矿流纹斑岩形成于东昆仑晚三叠世造山后伸展环境.那更康切尔大型银矿床的发现,是东昆仑晚三叠世成矿作用的表现,为区域上寻找同期侵入岩或陆相火山岩有关的多金属矿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基于青海省刚察地区1:5万电泵站等4幅区调项目,在拉脊山蛇绿构造混杂岩带药水泉组中识别一套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类岩石组合,其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高镁安山岩相类似.岩石斑晶以斜长石和辉石为主,不含橄榄石,基质也含有大量的斜长石.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K2O+Na2O含量2.55%~5.15%,Na2O > K2O,K2O含量0.22%~0.82%,为低钾;CaO含量5.31%~11.41%,TiO2含量0.27%~0.55%,变化范围较小;MgO含量为5.78%~11.06%,变化范围不大.总体具有低硅、钛、钾,高钙、镁,富钠之特征.稀土配分曲线为右倾斜状,多呈铕正异常,为轻稀土富集型.微量元素Rb、Ba、Th、Cr、Ni等变化幅度大,反映岩浆生成和演化过程复杂,但演变仍以部分熔融为主.选取玄武岩样品,通过LA-ICP-MS U-Pb锆石微区定年,获得了451.7±1.8 Ma年龄值,其时代为晚奥陶世.总体特征表明,刚察地区火山岩为埃达克型高镁安山岩,其构造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的岛弧.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赤峰北部晚侏罗世中酸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蒙古赤峰北部晚侏罗世中酸性火山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内蒙古隆起上, 熔岩主要有流纹岩、安山岩、辉石安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中性火山岩SiO2含量50.74%~58.82%, Al2O3含量15.32%~17.17%, Mg#值0.45~0.52, 全碱(K2O+Na2O)含量4.89~7.05, 属于钠质, 钙碱性系列; 流纹岩SiO2含量74.68%~74.86%, Al2O3含量12.09%~13.13%, Mg#值0.13~0.39, 全碱(K2O+Na2O)含量7.83%~7.99%, 属于钙碱性—钾玄岩系列。中性火山岩轻重稀土分馏明显, (La/Yb)N值为9.6~16.09, Eu异常不明显, Eu*/Eu值为0.94~1.12, 富集Pb等LILE, 亏损Ni、Ta等HFSE; 流纹岩与中性火山岩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La/Yb)N值为7.86~10.05, Eu负异常明显。结合前人研究资料, 初步认为研究区中性火山岩形成于板内伸展减薄环境下; 安山质岩浆可能是在岩石圈伸展导致软流圈上涌和地温梯度增高背景下富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麦源君  朱利东  杨文光  解龙  童霞  郝金月  钟摇 《地球科学》2021,46(11):3880-3891
西藏东南缘记录的唐加-松多古特提斯增生杂岩带对认识古特提斯洋晚古生代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针对该杂岩带中新发现的长英质凝灰岩开展了全岩主、微量元素,锆石LA-ICP-MS U-Pb定年和锆石Hf同位素组成的研究.结果显示冲尼凝灰岩喷发于278~275 Ma,具有较高的SiO2含量(63.47%~72.65%)、Al2O3含量(14.53%~21.31%),较低的K2O含量(1.30%~2.51%)和TiO2含量(0.50%~1.17%),MgO含量较低,介于0.92%~2.00%,Mg#范围在19.9~34.2(均低于40).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锆石具有较高的εHf(t)值(+10.2~+14.4)和相对年轻的地壳模式年龄TDMc=351~621 Ma,认为冲尼凝灰岩是唐加-松多古特提斯洋向北俯冲背景下的新生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洋盆俯冲消减的开始时代不晚于早二叠世,并且在早二叠世拉萨地体东南缘存在新生地壳生长事件.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碧溪岭片麻岩综合研究表明,岩石化学成分高硅(SiO2=73.18%~75.60%)、低铝(Al2O3=11.93%~12.79%)、富碱(Na2O+K2O=6.11%~7.23%)和高钠(Na2O/K2O=1.51~1.94); 微量元素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U等和Pb,贫Nb、Ta、Zr、Hf、Ti等高场强元素; 稀土元素含量范围变化较大(TREE=142.38~308.44×10-6),富集轻稀土(LREE/HREE=5.93~6.01),和铕负异常明显(δEu=0.42~0.64)等。造岩矿物中斜长石聚片双晶常垂直晶体延长方向,以及继承锆石大部分是不同时代的岩浆碎屑锆石等,暗示其寄主岩是沉积岩; 锆石LA-ICP-MS定年结果: 1)获得超高压变质锆石U-Pb年龄为242 Ma; 2)继承锆石U-Pb年龄,除了有比较多的属于元古代(768~639 Ma),还有大量的属于古生代(590~358 Ma)等,表明其寄主岩的时代不会早于古生代。  相似文献   

12.
库车河流域小提坎里克组火山岩主要为一套流纹岩建造,富碱(Na2O+K2O=6.89~8.46%)、高钾(K2O/Na2O=1.6~2.1)、铝含量12.83~14.78%(平均为14.18%),低钙(1.06~2.51%,平均为1.50%)、低镁(MgO=0.27~0.44%,平均为0.37%),Fe2O3*=1.29%~2.68%(平均为2.17%)。其铝饱和指数A/CNK为0.98~1.15,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钾玄质花岗岩类。流纹岩的轻稀土强烈富集,重稀土亏损,明显富集Rb、Th、U、K、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Sr、Nb、Ta、P、Ti等元素,具明显的铕负异常(δEu为0.46~0.54)。主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其壳源成因,原岩为变质杂砂岩,源区有石榴石、角闪石、斜长石的残留。对两个流纹岩样品中的锆石进行LA-ICP-MS U-Pb年龄测定,获得288.3 Ma和290.3 Ma的形成年龄,与西部温宿和拜城地区的小提坎里克组火山岩为同期火山活动产物。该套火山岩具有同碰撞过铝质S型花岗岩特征,结合区域上广泛分布的二叠纪后造山花岗岩,认为西南天山洋至少在早二叠世已经闭合。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定东天山觉罗塔格带东段玉海地区中酸性侵入岩的形成时代、源区性质及其构造属性,本文对该区中酸性侵入岩进行了系统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全岩地球化学以及Sr-Nd同位素分析。2个样品中的锆石在CL图像上具明显振荡环带,Th/U值为0.28~0.59,指示其岩浆成因。对岩浆锆石定年结果表明,它们主要形成于早志留世(433.2~431.2Ma),代表了寄主岩石的形成时代。样品w(SiO_2)=57.88%~69.01%,w(Na_2O)=3.46%~5.07%,w(K_2O)=0.50%~1.65%,Na_2O/K_2O=4.26~6.79,Mg#=45.1~52.3,A/CNK=0.89~1.00;稀土配分模式呈右倾型,LREE/HREE=5.55~11.47,(La/Yb)N=4.18~13.54,δEu=0.82~1.25;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表现为大离子亲石元素(Ba、U、K、Sr等)相对富集和高场强元素(Th、Ti、Nb、Ta)相对亏损;全岩εNd(t)值介于6.1~7.0之间。研究表明,早志留世中酸性侵入岩的岩浆源区主要为年轻地壳物质,结合火成岩的组合特征、岩浆作用性质以及区域构造演化历史,认为早志留世中酸性侵入岩形成于康古尔洋板片向北(吐—哈地块)俯冲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从而将康古尔大洋板片北向俯冲的时限追溯至早志留世。  相似文献   

14.
李斌  刘淼  陈井胜  李伟  杨帆  汪岩  崔天日 《地球科学》2019,44(10):3378-3392
为对内蒙古敖汉地区酸性火山岩进行划分对比,对其进行了锆石U-Pb测年、地球化学分析.流纹岩和流纹质晶屑凝灰岩年龄分别为122.8±2.3 Ma、122.1±1.9 Ma,属于早白垩世义县组.晚侏罗世流纹岩SiO2和全碱含量较高,Al2O3含量较低;稀土总量较低、具有负铕异常;富集Rb、Th、U、K,亏损Ba、Sr、P、Ti.早白垩世流纹岩SiO2、全碱、Al2O3含量较高;稀土总量较高、稀土分馏明显、弱负铕异常;富集K、Rb、Ba、Th、U,亏损Nb、Ta、Sr、P、Ti.将敖汉地区晚侏罗世酸性火山岩进行了解体,首次将其大部分划为早白垩世义县组.晚侏罗世流纹岩可能为高分异流纹岩,形成于相对低的压力环境下,可能起源于中上地壳物质部分熔融.早白垩世流纹岩显示出埃达克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可能形成于加厚的下地壳环境.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固阳地区新太古代变质侵入岩具明显TTG岩系特征, 符合钙碱性系列岩石的演化趋势, 且具有由早期富钙向晚期富钠演化的趋势.其SiO2含量介于49.99%~76.08%(绝大多数为51%~67%之间), 全碱含量高(Na2O+K2O>7%), 富钠(Na2O>3%), Na2O/K2O>1, 铝含量高(Al2O3含量通常在13%~18%之间), Mg#值较高(Mg#变化范围为33~50, 均值为45).微量元素显示岩石较低的Rb/Sr比值(0.02<Rb/Sr<0.22, 均值为0.08), 具有明显的Nb、P和Ti负异常以及Sr正异常.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右倾型, 岩石强烈富集LREE, 亏损HREE, 具弱Eu正异常.利用激光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对其锆石进行了U-Pb定年, 测得其年龄在2 500~2 520 Ma之间, 属新太古代晚期.另外, 二长花岗岩的不一致线下交点年龄为410~576 Ma, 代表着引起Pb从矿物中丢失的热事件的时间, 即可以作为"早古生代华北地台应祁连山褶皱带的闭合而向南增生"这一事件在该区的时间响应.   相似文献   

16.
前人对"三江"地区临沧花岗岩基早古生代的岩浆事件研究极少.在双江地区临沧花岗岩基中首次识别出早古生代花岗质片麻岩.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微区原位Hf同位素分析,结合全岩地球化学特征,对2件花岗质片麻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获得锆石U-Pb年龄分别为476.9±1.9 Ma、465.7±1.9 Ma,表明这些花岗质片麻岩形成于早-中奥陶世.花岗质片麻岩SiO2含量为70.67%~74.03%,K2O/Na2O值皆大于1,为1.04~1.55,属过铝质S型花岗岩.岩石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其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和Zr等,轻重稀土分异明显,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亏损,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2件样品锆石εHf(t)均为负值(-7.2~-0.7,均值-3.0),Hf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tDMC)均值基本一致(1 639 Ma、1 630 Ma),说明花岗质片麻岩可能来源于古老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综合分析表明,花岗质片麻岩是由原特提斯洋向东俯冲消减而引起的古老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是原特提斯俯冲消减的岩浆事件响应;说明在早奥陶世昌宁-孟连洋就存在俯冲消减,昌宁-孟连特提斯演化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早奥陶世.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文光岭矿床是云开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铅锌铜多金属矿.以文光岭花岗闪长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获得其锆石206Pb/238U同位素加权平均年龄为165.7±1.9 Ma(n=18,MSWD=3.1).花岗闪长岩属于准铝质Ⅰ型花岗岩,SiO2含量在64.11%~66.64%之间,Al2O3含量为14.9%~15.57%,MgO含量在1.39%~1.61%之间,K2O+Na2O含量介于6.5%~7.21%,K2O/Na2O=1.25~2.74,铝饱和指数A/CNK=0.93~1.11.轻、重稀土元素分馏作用明显,(La/Yb)N=13.03~17.83,具有弱的负铕异常(δEu为0.70~0.88),HFSE和LILE分异明显,富集Rb、Th、U、K等元素,亏损Nb、Ta、P和Ti等元素.结合区内已有资料,认为文光岭铅锌铜多金属矿床的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相继在嫩江多宝山地区发现了一系列晚三叠世岩浆岩。但该期岩浆活动的构造背景、成因机制及成矿作用迄今尚未得到很好的解读,这些问题对深入理解该地区构造演化、寻找多金属矿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多宝山矿区英云闪长岩、争光矿区闪长岩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锆石的LA-ICP-MS定年结果表明,多宝山英云闪长岩形成时代为(226.3±2.3) Ma,争光闪长岩形成时代为(229.3±3.1) Ma,两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可能是同一岩浆房演化的产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多宝山英云闪长岩以高SiO2(64.25%~66.44%)、Al2O3(16.54%~17.21%)、K2O+Na2O(8.16%~8.49%),低CaO(2.27%~2.95%)、MgO(0.99%~1.16%)、TiO2(0.31%~0.36%)、P5O2(0.16%~0.17%)为特征;争光闪长岩以SiO2(57.12%~58.5%)、Al2O3(14.59%~15.26%)、(Na2O+K2O)(5.34%~6.16%)、 TiO2(0.83%~0.97%)、P2O5(0.15%~0.27%)及TFeO/MgO(1.12~1.25)相近为特征;多宝山英云闪长岩亏损Rb、Nb、Sm,富集Ba、U、Zr和Sr,Eu正异常明显(δEu=1.21~1.57),争光闪长岩Rb、Nb、Sm亏损,Ba、Th、Sr、Hf富集,Eu弱正异常(δEu=0.93~1.22)。二者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稀土及微量曲线形态近似,显示同一源区的特征,原始岩浆起源于受俯冲流体交代的地幔楔的部分熔融,形成于与蒙古—鄂霍茨克洋板块俯冲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多宝山矿集区晚三叠世钙碱性岩浆岩的确定指示蒙古—鄂霍茨克洋俯冲作用可影响到兴安地块东缘。综合区域晚三叠世矿床成矿时代及成矿背景,证实多宝山地区晚三叠世岩浆活动具有较强的银铜钼成矿能力,成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