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塔里木盆地区域地下水环境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大量水环境同位素样品测试结果为依据,对塔里木盆地的区域水环境同位素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认识:(1)塔里木盆地不同14C年龄的地下水的δD、δ18O值差异不明显,反映了水资源形成区在最后冰期和冰后期气温相差不大,推测是由于新构造运动使山体隆升,同一位置因高程变化产生的气温变化弥合了气候的变化,这一特征使我们难以运用δD-δ18O关系区别古水(冰期)与现代水(冰后期)。(2)在δD-δ18O关系图上,沿大气降水线可把盆地内主要河流及其补给形成的地下水大致圈定在3个域内,这3个域的区别不是大气环流作用的结果,而是河流源区山脉高程效应的反映。(3)与西北内陆盆地其他大型河流比较,阿克苏河流域下游承压自流水的14C年龄小得多,这是由阿克苏河径流量大、下游为河槽洼地、不完全具备山前倾斜平原水文地质特征等决定的。阿克苏河下游承压水水循环交替迅速,开发潜力较大,在西北内流盆地中是一个特例。(4)塔克拉玛干沙漠第四系松散层地下水主要是从盆地南缘侧向补给的,在沙漠腹地由深部向浅部顶托排泄。盆地内深层油田水处于高度封闭的滞留状态,与上部松散沉积层地下水之间基本没有联系。  相似文献   

2.
岩溶水文特征是岩溶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文章利用环境同位素示踪剂反馈的水动力过程,解译毛村地下河流域的水流特征。其流域内水体δD和δ18O范围均位于大气降水δD和δ18O的范围内,大气降水是流域主要的补给来源;基于δ13CDIC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岩溶水体中DIC来源于碳酸盐岩溶解的平均值为52.13‰,可揭示相关的水—碳酸盐岩相互作用历程;流域内岩溶水点222Rn和EC值对大气降水的响应特征表明降水的蓄积作用可驱动深层岩溶裂隙水运移,且具有较强的稀释作用;基于222Rn的衰变特征,计算6月份地下河管道有效水流速度为2 427.49 m·d−1;西南岩溶地下河水流与地表水流相似,且对降水响应敏感。综合毛村地下河流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其水文点SI、222Rn、δ13CDIC和δ18O间的相关关系,环境同位素可更好地示踪岩溶裂隙水流特征,揭示岩溶含水系统的空间结构特征及水流路径。水化学环境天然示踪剂可提供有关岩溶含水系统的重要信息,对水动力学方法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3.
作为高寒内陆区的青藏高原西北部班公湖流域水文数据资料较为匮乏,导致对区域水循环过程和气候环境的认识不够深入,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为解决该问题提供理想途径。本文系统分析班公湖流域夏季含湖水、河水、冰川融水和地下水4种不同类型的水体中氢氧同位素的组成,阐释水体氢氧同位素、氘盈余参数沿程变化的特征及其与水体矿化度、高程、经纬度和全球大气降雨线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剖析同位素组成变化的控制因素。结果显示,水体中δ2H和δ18O的波动范围分别为-112.37‰~-24.90‰和-14.84‰~2.01‰,平均值及标准差分别为-76.73‰±26.49‰和-8.43‰±5.24‰。湖水δ2H和δ18O相对其他水体富集,测定结果更偏正值,冰川融水δ2H和δ18O相对其他水体更为贫化。流域水体氢氧同位素的大陆效应总体不明显,部分水体有一定高程效应体现。水体氢氧同位素演化趋势表明,冰川融水与全球大气水线接近,易受大气降雨影响。同时其他水体线的较小截距和斜率值,表明大气降雨...  相似文献   

4.
蓟县中上元古界典型剖面锶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李华芹  蔡红  秦正永  刘波 《地球学报》1994,15(Z1):232-244
笔者在地矿部同位素开放研究实验室资助下,对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等各系界线及各地层组之间,进行了锶同位素组成测定,并探讨地层剖面系级之间及层内87Sr/86Sr 同位素组成可能的变化及其地层意义。为追朔地层形成时间和演化历史,乃至为全球元古宙地层划分对比提供新的依据,填被我国在锶同位素地层学研究领导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5.
重庆歌乐山隧址区地下水同位素组成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位素测试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在地质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运用同位素方法研究流体及矿床成因关系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目前,环境同位素方法被广泛用于识别地下水系统,研究自然界水循环过程和地下水运动规律。不同成因的地下水具有不同的同位素组成特征,而且氢、氧稳定同位素在低温条件下不与围岩发生同位素交换,放射性同位素变化遵循各自的衰变规律,水中HCO3碳、氧同位素组成与被溶解的碳酸盐岩同位素组成有关。在歌乐山隧道施工涌水对周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及环境效应评价过程中,取得许多同位素数据,对该区地下水的同位素特征有了新的认识。文章借助同位素方法探讨了隧址区地下水的补给源、年龄等基本特征。该区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碳、氧稳定同位素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对放射性同位素氚研究表明,该区地下水年龄基本都较小,属近期大气降水直接渗入补给。  相似文献   

6.
王彦国 《地下水》2021,(6):245-246
新疆三屯河流域是主要的产汇流区,合理计算确定流域生态水量对区域环境及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河流上的碾盘庄水文站作为参证站,基于Tennant法、90%保证率的最小月径流量法和7Q10法分别对三屯河生态水量进行计算,并对计算成果合理性进行比选分析,结果表明:采取7 Q10法计算时,以最枯7日的平均流量作为主要的生态...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地热水氢氧环境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大气降水是地下热水主要的补给来源。地热水的补给高程分布于165.5~1 853.3 m,各地区的补给高程差异明显。地热水氢氧环境同位素的分布特征显示受高程效应、蒸发效应及水-岩同位素交换反应等共同影响。矿化度大于1.0 g/L的地热水,氢氧环境同位素含量与氯离子含量、矿化度呈正相关,认为主要是海水混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元阳大坪金矿床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9.
南海珊瑚礁硼同位素组成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刘卫国  肖应凯 《地球化学》1999,28(6):534-541
采用正热电离质谱方法测定了中国南海诸岛7000a以来的珊瑚礁的硼同位素的硼含量。讨论了珊瑚礁中硼同位素 硼含量,P不管不顾忻代等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所测定的珊瑚礁硼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为22.7 ̄24.8‰,并且与珊瑚 硼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根据硼同位素与海水PH值的关系计算出过去7000a南海泊PH值变化8.10 ̄8.41。初步探讨了硼同位素组成与南海海平面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西藏东部大气降水氧同位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The Xizang Plateau, with a common altitude of more than 4000 m sbove sea level,has long been celebrated as “The Roof of the World”. In order to study oxygen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meteoric water in the Xizang Plateau Reg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attitude, we made an investigation tour to the Xizang Plateau, starting from Guizhow, during 1979 from July to October, and 79 meteoric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cluding brook, well, lake, snow, firn, spring and running waters, at different altitudes. Oxygen isotope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isotopie composition of meteoric water in the areas more than 4000g and in the western parts of SichuanGaizhow shows remarkable altitude effect. There i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δ^28O and altitude, which is reflected by --δ^18O = 0.0026H 7.75. The average δ^18O value for metcoric water in the areas: more than 4000m above sea level turns out to be --18.15‰ is evident that δ^18O value for lake water on the plateau is related to its water supply. δ^18O value for lake water, in which the evaporation is greater than supply,is approximately three or four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supplied water, averaging -5.74‰. Oxygen isotopic compasition of geothermal water can be compared with that of local meteoric water, but shows certain δ^18O-shift, suggesting that the main water-supply source seems to be meteoric water in the same area.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以新疆叶尔羌河流域为例,在研究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深度D、~(18)O和T值的变化分析地下水补给来源.解决了传统研究方法很难解决的问题.为干旱地区地下水起源及空间分布规律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下水不是来自大气降水的直接入渗,而是地表水渗漏补给。(2)流域分为两个独立的地下水循环系统,分别接受叶尔羌河与提孜那甫河河水补给。(3)潜水和承压水的起源相同,属统一的地下水系统。(4)地下水径流表现为倾斜平原区径流强烈,地下水以水平运动为主;细土平原区地下水径流迟缓,地下水以垂直蒸发运动为主.径流方向与地表水流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浑河流域底质中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浑河流域内底质采样,系统分析As、Cd、Cr、Cu、Hg、Ni、Pb和Zn等8种重金属元素,了解其含量和空间分布等特征。研究证实,冶炼和化工生产等对浑河底质的地球化学特征带来极大影响,造成细河等区域内的底质中Cd等重金属元素含量升高。对浑河底的系统分析工作,为深入研究流域环境质量和农业规划等提供借鉴方法和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华北地区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特征与水汽来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华北地区的包头,石家庄,天津,太原IAEA/WMO/GNIP大气降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的资料,分析了华北地区降水稳定同位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华北地区降水中的δ18O值都表现出明显的“夏高冬低”的季风气候特征,夏季表现雨量效应,冬季温度效应明显;华北各地区降水线方程与全国及全球降水线相比,斜率和截距都偏小,揭示了华北地区降水是在非瑞利条件下进行的,并且除天津外,其他地区稳定同位素特征还受到降水过程中局地水汽循环的影响;d值总体表现出冬高夏低的季节变化特征,说明了冬季风和夏季风期间降水的水源区蒸发条件不同.  相似文献   

14.
The intention of this work is to consider the stable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oxygen and deuterium in rainfall,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along the Yellow River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NCP). Th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δ18O values in groundwater varied from –10.17 to –6.85‰, with mean value of –8.76‰, and that the δD ranged from –68.7 to –58.0‰, with mean value of –63.4‰, respectively. The δ18O values in surface water varied from –8.36 to 1.32‰, with mean value of –6.8‰, and δD ranged from –64.4 to –35.1‰, with mean value of –57.6‰, respectively. Further, The range of Cl- values of groundwater varied from 5.9 to 340.5 mg/L and that values ranged from 30.1 to 81.9 mg/L in surface water samples and Na+ value changed from 27.4 to 321 mg/L in groundwater, while that in surface water varied from 24.8 to 50.5 mg/L. Most of the points fall below the GMWL?, but are close to the LMWL.? Therefor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groundwaters along the Yellow River were influenced by rainfall in heavy events and surface water.  相似文献   

15.
川东南地区石牛栏组碳、氧、锶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前人对川东南地区石牛栏组地层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有关同位素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区石牛栏组沉积成因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值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而氧同位素值则有所偏低;白云岩δ^13C值低,δ^18O值高,反映受成岩环境的影响较明显;裂缝中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分布于两个不同的区间,说明不同期次裂缝充填物形成时的流体性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沉积成因碳酸盐岩具异常低的锶同位素值,与前人研究结果有明显的差异,推测是受贫87Sr同位素的成岩流体的影响;晚期裂缝充填物锶同位素比值较高,也表明它们受到了地表淡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南阳城区地下热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本区地热水起源于降水补给。氚同位素揭示了地热水的形成年龄,采用同位素方法对本区地下热水与浅层冷水的混合作用对地下热水温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探讨了南阳城区地下热水的了解补给运移条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芹河水源地地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结合群孔抽水试验资料,建立基于有限差分法的水平面二维流理想数值模型,采用最优化方法,进行模拟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地下水水位降深、流场分别进行拟合分析,得出所建立的的数学模型能够较为真实地刻画地下水流的特征,模型合理可靠,用于计算水文地质参数是可行的。最终得出该计算区的水文地质参数水平渗透系数K为6.588m/d,给水度μ为0.191。  相似文献   

18.
贵州是全国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复杂和极复杂矿井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以贵州福泉骆子田勘查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该勘查区水文地质特征以及充水因素浅析,得出该勘查区水文地质类型,为今后水文地质工作重点勘查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处周边水文地质相似矿井充水防治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刘家坪子煤矿区水文地质资料,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地下水动力学法,预测主采煤层(C5煤)开采过程中的矿井涌水量,同时采用水文地质比拟法,利用水文地质条件与该矿相似的小发路煤矿的资料,预测该矿井开采过程中的涌水量,采用地下水动力学和水文地质比拟法,分析两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选择比拟法作为开采初步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淮南采煤沉陷区积水来源的氢氧稳定同位素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南是我国东部重要的能源基地,由于长期地下采煤,地表形成大面积的采煤沉陷区并积水,造成严重地质灾害。针对于此,部分学者提出利用采煤沉陷区建立"平原水库"解决周边地区干旱年份农田缺水问题的设想。然而,一方面,由于煤层上覆几百米厚的新生代沉积,采煤塌陷形成的沉陷裂隙是否沟通了不同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并因此改变了这个地区的地下水系统,成为区域水资源评价需要了解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另一方面,建立"平原水库"需要有稳定的补给水源,采煤形成的沉陷裂隙如果沟通了地下不同深度含水层的水力联系,是否使地下水成为塌陷区除降雨外的重要补给来源,这就成为评价"平原水库"水资源潜力的重要参考依据。氢氧稳定同位素是示踪天然水体水来源的重要手段,笔者在淮南矿区采集了旱季和雨季的浅层地下水、河水、雨水、沉陷区的积水等不同水体的水样23件,分析了其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并与深层地下水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雨季和旱季,该地区采煤沉陷区积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都非常接近大气降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而与深层地下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相差较大,说明采煤沉陷区的积水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补给。采煤沉陷区的沉陷裂隙贯穿了整个新生代地层,使地表水发生下渗与在深部与深层地下水发生不同程度的混合,而深层地下水尚不是"平原水库"的稳定补给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