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许静  黄启海  宫延之  许刚 《地下水》2003,25(3):155-155,162
冠县水资源严重匮乏,属水危机区。近十几年来,结合区内缺水现状和农作物种植情况,因地制宜,推广发展了管灌、地膜灌、喷灌、滴灌、微喷灌等节水工程。推广应用了农艺节水技术,实行科学用水,计划用水,优化节水灌溉制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缓解了区内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实现了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西南大旱,为全民普及了一场水危机教育。大量数据表明,水危机是目前日益加剧又缺少有效对策根除的危机。面对危机,我们何为?国务院资深参事、《地下水》杂志技术顾问、著名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学家王秉忱为我们解读水资源现状,论述目前应对水危机之策,本文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3.
张煜振 《地下水》2007,29(6):94-9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解决水危机迫在眉睫,水资源的可再生利用是解决水危机的一种有效途径.水资源的可再生性和可再生利用途径的研究不仅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而且涉及到水资源演化规律与可再生维持机理等许多方面的基础性技术问题.从水资源可再生概念出发、对水资源可再生循环利用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水资源可再生利用技术途径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陈清涛  黄启海 《地下水》2009,31(6):117-118
冠县是一老井灌区农业县,水资源严重匮乏,属水危机区,近几年来,结合区内缺水现状和农作物种植情况,因地制宜,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水利”的原则,大力推广发展了管灌、地膜灌、喷灌、滴灌、微喷灌等节水工程,推广应用了农艺节水技术,实行科学用水、计划用水,优化节水灌溉制度,缓解了区内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实现了水资源优化配置,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有利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俊文 《地下水》2008,30(3):111-112
通过分析我国城市状况,以及现今社会城市发展所造成的水资源供求矛盾,同时也对可能出现的城市水危机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改善城市发展与水的矛盾提出了一下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6.
冠县水资源严重短缺,属水危机区。对区内依据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情况,从降水、地下水、客水水源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主要存在缺乏水资元危机感、工程老化、退化、浪费水现象严重、水的利用率低、水污染严重、执法力度不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今后冠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措施,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创建节水型社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社会发展的最重要资源。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日益增加,水资源日见短缺,水危机日益加剧,故21世纪被认为是水的世纪。中国是水荒比较严重的国家,这在华北及西北两大地区尤为突出。自1953年2月19日毛主席对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能不能把南方的水借给北方一些?”以来,为解决北方严重缺水而提出“南水北调”的几十个方案主要集中为东线、中线和西线三个方案。  相似文献   

8.
污水资源化与中国的水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润贤  张玉林 《湖南地质》1998,17(3):184-187
本文从我国当前水环境面临的问题,阐述了污水资源化的必要,可能与效益,以及将污水转化为资源的措施,从而得出污水资源化是解决水危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西北干旱区流域水资源管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李锋瑞 《冰川冻土》2008,30(1):12-19
水是人类生存和繁衍之本,也是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障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资源.随着人口急剧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效应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对水资源十分稀缺的西北内陆干旱区来说,这种瓶颈制约效应更加显著.我国用水效率低下及水危机问题的产生,并不完全在于缺少各种节水技术(包括工程、生物和农艺节水措施)和水污染治理技术,更重要的是缺少一个能有效促进全社会水资源高效配置和节约用水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从表面上看,我国的水危机属于资源性危机,但从深层次看,更多地是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所致.因此,对现行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进行变革和创新,是根本上解决我国用水效率低下和水危机问题的关键所在.重点围绕我国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的若干基础理论问题及如何建立流域水资源科学管理体系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并初步提出了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由于经济的发展, 人口的增加, 我国21世纪将面临水危机。广西岩溶地区水资源的紧张状况已成为农村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颈瓶; 本项研究指出: 加大地下水资源开发力度, 地表地下水联合调蓄, 开发地下调节水库, 建造水源林区等若干对策措施, 可供有关部门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区水资源与产业结构最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梅  张卫东 《地学前缘》1996,3(2):249-254
北京地区现有各产业部门的用水结构不甚合理,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同时也抑制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本文采用线性规划方法,以1994年北京地区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作为水量约束,以各产业部门最大经济效益作为目标,寻求各产业问及其内部的合理用水结构,为协调北京地区水资源与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北京是严重缺水的城市,地下水在城市供水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化过程中,水资源的有限性和用水需求的不断增长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矛盾,如何协调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和地下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是实现北京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介绍了北京市地下水资源现状,分析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北京地下水资源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淮河流域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晖  刘淼  李瑞 《地下水》2010,32(3):44-47
在查明淮河流域地下水各含水岩组的水文地质特征、水资源总量、开采现状及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的基础上,对该区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进行了详细的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及促进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为该区未来更长时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Beijing, the capital city of China, has suffered from acute water shortage, with only 300 m3/a of water resources available per capita. In addition, Beijing has experienced a prolonged period of consecutive droughts from 1999 to 2010. Water crisis has constrained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Beijing. Meanwhile, the national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STNWT) project, which is expected to provide some relief to the water crisis in Beijing, is still under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ecurity of water supply in Beijing before the completion of the STNWT project, several measures have been implemented to cope with droughts, including pumping groundwater from emergency well fields,water saving, recycling of water, rain and flood water harvesting, and the diversion of water from neighboring rivers and groundwater basins. Groundwater from four emergency well fields contributes the most to the public and domestic water supplies in Beijing, supplying a total volume of 1.8×10~9 m~3.The water crisis is supposed to be mitigated by the completion of the STNWT project.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is project, mor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will be implemented,including the use of aquifers as groundwater reservoirs and conjunctive use of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5.
利用吉林省西部及周围地区气象、水文、地质和经济等方面大量实测、调查及统计资料 ,采用多种方法系统研究了该区与水有关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水资源及可利用水资源评价。采用多种方法建立了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了各分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有关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确定了分区、市、县及主要城镇的水资源可持续开发模式 ,为研究区及各级行政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新疆内陆干旱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有关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摸清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了解水资源的开发潜力,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和基础.从整体上分析了目前新疆内陆干旱区水资源及其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开发利用潜力,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刘沂轩  徐庆军  王猛 《地下水》2005,27(4):238-240
徐州快速城市化进程使区域水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面临着严重的挑战,这已成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在分析水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Research on the carrying capacity and security of water resources is vital for its contribution to implemen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The limit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Studying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will not only facilitate monitoring and forecast of nation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but also be valuable for build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evaluation system,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on Shandong peninsula is explored.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of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index and the composite of water resources index.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on Shandong peninsula is generally consistent with overexploitation, and that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has reached a considerable scale under exist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is region is relatively small,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water resources is alarming. Relativ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and to provide a basis for fu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is region.  相似文献   

19.
国际上水资源综合管理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近年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河长制等一系列政策,不断探索完善水资源综合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为加强对水资源综合管理的认识,推动中国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实施,结合国际社会对水资源综合管理认识和实践新成果,主要梳理总结水资源综合管理理念的形成过程、主要组成、实施状况、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结果显示:(1)随着对传统水资源管理存在分散化等问题的认识,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理念逐渐形成,并已被国际社会所接受;(2)水资源综合管理实施"综合"途径管理水资源,强调通过完善实施的环境条件、机构框架、具体管理手段和稳健的水基础设施投资机制,实现用水效率、社会公平、环境可持续的均衡;(3)许多国家已把综合管理的理念和措施纳入到其水资源管理政策和体制框架设计中,并在水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取得新进展;(4)国际上水资源综合管理理念和经验为进一步完善中国水资源管理提供了启示和借鉴;(5)未来水资源综合管理将进一步得到推广实施,从理念到解决具体水问题的实践过程将进一步加强,并呈现多样性和动态性特征。尽管面临由于气候变化影响和水与社会经济交互作用导致的不确定性、复杂性等问题的挑战,随着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实践和水科学研究进步,水资源管理将进一步采用整体、多学科和可持续的途径,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杨绍华 《地下水》2004,26(2):117-119,141
渭河流域是陕西经济社会的主体,区内水资源贫乏,水的有效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缺水已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要解决其供需矛盾,首先应在农业、工业、生活等各个方面采取工程、技术、管理等节水措施,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社会,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