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张保钢  时守志 《测绘通报》2012,(8):60-61,86
论述信息化测绘时代地名在空间数据获取、处理、交换服务、信息应用和功能取向方面的作用。认为地名是测绘地理信息产品主动式更新的引擎,信息服务的载体,同时其信息获取将是未来信息化测绘的一个技术瓶颈;认为政府和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者应更加重视地名信息的获取更新工作,并分析未来采用带智能芯片的地名标志及其读取设备快速获取地名信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空间距离分析与模糊匹配结合方式,分析现今地名与历史地名几何相似度和属性相似度,实现对新增、消失、更名的地名数据进行快速查找,为地名数据生产和更新入库提供有效质量控制工具。以玉林市地名数据为研究对象,应用ArcGIS+Python开发地名数据变化检查软件,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较好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将各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应用于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技术方案。从地名普查的角度分析了技术方案的选择、资料收集、不同资料的优缺点,并详细阐述了提取、整合、建立数据库,制作工作图等相关技术流程。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充分应用于地名普查,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提高数据成果的质量和应用价值,是测绘新技术和成果服务于国家、社会和经济建设各领域的案例。  相似文献   

4.
地名地址数据是民政部门重要的业务数据之一,也是测绘部门在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采集的重要数据之一,并且在工商、城管、公安等部门间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但是从现状来看,各部门分头采集、重复采集现象严重,且没有统一标准。本文以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项目中的测绘、民政、工商3个部门为例,提出了以GIS、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来实现多部门间业务协同式地名地址数据更新的机制,保证了数据的权威、统一、标准和及时更新。  相似文献   

5.
测绘仪器的更新发展,使得航测法成图的作业手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按照当前的规范来约束新技术条件下的作业,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本文从外业像控区域网的大小方面着手,进行实验分析,获取一定的实验数据并总结出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条件下1∶50000成图区域网布设方案的相应参数。  相似文献   

6.
地名地址数据是数字城市及智慧城市在建设和运营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数据之一,且地名地址数据的有效性、时效性与鲜活性,直接影响城市平台的运营与管理质量。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地名地址数据更新的方法,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最后,论述地名地址数据更新方法的发展方向,以指导当前地名地址数据的更新工作。  相似文献   

7.
针对利用专业测绘数据对空间数据库更新中存在的现势性问题,提出了利用OpenStreetMaps数据对空间数据库进行更新的方法。阐述了基于OpenStreetMap数据的空间数据更新方法的关键理论与技术,特别是OpenStreetMap数据与专业测绘数据的变化要素检测算法:基于格网的匹配检测算法和基于几何量算的变化要素检测。在此基础上,利用珠海市的专业测绘数据与相应区域的OpenStreetMap数据作为试验数据,编程实现了基于OpenStreetMap的空间数据更新。  相似文献   

8.
吴飞 《北京测绘》2021,35(2):178-182
地名是重要的地理信息和社会公共资源,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地名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以及情感。为摸清地名家底,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时期,我国开展了两次全国性地名普查工作。本文简要介绍了地名和测绘的渊源,阐述了跨越30年的北京市两次地名普查的时代背景和要求。通过测绘技术在两次地名普查实施中的应用,折射出30年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由传统模拟测绘向数字化测绘、信息化测绘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9.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是测绘生产项目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现有的检验手段主要是利用全站仪和GNSS RTK外业采点,外业工作量大、采点数量少。随着新技术不断涌现,传统手段无法满足数据快速更新、精度不断提高的要求。车载激光扫描测量技术作为现代测绘领域比较前沿的技术之一,具有数据采集速度快、处理自动化程度高、成果直观、精度高、机动性强的特点,非常适用于各类测绘数据成果的质量检查。本文利用SSW车载激光建模测量系统扫描采集了15个样本区的数据,经过特征点全自动提取、筛选,得到用于检查的数据成果,与常规方法获取的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技术用于质检工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测绘仪器的更新发展,使得航测法成图的作业手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按照当前的规范来约束新技术条件下的作业,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本文从外业像控区域网的大小方面着手,进行实验分析,获取一定的实验数据并总结出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条件下1:50000成图区域网布设方案的相应参数。  相似文献   

11.
诸敏秋  迟有忠  窦炜  尹向军 《测绘科学》2012,(1):168-170,164
本文在分析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变化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基于地理要素的抽象特征,从多个角度研究地理要素变化特征、地理要素表达规则、CAD实体结构,并进行地理要素变化逻辑分析。基于变化检测的"相同"原则,研究并实现了基于CAD平台自动获取变化信息文件的检测方法,为增量更新GIS数据库提供更新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数据时代地理空间资源不断增多,但现有通用知识库较少考虑地理空间数据蕴含的语义知识,难以实现数据的快速检索.因此亟需引入本体技术,以蕴含的语义知识为基础,提高地理空间数据访问速度,精确获取用户所需信息.以本体为基础,提出了顾及地理空间数据语义知识的快速检索方法.首先,基于通名编码规则、地理空间数据和开源百度百科数据构建...  相似文献   

13.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提供了有效的地理数据框架和本底数据,为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职责提供了基础保障.为了解决因地理信息数据的多样性差异而导致的融合效率低下问题,提出了一种一体化动态更新方法.采用统一的数据库模板、提取规格、提取流程和融合入库标准,利用一体化的生产平台对地理信息数据的动态更新进行了研究,极大...  相似文献   

14.
周秀华  李乃强 《测绘通报》2021,(8):102-105,157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基础地理信息应用领域的扩展,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对基础地理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基础地理信息的现势性和更新频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不同精度、不同来源的地理信息数据融合技术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道路实体是重要的基础地理信息,尤其是铁路、高速、国省道、城市主干道。本文重点围绕道路实体研究数据间的差异性,建立了自动匹配评价指标;并基于FME平台搭建同名匹配、变化检测和增量更新模型,实现了道路实体自动更新和融合,缩短了道路实体更新周期。“十三五”第2轮基础测绘更新项目利用该技术完成了重要道路实体的融合,证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基于位置和基于对象的空间数据表达方法的特点,顾及与空间相关的属性与地理实体空间特征之间的相依关系,将“地理事件”引入模型,提出一种顾及“隐含”地理事件和“显式”地理事件的时空数据模型(GESTDM模型).本文提出的模型能够同时提供基于位置、基于对象和基于时间的时空表达和查询功能.将该模型应用于土地利用领域,...  相似文献   

16.
地名数据生产与建库监理是提高地名数据质量、保证地名数据库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的基本保障。文中主要从质量控制的角度,对地名数据生产准备、生产过程、检查验收、地名入库等阶段的监理内容及其方法措施进行论述,可为地名生产与建库监理的体系建立和具体实施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道路网是最重要的地理空间要素之一,空间数据融合能够把不同来源道路空间数据或信息加以结合,以获得信息量更丰富或更适于处理、分析、决策的新的数据集。传统的方法受限于道路网数据模型、属性数据类型以及缺少唯一标识的属性信息,道路网融合方法多以各个弧段或道路的位置、形状、方向等几何特征进行匹配,而忽略了道路的语义匹配。本文在数据来源与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工程化应用中可行的语义与几何相结合的道路网匹配方法,并通过FME实现空间数据融合,旨在为两个或多个道路网数据融合、联动更新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范围开展的地理国情监测是对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的动态更新,对监测数据的科学分析及成果展示有利于提升数据的使用价值。本文论述了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和地统计学原理,对国情监测数据的变化信息进行综合制图,为地理国情监测专项成果的可视化表达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现势性是评价GIS数据库实用价值的关键因素,如何有效的保证GIS数据库的现势性是当前国内外GIS应用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流行的数据库更新模式,然后分析了供水行业的特点以及现有供水管网数据更新方法的不足,最后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嵌入式GIS的管网数据更新模式,并基于流行的嵌入式GIS平台--MapGIS-EMS加以实现。经实际验证,该方式可以快速有效地实现供水管网GIS数据的更新。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根据需要有必要对现势性较差的1/万DLG地物数据进行更新。我们常用的1/万DLG地物数据更新方法比较繁琐,成本也较高,制作的周期也较长。因此在2004年我院探索了用最新DOM或无外业像控航测内业快速更新1/万DLG地物的可行性。本文将重点介绍这种更新方法的相关技术和精度统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