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大量事实表明,每发生一种重大灾害总会诱发一系列次生灾害,形成破坏力远超单一灾种的灾害链现象.要有效防范灾害链风险,理清其形成过程、构建其评估模型是前提.在梳理国内外链式风险评估概念模型的基础上,结合“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链案例,初步提出灾害链风险评估的概念模型.①孕灾环境敏感性是致灾因子链发的重要影响因素,决定灾害链风险的链发概率,确定影响孕灾环境敏感性的因素及定量关系是评估关键;②灾害链中承灾体重复受灾导致脆弱性增大,脆弱性变化评估的引入将提高灾害链风险评估结果的精度.本文旨在为完善区域灾害系统理论,进一步推动灾害链风险防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5.
5·12汶川地震青川县木鱼镇滑坡坝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滑坡坝及其形成的堰塞湖是山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在强地震发生时,滑坡坝形成的堰塞湖的数量多,规模大.汶川5·12地震发生时,就形成了多个堰塞湖,这些滑坡坝一旦发生溃坝,将会对下游灾民和抢险人员生命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文中对汶川大地震发生期间木鱼镇滑坡坝进行研究.通过地质分析和计算表明,这个滑坡坝在发生和强降雨和地震期间是稳定的,不会对下游构成威胁,因此,可以不对此滑坡坝采取防治措施.此研究结果已在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其研究方法可以为类似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5·12汶川地震诱发大量的崩塌、滑坡、堰塞湖,导致了大量的水土流失。基于北京一号小卫星影像数据,在重灾区共解译出崩塌、滑坡点总面积2264.53km^2。通过对重灾区内距离地震破裂带分别做5km、10km、30km、50km、100km的缓冲区,分别统计不同区段的崩塌、滑坡体的面积,结合野外实地考察和简易测量数据来确定不同区段的松散土体厚度,初步计算出重灾区的崩塌、滑坡水土流失量为相当于全国一年的水土流失量。通过对重灾区34处重点堰塞湖的堰塞坝堆积方量进行计算,估算所有堰塞湖的堰塞坝水土流失量为1.87×10^8t。重灾区山地灾害的水土流失总量为55.86×10^2t。讨论估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精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9.
DFW-ⅠⅢ型泥石流次声警报器完整地记录了5·12汶川8.0级地震及以后多次>3.0级余震的地震次声波资料.分析表明,此地震次声波为一确定性信号,卓越频率为2~3 Hz,其声压随地震震级而变,5·12地震时的声压>40 Pa.记录的5·12强震时间较之公布的地震发生时间提前约1 min.希望地震次声波能引起相关研究者的兴趣和重视,并进一步探索相关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5·12汶川地震诱发都江堰龙池镇干沟泥石流可能性地质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岷江一级支流龙溪河右岸次级支流干沟,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龙池镇,沟口为5·12汶川地震后都江堰龙池镇主要过渡安置房集中居住区.根据流域地质地貌条件,5·12地震诱发崩塌、滑坡山地地质灾害特征及泥石流发育历史等方面,分析预测了干沟震后暴发大规模泥石流的可能性及其危害性.研究表明,干沟为一多期次泥石流沟,其中两次在沟口形成厂规模巨大的泥石流堆积扇;流域内5·12地震滑坡、崩塌极为发育,固体碎屑物质极为丰富,在持续强暴雨下有发生大规模泥石流的极大可能,将对沟口过渡安置房集中居住区带来严重危害.据此,提出了停建干沟沟口过渡安置房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5·12汶川地震及其山地所科技抗震救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05-12 T14:28汶川突发8.0级大地震,针对地震引发的山地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山地所急聚科研有生力量,发挥本所的学科优势,在抗震救灾科研第一线取得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5.
5·12汶川地震后北川苏保河流域泥石流危害及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汶川8级地震直接引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等次生山地灾害,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灾后遇高强度降水,已引发大规模的次生泥石流灾害,严重威胁灾民安置点和灾后重建场址.以北川苏保河流域为例,分析了泥石流形成的地形地貌条件、松散固体物质条件和降水条件,总结了苏保河流域泥石流的危害和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形态调查法和雨洪法对泥石流流量的计算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震后苏保河流域演变为泥石流多发区域,泥石流将会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灾后抢险救灾公路和人类生存环境;苏保河流域泥石流具有呈群发性,危害范围大、密度高,搬运能力强、激发泥石流的雨量相对偏小、多灾种复合性的特征;地震后,由于强震引发松散固体物质的剧增、地表植被破坏引起径汇流条件的变化、沟道性质的变化及沟道内形成的多级堵塞,使泥石流的规模增大. 相似文献
16.
17.
18.
2008—05—12 T14:28汶川突发8.0级大地震,针对地震引发的山地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山地所急聚科研有生力量,发挥本所的学科优势,在抗震救灾科研第一线取得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