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内涝耕地是中低产耕地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分析内涝成因是中低产田改造过程中的必要方法。本研究针对内涝耕地产生的地理、气候成因、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利用历史上总结的技术经验,分析了导致洪涝的气象成因和预报方法,对制定防御措施和为农田水利工程改造提供科学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吴亚玲  李辉 《广东气象》2011,33(5):39-41
利用深圳市逐时降水和三防信息资料,运用由点到面、点面结合的方法,借助2个内涝程度截然相反的“龙舟水”过程实例,对深圳市内涝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得出深圳内涝既与气象因素有关,也与城市本身的排水能力、城市效应、遭遇天文高潮等方面相关.短时强降水或过程雨量偏大的降水可以直接引发深圳市内涝.  相似文献   

3.
基于内涝模型的西安市区强降水内涝成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西安市近10~40年降水资料、市政信息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强降水内涝的成因.结果表明:短时强降水或过程量偏大的降水天气过程是引发西安市内涝的直接气象因素;排水能力的强弱是发生内涝关键因素;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极端雨强的强度及大于10 mm/h降水的总时次数均有上升趋势,强降水发生概率的提高加强了内涝灾害发生频率及强度,城市效应是内涝加强的主要原因.用西安市强降水内涝仿真模型来进行模拟试验表明:西安是一个内涝发生降水雨强临界值偏低的城市,小时雨强3 mm/h、13 mm/h是发生内涝、严重内涝的临界值,天气预报、雨情监测重点及市政防御关键部位是西北区.总体上缩小井距效果好一些.  相似文献   

4.
利用2015—2016年福州城区内涝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内涝成因、最大降雨量与积水深度的关系,建立城市内涝积水深度拟合方程,并对拟合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1)导致福州城市内涝的突发性原因占26%,是城市管网等数据更新困难的主因,非突发性原因占74%;2)在3次不同天气系统的降雨量拟合结果中,雨季降水过程拟合平均绝对误差最小,午后雷雨天气降雨过程拟合平均绝对误差最大;3)对内涝积水深度负拟合值进行归零处理和阈值限定后,其结果均与实况相符;4)基于最新数据资料所得拟合值的误差更小。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化发展加快,更容易产生城市内涝灾害,城市内涝已经成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城市病"。本研究选取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南京市郊区——浦口区,利用遥感技术解译1981—2010年中7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的情况,并且选取2014年9月28日降水过程,使用SCS产流模型与平面二维非恒定流胜维南方程模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情景下浦口区的积水情况,定量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城市内涝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耕地的减少,居住用地和交通用地等硬化地迅速增加,积水面积呈增大的趋势,即:城市化加大了城市积涝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基于水务部门排水管理中心的内涝灾情信息,运用统计学等研究方法,分析广州市城市内涝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广州全市内涝点最多的是中心城区天河,最少的是郊区的从化.全年发生内涝次数最多的月份是5、6月,最少的月份是2、12月;全天最容易发生内涝的时间是08:00、13:00和19:00.内涝发生时对应的最大小时雨量主要集中在5...  相似文献   

7.
基于南昌市2008年以来11次城市内涝和气象资料,采用灰色关联度、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建立了南昌城市内涝积水深度评估模型.结果表明,面雨量、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和强降水站次数是影响南昌市内涝积水深度的主要因素,建立的城市内涝积水深度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具有一定的精度,可用于对城市内涝积水深度的灾后快速评估和预评估.  相似文献   

8.
《气象》2021,(8)
正陈靖主编该书从城市暴雨内涝数值模拟、预报、预警等实际需求入手,介绍了暴雨内涝的形成、暴雨内涝仿真模拟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暴雨内涝仿真模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实例。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基于城市暴雨内涝仿真模型的内涝灾害风险评估,以及城市暴雨内涝预报预警业务系统的应用。该书可供从事水文、气象、工程技术、应急管理等专业人员开展城市暴雨内涝防灾减灾工作参考使用,亦可作为城市暴雨内涝仿真模拟的实例,为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应急指挥、防灾减灾等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西安城市内涝分布特征及其与降雨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西安市市政部门2007—2012年城市内涝资料及相应时段西安城区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降雨资料,对西安城区17例内涝过程进行了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对58个内涝点内涝进行了内涝等级划分并研究了积水深度与降雨强度的关系,建立了部分内涝点积水深度与降雨量方程。结果表明:西安城市内涝点空间分布较为均匀;内涝发生频率最高为41%,最低为18%;7—8月为城市内涝发生高峰期,占年内涝总次数的70%;07:00—08:00、15:00—16:00为城市内涝日变化中两个明显的高峰时段;城市内涝按积水深度划分为微风险、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四个等级,其中中风险等级内涝占西安总内涝次数的45%;短时强降水是造成城市积涝的主要原因,1h和3h降雨量是积水深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对产生城市内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预防措施或建议,以减少或避免城市内涝现象发生,减轻或避免内涝给人们的出行甚至生命财产带来影响和危害.  相似文献   

11.
余建华  刘海兵 《气象科技》2020,48(6):898-902
为揭示地形及土地利用类型对江西地区强雷电活动影响,本文选取闪电密度极大值和闪电平均强度极大值作为反映强雷电活动的两个主要参数,利用江西雷电监测资料、地表植被遥感以及地形高程影像文件,提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以及海拔高度、坡度和坡向参数值,重点分析强雷电活动分布与土地利用及地形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江西强雷电活动活跃区主要分布于城乡建设用地,雷电活动的落雷概率最高,其次为耕地。闪电平均强度极大值的雷电活动集中发生在赣州及九江的丘陵和山地,其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林地,其次为耕地。影响强雷电活动分布的地形因子主要包括坡度、坡向及海拔高度。  相似文献   

12.
以2013年的台风"西马仑"带来的大范围暴雨过程导致厦门市出现严重的内涝为例,研究了暴雨、降水强度、土壤含水量、潮水顶托、地面硬化、排水管网的质量及淤积等综合因素对厦门内涝的影响,并提出厦门市城市内涝综合防御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宋轩  邱帅  陈杰 《河南气象》2009,(3):83-87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支持下,通过2002年的ETM+和2007年的CBERS遥感图像分析,利用马尔科夫链的元胞自动机模型与构建土地利用适宜性图层,模拟西平县2012年土地利用变化。结果表明:到2012年,西平县城镇及工矿用地将在原有基础上向四周辐射发展,交通运输用地将在原来基础上拓宽,村镇居民点及公路周围的耕地将减少,林地、其他用地也将减少。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的西平县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宋轩  邱帅  陈杰   《气象与环境科学》2009,32(3):83-87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支持下,通过2002年的ETM+和2007年的CBERS遥感图像分析,利用马尔科夫链的元胞自动机模型与构建土地利用适宜性图层,模拟西平县2012年土地利用变化。结果表明:到2012年,西平县城镇及工矿用地将在原有基础上向四周辐射发展,交通运输用地将在原来基础上拓宽,村镇居民点及公路周围的耕地将减少,林地、其他用地也将减少。  相似文献   

15.
Using both historic records and CORINE land cover maps, we assessed the impact of land cover change on the stock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in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from 1851 to 2000. We identified ten principal land cover classes: arable land, forest, grassland, heterogeneous agricultural areas/other, nonvegetated semi-natural areas, peatland, suburban, urban, water bodies, and wetland. For each land cover class, the SOC stock was estimated as the product of SOC density and land cover area. These were summed to calculate a national SOC budget for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The Republic of Ireland’s 6.94 million hectares of land have undergone considerable change over the past 150 years. The most striking feature is the decrease in arable land from 1.44 million ha in 1851 to 0.55 million ha in 2000. Over the same time period, forested land increased by 0.53 million ha. As of 2000, agricultural lands including arable land (7.85%), grassland (54.33%), and the heterogeneous agricultural areas/other class (7.91%) account for 70.09% of Irish land cover. We estimate that the SOC stock in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to 1 m depth, has increased from 1,391 Tg in 1851 to 1,469 Tg in 2000 despite soil loss due to urbanization. This increase is largely due to the increase of forested land with its higher SOC stocks when compared to agricultural lands. Peatlands contain a disproportionate quantity of the SOC stock. Although peatlands only occupy 17.36% of the land area, as of 2000, they represented 36% of the SOC stock (to 1 m depth).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柳州市区排水现状,对柳州市四种不同类型降水过程造成的渍涝灾害进行了数值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柳州市渍涝灾害特征,并针对渍涝灾害的成因提出了防涝治涝对策,这对拓展城市灾害预报服务领域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以及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的危险性、敏感性、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AHP熵权法、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网格GIS技术,建立宁波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模型,绘制宁波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宁波、北仑、宁海和象山城区以及鄞州中南部、余姚中部和北部具有更高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而慈溪北部、奉化西部、鄞州和北仑东部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相对较低。灾级指数与暴雨洪涝风险指数的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达到0.821 7,且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检验。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柳州市区排水现状,对柳州市四种不同类型降水过程造成的渍涝灾害进行了数值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柳州市渍涝灾害特征,并针对渍涝灾害的成因提出了防涝治涝对策,这对拓展城市灾害预报服务领域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孙智辉  雷延鹏  任继帮  曹雪梅  刘志超 《气象》2010,36(12):109-115
利用TM遥感影像解译土地利用状况、植被覆盖度,研究退耕还林前后的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揭示陕西省吴起县退耕还林生态建设工程所取得的实效;利用吴起与周边6个气象站37年的气温和地温资料,分析吴起土地覆盖变化后对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吴起县域版图在遥感影像逐渐显现、越来越清晰,植被覆盖增加极为显著,高覆盖植被面积在逐年增加,低覆盖植被面积在逐年减少,植被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周围区域。与1 997年相比,到2007年吴起县有75.15%耕地不再耕种,退出的耕地主要变为草地、林地和果园;林草覆盖率增加显著,由1997年的37.06%提高到2007年的80.60%。植被覆盖变化后,对地温和气温均产生了影响,变暖趋势得到下降,对夏季的影响大于冬季,夜间的影响大于白天。  相似文献   

20.
武汉城市强降水内涝仿真模拟系统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波  冯光柳 《湖北气象》2008,27(4):330-333
通过采集武汉市城市地理、河道地形、工程设施、气象监测、防洪调度等基础空间信息,构建完整的武汉市暴雨内涝数学模型,反映了降雨量分布、产汇流原理、地面流、河道明渠流、堰流等多种工程情况及其相互连接问题。此外,选择典型的暴雨个例作为降雨边界条件,代人模型中进行计算,将模型的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者的绝对误差及误差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城市暴雨内涝仿真模拟系统的模拟结果基本可信,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