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电视气象节目语言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英杰 《气象》2009,35(7):112-118
气象预报,作为具有高社会应用价值的高时效性信息,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其信息内涵越来越丰富,传播载体越来越多元.气象预报,政府越来越关心,百姓越来越关注.而电视作为主导性媒介,各公共频道每天高密度播出气象预报和气象相关新闻,气象信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曝光度.电视气象节目往往都是所在频道中收视率最高的日播节目.但是在泛媒体时代,随着信息的分众化和多元媒介的分流效应,电视气象节目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自我反思和探究电视气象节目传播的信息指向性,优化特定媒介的传播效能,提高节目与观众的契合度,便成为电视气象节目实践中必须直面的课题.作者从媒介及其传播特性、受众特征、监测和预测能力发展和语言通义四个方面分析了电视气象节目的语言特征,只有贴近并契合这四个方面,才能更好地提高电视气象节目的传播效能并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与气象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与此同时,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绝对值也在成倍增长。各行各业、各族人民为了趋利避害、减灾降损、方便生活,对气象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由于电视传播具有广泛、及时、形象、生动的特点,因此,通过电视来传播气象信息,已成为一种趋势。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气象信息节目的收视率高和电视媒体传播的特点,使气象信息具有较高的商业潜在价值,许多地区已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几年来,自治区的电视气象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同时也…  相似文献   

3.
气象灾害电视报道策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桂湘 《广西气象》2007,28(2):78-80
分析气象灾害的电视报道特点,探讨扬长避短发挥电视媒介优势,归纳气象灾害各阶段电视报道策划着眼点和侧重点,提出增强传播和服务效果的一些思路,供策划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我国电视气象节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并讨论了电视气象节目同质化产品策略和差异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5.
电视气象节目的价值要素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党红 《辽宁气象》2003,(3):42-43,46
根据当前电视气象节目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从节目信息量、新闻性、传播效果、节目形式等方面分析探讨了电视气象节目的价值要素。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媒体使传统电视媒体在传播空间、传播内容、受传关系上发生了改变,借助数字电视、车载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平台,气象信息的社会价值被极大地激发出来。本文着重论述了气象节目在数字化媒体中存在的问题、对策和发展前景,为电视气象节目在传播方式上实现创新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万康玲 《气象》2002,28(S1):15-17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每天2、3分钟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已不能满足广大电视观众的要求,开设气象频道或者类似的气象电视台,是气象部门对公众服务的必然趋势。专题类电视气象节目将是其中重要的内容。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将面临国外媒体的严峻挑战。从这一认识高度出发,阐述了专题电视气象节目的创意、定位并揭示了这类节目的特点和一般天气预报节目的异同,为今后制作各类专题电视气象节目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容军 《气象》2002,28(S1):24-26
电视媒体已进入网络化传播的时代,它将以一种全新的服务形式对信息传播业产生巨大的影响。以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为主体的气象影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的特点和优势,但它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和资源的限制。加快向新兴媒体和传播方式挺进,是气象影视事业“第二次创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为了更好地适应网络化传播的需要,我们应依据网络传播的特点,对气象影视节目进行改造,主要思路是:提供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节目形式多样化,发展个性化节目,发挥互动传播优势等。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我国电视气象节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并讨论了电视气象节目同质化产品策略和差异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0.
电视气象节目是防灾减灾,宣传气象的重要窗口。特别在灾害天气出现前后,如何有效地利用电视媒体传播预测预警信息,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样是防灾应变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信息不能等同于气象服务信息,电视气象节目制作就是要针对气象信息转换为电视气象服务信息。本文针对近年来青海省天气预报节目发展的现状、节目改进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电视天气预报已经由原先单一的预报模式转向更为广阔的电视气象服务领域,其中包括气象新闻的播报,气象影视部门应该运用自身独有的跨行业优势做好电视气象新闻这一传播模式,开辟气象报道的全新视野。  相似文献   

12.
电视媒体与气象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概括媒体报道“气象灾害”的基础上,指出了现存问题,并对日本电视台的自然灾害预警信号发布机制进行了评述,从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及电视传播机制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电视气象节目中纪实手法的运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罗桂湘  韦坚 《广西气象》2004,25(2):59-62
通过对电视气象节目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实际工作阐述了纪实手法的运用对增强节目可信度和可视性、提升艺术品位等方面的作用,并谈了纪实手法的具体运用方法,以期对电视气象节目质量的提高有所促进,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4.
气象灾害电视报道策划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分析气象灾害的电视报道特点,探讨扬长避短发挥电视媒介优势,归纳气象灾害各阶段电视报道策划着眼点和侧重点,提出增强传播和服务效果的一些思路,供策划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程莹  阮小建 《浙江气象》2007,28(2):35-38
气象行业该如何利用电视媒体的独特优势,更好地向观众传递气象信息,真正为社会所用,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应用电视媒体传播气象信息的优势、如何利用这些优势以及电视气象节目理念等方面内容,比较深入地探讨如何进一步发展电视气象节目,使之更加符合当今社会需要,并且得到更加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根据当前电视气象节目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从节目信息量、新闻性、传播效果、节目形式等方面分析探讨了电视气象节目的价值要素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气象影视业的发展,一方面要受本省经济条件的约束和限制,另一方面还要面对拓展业务服务领域,增强气象科技竞争力的严峻挑战。如何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加入WTO后面临的新形势,青海省气象影视业的出路何在?如何开发电视气象资源将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18.
在气象信息通过多渠道广泛传播的今天,电视天气预报节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突破固有模式并重新让气象节目成为观众获取气象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广大电视气象工作者为之努力的目标。文章针对2014年内蒙古电视《天气预报》改版的节目定位以及非线性编辑的具体技术环节做出说明和总结,以期对日后的气象影视创新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网站对气象信息的传播逐渐减少了人们对传统媒介的依赖程度,并且日益受到大多数人的追捧。网络作为一种新兴传播形式,具有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体现在传播这些优势是基于其自身特性之上,网络现已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又一气象信息传播媒介,并由于其多元化、丰富性、快速性、全球性等优势,迅速成为气象信息传播的主要阵地。1网站气象信息传播特点1.1气象信息网络传播的概念气象传播是气象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是传播的一  相似文献   

20.
王超 《陕西气象》2018,(5):49-50
正随着新媒体传播形态(即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网络传播技术、移动通讯的发展,通过网络或手机获得气象信息逐渐成为中青年人的习惯。新媒体严重冲击了传统的电视媒体。由于传统的气象影视节目往往依托电视台作为唯一传播载体,在固定时间段发布播出,气象信息不能及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