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塔里木盆地含气系统的划分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油气系统的理论,划分了塔里木盆地含气系统,首次提出了天然气成因系统的概念,并进一步从剖面上划分了其含气组合,从平面上划分了天然气成因系统,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含气系统的特征,对塔里木盆地天然气的勘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毕思文 《地质通报》2003,22(8):601-612
首先,从人类面临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地球系统的全球化、地球系统科学与传统地球科学和国内外研究现状4个方面介绍了地球系统科学提出的背景,阐述了地球系统科学的七大特征和六大趋向。其次,详细介绍了地球系统科学的概念与研究方法,主要内容有研究思路、基本概念、地球系统过程和地球系统科学的方法论。第三,构建了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系统的连续动态系统、离散动态系统、地球系统的随机性、地球系统的自组织和地球系统的简单巨系统与复杂巨系统。第四,重点介绍了地球系统科学子系统与各圈层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效应。最后,概述了地球系统的数字表达——数字地球和地球系统科学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岩溶形态系统的分形特征及其机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章喜  沈继方 《地球科学》1994,19(1):102-108
运用分形理论,系统研究了构成岩溶形态系统的岩溶地貌、水文网和洞穴系统的分形特征,并计算了分维值,以鄂西岩溶区的地貌小区为例,建立了地表峰体的分维与控制岩溶系统发育的岩性,外源水等因素的联系,揭示了分维的岩溶学含义,进而从岩溶系统介质场结构及岩溶作用过程的非线性动力特征分析探讨了岩溶形态系统的分形机理。  相似文献   

4.
论成藏动力学系统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这是一篇系统阐述了成藏动力学系统的论文,文中提出了成藏动力学系统的要领划分原则及其动力源泉,介绍了开放型、封闭和半封闭型三种类型的成藏动力学系统,论述了成藏动力学系统中的油气藏形特征及其分布规律。文中指出:复式油气区多成藏动力学系统叠置的盆地,通过划分其不同的成藏动力学系统,具体分析各个系统油气形成,分布的动力不过程,从而明确寻找不同的动力学同气藏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范土芝  雷清亮 《地球科学》1996,21(2):185-190
利用流体势分析系统(简称FPAS)研究地下流体势分布模式,可克服井资料不系统的局限性,有效地大规模进行盆地下流体流动系统的研究,该方法技术在西藏伦坡拉盆地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得出了伦坡拉盆地具有“双层”结构的流体势分布特征,反映了西藏伦坡拉盆地所存原两大流体流动系统,即重力流系统和压实流系统,这两大系统在流体势内幕结构水化学场,地温场,流体流动方向等方面具明显不同的特征,它们对油气运移聚集起着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首先从人类面临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地球系统的全球化和地球系统科学与传统地球科学三个方面介绍了地球系统科学提出的背景;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地球系统科学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详细介绍了地球系统科学的概念与研究方法,主要内容有研究思路、基本概念、地球系统过程、全球-区域信息获取、海量信息处理和分析及系统模型等;第三构建了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系统的连续动态系统、离散动态系统、地球系统的随机性、地球系统的自组织和地球系统的简单巨系统与复杂巨系统;然后重点介绍了地球系统科学子系统与各圈层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型与效应;第四,概述了地球系统的数字表达---数字地球和地球系统科学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基础。最后,简述了中国开展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方向和面临的主要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运用水文地质系统理论,对柴东地区霍布逊坳陷沉积盖层地下水亚系统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了控制地下水文地质结构系统,结合同位素成果分析,认为该亚系统具良好的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而指出了找矿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8.
柴东地区霍布逊坳陷地下水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水文地质系统理论,对柴东地区霍布逊坳陷深积盖层地下水亚系统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了控制地下水系统的水文地质结构系统。结合同位素成果分析,认为该亚系统具良好的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并指出了成矿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9.
全球观测系统实地观测的内容和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性观测系统在检测,监测和预测地球系统的变化中发挥着越工重要的作用。地球系统的复杂性,多尺度性,非线性性,突变性,非平衡性等要求各种全球性观测系统之间必须加强联系与协调。评述了全球性观测系统联系与协调的发展趋势,并依据《全球性观测系统实地观测的内容和体系纲要》、介绍了全球性观测系统实地观测的内容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系统中的不确定性信息及其处理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从地下水系统的基本特性出发,分析了地下水系统中广泛存在的不确定性信息,提出了地下水不确定性系统的概念.并首次把综合处理不确定性信息的不确定性数学引进到地下水系统的研究中,给出了地下水系统中不确定性信息的基本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用光纤传感器监测道路边坡的稳定性,这个研究开发了三种监测系统,BOTDR(光纤形变测量技术)系统、FBG系统和MDM系统。这些系统已经在日本的几个地方经过了测试,校验了它们的应用。本论文就是说明了这些系统的校验结果(摘要)。  相似文献   

12.
彭盛华  翁立达等 《水文》2001,21(1):10-14
介绍了流域水文水环境信息系统开发的原则和方法,以汉水流域为例,探讨了基于GIS技术的汉水流域水文环境信息系统开发的必要性,分析了系统的功能需求和结构,以1:100万数字化地图数据ArcChina为基础,开发了具有一些初步功能的汉水流域水文水环境信息系统,并就该系统潜在的应用范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略论地质环境系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人权  靳地贵 《地球科学》1995,20(4):373-377
提出了地质环境系统的概念,指出地质环境系统是人工-自然复合系统,它的变化可以波及很远,并有社会共享性,系统的边界与参数具有模糊性与不确定性,演化具有不可逆性和难控性,从而决策具有风险性,是软硬结合的系统,因此不能用传统方法而应以系统工程的方法加以研究。文中还就地质环境系统工程方法的若干要点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基坑围护结构系统的性态及其状态变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视基坑围护与支撑结构2为一共同变形体系统,且是一耗散结构系统,将现场量测的基坑围护变形视为该系统的外观表征,利用这些变形数据计算了上海几种常用围护结构系统的吸引子维数,探讨了基坑系统的力学性态,状态变量及现行的设计,有助于基坑稳定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明水泉岩溶水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水泉是山东重要岩溶大泉之一。本文运用系统理论方法研究明水泉岩溶水系统,圈定系统的范圈,讨论岩溶水系统的补给与排泄,从客观上建立水文地质模型,对长期争论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了论证,提出了开发,保护与管理水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成矿系统研究与找矿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翟裕生 《华北地质》2003,26(3):129-135
成矿系统研究适应了地球科学系统化的发展趋势,是当今矿床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中在对成矿系统的定义、结构、要素、作用产物等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提出成矿系统研究的4个要点:①按构造动力体制划分成矿系统大类;②多因耦合、临界转换的成矿作用机理;③矿床系列和异常系列构成的矿化网络;④矿床形成变化一保存的演变过程。作者明确了成矿系统研究应从矿化网络入手的方法,总结了矿化网络研究的主要内容,提出了通过成矿系统研究发现新类型矿床的几个途径,分析了成矿系统研究的资源环境效应,并探讨了成矿系统研究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成矿系统研究与找矿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翟裕生 《华北地质》2003,26(2):65-71
成矿系统研究适应了地球科学系统化的发展趋势,是当今矿床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文中在对成矿系统的定义、结构、要素、作用产物等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提出成矿系统研究的4个要点:①按构造动力体制划分成矿系统大类;②多因耦合、临界转换的成矿作用机理;③矿床系列和异常系列构成的矿化网络;④矿床形成一变化一保存的演变过程。作者明确了成矿系统研究应从矿化网络入手的方法,总结了矿化网络研究的主要内容,提出了通过成矿系统研究发现新类型矿床的几个途径,分析了成矿系统研究的资源环境效应,并探讨了成矿系统研究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矿产系统勘查中的有序模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俊浩  王学平 《地球科学》1995,20(2):167-172
简述了矿产系统勘查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勘查中有序模型的基本概念及有序模型分级,并给出了有序模型流程,最后以张宣地区为例,初步阐述了该地区矿产系统勘查的有序模型。  相似文献   

19.
研究建立油藏描述信息的管理,信息的可视化于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在油藏描述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由此,提出了以ORCALE数据管理系统为后台服务器,DELPHI为前端开发的编程语言,基于C/S结构的油藏描述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思路,文章介绍了系统的结构特点,任务及其实现方法,最后应用该系统成功的实例阐述了系统的重要功能及其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范锡明 《地质论评》1996,42(5):465-474
根据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在福州盆地划分出4个溶质系统,ENE断层系列浅循环溶质系统,洪积扇带溶质系统,古河道带溶质系统及NNW断层带深循环溶质系统。文中论述了各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在开采条件下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