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内生矿产成矿作用过程,本质上就是成矿元素(在含矿岩浆或矿浆中)由液相态转变为固相态,并富集达到工业品位的过程,这一过程受控于一定的物理化学环境,东坡矿田的研究表明:不同的内生矿床定位于同期特定的构造层次梯变带(域)内,我们称为构造层次控矿定位规律。运用这一规律可有效地进行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2.
湖南香花岭矽卡岩型锡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香花岭矽卡岩型锡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的研究,分析认为,地层、构造、岩浆岩对矿床的形成起了不同的控制作用,成矿受含锡矿源层控制明显,具层控—矽卡岩型锡矿床特征。  相似文献   

3.
易门式大型铜矿床构造成矿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金属矿床隐伏矿定位预测的关键问题,在提出构造成矿动力学的分支学术方向的基础上,以易门式大型铜矿床为例,从成矿地质背景、矿田构造、构造地球化学和成矿构造应力场等方面进行构造成矿动力学研究,阐述在构造应力场控制下成矿流体运移和聚集的规律。构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反映矿体的原生晕;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受构造控制,其分带特征可指示成矿流体的流向,并提供矿床成因和隐伏矿(化)体相对埋深的信息。构造应力场的控矿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应力场导致控矿构造的形成,并驱动成矿流体的运移;构造应力场控制了成矿能量场;应力和能量的高值集中区分布特点可反映某些构造型式。在此基础上建立构造成矿动力学模型,概括隐伏矿成矿预测准则,据此提出若干重点找矿靶区和靶位,其中部分靶区得到工程验证,表明构造成矿动力学方法对隐伏矿定位预测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铜绿山矿田构造及其控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迪康  余元昌 《地质论评》1983,29(2):121-126
铜绿山是鄂东南知名的铜铁矿田,工作程度较高。深入研究本区铜铁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条件,总结成矿规律,进行隐伏矿床预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是在1:1万成矿远景区划成果的基础上,仅对铜绿山矿田构造及其控矿特征作了进一步的划分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廖显珍  梅勇文 《江西地质》1999,13(2):117-125
在岩背锡矿田,运用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寻找锡矿床,取得了显著效果,尤其是岩背锡矿床的发现和扩大,以及上湾隐伏锡矿床预测,为应用土壤地球化学异常找矿积累了经验。本文在阐述矿田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分布的基础上,着重对与矿床有关的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以及隐伏锡矿床预测的异常指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韩润生  赵冻 《地学前缘》2022,29(5):420-437
热液矿床深部控岩控矿构造展布格局与深部矿床(体)空间定位格局等关键问题一直是制约深部勘查部署和实现找矿突破的焦点和难点。在阐述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矿田(床)控岩控矿构造深延格局主要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基于成矿构造体系控制多金属成矿系统、物化探异常信息系统映射多金属成矿系统的研究思路,以湘南地区黄沙坪—宝山铜锡多金属矿田(简称坪宝矿田)为例,构建了控岩控矿构造深延格局、指示控矿构造深延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研究的方法框架。据此,通过坪宝矿田控岩控矿构造解析与斑岩型热液成矿系统矿化蚀变分带等综合研究,提出了矿田内黄沙坪、宝山两个典型矿床控岩控矿构造深延格局及深部找矿有利构造部位,为该矿田(床)深部勘查部署和找矿预测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该方法无疑对深化其他热液成矿系统构造控岩控矿理论及有效开展深部找矿勘查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总结构造与成矿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构造成矿动力学的含义及其研究对象,认为构造成矿动力学应用于隐伏矿预测研究是在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从矿田构造地球化学、矿田构造、成矿构造应力场、构造流体动力学和金属矿床流体地球化学等方面着手,结合实验模拟,借助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进行综合信息提取(成矿环境→成矿作用过程→构造条件→构造地球化学条件→构造动力条件→流体动力学条件)→模型建立(矿床成矿模式→构造控矿模式→构造地球化学场→构造应力场、能量场→流体运移势场→构造成矿动力学模型)→模型检验和优化→矿床(体)定位预测的研究,从而构成了构造成矿动力学研究内容的基本框架。实践表明它对隐伏矿定位预测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控矿成矿构造研究的一些新进展,包括剥离断层和剪切带理论在矿田构造研究中的应用及其控矿规律和成矿作用,构造旋回、变形序列、成矿阶段、矿化类型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构造成矿序列的方法和意义,动力成矿机理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手段及其在建立动力成矿模式、进行隐伏矿床预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姚书振  丁振举  周宗桂  胡新露 《地球科学》2020,45(12):4389-4398
聚矿构造系统是控制成矿物质迁移富集成矿的复合构造系统.按其规模从大到小可划分为7个层次,按照成因类型不同,分为岩浆矿床、岩浆期后热液矿床、沉积-热水沉积矿床和变质矿床聚矿构造系统4大类.重点阐述了矽卡岩型铁铜等矿床、斑岩型与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岩浆期后高温热液钨锡矿床、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金多金属矿床和热水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聚矿构造系统的特征及其控矿规律.总结了聚矿构造系统发育的有利部位及标志,阐述了通过聚矿构造研究,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和类比求异的分析思路,进行隐伏矿床(体)定位预测和寻求找矿突破的有效途径,并提供了可借鉴的实例.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研究矿田构造对于认识矿床成因、指导隐伏矿床预测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笔者根据近年来在长江中下游坳陷带、江南地块板岩带、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从事控矿成矿构造研究的体会,并参考前人的工作成果,试谈目前我国矿田构造研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东坡矿田内与千里山岩体有关的铅锌矿产资源已近枯竭,必须对这些矿区的深部进行成矿预测,寻找可接替矿产资源.根据近年来该区深部找矿的新进展,在分析矿田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分布规律、航磁及化探异常的基础上,运用成矿指数对比法进行成矿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在柴山、东坡山和天鹅塘-南风坳3个铅锌矿区的深部具有较大的锡资源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选择有效的找矿方法实现隐伏矿定位预测是国际地学界的一大难题。通过10多年在云南会泽铅锌矿、昭通毛坪铅锌矿、易门铜矿与陕西铜厂铜金多金属矿等矿山的研究与实践,总结提出了隐伏矿定位预测的构造地球化学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综合了矿田(床)构造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的主要特点,认为矿床(田)构造地球化学方法是受构造控制的金属矿床隐伏矿定位预测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湖南骑田岭芙蓉矿田锡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初步分析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湖南骑田岭芙蓉矿田是近几年发现的超大型规模的锡多金属矿田,目前 已发现锡矿脉(体)40多条,锡矿类型有构造蚀变带型、蚀变岩体型、云英岩型、斑岩型、夕卡岩型、石英脉型、冲积型等多种。该矿田可划分为白腊水-安源、黑山里-麻子坪、山门口-狗头岭3个北东向锡矿带。本文在介绍矿田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对矿田锡矿地质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对其控矿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该区可望成为世界级锡矿资源基地。  相似文献   

14.
大厂锡多金属矿田是世界上最大的锡多金属矿之一,通过数十年的勘查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总结出诸多对找矿行之有效的成矿规律:成矿分带、构造控矿、矿床的层控和时控等规律,指导着大厂矿田的找矿工作,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基于黑水沟—大树脚和羊角尖2个矿区的成矿地质条件,运用大厂矿田矽卡岩型锌铜矿成矿规律,作者对主要赋矿地层特征和层内破碎带等容矿构造以及控矿构造和岩体控矿作用进行研究,分析了与成矿有关的围岩蚀变和物化探异常特征,有针对性地实施钻探工程验证。目前,在两区探获大、中型锌铜矿床各一个。  相似文献   

15.
No. 6 East tin deposit in the Songshujiao orefield, Gejiu, is characterized by one-stage hydrothermal activity and monotonous country rocks. The authors selected this deposit and used the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study the types of association of main ore-forming ele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s and their distribution in the deposit. On that basis combined with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deposit, the recto-geochemical features of No.6 East tin deposit have been revealed and the direction and channel of migration of the ore solutions in faults and the deposit have been deduced. This research can appropriately elucidate the control of faults on the migration of ore solutions and the sites where ore solutions are dispersed and accumulated, thus providing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ediction of hydrothermal deposits in question.  相似文献   

16.
豫西狮子庙金钼矿田矿床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江明 《华北地质》2011,34(3):190-197
在豫西熊耳山地区马超营断裂带中段新近探明的石瑶沟大型斑岩型钼矿,与周围的脉型金矿床构成了狮子庙金钼矿田。斑岩钼矿与外围分布的脉状金矿(铅锌银)具有明显的时空关系,钼-金矿化与燕山期隐伏花岗斑岩体关系密切。石瑶沟斑岩钼矿的外围有一些脉状金矿发育,伴生铅锌银矿,产于斑岩钼矿外围围岩断裂内。这种钼与金矿的密切时空分布关系构成...  相似文献   

17.
Furong, Hunan, is a large tin orefield discovered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which is mainly of the skarn-greisen-chlorite type. On the basis of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efield, 40Ar-39Ar dating was performed on muscovite from greisen-type tin ore and biotite from related amphibole-biotite granite, which yielded three sets of age data, i.e., a plateau age of 157.5±0.3 Ma and an isochron age of 156.9±3 Ma for amphibole-biotite granite; a plateau age of 156.1±0.4 Ma and an isochron age of 155.7±1.7 Ma for the Sanmen greisen-type tin ore; and a plateau age of 160.1±0.9 Ma and an isochron age of 157.5±1.5 Ma for the Taoxiwo greisen-type tin ore. The three sets of age data coincide well with each other. They not only accurately reflect the timing of rock and ore formation but also indicate close relations between granite and tin deposits. In addition, the plateau ages of all three sets suggest that no subsequent thermal perturbation event occurred after the formation of granite and tin dep  相似文献   

18.
湘南芙蓉锡矿田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湘南芙蓉锡矿田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芙蓉锡矿田与东坡和香花岭两大锡多金属矿田具有相同的成矿特征和相同的成矿时代,所不同的是芙蓉锡矿田的矿体主要位于大岩基中,其矿体的展布和矿脉(体)的形态及其产状等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铅同位素组成显示其成矿以壳源物质为主,锡多金属成矿与燕山早期晚阶段侵入的细粒花岗岩有关.  相似文献   

19.
硫同位素混合总体筛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彬  赵磊  詹朝阳  和志军 《地球学报》2003,24(6):494-496
现代矿床学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矿床的形成具有多来源、多阶段、多成因的特点。定量研究S同位素来源可将形成一个矿床的过程看作是多个总体的混合或叠加,在数学上这种混合或叠加可以用混合总体筛分的数学模型来描述。笔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湖南东坡矿田中成功地应用混合总体筛分的数学模型,定量研究了S同位素来源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于研究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