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回顾性的报告分析了165例颈椎病,CT50例、CTM15例、MRI100例。MRI比CT和CTM更精确而且没有损害。但CT和CTM则可补充MRI对颈椎和韧带的观察不足。三种方法的结合使用,将对临床诊断和治疗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列出CT检查与X线摄影的成像原因,及各自优缺点,提示临床正确应用CT检查与X线摄影,使得诊断更加正确有效,并节省患者的检查费。  相似文献   

3.
纵隔肿瘤的X线与CT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X线CT表现及手术病理对照分析了65例纵隔肿瘤的X线及CT表现,探讨纵隔肿瘤的X线征象及CT诊断的意义。材料与方法:65例纵隔肿瘤全部行X线及CT检查,共中56例行CT增强扫描,对照分析了肿瘤的X线及CT表现特点,总结了X线及CT表现的规律。结果:位于前纵隔肿瘤者49例,位于中纵隔者9例,位于后纵隔者7例,形态呈椭圆形者35例,呈圆形者21例,呈不规则者9例。边缘部分呈“弧形”并钙化者5例,气管受压者13例,肿瘤全部显示者62例,部分显示者3例,边界清晰者61例,密度均匀者29例,CT值29-36Hu,呈低密度者27例,CT值8-20Hu,呈混杂密度者10例,CT值20-127Hu,结论:目前对纵隔肿瘤的诊断,应以X线与CT检查相结合,有互补性,有助于诊断减少误诊,并方便快捷应为首选。  相似文献   

4.
X线CT的性能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X线CT自问世以来,以飞快的快速向前发展。世界上各主要生产厂家不断地采用新技术,不断地推出新产品,不断地更新换代。目前我国引进的与国产的各种类型的X线CT已经达到一千数百台,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而且快速地增长。对于如何评价X线CT的性能指标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与体会对X线CT的性能如何评估作了扼要的阐述以供读者参考,特别是对那些正订购或即将订购X线CT的医院或许会有  相似文献   

5.
笔者总结了32例局限性胸腔积液的X线与CT影像学表现,发现其影像学有特异性表现,对于鉴别胸腔积液与良、恶性肿瘤亦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X线,CT与ECT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是探讨X线,CT与ECT对各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值与评估,材料和方法采用了对8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中,晚期在此三项检查中的不同表现做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得到X线对早期改变无特征,对小于0.3cm以下的囊变易漏诊,CT对早期病变的诊断较X线优越,但ECT在股骨头坏死最初数周期既可呈放射性缺损“冷区”。结论是早期病变ECT为最理想的检查手段,中晚期病例,X线对病变分型有帮助,CT做诊断的特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恶性肾肿瘤的尿路造影,超声和CT表现,讨论了恶性肾肿瘤的一些诊断问题,作者认为单纯使用常规排泄性尿路造影对于显示肾脏恶性肿瘤明显低于超声和CT,综合应用影像学技术可显著提高恶性肾肿瘤的诊断率。CT对于诊断病变,确定病变性质,治疗及判断预后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列出CT检查与X线摄影的成像原理,及各自优缺点,提示临床正确应用CT检查与X线摄影,使得诊断更加正确有效,并节省患者的的检查费。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X线、CT扫描技术,对原发支气管瘤的各种组织类型在X线及CT中的表现进行了观察,分析了其位置、大小、边缘、钙化、空洞和转移情况,阐明了胸部CT是肺癌时诊断肺门和纵隔侵犯的更佳方法,较X线有很大优越性。X线和CT相结合对原发支气管癌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X线CT扫描机的故障,指出X线系统故障占30%以上。以TCT80A和GE900为例,概述了 X 线系统的构成,讨论了 X 线系统的维护和检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157例经CT诊断的颈椎间盘突出,4例经手术证实。CT特征表现为:①颈椎间盘后缘局限性软组织块影疝入椎管出;②椎管与硬脊膜间脂肪间隙消失;③硬膜囊受压后移或压迫神经根管。  相似文献   

12.
作者认为肺吸虫病发生在肝脏系少见病例,以CT认识和诊断上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与肝结核、肝脓肿、肝包虫囊肿等鉴别诊断,仍存在一定的困难。临床上肺吸虫病多见脑部,肺,及皮下组织,我院病理科近十余年在肝脏发现肺吸虫病也是仅有一例,上述疾病CT表现均可出现低密度坏死区,有规则环状增强,斑点状钙化灶,单房及改变及大小不等的结节。组织学上的改变,肝细胞混浊肿胀,液化,变性,坏死,钙化,所不同处寄生虫病的病理组  相似文献   

13.
急性硬膜外血肿是颅脑外伤中常见的一种血肿,常规X线检查不易发现,患者死亡率高.CT检查可对硬膜外血肿及时的作出明确诊断,并可确定血肿的大小、部位形态及数量,为治疗提供了依据.本文收集证实的76例,其中6例保守疗法均经CT诊断.旨在阐明CT诊断本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作者报告了40例外围性小肺癌。并对≤3cm的外围性小肺癌的CT征象进行了讨论和总结。作者认为:小结节征、分叶征、棘状突、空泡征、胸膜凹陷等征象,对外围性小肺癌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导了本院102例初诊鼻咽癌进行了CT检查,旨在研究放陪前鼻咽癌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结果发现,原发灶可发生在鼻咽后壁,侧壁及顶壁,以多个受侵为常见,半数以上闰例有咽旁间隙侵犯,41.8%的病例亦有颅底侵犯,提示NPC在确诊时约有半数并非早期,认为对有鼻咽腔症状者应及早进行鼻咽镜检查,可望提高NPC的早期确诊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X线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的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探讨128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截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1月共56例患者,具有冠心病临床症状或有冠心病高危因素,行128层螺旋CT检查,并于3~12天内给予CAG检查。以CAG的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CTA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的临床价值以及对冠状动脉开口异常检出的发现率。结果:根据128层螺旋CT显示,纳入的56例患者中,共672支冠状动脉节段可评价,其中正常505支,狭窄或闭塞167支,其中斑块引起狭窄或闭塞152支,冠脉开口异常4支。对照CAG检查结果,CTA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时,在冠状动脉不同分支中,混合斑块发生率(55%)远较钙化斑块(27%)及软斑块(16%)高,左主干不同性质斑块总发生率(11%)及软斑块发生率(0)均低于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CTA与CAG成像质量比较,CAG对斑块性质的确定准确性不如CTA,冠脉开口异常显示的准确性优于CAG。结论:128层螺旋CT作为一种无创成像方法,在冠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确定上优于X线冠脉造影,而且对于冠状动脉开口异常发现率(7%)好于X线冠脉造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某些程度上CTA可以选择性代替X线冠脉造影。  相似文献   

17.
双螺旋CT血管造影: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137例双螺旋CT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经验,结果表明双螺旋CT血管造影可以清楚地显示主动脉、椎动脉、肾动脉及下腔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主干,大脑动脉、肺动脉、肺静脉、腹腔动脉及股动脉主干和它们的1-3级分支,门静脉系统和3支肝静脉和它们的1-3级分支。  相似文献   

18.
急性颈椎损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目的是分析急性颈椎损伤(ACT)的CT征象,评价CT在ACT诊断中的价值及限度。方法:78例颈椎外伤患者行平片、薄层CT检查及三维重建,并做对照分析。结果经影像学诊断60例ACT,CT诊断59例,1例CT阴性而由平片确诊 1例。平片与CT的骨折检出率分别为 53. 3%和 98.3%。结论:CT比X线平片可发现更多的骨折,并能明确骨折块与椎管的关系。这对临床处理严重颈椎损伤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笔者收集29例经CT诊断单发性脑内转移瘤,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通过对29个单发病灶的CT表现进行分析,着重讨论该病灶的出现位置,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探讨性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对颅内单发病灶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