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通过对安徽省金寨地震台GS-2000型电磁扰动仪观测环境和观测系统进行现场调查核实, 结合异常变化特征, 分析2017-05异常可能的干扰因素。结果发现,引起此次异常变化的原因是降雨干扰, 排除了地震前兆异常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易县地震台伸缩仪曲线2019-01起加速上升,年变曲线形态出现转折变化,排查各项干扰因素并结合异常出现时间及三维模拟定量分析发现,应变模拟计算结果3.14×10-8是应变实际异常变化量6.98×10-8的一半,此次洞体应变数据异常与采石场造成的荷载环境干扰有关,但可能不仅这一干扰因素,不排除存在其他干扰源或地壳自身产生的应变变化。  相似文献   

3.
呼图壁地震前巴伦台分量钻孔应变出现显著压性短临异常变化,排除仪器、气象及环境等干扰因素,认为该异常可能为地震前兆异常。利用超限率和S变换时频分析方法提取该异常,结果显示,信号集中在1 440~10 min频段,NS分量最大信号强度为185×10-10,EW分量最大信号强度为140×10-10。探讨此类异常变化特征,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泰安台PET重力仪不同运行状态的情况,通过对比甚宽频带数字地震仪对掉格异常进行初步判断,同时对观测数据的主要干扰因素进行剔除,提取相对客观的重力观测趋势信息。结果发现,泰安地震台重力仪在2013-09~12、2014-02~04两个时间段存在趋势漂移负值异常。  相似文献   

5.
通过统计襄阳中心地震台所辖鄂西北地区4个流体台SWY-Ⅱ型静水位近3 a的观测资料,汇总和分析观测系统、自然环境、地球物理事件和人为干扰等因素对静水位数据的影响,有助于准确识别各种异常干扰特征,保障仪器运行稳定,为正确识别各种地震前兆异常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讨论在已知气温、地温、蒸发、降雨等主要气象参数的前提下,用统计回归方法排除其干扰影响。对于有记忆影响的降雨因子采用褶积滤波方法进行处理,并顾及干扰因子的不同影响,采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求达到排除干扰识别异常的目的。并通过算例分别探讨了降雨因素对土层点与基岩点观测数据的影响;数据处理后,证实跨断层测线反映异常信息优于不跨断层测线;对于异常年如何参加回归也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上海形变固体潮资料干扰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上海形变观测记录到的固体潮资料,分析气压、雷电、洞室装修、仪器故障及环境等干扰因素对形变固体潮记录的影响,为利用数字化资料及时识别干扰、准确捕捉短临地震异常提供了可参考的实例.  相似文献   

8.
使用IGS发布的GIM数据,利用奇异谱(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 SSA)和四分位距法(inter quartile range, IQR)对2016-12-25智利MW7.6地震进行震前电离层异常探测。 研究表明,2种方法探测到的电离层主要异常特征基本一致,在震前4 d和震前7 d分别探测到明显的正异常和负异常,电离层异常自东向西移动,峰值点出现在震中附近,且震前4 d共轭区域出现明显的电离层正异常变化。相较于IQR探测,SSA探测突出了电离层主要的异常时间段和空间异常特征,但幅度和范围偏小,两者互为补充,可以探测出更加明显的地震电离层异常效应特征。由于距发震时间较短,在排除外界环境干扰因素后,认为此次电离层异常可能由智利地震引起。
  相似文献   

9.
采用安徽省洞体地倾斜观测数据异常跟踪分析产品资料,研究引起观测数据变化的影响事件。结果表明,洞体地倾斜观测数据受系统故障、人为干扰影响显著,影响因素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在系统故障中传感器故障普遍存在,传感器故障、超量程故障属高发因素,占比70.9%;在人为干扰中,仪器检修、进洞、标定、调零普遍存在,调零、进洞属高发干扰,占比74.1%;泾县、佛子岭倾斜观测因洞室条件不足导致干扰事件频发,干扰事件与台址、洞室等条件密切相关,与洞室覆盖厚度、进深、密封门存在一致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20 0 2年 3月 18日的襄阳 3.4级有感地震 ,不应该引起襄阳、谷城两县居民的强烈震感和造成房屋破坏。然而 ,此次地震却使襄樊市区二水厂、文字 6 0 3厂、市 36中、市 2 5中、市艺术研究所 (原文博馆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市科委西院、襄阳轴承厂、宏伟机械厂、6 0 9所、谷城茨河、庙岗、谷城城关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有感范围基本沿汉江南岸分布 ,从襄樊市区一直到谷城总体呈狭长的条带状。如谷城县茨河镇白龙庙村 ,大部分村民普遍有感。地震发生后 ,30 0余人跑出户外 ,其中城建所徐华家新封闭铝合金阳台靠悬梁部位有一块玻璃…  相似文献   

11.
对砂层应力仪产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影响数据分析的主要因素包括高频与低频信息中的噪声、观测信号的背景性变化、地震前兆的趋势异常与短期异常等。为识别与消除干扰提取不同频率的信息,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对信号进行了处理。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云南昆明地震台定点形变水管倾斜EW分量观测数据长期存在大量突跳、阶变等异常的现象,分析了台站周围2 km范围内应力应变地质构造环境、放置仪器的山洞环境及仪器本身情况,利用实地勘察、实验、数据分析等方法逐一排除引起观测结果异常的可能因素,认为引起观测结果异常的根本原因是仪器放大线圈感应故障,更换放大线圈后彻底排除了干扰因素,保障了观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形变观测干扰识别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收集整理了山东省数字化形变台自观测以来的固体潮分钟值资料,论述了气压、雷电、洞室进入、仪器故障及附加载荷等干扰因素对数字化形变高频记录的影响及其机理,为利用数字化资料及时识别干扰、准确捕捉短临地震异常提供了可借鉴的实例。  相似文献   

14.
芦山M7.0地震前数天,姑咱台YRY-4型钻孔应变仪记录到显著的异常变化。对照异常变化的形态特征,可以首先排除建设楼房、修整操场和开凿隧道等影响。最可能的干扰剩下两个:台站观测院门前的道路施工和水库蓄、放水导致大渡河水位变化。结合实地调查,对比应变和测震观测的相关性、应变和大渡河流量变化的相关性,以及对观测应变变化特征的分析,姑咱台的观测异常不是这两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应该与芦山地震有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15.
一、激电中梯工作的解释1.极化率参数的解释本区激发极化率从-20.0%~26.4%变化范围很大,激发极化率异常呈方形出现这都是由干扰造成。  相似文献   

16.
以延庆综合地震台2018~2019年SS-Y型伸缩仪、SSQ-2I型水平摆倾斜仪、DSQ型水管倾斜仪3套形变仪器的数字观测资料为基础,分析形变观测的主要干扰因素及其机理,为识别形变观测数据异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董寿志 《山东国土资源》2012,28(1):31-33,38
线状长导体,如金属管道、裸金属线、光缆等,其直径相对于埋深虽然很小,但受到激发时,能够产生很大的极化场,生产实践中对极化率的影响很大。该文主要研究了中梯和联剖2种装置下地下线状长导体的异常特征,分析了异常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辨别这种干扰因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重庆台倾斜潮汐形变干扰异常与震兆异常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清理重庆台十多年来的水平摆倾斜仪的记录图纸、观测数据与原始手簿后,分析总结了温度、降雨、抽水、载荷改变等强干扰的形态特征、干扰机理、影响量级等,确定了其识别方法和轨迹运行规律及排除方法;并对发生于距台站北67 km的统景5.4级地震(1989-11-20)前4天台站水平摆倾斜潮汐形变记录出现的异常现象作出了确属震兆异常图像的识别.  相似文献   

19.
对西冶、五胜流动短水准异常的分析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西冶、五胜流动短水准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和异常成因的探讨。认为1998年9月至2000年6月出现的异常变化,是1998年降雨量增大导致断层之间摩擦力减少,在区域应力背景增强的情况下出现的断层蠕滑活动,而不是环境、降雨、地下水位等干扰因素引起的水准点标志升降。  相似文献   

20.
玉树Ms7.1地震前地电场异常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玉树地震周围台站电场资料,在消除来自空间的各种辐射和各种高频突变干扰后,利用电场矢量方位角和振幅的时间序列与空间动态演化特征,讨论了玉树地震前电场异常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玉树地震前4-35天成都、天水、拉萨、汉王、都兰、甘孜6个台站都出现了异常,而且异常出现的时间同步性较好,震前的7±3天之内有5个台站同步出现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