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栏目]文章题目作者期-页码[CT理论]体积CT投影数据的模拟方法孙怡侯颖胡家升赵凤勇(1-6)基于Db小波与中值滤波的安检图像噪声消除算法韩裕生卢伟刘菡李从利(1-7)一种辐射成像三维可视化系统的实现吴宇钦张丽陈志强,等(1-11)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直接解调成像方法快速实现张慧滔张朋宋黎明(1-17)最大后验概率重建算法在发射CT中的应用李建吴志芳(2-10)求解物质真实灰度级的数字图像处理算法原培新孙丽娜(2-16)基于双能量X射线透射技术的物质分类识别方法研究孙丽娜原培新(2-22)基于全局低分辨率CT扫描的合成层析成像技术[英文稿]曾凯赵世…  相似文献   

2.
[栏目]文章题目作者期-页码[CT理论]由相叠低分辨投影数据重建高分辨图像郭明焕张朋(2-12)PET图像基于形态学方法进行心脏的边缘提取骆国程赵永界(3-01)显微CT的锥束重建技术王革姜明等(3-07)[CT/MRI技术]CT图像存档与管理解决方案赵伟东阮昌京(1-13)CT机器、图像后处理技术的新进展何萍霞张玉花(1-44)9800MS胶片扫描管理系统简介姚健姜强(1-封3)[工业CT]数字化射线照相技术对轻物质的判断韩裕生罗娅丁厚本(1-10)射线透射成像中重物质遮挡下的轻物质检测技术研究邵立康韩裕生丁厚本(2-19)线阵探测器(LDA)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柯斯…  相似文献   

3.
[栏 目] 文 章 题 目 作 者 期-页码 [CT理论] 正电子断层扫描仪与PET图像重建概述 刘 力 吴晓锋 印 胤 (1-47) 基于正交投影和广义投影(POCS)算法的研究进展 姜 明 张兆田等 (1-51) CT系统的能谱估计及射束硬化校正算法 叶侠娟 张 朋 (2-10) 对一种非圆轨迹扫描下扇束重建公式的讨论 黄朝志 路宏年 杨 民 等 (2-16) 再论扇形束非圆轨迹扫描的补充说明 王 革 (2-39) 论锥束CT扫描Grangeat-型 Katsevich-型的算法 王 革 等 (3-45) 扇束图像重建中OSEM…  相似文献   

4.
第1期?理论与方法?一种用于小体积偏置探测器锥束CT系统的反投影滤波重建算法………………………………………………………………………………………………‥李亮陈志强张丽邢宇翔康克军(1)切向CT重建算法的研究……………………………………………熊亮张丽陈志强邢宇翔(10)PET前端电子电路滤波器的设计…………………………邓忠华刘亮李娜张智谢庆国(19)?地学CT?由地震和爆炸激发的地震P波层析成像——第一部分基本概念与理论……………………S.J.杜达(25)地震层析成像方法综述……………………………………………………和锐杨建思张…  相似文献   

5.
[栏目]文章题目作者期-页码[CT理论]可视化人体的整体坐标系统陈惟昌陈志华赵天德,等(1-1)一种新滤波函数进行CT图像的局部重建[英文稿]徐茂林邱钧范惠荣,等(1-54)利用MATLAB实现CT断层图像的三维重建曾筝董芳华陈晓,等(2-24)超声CT理论与方法综述倪文磊(3-50)[医学CT]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扫描技术的评价孙存杰李钢胡伟,等(1-7)骨巨细胞瘤的CT、MRI诊断齐荣秀方挺松许乙凯(1-10)在鼓室检查中应用高分辨CT、MPR多平面重组技术李卫民桑雅荣(1-15)原发性胆囊癌的螺旋CT诊断郭秀琴庞闽厦,等(1-18)CT对肝内胆管结石合伴肝脓肿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总变差最小化算法是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图像重建算法,能够从稀疏投影或含噪投影数据中高精度地重建图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断层成像、磁共振成像、电子顺磁共振成像。能谱CT、T1或T2加权的MRI及EPRI均属于多通道成像。逐通道TV算法可以实现较高精度的图像重建,然而忽略了各通道图像之间的相似性。核TV算法是一种考虑了通道间图像相似性的TV类算法,可以实现高精度图像重建。面向多通道图像重建,以CT重建为研究范例,本文提出一种Chambolle-Pock算法框架下的核TV多通道图像重建算法。通过仿真模体和真实CT图像模体的重建实验,验证算法的正确性,分析算法的收敛性,探索算法参数对收敛速率的影响,评估算法的稀疏重建能力及含噪投影重建能力。结果表明,相对于逐通道TV算法,所提算法可以取得更高的重建精度。核TV算法是一种高精度的多通道图像重建算法,可以应用于各种成像模态的多通道重建场合。   相似文献   

7.
热中子CT成像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核成像技术,借以进行被检物的无损检测与无损评价.针对热中子CT成像过程中产生一系列导致CT图像降质的因素,本文在探讨了影响中子CT成像图像降质的一些因素基础上,提出了将成像过程中的图像预处理与后处理技术进行统一考察和集成处理的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基于MATLAB GUI集成处理器,研究开发了一套集图像预处理与后处理技术于一体的处理程序分析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热中子CT成像的图像质量,为无损检测与评价提供可靠的保证,对热中子CT成像技术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热中子CT成像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核成像技术,借以进行被检物的无损检测与无损评价。针对热中子CT成像过程中产生一系列导致CT图像降质的因素,本文在探讨了影响中子CT成像图像降质的一些因素基础上,提出了将成像过程中的图像预处理与后处理技术进行统一考察和集成处理的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基于MATLABGUI集成处理器,研究开发了一套集图像预处理与后处理技术于一体的处理程序分析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热中子CT成像的图像质量,为无损检测与评价提供可靠的保证,对热中子CT成像技术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CT(computed tomography)技术在临床中的大量应用,其辐射伤害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此同时,高性能低剂量的成像也已经成为近年来CT研究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随着学习型算法的提出及广泛应用,为低剂量CT成像算法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方向。在影像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特征学习方法的低剂量CT成像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将从稀疏表示和深度学习两个方面,介绍一些国内外应用于改善CT成像质量的相关技术,包括CT成像技术的发展趋势,特征学习相关算法的研究现状,提高低剂量CT扫描成像质量的相关方案等。本文对近年来在低剂量CT成像及特种学习算法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并进行相关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学应用和工业应用对X射线剂量、三维物体的成像速度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三维CT成像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因此有必要对三维CT系统性能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建立三维CT图像噪声的理论估计方法,接着提出了基于FDK算法的三维CT系统性能评估的4种解析计算方法,使用高斯差模型作为通道函数。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三维CT系统性...  相似文献   

11.
毫米波全息成像技术是人身安检的重要技术手段,为进一步提高成像的分辨率和图像质量,研究宽带高频的亚毫米波成像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亚毫米波全息成像系统的系统构成,给出了适用的宽带全息重建算法,对利用亚毫米波全息成像系统实际测得的相位和幅度信息进行重建并获得了目标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上述宽带全息重建算法在亚毫米波波段内可以有效地重建图像,并验证了使用宽带成像可以有效提高图像分辨率、抑制散斑效应。   相似文献   

12.
FDK算法是应用在锥束CT系统中最有代表性的重建算法之一,该算法是在假设CT成像系统满足理想成像关系的条件下得到的.然而实际的锥束CT成像系统很难完全满足理想成像关系的要求,系统的几何失配会极大影响重建图像的质量,因此必须在重建之前对成像系统进行校准,获得系统的几何失配参数,并在重建过程中修正几何失配参数造成的影响.本...  相似文献   

13.
CT图像重建的扫描模式有平行束、扇束、锥束等,在扇束扫描模式下的图像重建算法大多基于图像的正方形网格剖分。本文建立了扇束扫描模式下新的图像重建离散化模型,并给出了基于新模型的代数迭代校正格式和重建算法。对新的模型下迭代算法几何意义进行了讨论,基于新模型的代数迭代重建算法有助于提高成像质量,启发新的图像重建算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具有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 R)平台的动态500排容积螺旋穿梭技术(VHS)对肝脏肿瘤CT灌注成像参数的影响。方法:28例确诊肝脏肿瘤患者行动态首次通过法CT灌注成像检查,所得原始数据采用滤波反投影(FBP)法进行重建(重建层厚2.5 mm),测量二组图像腹主动脉CT值、噪声及肝脏肿瘤灌注参数,包括表面通透性(PS)、平均通过时间(MTT)、肝血流量(BF)、肝血容量(BV),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分析两种重建算法所测量的各项灌注参数值的差异。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对2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结果:40% ASi R与FBP和重建算法比较:腹主动脉CT值分别为(58.33±9.19)和(58.78±9.30) 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8);40% ASi R组图像噪声(10.9±1.49)明显低于FBP组(13.20±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重建算法所测量的各项灌注参数(PS、MTT、BV和BF)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0% ASi R组图像质量评分(4.25±0.42)高于FBP组(3.79±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图像的主观评分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821)。结论:基于ASi R平台的动态500排扫描技术在肝脏肿瘤CT灌注成像中,40% ASi R算法的图像噪声有效降低,质量显著改善。所测量的各项灌注参数与FBP重建算法相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从1971年Hounsfield完成世界上首次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T)扫描以来,CT技术在扫描方式上经历了5代发展,并在医疗、安检等领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扫描方式不断进步的同时,重建方法也在不断发展.与迭代算法相比,解析算法具有重建速度快、误差分析简单以及占用运算资源小等特点,成为CT系统中常用的成像算法....  相似文献   

16.
医学图像三维表面模型重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三维表面模型重建是医学图像处理的重要内容,是将CT和MRI等医疗影像设备获得的二维图像重建成三维立体表面显示图像的过程.本文重点研究了其重建算法的具体实现:(1)在建模上采用了基于体素的三维物体体积重建;(2)在显示上提出了基于Ray-Casting的三维物体二维直接显示技术.所以,和传统采用三角面拟合的方法相比,具有图像重建过程无需生成中间数据、无需进行3D物体的边界检测等优点,同时该算法并行性好,易于采用硬件方法实现加速.因此,本研究为医学图像三维表面模型重建应用软件的开发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随着CT技术的发展,重建速度已成为CT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图像重建加速的研究也成为CT研究的热点之一。DSP由于采用哈佛结构,具有专门的硬件乘法器以及广泛采用流水线操作等特点,已开始应用于图像重建加速。本文针对近年来开始应用的三维锥束CT的图像重建算法进行了DSP加速方法研究。首先介绍了DSP应用于图像重建的研究现状,其次,通过对三维重建的典型算法——FDK的算粒分解分析,结合DSP的硬件结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DSP的CT图像重建的综合加速技术。该方法通过C的优化、汇编优化和编译优化的综合使用,充分利用了硬件结构和软件流水技术,采用TMS320C6455芯片实现了CT图像重建的加速计算,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取得了较高加速比。  相似文献   

18.
潘晓川教授的反投影滤波(BPF)新型重建算法介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计算机断面成像(CT)的精确重建方法一直是现代CT成像领域中一个活跃的研究方向。近几年,关于平行束、扇束、锥束CT精确重建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突破和创新成果。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芝加哥大学潘晓川教授为首的课题组提出的一类基于反投影卷积(BackprojectionFiltration:BPF)的CT精确重建算法。BPF算法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它成功地解决了从沿探测器方向截断的投影数据进行CT精确重建的问题;因此,通过BPF算法能够设计出针对目标的感兴趣区域成像策略,减少成像扫描、重建时间,辐照剂量和散射光子。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体视学学会CT理论与应用分会(CSSCT)和清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办、《CT理论与应用研究》编辑部协办,并欢迎有关单位参加主办、协办,将于2004年10月10日前后在北京市开会 :研讨“21世纪科技进步与CT及三维成像理论与应用,交流国外内CT和三维成像的理论、应用技术的成就和展望”。会议分5项议题: Symp1: CT理论、计算方法和软件:显微CT、锥束CT成像理论和算法; Symp2:工业CT和数字扫描成像、新型CT机和微焦点CT的设计和性能,信息反馈工程和其他应用;CT与NDT在线检测;Symp3: 医学CT扫描成像诊断: 高质量CT/MRI/PE…  相似文献   

20.
医学CT图像在成像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引入噪声。图像噪声会降低图像质量,影响临床诊断。因此,医学CT图像降噪在诊疗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经典的NL-Means(非局部均值算法)算法,然后在此基础上改变对降噪起关键作用的加权核函数。实验证明本文算法对医学图像降噪有一定的效果,并且能够更好保留原图像的细节信息。在图像降噪后的峰值信噪比(PSNR)方面,本文算法比NL-Means算法最大可提升2.59 d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