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地震台阵、台阵地震学在中国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地震台阵建设的国内外进展与趋势,以及台阵技术研究的国内外进展情况,并展开论述了下一阶段有关地震台阵技术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地震台阵的应用及最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概要介绍了地震台阵的基础知识和全球范围内,不同时期台阵的发展状况,并且着重介绍了目前世界上运行较好的NORSAR台阵;同时叙述了地震台阵的最新进展,尤其是在数据处理上的进展,最后对中国台阵的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地震台阵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了地震台阵的基础知识和地震台阵的发展状况,同时阐述了地震台阵数据处理方法及国内外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4.
F-K分析在上海地震台阵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F K分析处理地震台阵数据 ,进行地震波场分析 ,按频率分量、速度矢量来分解几乎同时到达台阵的信号 ,识别不同慢度的波 ,有助于地震波类型鉴别研究 .主要讨论了F K分析具体实现的方法和如何应用于上海地震台阵的选址与建设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边境地区地震监测,提高现有地震监测能力和精度,拟在吉林龙井地区建设地震台阵。台阵设9个观测点,呈同心圆状分布。依据区域调查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从地形地貌、地质及构造和水文及工程地质等方面,对拟建台阵区域进行详细踏勘,结果表明,所选台阵建设地区满足地震台阵选址要求。  相似文献   

6.
介绍浙江临安地震台阵勘址工作,包括各子台位置关系、区域自然地理与气候条件,着重分析区域大地构造、地质发展史以及测试点位的基岩性质等地质条件,结合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分析认为选定区域适合地震台阵建设,简述台阵供电与通讯初步设计方案,为后期地震台阵建设提出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7.
根据各大网站地震目录和前人研究成果,分析全球地震台网与地震台阵、我国区域台网与地震台阵的监测能力,阐述了地震台阵与密集台网/台阵的区别。研究表明,对同一地区所检测的地震数,地震台阵是地震台网的3-10倍,而震级下限可降低1.2-2级。一般情况下,以微弱信号检测为目的的地震台阵监测能力均优于以结构研究为目的的密集台网/台阵,2种台阵是目的、性质、孔径、形状、台间距、技术手段、研究方法均不同的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8.
上海地震台阵的波数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佟玉霞  朱元清 《地震学报》2001,23(1):98-102
地震台阵的历史起始于 50年代未 ,当时其目标主要是检测、区别核爆炸信号和地震信号 .地震台阵研究包括地震台阵技术研究和地球物理学中应用研究 .其中台阵技术研究可以分为台阵建设和数据处理方法研究两大部分 (Anne,1 990 ) ,地震台阵理论研究的发展可涉及到地球物理学领域的许多科学问题(Tormod,1 989;Mykkeltveit,Bungum,1 984) .台阵主要用于监测微弱事件 ,而台阵的响应特性是衡量台阵对微弱事件监测能力的一个很重要标志 ,因此 ,不论是考察一个台阵 ,还是要着手建立一个台阵 ,必做的内容之一就是计算台阵的响应特性(Harjes,1 990 ) …  相似文献   

9.
在哈萨克斯坦的5个现代化数字地震台阵中,4个小孔径同心圆结构的IMS简约型台阵建设、维护方便,全方位监测能力强,1个十字型结构中等孔径台阵,因对特定方位敏感,对更远距离已知核试验点监测能力更强。台阵观测场地均处于完整稳定的构造块体,内部岩石迁移性良好,噪声水平低,保证了对远处微弱地震信号的监测及各子台信号的相似性。地震检波器良好的性能,保证了台阵的地震信号记录质量和数据研究基础。采用卫星传输方式,有效保证了数据的实时性。哈萨克斯坦的地震台阵,其选址、布局、仪器、数据传输等台阵建设,为中国地震台阵发展建设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从地震构造环境、地形地貌、场地工程地质岩性特征、场址环境噪声勘测等,详细阐述鹤岗三道林场地震台阵场址的地质条件,并参考测震台站DB/T 16-2006、中国数字测震台网技术规程JSGC-01、地震监测台网项目地震台阵场址勘选技术指南及地震测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GB/T 19531.2-2004等台站建设规范和标准,认为该地震台阵场址地质条件符合台站建设的相关要求,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鹤岗市及周边地区微震活动的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地震台站巡检系统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台站是开展地震观测和地震科学研究的基层机构,台站运行和维护关系到地震数据质量。以江苏省地震台站巡检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TOGAF的地震台站巡检系统架构,探索适合台站巡检的业务构架、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并给出地震台站巡检系统总体架构。该架构能够有效整合现有地震台站巡检系统应用,降低地震台站管理信息化建模难度,提高信息化架构规划和实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Seismic array can be traced back to 1950s when it mainly aimed at detecting and distinguishing the signals of nuclear explosion and seismic signals. The research on seismic array includes seismic array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of array in geophysics. Array techniques involve array design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Anne, 1990). Nowadays,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eismic array¢s theory could relate to many scientific issues in geophysical field (Tormod, 1989; Mykkeltveit, Bungum, 1984). Seismic array is mainly applied to detect weak events. The response characteristic of array is an important indication of array¢s detection ability. Therefore, when we study an array or construct an array, one of the neces-sary works is to calculate the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ray (Harjes, 1990). The aperture and layout of array are two dominating geometrical features. The typical aperture of interna-tional array is generally from several to tens kilometers. For instance, arrays with aperture of dozens kilometers aperture are KSA, WRA, YKA, etc, while arrays with several kilometer aperture are ARC, FIN, GEE, etc. Moreo-ver, in the view of array¢s layout, NOR, GER, etc have circle layout, while WRA, YKA, etc have decussating layou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elation between deployment of array and wavenumber response. With the example of constructing Shanghai Seismic Array, this paper provides one practical solution to search the proper array deployment. In this paper, the simple delay beam technique is adopted to calculate the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array. Certainly, the different processing methods have different result, but the result from the simple delay beam processing could be enough to reflect the feature of an array.  相似文献   

13.
试验井位于汕头市衡山路,观测系统为井下宽频地震计TBG-60B和地面宽频带地震计TDV-60B,频带为60S~50 Hz,选取的地面观测数据与对应的井下观测数据都是同一时间的,使用童汪练研究员的地噪声分析软件和MATLAB绘图工具,研究台站环境地噪声随观测井深度的变化特征,得到井深与观测地噪声之间的对比关系,为井下地震台站勘选和工程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发现地噪声水平从覆盖层进入到基岩有很大变化,从强风化层进入到中微风化层也有明显变化,考虑钻井建设成本和台站建设地噪声水平要求之间的综合效益,在粤东地区典型的地质结构条件,较佳的平衡点应该是至少需要进入完整中微风化层基岩10 m。  相似文献   

14.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将地震台站的生命周期划分为5个阶段,即:规划期、建设期、运维期、改造期、终了期,对各阶段的科技文件资料进行收集,进行二次分类,建册立卷,丰富了地震科技档案内容。并以网络化利用为目的,提出开展地震台站档案管理的建议,如针对单个台站建立数字化档案、建设期档案收集与台站建设同步进行、安排专人负责台站档案收集与整理、定期进行运维期的档案收集与更新等。  相似文献   

15.
台站外观及内部设计统一标准化、规范化,是标准化地震台站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它既是提升地震台站现代管理水平的推进剂,又是提升台站监测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促进防震减灾业务信息化、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阳原台标准化设计工作为例,对阳原台的观测布局、防震加固、综合布线、标识标志等内容按照要求进行标准化设计,并对台站标准化设计在台站建设中的实际应用展开讨论,探索标准化设计在冬奥会保障项目台站建设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很多地震台站的观测环境受到各种工程施工的破坏,给测震观测带来干扰。对门源地震台爆破干扰进行了系统分析,确定观测环境的干扰源,并对干扰源的特征做以甄别,研究结果有助于评估门源地震台测震背景干扰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广西数字测震台网建设成果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鑫  姚宏  孙学军  徐宁 《华南地震》2010,30(2):79-87
介绍了"十五"广西数字测震台网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台站布局、观测动态范围和台基环境地噪声水平对台网地震监测能力的影响。实现与邻省台网和地方社会台网的联网与数据共享后,台网监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以广西数字测震台网投入运行前后记录到的地震情况,阐述了广西数字测震台网技术成果及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在京福高铁泾县隧道施工期间,泾县地震台形变观测山洞5 km范围内有6处环境变化点,主要有隧道开挖和岩石堆积两种方式。在环境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各环境变化点的土石方量计算,分析了京福高铁隧道施工对泾县地震台DSQ倾斜仪观测数据的影响。结果显示:施工将会对泾县地震台DSQ倾斜仪观测的西端和南端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大临铁路的修建,对云县地震台地震观测环境造成严重干扰.为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妥善处理铁路建设与地震观测环境保护的关系,云南省地震局确定以"主体保住云县地震台,受影响大的测项迁出到合适的场地"为原则来解决云县地震台观测环境保护问题.迁建过程中,地震部门高度重视,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并依法科学决策;台站干部职工主动介入,密切配...  相似文献   

20.
流动地震观测背景噪声的台基响应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规模流动地震台阵技术发展为高分辨率深部结构成像提供了重要基础,背景噪声是影响流动地震观测质量的关键因素. 为掌握流动地震观测噪声规律,发展流动地震观测降噪技术, 编制流动地震观测技术规范, 我们开展了针对不同台基流动地震观测背景噪声的观测实验与分析. 其中,山西省临汾市五个地点架设了共22个对比观测台站, 进行了超过一年半的连续观测. 通过计算不同频段范围内背景噪声记录的加速度功率谱密度, 研究了不同场地条件和环境噪声下流动地震观测台站的噪声特征及其台基响应,分析了不同台基处理方式对噪声的抑制效果. 结果表明:(1)高频人为噪声和长周期自然噪声是影响流动地震观测质量的主要噪声, 可以通过增加台基深度和改善台基处理方式等方法降低其影响; (2)增加台基深度能有效地降低长周期噪声和高频噪声, 2 m深坑能使高人为噪声台站各分量的高频频段和长周期频段分别降低5 dB和10 dB; (3)由于其不稳定性, 沙子台基的水平分量在长周期频段一般要高于摆墩台基5 dB, 流动地震观测中推荐使用摆墩台基; (4) 台站位置、台站内部温度和空气流动都是影响台站噪声的重要因素.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场地条件和噪声环境下的台基处理建议和适合国情的移动地震台阵台站建设参考方案, 有助于流动地震观测野外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