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震反射层位构造信息三维可视化显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次研究,我们采用规则矩形网格进行地震反射层位解释数据的网格化,运用普通克里金法进行数据场插值,建立起反射层构造起伏的精细模型,然后在Borland C++ Builder 6.0集成开发环境中,运用C++语言调用OpenGL图形函数,绘制出描述反射层构造起伏的三维可视化显示图形.在三维可视化显示图形上,不仅可以灵活地指定颜色,切换显示模式、进行垂向夸张等静态显示,而且还可以进行无级缩放、拖动漫游、三维旋转等动态显示.  相似文献   

2.
全三维地震解释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12  
三维地震为油气工业的增储上产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采集处理成本的不断降低,周期的不断缩短,全三维处理和叠前深度偏移等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全三维地震解释已成为国内外致力发展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地震监测中心主要是以手机短信形式向有关人员发送地震速报信息,需要查看震中的详细位置或震中距只能手T在地图上查找测量.地震速报实时显示系统,可以以电子地图的形式直观显示地震三要素使用户除了能用手机短信获取信息外,还可以通过客户端软件实时获取地震速报信息.  相似文献   

4.
三维地震数据可视化原理及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可视化是实现三维地震数据真三维解释的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三维地震数据可视化的基本原理,论述了用光线投射算法实现可视化的主要步骤,详细推导了合成可视化图像的计算公式,分析了阻光度曲线的物理意义及对可视化图像的调节作用,并用两个实际三维地震数据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由原始三维地震数据直接对地质体进行成像,能将分散的、孤立的信息互相联系起来,揭示隐藏在数据中的地质现象和规律。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在地震速报等基于测震数据的业务场景中,对于地震事件检测等中间处理结果的可视化问题,本文设计实现了一套基于实时测震数据的可视化系统。该系统利用分布式消息队列Kafka实现了流式数据的缓存,利用分布式实时数据处理框架Flink实现了震相到时拾取和地震事件检测,最终利用大数据可视化组件Echarts实现了基于全国范围的各个地震台站的震相到时统计情况展示地图。通过部署与应用,该系统达到了设计的目的,实现了应有的功能,满足了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6.
用可视化技术分析虚拟现实环境下三维地震数据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用可视化方法分析三维地震数据,直接观察数据中隐藏的地质现象。方法:将第每个反射子波用一个粒子模型表示,来自同一反射面的子波粒子相互叠合成一个同相面。为加快显示速度,将一个三维地震数据体转换为三维二值图像,用有序扩展算法追踪同相面所在的三维连通域,细化后得到反射面的坐标数据。再在虚拟现实系统下的对反射面进行立体显示,直观地分析地下地层的结构。结果 实际数据试验得到了反射面的三维形态及断层的分布规律,立体显示更深刻地揭示了复杂地质现象及其规律。结论 只有在虚拟现实系统中进行三维地震数据的可视化,才能直观地看到地下地层的真实场景,真正实现三维数据的全三维解释,所提出的方法是有效。  相似文献   

7.
在三维地震资料处理中,为使叠后相邻测线的地震数据在绘图纸上能够纵向同时显示,达到节约绘图纸、降低成本的目的,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地震资料处理模块生成可纵向显示的三维地震绘图数据的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进行叠后三维数据体的分离、延长测线数据的记录长度、修改线号和数据体舍并等处理工作,产生可纵向显示的绘图数据体.经实际绘图显示,不同测线的地震剖面由原来的横向单张显示,转为了纵向的多张绘图.因此,大大节约了纸张,降低了地震资料处理的成本.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河北省地震预警示范系统试运行月报产出质量,加快产出速度,减轻人员负担,基于JAVA技术,设计月报产出软件,通过对烈度计台站延迟数据和运行数据的分析,借助POI工具、MYSQL数据库和JFreeChart,实现月报产出、历史数据查询、数据可视化展示等功能,解决了月报产出周期长、历史数据查询不便、数据展示模式单一等问题,为地震预警示范系统试运行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针对国(境)外地震专报产出过程中遇到的信息搜索困难、内容不规范、难以满足时效性等问题,基于C#编程语言,设计开发了国(境)外地震专报背景信息交互式产出系统。该系统只需值班人员少许的参与,自动获取人口信息、海啸信息、震中附近一定范围内的历史地震目录,生成地震的人口伤亡信息,最终产出word格式的地震专报。  相似文献   

10.
为了尽快定位地震,在“着未着”定位算法基础上,尝试引入三维地壳模型,构建具有三维空间格点分布的走时表.根据已触发台站的到时和未触发台站的位置信息设计概率分布函数,通过八叉树搜索方法,快速给出震源在三维空间的可能位置.使用波前追踪算法,计算中国几个地区三维地壳模型的走时网格,利用中国地震台网资料,对区域内发生的地震进行定位分析.结果显示,在一定的台网密度条件下,三维实时定位方法能在震后数秒给出震源位置,可满足地震预警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地震监测数据实时传输与汇聚是实现我国地震观测系统数据汇集处理工程化、运维管理智能化以及地震监测服务体系现代化的基础.新升级研发的地震监测数据实时传输与汇聚系统实现了地震监测数据的实时波形数据流服务,其具有丰富的适配器用于汇集地震监测台站或数据中心的实时地震波形或触发信息数据流.新系统支持快流/慢流混合传输和预警数据低延...  相似文献   

12.
为应对雷电、网络故障等突发事件引起的通讯及网络故障,出现通过正常途径无法采集数据采集器中观测数据的情况,特研发监测数据恢复平台。该平台通过串口通信工程的开发研究,实现通过采集器的RS232串口连接,读取存储器单元中的数据,并将之提取并保存为固定格式。通过数据库编程技术,将提取的观测数据导入到"十五"Oracle数据库中,从而达到提高观测资料完整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心内复杂结构,本文结合三维虚拟内窥镜技术和二维常规观测截面功能,开发了双源CT心脏图像的显示系统。用户可以在本系统内以自动和交互式的两种方式观测心内结构。自动方式,对造影剂增强的数据部分进行基于欧式距离的三维骨架化得到规划路径,光线投射法根据已算出的欧式跳过空白区域,减少了绘制计算量;交互方式,用户可以随时从内窥镜视角切换到当前视点所在的任意截面,便于进行二维和三维的结构和病理综合分析。而且,本系统根据规划路径自动检测标准四腔切面,改善临床检查的效率。本系统采用基于CUDA的体绘制技术有效实现了对心内解剖结构更加直观的观测,便于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和地震信息化工程不断建设,地震台站数量激增,观测数据量呈指数型增长。为实现海量地震台站实时观测数据汇聚到国家中心,缩减数据汇集流程,本文开展了基于分布式技术(Hadoop技术框架)地震实时波形观测数据汇聚系统的研究,实现地震观测数据的云端采集,并以网络中断重连机制和实时流数据双链路接入机制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实现地震观测数据汇集的统一调度和高效管理。  相似文献   

15.
地震噪声异常实时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福建省85个测震台站2012年全年噪声资料的垂直向记录作为研究对象,将噪声记录以每5min为单位进行分段,求出每小段的功率谱,应用概率分布函数方法绘出台站的PDF图,之后利用网格概率法确定出台站的高低噪声参照线。另外,根据85个台站的PDF图异常,将噪声异常分成四类:缺数异常、低噪处异常、高噪处异常、中噪处异常。依据四类异常的特征分别研究出四类异常的挑选方法,再将这四种挑选方法结合形成地震噪声实时监测系统。选取福建省85个测震台站2013年7月份的噪声记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85个台站应用地震噪声实时监测系统识别出来的异常正确率都达到90%以上,挑选效果很好,并可应用于台站噪声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6.
地震监测数据存储和在线共享服务是提高地震监测服务效能的关键之一.新升级研发的地震连续波形数据存储和共享服务系统实现了海量多源异构监测数据在线存储和共享服务,能够对实时和非实时波形数据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连续存储,同步建立与波形数据文件一一对应的波形索引文件.通过波形索引实现连续波形数据的快速查询,基于系统设计的交互命令接口...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小波变换作为一项理论在三维地震数据的处理中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利用小波变换的变焦特性及思想设计了一缩短地震波长、提高地震子滠主瓣与旁瓣幅度比的算法,并将此算法运用于胜利油田弧岛东斜坡B701井三维地震数据处理中。结果表明此算法对提高地层厚度分辨率是卓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8.
周连庆  赵翠萍  张捷  车时 《地震》2021,41(3):1-21
"智能地动"(EarthX)系统是目前国际上唯一实时运行的人工智能地震监测系统.2018年12月起,"智能地动"系统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试运行,实时处理川滇地区123个地震台站数据.该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检测、拾取震相进而定位地震,在第一个台站接收到P波后数秒内快速产出地震的震源位置和震级,自发震时刻开始计算,平均定位仅用时28.9 s.此外,系统还使用全波形拟合的方法,在1~3分钟左右快速产出震源机制解和矩震级,而无须任何人工干预.EarthX系统在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4日期间,共记录地震897次,产出M3.0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81次.基本实现了3级以上地震的自动定位和震源机制解的产出,机制解的平均产出时间为震后103.8 s,弥补了当前地震监测台网不能产出地震震源机制解的空白.通过EarthX系统的推广应用,可逐步取代传统的地震监测发布手段,将台网人员从繁重的地震数据处理工作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9.
地震目录三维展示在天津地震数据服务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目录是地震系统提供的重要公共服务内容之一,以震源深度为主要展示要素的地震目录三维图像,作为一种新型公共服务产品,可把地震发生的位置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公众。文章详细阐述了天津地震数据服务系统中震源深度三维图和分布图的设计方法及展示效果,对其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意义进行说明,并提出未来的设计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