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非传统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劲鸿 《吉林地质》2000,19(2):76-83
阐述了发现和开发非传统矿产资源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给出了非传统矿产资源的概念和非传统矿产资源的分类;论述了非传统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关键矿产是指当前和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但在稳定供给方面又存在高风险的金属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稀土、稀有、稀散金属和部分稀贵金属矿产资源。关键金属由于具有极度耐高温、耐腐蚀、光学和电磁性质优良等物理化学特性,是航空航天、电子信息、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由于高科技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未来几十年全球对关键矿产的需求将迅猛增长, 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可以说,未来国际矿产资源和科技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将集中于对关键矿产资源的博弈。过去十余年来,中国一直为矿产资源第一消费大国,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对关键矿产的需求量仍将持续增长。面对国内强劲需求和严峻的国际资源竞争态势, 迫切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持续开展关键矿产成矿基础理论和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中国的关键矿产种类丰富,成矿过程中关键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和成矿机制复杂,矿化类型多样,空间分布成群成带,资源潜力大。未来要聚焦关键金属元素超常富集基础理论,重点解决好三方面的科学问题:(1)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对关键金属元素富集的控制作用;(2)关键金属元素富集机制与成矿规律;(3)关键金属元素赋存状态与分离技术。该文立足于国际关键矿产资源形势,提出了全面提升我国对关键矿产资源的管理、勘查、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及保障关键矿产资源安全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关键矿产是指当前和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但在稳定供给方面存在高风险的战略性资源,主要包括稀土、稀有、稀散金属等“三稀矿产”,铬、锰、钛、钴、镍、钒等其他战略性金属矿产,以及晶质石墨、萤石、滑石、硼等战略性非金属矿产.青海省的关键矿产种类丰富,矿床成因类型多样,资源潜力大.未来要聚焦关键金属元素超常富集基础地质理论研究和找矿勘查实践,加强青海省关键矿产成矿条件、成矿规律、关键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和元素超常富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查明关键金属元素赋存状态,提高关键矿产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提升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水平.立足国际国内关键矿产资源形势,以青海省为例提出了全面提升对战略性矿产的管理、勘查、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及保障矿产资源安全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非传统矿产资源研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赵鹏大 《中国地质》2001,28(5):1-10
新世纪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将有增无减,国家的安全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有充分保证。矿产资源供需矛盾(包括新兴产业对新型矿物原料的需求)的解决除加强对已知类型矿产资源勘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外,开展对非传统矿产资源发展现开发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迫切性。非传统矿产资源的研究领域包括:①非传统矿产(包括新类型、新领域、新深度、新用途及新工艺);②非传统勘查理论及方法(包括无模型求异理论方法,非线性理论及方法,各种勘查新概论概念、新思路、新理论和新技术);③非传统矿业(包括无废环保型矿业,高新技术型矿业,深、精加工型矿业,综合服务型矿业等);④非传统矿业经济(包括两种资源比较经济学,矿业与安全经济学,矿业与生态经济学,矿地产经验学等);这四个方面构成非传统矿产资源的完整体系,它们之间又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5.
行星矿产及行星资源地质学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克章  邹心宇 《岩石学报》2021,37(8):2276-2286
了解并利用行星矿产资源、可持续永久开发太空成为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的一项重要研究任务。而行星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运用行星科学与地质学特别是矿床学的基础理论,利用行星观测、探测及开发技术方法,研究行星矿产资源形成演化规律,查明行星矿产资源的类型、特征、储量和分布规律;进行行星矿产资源的地质调查、岩石-矿石成分、结构与性能、元素赋存状态、开发利用条件评价与预测,为行星矿产资源开发与太空的可持续永久开发建设提供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方法。因此,行星矿产资源学是研究行星矿产资源的品种、类型与分布规律、行星矿产资源成因演化与比较行星成矿学、行星矿产资源勘查评价技术与开采利用工程学的交叉学科。笔者从行星资源地质学的视角,从地球与月球的层圈结构、演化历史、岩石组成与表生环境,研判月球可能产出的矿产资源类型。认为与月海玄武岩、月幔(柱)和陨石撞击成因的层状岩体与镁铁-超镁铁质小岩体有关的铬铁矿-铜镍钴硫化物-铂族元素-钒钛磁铁矿-金刚石矿产,KREEP岩以及月幔柱熔融上覆岩石圈所产生碱性岩相伴的铌-钽-铍-铀等稀有-稀土矿产,具有形成条件与产出可能,从而拓展可能的矿产类型、品种,从更宽广的视角研究月球矿产并规划月球基地建设资源供给。火星上由于水(以及可能存在的板块构造)的存在,除岩浆矿床之外,火星可能具备发育与化学风化沉积、次生富集作用以及变质作用有关矿产的形成条件,具有形成金属与非金属资源的禀赋,可与地球矿产相媲美。未来行星资源地质学应加强地质学、行星化学、行星地质学、行星物理学、矿业工程、冶金工程和材料学的交叉融合及理论应用,发展行星地质勘探方法与智能机器人工程技术,发展高/低温、高/低压、高辐照、低/微重力环境条件下样品采集、加工、多尺度测试分析理论与方法,培养行星资源地质资源与开发工程学科人才。  相似文献   

6.
关于非传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中科院院士的建议中国科学院赵鹏大、常印佛、刘宝王君、殷鸿福、涂光炽、王淀佐六位院士于1998年8月提出“尽快启动非传统矿产资源发现与开发基础研究”的建议。非传统矿产资源是指“由当今技术、经济原因尚未进行工业利用的资源和尚未被看作矿产的、未发现其用途...  相似文献   

7.
张兴辽 《河南地质》1999,17(4):248-253
目前,农用矿产已超过150种。本文介绍了矿产资源在大农业中应用概况,我国农用矿产资源状况及开发应用情况,分析了我国非传统农用矿产开发应用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跨学科联合攻关,加强对优质农用矿产地的勘查,重点开展非传统农用矿产:含钾矿物质和岩石、沸石、膨润土、凹凸棒石、海泡石、硅藻土、泥炭、蛭石、珍珠岩等资源的开发,应用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加强农业地质工作,加大科技示范和科普宣传工作的力度,促进农  相似文献   

8.
彭觥  王成兴 《地质论评》1983,29(4):382-387
自从作者1979年初次提出“矿产补充资源”这一课题以后,引起了人们广泛兴趣和关注。因为这一课题把在许多场合被人忽视的非传统矿产资源的地质和经济评价问题,科学地提到了地质学研究领域中来。它涉及到矿物学、矿床学、矿山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和资源评价等专业,它对于非传统地质学和资源开发都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可以预见,随着非传统地质学和矿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这一门新兴专业必将迅速从理论和方法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而形成自己的体系。  相似文献   

9.
60年代初,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地球化学家侯德封院上,在他40多年从事地质矿产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核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创立并系统提出了”核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并于1961年发表了著名的《核子地球化学》。随后,在不断补充、修正和完善核地球化学理论的基础上,侯德封先生发表了有关地球物质演化的能源、地球演化的阶段性、核转变的产物对地球的化学成分及同位素组成变异的影响等内容的、为地球科学向更探的物质层次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的《核转变能与地球物质的演化》科学专著,从而开辟了地球科学一个崭新的领域——核地球化学。 侯德封先生在核地球化学领域上的丰硕成就与在学术上严谨的学风无不闪烁着一位先哲的智慧和创新的光辉。  相似文献   

10.
海底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回顾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占地球面积70%的海洋蕴藏着巨量的矿产资源。文章简要回顾了铁锰结核、富钴结壳及热液硫化物等海底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研究的进展、经验和挫折,并通过综合分析指出,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是新世纪的必然趋势,而新近在西南太平洋发现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可能成为海洋金属矿产开发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Discussion on Nontraditional Mineral Resourc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Mineral resources is nonrenewable.L imited traditionalmineral resources have been gradually used up,resulting inthe shortage of mineral resources for fu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On the other hand,the emerging industries demand formore mineral resources.All of these questions are focused onhow to find and develop adequate resources so as to satisfy theneed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 ent in the world.Theway to solution to these questions is that nontraditional re-sources …  相似文献   

12.
INNTRODUCTIONMineral,a kind of very precious natural treasure,servesas the material foundation to support our human activity.Inour country,95 % of energy resources and 85 % of industrialraw materials come from mineral resources. In short,thewhole human evolutionary history is represented by the hu-m an explo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natural mineral materials.From the utilization of stoneware to that of metal and non-m etal products,m ore than30 0 kinds of natural m inerals andtens of rock…  相似文献   

13.
核能作为清洁能源之一,是实现我国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核电的快速发展对天然铀资源供给提出了新需求、新挑战,利用现代对地观测新技术新方法,持续开展铀资源高效勘查,是扩大天然铀资源量的关键途径。基于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技术,综合利用遥感、地球物理、地质等多源地学数据,通过光学遥感数据与雷达数据融合、航磁、航放、重力与地学数据综合分析,结合地面遥感地质调查与验证,系统研究了桃山矿田及其邻区主要成矿岩体、控矿构造、热液蚀变等多种铀成矿要素的电磁波谱特征,综合评价了铀成矿条件,圈定了远景靶区。  相似文献   

14.
地球系统、成矿系统到勘查系统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翟裕生 《地学前缘》2007,14(1):172-181
面对21世纪,矿床学和矿业发展有两大趋势(1)全球化;(2)矿产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矿床研究要扩展到全球背景。在简述地球系统和地球系统科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地质突发事件具有灾害和资源的两重性的观点。强调要从地球系统的大背景来研究成矿环境和成矿过程,也即将矿床成因和成矿系统研究提高到地球系统科学的层次,这是新世纪中矿床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成矿系统是一个有特色的地质系统,文中提出成矿系统论的5个要点(1)根据构造动力体制划分成矿系统大类;(2)多因耦合、临界转换的基本成矿机制;(3)矿床系列和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异常系列共同构成的矿化网络;(4)矿床形成—变化—保存的全过程;(5)成矿系统的资源-环境双重效应。成矿系统论对于指导矿产勘查有重要意义。文中提出了成矿系统研究向勘查系统转化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对成矿系统的整体分析、空间分析、时间分析和历史分析,有助于明确找矿方向和目标。西藏朱诺斑岩铜矿的实践表明,勘查选区的核心问题是对找矿信息的分析、理解和把握。要将筛选关键找矿信息与分析成矿地质环境、控矿因素二者有机结合,赋予各种信息以客观、准确的地质内涵,是勘查选区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后,用“三环图”表示了地球系统、成矿系统和勘查系统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地球系统科学与成矿学研究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24  
翟裕生 《地学前缘》2004,11(1):1-10
在简述地球系统科学的基础上 ,文中提出了由地球系统科学引发的成矿学研究 3个观点 :(1 )成矿系统是一个特色的地质系统 ;(2 )成矿系统与其它系统的关联 ;(3)地质突发事件具有灾害和资源的两重性。针对地球系统科学要求和矿床学学科发展进程 ,提出了 5个亟待加强的研究领域或课题 :(1 )深部过程、浅表环境与成矿系统 ;(2 )重大事件与成矿 ;(3)生命活动与成矿 ;(4 )物理成矿作用和(5 )海洋成矿作用。在结语中 ,作者强调要从地球系统的大背景来研究成矿环境、成矿过程和成矿动力学 ,也即将传统的矿床成因研究提高到地球系统科学的层次 ,为矿床学的发展提供新的广阔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矿床的成矿系列(简称“成矿系列”)概念是地球系统四维成矿的学术思想。成矿系列亦是矿床的一种新的分类——矿床自然分类。成矿系列概念的创新点:突出成矿在特定的时间域和特定的空间域(地质构造环境),作为四维时空域整体进行成矿作用的成矿过程及其形成矿床的研究;厘定地球系统演化各个时空域中的成矿实体——矿床成矿系列,给每个矿床在地球演化的时空域中定位;开展各时空域成矿体之间的内在联系、组成的各层次成矿体系及地球成矿体系的研究;确定5类成矿作用(岩浆、变质、沉积、表生及非岩浆非变质含矿流体成矿作用);建立成矿系列的5个序次,同时构成新的矿床自然分类体系。提出矿床学研究趋势与内容:深化矿床成因及其形成过程研究、地球系统四维时空域中区域成矿研究、急需战略性矿产研究、矿产预测、勘查与发展矿业的研究、配合找矿技术方法研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矿床地质》是中国报道矿产资源最新研究成果的代表性刊物,同时也是汇集矿床学领域重要研究进展及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对其载文热点追踪及期刊量化评价有助于梳理国内矿床学领域的研究进展,探究未来发展趋势,并为学科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文章基于文献计量学研究、借助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手段,分析了1982~2022年《矿床地质》刊载论文的内容与信息,揭示矿床学40年的研究热点及主题演化情况,并通过与国际同领域知名期刊的对比,系统性地总结和讨论其展现的研究领域的进展和发展趋势。该刊主要聚焦于地球科学领域,热点关键词主要包括:流体包裹体、成矿作用、矿床成因、成矿流体和地质特征等。历年刊文可归纳为5个研究主题,包括区域成矿规律、成矿背景与构造环境、成矿流体和矿化特征、成岩成矿年龄和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以及元素富集成矿。热门地区主要是内蒙古、新疆和西藏等中西部省区。未来矿床学研究将会更加注重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宏观和微观应用、多学科交叉融合对矿床成因机制和成矿规律的揭示,以及矿产勘查的综合指导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高乐  卢宇彤  虞鹏鹏  肖凡 《岩石学报》2017,33(3):767-778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与社会进步的根本物质保障。近年来,随着地表矿、浅部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的深部矿产资源预测成为地质勘查的主要研究方向。基于数字化、三维可视化及矿产定量预测为主的三维地质建模技术,为当前矿产资源远景预测与找矿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文在现代成矿预测理论研究基础上,运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建立了钦杭成矿带下园垌矿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钻孔等三维模型,揭示了区内构造地质特征、地球化学异常表征及地层岩体要素,据此探讨了矿床的成因及矿体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采用证据权方法对研究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源信息进行融合,运用断裂缓冲区、地球化学异常、东岗岭组沉积岩地层等为证据因子来计算单位体积成矿后验概率,进行立体成矿预测,并圈定出铁锰矿、方铅闪锌矿、铅锌银综合矿等3处找矿有利靶区及估算出预测区内矿产资源储量总量为88710吨。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分析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钻孔数据进行矿区的三维地质空间定位、定量预测研究,可以有效的识别矿致异常信息,圈定找矿远景区,为成矿预测研究领域提供了新方向,可以将此方法应用至其他矿山。  相似文献   

19.
NONTRADITIONAL MINING ASSESSMENT THEORYNontraditional Mineral ResourcesNontraditional mineral resources refers to the potentialmineral resources that are ignored,undiscovered and unuti-lized under present technical,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conditions. This research scope can be listed as follows:(1)Nontraditional mineral resources refer to new types,newdepths,new scopes,new techniques and new utilization. (2 )Nontraditional theories and methods include new theories,new techn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