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太原台长周期与中长周期地震仪记录的79个地震、180张典型震例进行了对比。发现同一地区地震的体波与面波震相(包括长、短周期面波)不同仪器的记录形态有很大差异,长周期仪对各类长、短周期震相均不明显记录。而中长周期仪有时记录不清极远震的初至波Pdif,而对可以明显反映地球分层特征的地核穿透波PKHKP,长周期面波G,两种仪器均有不同记录。实践表明,对有不同频率特征的仪器所记录的地震波形进行综合分析,有利于提高测震分析的质量及提高测定震源时空参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胡鸿翔  王瑀 《地震学报》1985,7(3):267-275
本文论述了深地震测深工作中一些震相的运动学特点,描述了在水平均匀速度模型的各种不同参数条件下,迴折波、反射波及首波几种震相的走时曲线之间的相互位置及关系,并讨论了界面倾斜时的情况。由此说明对这些震相识别的可能性及依据。最后,列举了随县爆破及永平爆破的应用例子。   相似文献   

3.
苑海鹰  冯锐 《中国地震》1991,7(1):25-31
在地震测深资料的处理分析中,震相的识别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只有震相识别正确,后续的一系列反演工作才能顺利进行。而目前震相识别在国内外地震测深中仍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本文将同态解卷技术应用到地震测深中,从一个新的角度开展了工作。首先用功率谱滤波法对记录进行预处理,降低噪音的影响。而后,根据同态解卷对震源子波估计的有效性,提出了多道时域迭加法,使子波估计更加真实可靠。在此基础上,利用震相间子波的相似性进行震相识别。理论模拟及实际资料处理的结果表明:该法是行之有效的,它为震相识别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长沙地震台北东方向深源地震的记录中,发生于日本海边缘和中朝俄接界区域的深源地震存在sP震相,它超前于S波,由于震相能量较大,容易与S波相混淆。本文讨论了如何对它进行辨别。  相似文献   

5.
帕米尔地区深震震相特征及震源定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盛泽 《内陆地震》1994,8(1):33-42
根据中国、塔吉克双方地震资料,研究帕米尔地区深震震相特征及震源定位。结果表明:区内深震震相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由新疆境内的数台资料,可以识别深震震相;用直达波来模拟深震源地震P、S波的传播是可行的,试算震例说明,在一定的震中距范围内(△<8°),精度完全符合使用要求;帕米尔地区速度模型,经过反复分析测算,及几十次震例计算验证,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深地球测深资料进行S波震相的有效识别和S波分裂参数计算方法,对泰安--忻州剖面S波资料的计算分析,得到了该区域地壳介质向各异性、区域应力场方向异常的可靠证据。与震源机制解及深部的构造结构对比分析表明了S波传播和S波偏振异常的超壳断裂带和深部构造活动密切相关,表明测深资料S波分裂研究了对了解介质各向异性构造活动特征,分析地壳介质属性了解其动力学特征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地震转换波测深中二次反射波震相的识别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学钟  范会吉 《中国地震》1993,9(3):193-203
二次反射波震相的识别和利用对于进一步发展地震转换波测深法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合成地震图方法,分析研究了短周期远震三分量初始30秒记录中主要震相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文中集中分析了PPP和PPS型二次波震相的振幅、波形和到时差等特征,及其与震中距、界面两侧波速差、界面结构和介质吸收等因素的关系。讨论了综合利用PS波和二次波震相的到时差资料测定介质速度参数的方法,并介绍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
庆梅  潘海涛 《地震研究》1999,22(4):411-418
在1976-1983年期间,格陵兰地区共记录到53个3-5级地震,确定了所有的地震参数,分析了29个地震的震相到时,得到了该地区Pn,Pg,P11(PMP)Sn和Lg震相的走时曲线及其视速度值,该结果与加拿大走时曲线相一致,发现一部分地震图上有在直达波P与S之间记录到一个附加的震相-i,i震相的存在与震中距,震源深度有关,初步的物理解释是,i震相可解释成为(Ps)或(Sp)转换波,该转换波发生在台  相似文献   

9.
利用地震深度震相sPn波的一些特征和2008~2012年安徽数字测震台网的波形资料,对发生在安徽及邻区M≥3.0级的地震进行了sPn震相分析,并用sPn震相计算的震源深度与目前我国台网运用较多的单纯型法及国家权威测震机构的定位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利用近震震相sPn-Pn波的方法测定该区域内的近震深度,有助于校正台网的定位精度,对地震的震源参数和破坏程度准确把握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上一讲内,介绍了地震震相的物理基础,即地震波在复杂的地球介质中的传播理论。从而知道,介质结构的复杂性是造成地震震相多样性的重要原因。震相是地震波在地震记录图上的一种反映。在这一讲,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不同类型的波,在地震图上的特征。根据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需要,我们将分别就地壳、地幔、地核有关的震相、面波震相,其中包括天然地震、人工地震震相、深震和浅震震相等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1.
The main problems in seismic attribute technology are the redundancy of data and the uncertainty of attributes, and these problems become much more serious in multi-wave seismic exploration. Data redundancy will increase the burden on interpreters, occupy large computer memory, take much more computing time, conceal the effective information, and especially cause the "curse of dimension". Uncertainty of attributes will reduce the accuracy of rebuil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ributes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study method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A) for attribute optimization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for reservoir prediction. We propose a flow chart of multi-wave seismic attribute process and further apply it to multi-wave seismic reservoir prediction. The processing results of real seismic data demonstrate that reservoir prediction based on combination of PP- and PS-wave attributes, compared with that based on traditional PP-wave attributes, can improve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7000 m超深层广泛发育碳酸盐岩断控岩溶储层,其复杂的溶洞-裂缝系统为油气提供了良好的运移通道和储集空间.本文分尺度精细刻画断控岩溶输导体系三维内部结构.首先采用断裂增强滤波技术,提高超深层地震数据信噪比.其次,根据断控岩溶输导结构的地震反射特征,将其划分为大、中、小三种不同尺度结构模式.大尺度结构包括大型走滑断裂、溶洞及伴随的岩溶塌陷,具有规则的断裂强反射和“串珠状”反射的震相特征;中尺度结构主要为走滑断裂附近横向发育的次生断层及伴随的岩溶局部塌陷,具有杂乱强反射震相特征;小尺度结构为弥漫整个输导介质的背景裂缝,具有杂乱弱反射震相特征.单一的地震属性很难全面地描述断控岩溶输导介质,通过属性分析,明确了三类结构模式的敏感地震属性群,利用贝叶斯聚类融合技术,分别对三类结构模式的敏感地震属性群进行融合.最后,将三类结构模式的融合地震属性分别采样到三维输导介质网格中进行量化分析,最终建立缝洞连通体结构模型,为后续的岩性物性预测和流体识别提供三维输导体系连通体模型.

  相似文献   

13.
基于频率域峰值属性的河道砂体定量预测及应用(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道砂体是陆相含油气盆地最重要的储集类型之一,其边界识别和厚度定量预测是储层预测的热点难题。本文在总结现有方法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频率域峰值属性进行河道砂体边界识别和厚度定量预测的新方法。对典型河道薄砂体地震反射进行了正演模拟,构造了一种新的地震属性——峰值频率-振幅比,研究表明:峰值频率属性对地层厚度变化敏感,振幅属性对地层岩性变化敏感,两者比值突出河道砂体的边界,同时,借助峰值频率与薄层厚度间存在的定量关系进行薄砂体厚度计算。实际数据应用表明,地震峰值频率属性可以较好的刻画河道的平面展布特征;峰值频率-振幅比属性可以提高对河道砂体边界的识别能力;利用频率域地震属性进行砂体边界识别及厚度定量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井位的地震属性融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利用地震属性对储层预测的研究中,大部分理论方法主要存在利用单一属性预测储层这一缺陷,在实际应用中则存在单一属性不能正确预测储层的问题,这些问题应通过多元属性融合技术来解决,本文在已有井资料的基础上,对属性融合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各属性对储层的影响因素,利用井位计算各地震属性融合比重,有机的结合了各属性的优点,提出了这一问题新的解决方法.实际资料的应用显示,该方法在储层预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地震信号的复地震道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颖  刘洪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23(5):1538-1543
复地震道分析又称三瞬分析,该分析方法可将反映地震信号局部变化情况的地震波的瞬时振幅、瞬时相位和瞬时频率等信息分离开.本文应用Hilbert变换求解虚地震记录,用复地震道分析方法求取"三瞬"信息,并用该方法计算了理论合成地震记录的瞬时振幅、瞬时相位和瞬时频率,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本文也利用该方法对某区块实际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复地震道分析方法获得的"三瞬"信息可反映地震信号的局部变化,有助于进行地震薄互层分析,并能提高数据的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SOM和PSO的非监督地震相分析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相分析技术是储层预测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用来描述有利沉积相带的分布规律.传统的地震相聚类分析方法对大数据的处理运算速度较慢,且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造成聚类分析的结构不准确.本文提出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SOM)和粒子群优化方法(PSO)相结合的地震相分析技术,利用自组织神经网络能够保持原始地震数据的拓扑结构特性的特点,将大量冗余样本压缩为小样本数据,再通过粒子群的全局寻优能力改善K均值聚类的效果.理论模型和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能既有效实现数据压缩,又能提供较为准确的全局解,在地震相预测中兼顾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7.
Seismic detection of faults, dykes, potholes and iron-rich ultramafic pegmatitic bodie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latinum mining industry, as these structures affect safety and efficiency. The application of conventional seismic attributes (such as instantaneous amplitude, phase and frequency) in the hard-rock environment is more challenging than in soft-rock settings because the geology is often complex, reflections disrupted and the seismic energy strongly scattered. We have developed new seismic attributes that sharpen seismic reflections, enabling additional structural information to be extracted from hard-rock seismic data. The symmetry attribute is based on the invariance of an object with respect to transformations such as rotation and reflection; it is independent of the trace reflection amplitude, and hence a better indicator of the lateral continuity of thin and weak reflections. The reflection-continuity detector attribute is based on the Hilbert transform; it enhances the visibility of the peaks and troughs of the seismic traces, and hence the continuity of weak reflections. We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 new seismic attributes by applying them to a legacy 3D seismic data set from the Bushveld Complex in South Africa. These seismic attributes show good detection of deep-seated thin (∼1.5 m thick) platinum ore bodies and their associated complex geological structures (faults, dykes, potholes and iron-rich ultramafic pegmatites). They provide a fast, cost-effective and efficient interpretation tool that, when coupled with horizon-based seismic attributes, can reveal structures not seen in conventional interpretations.  相似文献   

18.
地震属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53,自引:34,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属性的研究大致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地震属性的解释可获得许多有关地层、断层、裂缝、岩性和相的变化的重要特征信息,我们结合地震属性特征参数的意义,从实际应用出发,把地震属性分为了振幅、频(能)谱、相位、复地震道、层序、相关六大类,并根据在地层、断裂、岩性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详细描述,讨论了属性分析技术原理中应注意的几个环节.最后通过对断裂、河道、火成岩、古潜山等几个实例的详细描述,证明了相干、阻抗、振幅等地震属性的应用效果,说明了地震属性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油气田开发程度越来越高,勘探难度越来越大,如东部的老油田已经进入开发的后期,如何识别薄层砂体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解决这些难题这势必需要更先进的技术.地震属性能够很好的反映砂体横向展布特征,但是单一属性无法定量预测砂体厚度,而多属性之间又存在多解性,因此有必要提炼地震属性之间的共同点,将地震属性进行信息融合,形成新的融合属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首先利用高频谐波提高地震数据的分辨率,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基于概率核的地震属性融合方法,融合了几种常见的地震属性,并结合波阻抗反演方法,预测了N873区块沙三6-3小层砂体厚度.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很好的反映砂体横向展布特征,避免了地震属性多解性问题,为提高砂体预测的精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四维地震(4D seimic)主要是指利用重复三维地震测量资料进行油藏动态监测。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储层特性变化所引起的地震振幅异常、频率变化以及反射同相轴下拖现象等均可作为注蒸汽波及范围四维地震监测的良好识别标志。由于叠后地震资料中常常存在动校正速度不准、动校正拉伸畸变、剩余静校正误差、以及CDP道集中各道波形的差异性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会对叠后地震资料所反映出的四维地震异常特性产生影响,造成解释结果的差异性和不确定性。为此,本文尝试开展叠前地震属性反演研究,利用瞬时频率、瞬时频率梯度、能量衰减85%时的频率、最大振幅频率、最大振幅、总能量等多种衰减属性的叠前剖面及其差值剖面来定性解释四维地震实验区的注入蒸汽在剖面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